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糕怎么做:乌石酱油--陆川土特产的时空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05:49
乌石酱油
日期: 2008-03-11   文章来源: 中国食品产业网   责任编辑:
因盛产品质优良的酱油让陆川县乌石镇变得很不普通且远近闻名。20世纪50年代,在南宁召开了一个盛会。北京与会人员听说陆川有土特产——“乌石酱油”,便运了满满一车回去。此后,“乌石酱油”名声大振,每年前来要货、订货的人络绎不绝。
当时的文人墨客对“乌石酱油”色香味的评价:藏而不露,酱香浓郁,风味独特,色纯味香,斟于碗中可以见“起珠”,能“牵丝”,滴于纸不渗透。给予一种调味品这么高的评价,对“乌石酱油”的喜爱可见一斑。
■酱香飘溢续百年
来到乌石镇,你会发现听得最多的当然是与酱油有关,注册生产的酱油厂就不下20家。
据说,在300年前,从福建来了一位聪明漂亮的夏氏姑娘,投宿在如今的乌石街边。一次,她发现黄豆拌上糖水煮熟后留存一段时间,有一股香味飘溢出来,便产生了兴趣。她经过千百次的反复试验,终于配制出一种味道浓香的液体,这便是“乌石酱油”。从此,夏氏姑娘在乌石安居乐业,并用大半生的精力,完善了“乌石酱油”的工艺。直到现在,世世代代的酱料师傅都忘不了夏氏姑娘的功德,将她作为神灵来供奉。其实,“乌石酱油”的由来最早是在清末,那时已有酱油成品流于市面的记载。而大规模生产酱油的历史,则是20世纪30年代。陆川县志里《乌石酱油》记载:“县酱料厂于1936年建成投产,取乌石独有的木笼井水、黄豆、蔗糖、面粉等酿制,经一年以上日晒而得。”
■晒制独特酱香醇
“乌石酱油”之所以色鲜味美,传说与木笼井有关。木笼井在乌石街边,是一口古井,井宽0.67米,水深1.33米,井水呈温性。不管下多大的雨,井水仍清澈见底,不涨不浊;一年四季,水位固定,一尘不染。从此,木笼井就一直成为“乌石酱油”的专用井。说明乌石人很重视水质的选用,这是制作优质酱油的重要一环。但稍有科学知识的人都知道水并不是惟一决定酱油品质的因素,“乌石酱油”的质量优劣是由科学生产技术和方法保证的。
“乌石酱油”以久晒而取胜,因此,“乌石酱油”也叫乌石晒油。一个平凡的“晒”字并不引人注目,从古至今,制作“乌石酱油”的师傅们,从蒸化到发酵,储在缸里,搁置在炎炎烈日底下曝晒。“晒”出了特色,才使“乌石酱油”得以名扬八方。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凡是采用传统工艺生产酱油的厂家,制酱师在科学技术面前都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有现代化学分析仪器的实验室,有现代工业的锅炉高温蒸漏等。为了达到空气流通,大都把厂选在小山坡上建起多级晒场。采用玻璃盖晒方法,每天获得十几小时的日照,经此曝晒方法,短的两三个月,长的半年一年,才晒制出上乘之品。这样的酱油具备“藏而不露”的品质。
■名声远播好评多
20世纪90年代,香港市场也出现乌石品牌的酱油产品。近年,“乌石酱油”以酱味鲜香、久储不霉成为调料中与众不同的上乘酱料。“乌石酱油”伴带的是“乌石猪手”,用其蘸“乌石酱油”就是一道远近闻名的陆川名菜;煮汤时,加点“乌石酱油”,汤味就特别鲜美;炒、煮、焖、蒸各种鱼、肉时,放些“乌石酱油”,味道就格外香醇。
目前,“乌石酱油”乘上玉博会这艘大船,驶向全国各地。作为本地特产,远销广东、海南、贵州、云南、湖南、湖北等地,商家对乌石的酱油好评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