芒果台节目:沈复旧居在哪?《浮生六记》整理者希望破解(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4:49:32

沈复旧居在哪?《浮生六记》整理者希望破解(图)

2010年04月27日 14:32   来源:扬州晚报   陶敏.h1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h2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h3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DIV.union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DIV.union TD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h1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h2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h3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union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union TD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浮生六记》新增补版整理者彭令希望破解这些疑问—————

    -有记载在大东门附近,文物普查未发现

    -芸娘墓不知所踪,专家提议修建纪念性建筑
 

 

 

《浮生六记》新增补版  

 

 

    本报4月20日报道了山西平遥人彭令向扬州捐赠《扬州吴氏测海楼藏书目录》残卷的消息,他同时带来了由其整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浮生六记》新增补版。他很想知道清人沈复在旧版《浮生六记》中提出的芸娘墓的情况,以及沈复在扬州的旧居现状。但因行程紧张,彭令未能如愿寻访。他希望记者帮其破解这一个个疑问,以弥补此次来扬的“遗憾”。
 

    捐赠者“遗憾”——

    希望知道芸娘墓在哪里


    《浮生六记》是清人沈复的自传体散文小说,作者沈复号三白,苏州人,自小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成年后历尽坎坷,失意落魄。他的妻子陈芸娘出身贫民之家,秀外慧中,然而命运多舛,她与沈复哀怨悱恻的爱情故事,感人肺腑。沈复虽籍贯苏州,同扬州却有着非比寻常的渊源。康乾时期的扬州非常繁华,盐业如日中天。沈复文采横溢,起初他“随侍吾父于邗江幕中”,邗江即当今扬州,后又独自在盐署代司笔墨,当一名编外文员。他把爱妻芸娘接到扬州共同生活,“赁屋于邗江先春门外,隔河两椽”,“屋仅两椽,上下卧房,厨灶客座皆精绝,而绰然有余”。沈复夫妇皆性情中人,很懂得生活,常从困厄生活中寻找乐趣。

    彭令说,沈复在《浮生六记》中,用纯朴真挚的文笔,讲述了他的“扬州缘”。由于前后几次来扬捐赠珍贵史料,彭令也与扬州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也很想知道沈复与芸娘当年居住的地方,现在保存如何?芸娘当年葬于扬州,她的墓现在找着没有?彭令希望记者能够帮他破解这一个个疑问。

    普查结果——

    未发现沈复旧居与芸娘墓


    沈复的这段“扬州缘”,到底是什么情况?如今是否还有遗迹可以考证?

    据扬州著名文化学者韦明铧介绍,沈复所住的“先春门”位于旧城东北角,俗称大东门。如今老城门早已不在,但城门口的大东门桥还在,桥下小秦淮河流水潺潺,绿树夹岸,沿河民居鳞次栉比。沈复旧居的确切地点在哪儿,由于时代变迁,早已无从查考。芸娘红颜薄命,她的一生凄艳哀婉,最终芳魂流落在扬州,葬于城西金匮山。三白“复至扬州,卖画度日。因得常哭于芸娘之墓,影单形只,备极凄凉”。芸娘香销玉殒于嘉庆八年(1803),距今已相隔200多年,当时三白贫病交加,芸娘的墓地一定极其简陋,多年之后,即无踪可觅。后世有许多文化人曾作寻访,均无功而返。

    昨天,记者从我市文物部门获悉,在刚结束不久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野外调查中,没有找到芸娘墓,同时也未发现沈复旧居。文史专家晏炳森告诉记者,很多年前,他也曾到史料记载的地址——西门城外,寻找过芸娘的墓,但因没有墓碑,未能找到准确的位置,芸娘的墓自然无法被列入文物名单进行保护。

    专家建议——

    修建“芸娘纪念亭”等建筑


    在寻访芸娘遗迹的队伍中,韦明铧是最有收获的一员。他曾多次到芸娘墓地——金匮山探访,并考证出《浮生六记》中提及的“郝家宝塔”就是如今“郝家院子”的所在,在离金匮山西北向的不远处。韦明铧曾听说,早些年金匮山的农民在平整土地时,曾挖出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年代可能并不久远。与之同时出土的,还有若干闺阁中的玉饰,令人惊奇的是这些玉器上刻有“芸”字!可惜当时农民们不懂文物保护法,也没看过《浮生六记》,出土的玉簪之类比较值钱的东西均已流失。韦明铧推断,被农民挖出的女尸可能就是埋葬在这里的芸娘——因为时间、地点与记载都相吻合,而且玉簪上刻有“芸”字,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如此巧合。

    此外,韦明铧说,几年前来扬参加国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的冯其庸,也对《浮生六记》情有独钟。在扬州时,冯其庸曾忙里偷闲,在韦明铧的带领下专程探访他经常牵挂的一处地方——芸娘墓。可由于城市发展快速,过去延绵起伏、沟壑纵横的丘陵地带已完全变样,就连韦明铧,也难分辨出金匮山的准确位置。后经乡人指点,他们才找到金匮山故址,此时它只剩下一角土坡,荒草萋萋。想在这绝无标记的土堆中指认出芸娘墓,只能是幻想。但冯其庸当时还是提议,鉴于《浮生六记》的巨大影响,扬州应该修建一座亭子以纪念芸娘。

    韦明铧表示,因为《浮生六记》在海内外都有很大的读者群,而书中人物与扬州的关系千丝万缕,特别是芸娘葬于扬州这一耀眼的“卖点”,多年来吸引了大批来自台湾、香港、日本、美国的人士专程来扬寻访。因此,他认为,在金匮山旧址建立一个纪念芸娘的标志性建筑,如“芸娘纪念亭”,是很有必要的。此外,沈复与芸娘当年的旧居,现在虽然不复存在,然而大致方位可知,因此韦明铧也建议,不妨在他们当年的大致居住处,建个纪念性的“沈复芸娘旧居故址”,供仰慕者凭吊。这对于扬州博览城的建设,必将添上浓墨重彩!

      新闻链接

    《浮生六记》与扬州


    《浮生六记》是一部成书于乾隆年间的自传体笔记小说,作者沈复,号三白,苏州人。作者生前该书没有出版,仅以抄本在坊间流传。直到光绪丁丑年(1877),手稿才被人在冷摊上购得,六记已缺其二,是残本。同年,存稿排版付印,始得以广为传播。

    笔记《浮生六记》记录了沈三白与爱妻芸娘的故事。后来,沈三白将爱妻芸娘接到扬州,从而夫妇俩结下了扬州缘,笔记中不少记载皆与扬州有关。该笔记缠绵悱恻,颇能打动多愁善感的痴情男女。文字清丽简约,广受追捧,粉丝队伍中,不乏如林语堂这样文化圈内的大腕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