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tv旋风少女第二季:南非中文报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0:21:23
南非华侨新闻报(老牌中文报纸)
采访热线:0116099797   0724101281

    侨声日报(已停业,被非洲时报收购)


    南非华人报
新闻热线:0114665890   0824191701

    非洲时报
新闻热线:0827977858  0827457009 "侨声日报”创刊于1931年,“华侨新闻报”成立于1994年,“南非华人报”创建于1999年。南非历史最久的华文媒体、成立于1931年的南非《侨声报》在今年3月30日当期的报纸头版突然刊出启事,自4月1日起《侨声报》将暂停出刊。熟知南非华文媒体发展的业内人士向本报记者道出了《侨声报》陷入窘境的内幕及华文媒体的现状。

因有政治倾向 74年媒体濒倒闭

据知情人徐先生向记者介绍,《侨声报》起初是由当地的老华侨创办的,从创办之初至今,克服了种种艰辛,有过大批读者,曾发行到南非、津巴布韦、纳米比亚、莫桑比克、莱索托、斯威士兰等国家。“其停刊有一部分政治原因,而带有政治偏向的报纸在当地侨胞中并不受欢迎。”

到4月底才能最后决定该报纸是否可以复刊,目前想挽救《侨声报》的人不少,但还没有达成任何协议。如果最终无人接手,则该报很可能面临拍卖机器设备的结局。

担心报纸前途 综合考虑投标条件

南非华人媒体《华侨新闻报》社长冯荣生先生早年在《侨声报》工作,他将其称之为自己的“娘家”。他说如果《侨声报》停刊,《华侨新闻报》和《南非华人报》将是南非仅有的两家华文报纸。

他说:“这次竞标并非普通的商业竞标,董事会将会综合考虑投标人的条件。毕竟《侨声报》是一份‘古董’级的报纸,但转入他人手中,恐怕前途未卜,董事会担心商界人士们会将其视为商品,低价买进,等待高价抛售。”

全球华文媒体现状

1815年8月5日,由英国传教士在马六甲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是历史上第一份海外华文媒体,至今已有190年的历史。根据学者统计,在海外共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华文报刊,累计总数4000多种,目前仍在出版的印刷媒体有500多种。其中马来西亚槟城的《光华日报》创办于1910年,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是办报时间最长的海外华文报纸。

华文媒体高度繁荣 同时面临种种窘境

据统计,随着海外华文媒体不断增加,受众群也在扩大。印尼在2000年前后就诞生了11家华文报纸,说明华文媒体在海外有广阔市场。

随着华文传媒地位提升,已受到海外主流社会重视,在澳大利亚大选期间,悉尼有的华文报纸几乎三分之一广告版面提供给各主要政党候选人。加拿大多伦多星报集团更是收购了当地出版的中文报纸《星岛日报》,这是前所未有的海外华文媒体与所在国主流媒体相互交融发生并购。

在媒体中工作的编辑、记者有较高的收入,像在南非的记者和编辑,月收入大致在8000元到10000元人民币之间。

然而,在繁荣的同时,海外华文媒体依旧面临种种困境。

市场相对狭小

在异国他乡,华文媒体在当地媒体的冲击下,生存竞争尤为激烈。据报道,市场相对狭小的海外华文媒体会遇到更大竞争压力。2002年,创办8年之久的澳洲《自立快报》宣布停刊,墨尔本的华文报纸展开了价格战,大部分都采用免费派送的方式。

美国华文媒体则在激烈的竞争中,加强了横向联系,力图通过行业协会的协调实现良性互动。

不被华人承认

作为华人社区的报纸,如果拥有的本地读者太少,报道和言论社会影响力也不会大。此外,并非每个华人都会买当地的华人报纸,有些人甚至居所不定,就更不会订阅报纸。据透露,《华侨新闻报》在有20多万华人的南非有一万余份的发行量,“发行量不能和国内媒体相比,但与兄弟媒体相比,已不错了。”

人力物力有限

海外华人本来就不是很多,是新闻专业科班出身、并愿意在当地作媒体工作的人就更少,也就造成了规模有限、人员有限、水平有限的部分媒体。

南非华文报纸出版流程

9:00编辑、广告人员上班

10:00-11:00开编前会,进行评报、策划工作 面临困难:新闻专业出身的员工不多

14:00-17:00开始编辑稿件、排版 面临困难:员工较少、设备不先进

16:00-22:00陆续印刷 面临困难:当地工人效率偏低、设备不先进

22:00-次日4:00折报 面临困难:平版印刷不能自动折叠报纸,要请工人进行折报

5:00开始发行(卡车将报纸送到报亭,发行员骑摩托车把报纸送给订户,发行部门将其他城市的报纸邮寄出去)

