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疗类风湿:哈佛经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8:21:43

哈佛学生读什么书

哈佛 哈佛学生读什么书( v, q$ {, A* [8 M
题目起得有点哗众取宠哈,大学只是一个起点,后面的路很长,大家都在恐惧面前无知,没有分别.不过,读一些好书可以改变思维,提高思想,就从以下的书开始读起吧(估计要花上好几年,不过应该是一个愉快的体验),大家共勉.
0 g  h7 B/ b$ T1 q0 e+ G3 y( z- b  
% H7 j$ P+ e  j& X% `! ?- T《哈佛经典》中英文目录(该套丛书由哈佛大学第二任校长查尔斯·爱略特(CHARLES W. ELIOT)主编,1869年他被任命为哈佛大学校长时年仅35岁,是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任期最长(1869-1909)的校长,哈佛由此成为世界最顶尖的大学之一。1890年,他被任命为美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主席,后任《哈佛经典》(五呎丛书)主编。)
( w- v- t  a4 G' L; E  第1卷. m6 R5 b& ^  e/ D: a
  His Autobiography, by Benjamin Franklin
0 C: v9 ~  B+ T/ w9 W  Journal, by John Woolman
( M* B6 o" T3 t  Fruits of Solitude, by William Penn- I* w7 h- w% J" U5 f" W
  《富兰克林自传》 [美]本杰明·富兰克林/著
8 r  h8 F- x* H: T  《乔治·沃尔曼日记》[美] 乔治·沃尔曼/著& F$ p" S+ [, G% h1 Z$ q
  《痛思录》[美]威廉·配恩/著, n- J* g- q) @# F( X$ Y$ Y2 {
  第2卷7 e; ^$ |7 U" _9 k) w  g* q+ H% J
  The Apology, Phado and Crito of Plato) j9 ~+ _/ o# N
  The Golden Sayings of Epictetus2 L- A! Y1 j' x( z) z" f+ y
  The Meditations of Marcus Aurelius* n! w- |) u3 F4 \+ O, R# i6 J
  《柏拉图对话录:辩解篇、菲多篇、克利多篇》[希腊]柏拉图/著
9 [: h4 h  D- m& @# N3 V# ~" O: S+ V  《爱比克泰德金言录》[希腊] 爱比克泰德/著2 V! f6 I, R( e& i! O
  《沉思录》 [罗马] 马库思·奥勒留/著
& O7 ]( b+ X+ I3 J) {2 C  第3卷  j5 S& W9 n  W0 H7 o
  Essays, Civil and Moral & The New Atlantis, by Francis Bacon5 E5 f; O# U3 r# F
  Areopagitica & Tractate on Education, by John Milton9 H! A5 Y5 G5 n# |$ O
  Religio Medici, by Sir Thomas Browne3 H2 Q+ G& J5 e9 x+ G, {9 w8 a
  培根论说文集及新阿特兰蒂斯 [英]弗兰西斯·培根/著, W0 h2 R" n& A7 b0 ~
  米尔顿论出版自由与教育 [英]约翰·米尔顿/著
$ B  }+ c; [7 K& D6 {  虔诚的医生 [英]托马斯·布朗爵士  Z9 T7 h. o0 G, H7 C
  第4卷
+ A. ?% x" L  Q  A: j& u& E, K8 i  Complete Poems Written in English, by John Milton8 r! e5 Y$ P2 e! i" G
  约翰·米尔顿英文诗全集 [英]约翰·米尔顿/著
0 J# K& d7 i* U  y9 ~) S- D  第5卷1 C, ~  j( ~) F1 L. i
  Essays and English Traits, by Ralph Waldo Emerson
: |  u/ w+ v, M4 c  《爱默生文集》[美]拉夫·沃尔多·爱默生/著6 R; ^, E4 Y+ T2 i9 H. R
  第6卷
$ Z! `9 N8 Y. H2 H  Poems and Songs, by Robert Burns
  C$ Y& \' m: a3 u  《伯恩斯诗歌集》 [苏格兰]罗伯特·伯恩斯/著
4 }' `$ `4 E( }  第7卷4 T( N1 X! D1 v- X6 t  c
  The Confessions of Saint Augustine
) C3 `2 R9 O# s+ O2 }  t  The Imitation of Christ, by Thomas à Kempis
6 e# u( u3 f( R8 t+ [$ h1 k  《忏悔录》 圣奥古斯丁/著1 _- k: J" H' X( v
  《效法基督》 托玛斯·坎皮斯/著) ^$ g' I( [1 M) H# W8 s' d
  第8卷
6 o2 n- [7 y2 ^+ y- F  Agamemnon, The Libation-Bearers, The Furies & Prometheus Bound of Aeschylus; {" y8 d% F0 ^( E3 ^* h8 w, ^& L
  Oedipus the King & Antigone of Sophocles
4 `5 Q0 L# l. n; y2 J  Hippolytus & The Baccha of Euripides: i6 l" W; ^# U7 C5 `' j# r" v
  The Frogs of Aristophanes
- J2 l  U5 L8 l1 W  《希腊戏剧》 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尤里皮德斯、阿里斯托芬/著0 T$ ^8 i" |4 t. N! r) x
  第9卷1 z; s( P3 r2 q' B" f4 d! j
  On Friendship, On Old Age & Letters, by Cicero
