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步兵师编制:关于沈复和《浮生六记》的补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7:47:48
于沈复和《浮生六记》的补述     江慰庐

    清代苏州文士沈复,字三白(1763年—约1835年后,即清乾隆二十八年癸未夏历冬月—道光十五年乙未后),晚岁自从作清廷册封使从客(随员)去琉球归国后生活略况,直至卒年估考及所著《浮生六记(四卷残本)》见世经过,现传世“六卷(记)足本”中之后“二记”系伪补赝品实不可信等况,近20余年来已迭见笔者与亡友丁志安合写《〈浮生六记〉版本及作者游历琉球卒年小考》,自写《关于〈浮生六记〉作者沈复四事》、《沈复晚年的行踪》(先后载南京师院《文教资料简报》1981年11月,《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5年1期,《苏州杂志》1996.2期)等刊文中,内容今已为世多知,不复赘。独是《行踪》一文,辱荷已故周劭前辈在其遗作《葑溪寻梦》(1999年古吴轩)中谬许为“是一篇考据沈复生平极精密的力作”,宠奖逾恒,令笔者愧疚不胜!憾周老已归道山,无缘函电亲谒乞教,谨在此稍致百一谢忱!
    由于上述刊文时日最近时距,去今又近十载,此一段时间内,笔者持续搜葺、所得有关沈复与“足本《六记》” 伪补部分最新内容、信息资料,又颇有一些。现再予简事条举汇述于后,希冀多少或能续供海内外各方研究沈复事迹及《六记》的学人参考!
    沈复确系随清廷册封使齐鲲、费锡章于1808年(嘉庆十三年)去中山国(今日本冲绳)的又一铁证。
    《吴县志》卷七五下引《砚田斋笔记》言沈复(三白)于嘉庆五年(1799年)随册封使赵文楷(介山)、李鼎元去中山国之说,是错误的,笔者久前已据现传世《浮生六记(前四记)》中某些内容与陈文述《颐道堂文钞》卷四引《诗序》等予以纠正,但均为“逆证推估”(尽管是正确的)。
    近顷又蒙扬州文友韦明铧先生于数年前抄录当时清人李佳言《送三白随齐太史奉使琉球》七律二首,从正面肯定笔者前说“判断正确”的文字铁证,诗曰:
    三山开国久来王,贡赉常通愿近光。首里岩城雄列服,八星名迹冠东洋!使君特简威仪肃,元子新封礼数详。毕竟书生多远略,仁风幕府助宣扬!其一
    记否飞觞耳热时,为言此去与君宜:行程绘画矜游壮,景物周咨胜阅奇。海国见闻应补录,职方外纪好搜遗。他年五两南旋日,争读归装数卷诗!其二
        此二诗,前一首记叙了中山国(琉球)与我国的深厚情谊,扼要写说了其国城域、胜迹暨清廷应其国王敦请、派使前往册封其王子、沈复作为“从客(随员)”偕行的实况;次首溯言沈复出国前与诗作者谈及此事时,作者曾极力赞许,鼓励并对其此行中必然会取得艺文创作方面巨大成果寄予亲切真挚的希冀与预祝。二诗中除“三山开国”首两句(琉球未统一之前,曾以冲绳岛为中心,从北到南,划分为北山、中山、南山三个国家。史称“三山时代”,三山的“世主”,都曾主动向中国明朝皇帝“进贡”,而明朝也来者不拒,分别给他们“册封”承认。公元1429年,中山王尚巴志统一琉球,定都首里城,是为“琉球王国”的开始)。1372年(明洪武五年),琉球中山国察度王向明朝第一次进贡,琉球成为大明的藩属。1429年(明宣德四年)南山王尚氏统一三山,开创琉球第一尚氏王朝,都首里在今那霸市内,“八星”亦系当地名胜,全诗均用 “浅明如话”的词句,仅有次首“五两”一名系对古人习用的“候风仪”亦即今名“风向计”的代指,须在此加以注说,馀不赘释。
    据明铧文友同时示告:李佳言,兴化人,能诗词,善楷书。此二首诗系从今见《昭阳诗综》稿本上录出的。可作“辅助印证”的另一新知见材是:据石永昌《沈复与石韫玉》(出处见后节,略笔者)文中所述传世石韫玉《独学庐全集》三稿《晚香楼集》中,有庚午年(嘉庆十五年,1810年)《题沈三白〈琉球观海图〉》一诗。揆以三白与石韫玉关系深密,且此行盖又应出自石之推荐等当日实际情事,此一作诗时日,必应即在三白刚由琉球归来之时。故自亦可藉以间接推知并断定其出使事必为此前二年(嘉庆十三年,1808年)随同齐、费作“从客”之役。与此前八年赵文楷等去琉球册封绝非一码子事。
    另外,还必需在此附带澄说一下的是
        ⒈上述李诗作者籍贯古名“昭阳”的兴化,位于今苏中水网地域,是名闻全国的“鱼米之乡”,亦是历史上人文荟萃、学人辈出的名县(例如郑板桥、任大椿等皆生于此)。南经三泰、海安即与如皋毗接。当日与先在扬州卖画,后又长在如皋作幕维生的沈复,自宜多有过往来过从;与其时同时的福建“兴化府”无涉。
        ⒉是笔者在上述前刊数文中,曾误沿个别旧籍所称携带沈复去琉球的清使翰林齐鲲为“殿撰”过。实则据清代官制规定:只有第一甲一名进士及第后立即受封为翰林院修撰的六品官阶者,才可得此“殿撰(或修撰)”荣称。当日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齐鲲,只是嘉庆六年辛酉(1801)恩科二甲第三十名进士,不可能有“殿(修)撰”衔称(故陈文述,端木国瑚及上引李佳言等人诗文中,均称之为“太史”,于此亦可为证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