面临困难:邮寄的报纸往往三四天后才能收到,对于其他城市的读者来说,新闻的时效性相对较差,而对于报社来说,邮费使得发行成本增高。

(以《华侨新闻报》为例)

华文媒体概览

报纸         广播   电视台   网络媒体

日报100多家 70多家 50多家    难以统计

期报180多家

刊物230多种

(部分资料摘自《人民日报》)  浅谈《南非华人报》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南非华人报》总编辑唐芝云

  华侨报纸是华文媒体中一支独特的小花,她来自于侨民、扎根于侨民,成长于侨社、服务于侨社。

  一般估计,南非现有十万华人华侨,其中超过百分之八十是在上个世纪最后十几年由中国大陆陆续移民而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一九九九年,秉承“服务侨民”的宗旨,《南非华人报》应运而生。四年多来,她历经艰辛,虽曾步履蹒跚,而今已经成长为南非侨界颇

受读者青睐的一份报纸。

  《南非华人报》是由南非华人华侨所主办的,以南非及其周边地区华人华侨为主要读者对象的一份综合性的华文报纸。我们常说我们

是“三华”报纸,即华人办的、给华人看的、用的是华文。第一,华人办的,是说这份报纸的性质,是民间的、是独立经营的。第二,给

华人看的,决定了这份报纸的地位和作用。在南非,华人移民的历史不长、侨民人数不多,华文媒体的专业力量又相对薄弱,因此《南非

华人报》只能办成一份“侨报”,而不是“新闻报”。她的作用只能是传播信息、服务侨民。而不是发布新闻、监督社会。第三,用的是

华文,这不仅是指我们报纸使用的是华文(而且我们希望它是标准的现代汉语),而且,我们把汉字(华文)看作是中华民族最古老也是最现

代的“图腾”,这对远离故土,侨居他乡的人来说尤为重要。

  之所以强调自己是一份“侨报”,是因为我们目前尚不具有做新闻的能力。对于“新”的理解,新闻学理论一般以为“新”包括两层

含义,一是从时间概念上说,“事实”的发生或变动必须是“新近”的,而且是越近越好;二是指内容要新,越是独家的东西、第一的东

西,其新闻价值就越高。此外,“新”的内涵还应包括“新”的表现形式,如“新”的角度、“新”的报导方式等等。

  南非的华文报纸有三份,至今没有一家有能力每天出报的,在信息瞬息万变的今天,发出的消息如果不仅仅是昨天的,甚至是前天的

、大前天的,那就不能称它为“新闻”。再就内容来说,南非新闻大都翻译自当地的报纸、网站,国际、中国(包括二岸三地)也大都采自

网络,就是自己的记者所采写的报导,往往也不具有新闻学上的价值。有独家未必就有新闻,但没有独家就肯定没有新闻。

  鉴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把我们的报纸定位成:以传播信息为主要手段,以服务侨民、改善侨民生活为目的的平面媒体。根据这个特点

,我们确定了“贴近生活、服务侨民”的办报方向,“超大容量、雅俗共赏”的编辑方针。

  《南非华人报》每周出版三期,星期一、三为十六版,星期五二十版。我们把每期的内容分成三大块:一是新闻转载,帮助侨民了解

世界、了解祖国、了解居住国。二是纪录侨社,反映侨声。三是弘扬文化,促进以华人华侨为主体,以中国悠久文化为渊源(背景),以适

合、融合居住地文化为要求,以促进华人华侨健康、快乐生活为目的的侨民文化的建设。

  除了努力办好一份读者喜闻乐见的报纸之外,报社也积极组织和参与侨社的文化建设。报社每年组织华文征文比赛,活跃华文创作、

发掘华语人才。

  《南非华人报》早在第一期的编辑部文章中谈到办报方向时说:“立足南非华人社区,传播信息、弘扬文化、服务侨民是我们办报的

宗旨。”如今,我们又提出与全体华人华侨一道努力,建设侨社文化。任重道远,但我们一定不辜负侨民朋友对《南非华人报》的期望,

一同为南非华人华侨的传媒事业、文化事业打拚。  2010年06月30日 21:41:40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本报特派记者李康宁胡建明6月29日发自南非

  梁铨,山东济宁人,现任《非洲时报》记者。每天他都要开着自己的车出门采访,回来码字交稿,然后回到租住的大房子里。他来南非已经六年多了,换过几个工作,最后成为了记者。出国之前,他是一名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梁铨说,他很想在这里安家,买套房子。

  和梁铨一样的华人媒体记者,在南非大约只有十个。来自南非的有三家华文报纸——《非洲时报》、《华侨新闻报》以及《南非华人报》。其中《华侨新闻报》是最早的报纸,创办于1994年。而另外两家的历史都不长,只有几年时间。梁铨告诉本报记者,南非这几家报纸之间的竞争不像国内那么激烈。记者们相互之间关系也很好,“出门在外,团结就是力量”。

  几家报纸的规模和发行量都不大。以《非洲时报》为例,发行量在一万份左右,大多数集中在约堡。三家报纸的构架也基本都是轻装上阵,一般是两三个记者,配上几个编辑和广告人员。剩下的印刷、拆报、发行工作,全由当地的黑人雇工负责。来自河南漯河的马艳,就是《非洲时报》的广告总监。说是总监,其实只有她一个广告人员,所有的与广告客户联系、接待和报纸广告设计等工作,都要她自己独自完成。 “怎么说呢,工作压力不是特别大,因为就这么个圈子、这么些人,勤联系就行。收入嘛,比国内好一些。”

  内容:包罗万象,热闹为先

  《南非华人报》每周一、三、五出版,《非洲时报》和《华侨新闻报》则在二、四、六发行。每份报纸售价都在5.5兰特到6兰特之间,连纯粹的广告版面在内,一般为30多个大版。为华人服务、维护华人的权益,是这几家媒体的宗旨。

  由于读者群体中,港台人士占了一定比重,三家报纸都是用繁体字写作。娱乐新闻占据的篇幅很大,并且配有大幅照片,内容也多数是港台明星的逸闻趣事。对于南非本土的明星,反而漠不关心。

  几家报纸都更注重娱乐和热闹。譬如历史最悠久的《华侨新闻报》,每年4月1日愚人节,都要放几条愚人新闻。2005年,他们虚构报道说,最新发现了100多年前华工资助同盟会革命活动的三箱金条,重达200公斤。结果许多海外中文媒体争相报道这一事件,台湾报纸还讨论“如何夺回这笔黄金”。今年,该报又炮制了6条愚人新闻,包括《新任驻华大使今日就职》等,最离谱的是《良驹遇伯乐,芙蓉姐姐圆梦演艺圈》一文,称有好莱坞导演相中芙蓉姐姐,邀请她出演《四十处女》的女一号。

  发展:曾经辉煌,压力重重

  《华侨新闻报》的创始人冯荣生先生,是南非华人媒体的先驱者。他的祖籍是山东潍坊,生于台湾。在他的苦心经营下,华人媒体一度辉煌。

  1998年6月,一个只有20个月大的华人小孩在父亲的商店内遭抢匪枪杀,《华侨新闻报》对此事给予高度关注,连续报道。曼德拉深受震动,不仅去遇难儿童家中探望,还在1998年8月19日出席了《华侨新闻报》举行的座谈会,与全南非90名侨领面谈。此后,《华侨新闻报》影响力大增,一度成为南非发行量最大的华文报,甚至发行到莫桑比克、安哥拉等国家。

  但2007年5月,一场意外改变了一切。三名武装歹徒先是毒死了冯荣生别墅内的两条大狗,然后从厨房潜入。48岁的冯荣生发觉后,为了保护妻儿持枪反抗,在走廊上与歹徒展开枪战,击伤一名歹徒后,也被歹徒击中心脏当场身亡。从此以后,《华侨新闻报》几度易主,渐渐难以恢复昔日的荣耀。

  华人媒体失势,一方面因为突然的变故,另一方面也源于南非经济形势的恶化。在南非旅居的中国人,大部分以经商为业。全球的金融危机以及南非本地经济的衰退,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收入,也影响了报纸广告的投放量,广告价格也不断“跳水”。

  虽然收入不断下降,但是南非华媒在当地的地位依旧。“毕竟,这里写出了30万中国人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