( i+ x5 k- g1 q, v3 b  Letters, by Pliny the Younger0 b  Y7 ^, v/ n
  《论友谊、论老年及书信集》[罗马]西塞罗/著
" F' t  }$ q* ~+ Q  《书信集》[罗马](小)普林尼/著
' r  W. E$ A' L5 F% `& q  第10卷
  D- J* T) q/ J7 B& u  Wealth of Nations, by Adam Smith
" f9 W  q& Z  y7 N9 S" C  《国富论》[英]亚当·斯密/著7 o. A4 }  Q  R  V; ]4 |9 x; q
  第11卷+ L4 c0 @' S8 u% j7 }6 m
  The Origin of Species, by Charles Darwin
6 v* u$ j, T& `* F( k  《物种起源论》[英]查尔斯·达尔文/著4 {0 O; m4 ^2 h* K' m" P
  第12卷8 z# Q1 z/ R( J5 y+ p) M4 v
  Lives, by Plutarch# {3 b$ T' S# H! T
  《比较列传》[希腊]普卢塔克/著
1 `4 j9 l+ k0 w! }8 }7 g4 K  第13卷- ?9 t) F, T* y, L" r
  AEneid, by Vergil
7 m1 n5 x3 G- n' I+ x  《伊尼亚德》[罗马]维吉尔/著
" _+ j2 j% t) }& k5 m& o& r  \  第14卷" ^1 j. A, k- u. x6 v9 J% Y# {
  Don Quixote, Part 1, by Cervantes" r6 z7 H0 q* _  n9 p- H8 m
  《唐吉珂德》[西班牙]塞万提斯/著
2 s- M: U6 _. E$ [# \7 W3 s# r  第15卷" D; J# h, D- ^( o* f2 Y/ O
  The Pilgrim"s Progress, by John Bunyan
! v* R3 ^  g0 U2 Y; n  The Lives of Donne and Herbert, by Izaak Walton
$ H3 c# ]0 p3 _  《天路历程》[英]班扬/著2 \$ V8 |- A5 i$ s  I: k- ~
  《多恩与赫伯特生平》 [英]艾萨克·沃顿/著( g+ }8 P  ]% }  u
  第16卷
5 L$ S1 T+ g: R4 x+ A  Stories from the Thousand and One Nights
4 M% I& O( E- a: Y  《天方夜谭》[英]爱德华·威廉·兰讷/译$ W5 H: }0 a* @4 h
  第17卷
; Y1 ?7 B1 ]% c, r  Fables, by Aesop
4 d1 d, j" s( |5 \7 ]  Household Tales, by Jacob and Wilhelm Grimm
1 c2 U% M4 Y, N0 g  Tales, by Hans Christian Andersen
+ I' {( c7 `) ~$ Z9 T7 t  o  《民间传说与寓言》 伊索、格林、安徒生/著
1 g7 O8 W: b. b$ s; P  第18卷" }- g) X: y4 P6 r3 N# Q0 Q
  All for Love, by John Dryden; V0 ?8 l$ s( [# N
  The School for Scandal, by Richard Brinsley Sheridan- o+ A9 e, ?3 r3 a  e  c4 O
  She Stoops to Conquer, by Oliver Goldsmith
1 g  g7 X' B2 ]# o  The Cenci, by Percy Bysshe Shelley; X  m, J5 C% h1 O( d" S# |
  A Blot in the "Scutcheon, by Robert Browning: D  h; b3 i6 E* v- a+ T! f0 E
  Manfred, by Lord Byron" `$ A! A' s+ d0 Z/ L
  《英国现代戏剧》 [英]德莱顿;谢里丹;歌德史密斯;雪莱;勃郎宁;拜伦2 @0 X' J/ W5 S, ~7 u
  第19卷  [, `7 P& B- I. m! `5 Z
  Faust, Part I, Egmont & Hermann and Dorothea, by J.W. von Goethe
/ y) [2 F; R4 p; z  Dr. Faustus, by Christopher Marlowe( Z+ z- r$ [$ g& r
  《浮士德(第一幕)》 [德]歌德/著% x) A( G  ?# U& g0 a' U7 r1 H
  《浮士德博士》 [英] 克里思托福·马洛/著
, g+ `; }4 }" z, c) u5 y  第20卷# _9 U- e7 R7 W, E
  The Divine Comedy, by Dante Alighieri  z. |' x7 [! Q' B
  《神曲》[意]但丁/著
& l# v$ w, v6 S1 M8 K/ U  J- \  第21卷
& d& C( k  u* D4 D  I Promessi Sposi, by Alessandro Manzoni7 g1 Q6 V& e. l7 k5 O
  《许婚的爱人》[意]曼佐尼/著' r. D! C1 _. U; X9 S) M  x
  第22卷
* S" W  b9 S( a, M% @  The Odyssey of Homer
; P5 v- n' v7 Q# s; x* x  《奥德赛》[希腊]荷马/著
, u1 ?/ T$ @" E" T  第23卷9 C- F  Z' j- p4 h" [
  Two Years before the Mast, by Richard Henry Dana, Jr.6 I! ^1 Q2 f+ _
  《两年水手生涯》[美](小)达纳/著
: Y3 L- B9 ~5 H& M8 x, |. x2 K  第24卷7 F5 O2 [+ C+ C9 P  E, [
  On Taste, On the Sublime and Beautiful, Reflections on the French Revolution & A Letter to a Noble Lord, by Edmund Burke2 P& l8 S. J/ [: f0 _+ k" s3 b) u. e
  《伯克文集》 [英]爱德蒙·伯克/著: o6 ~; ?; I+ M# j* D% ~
  第25卷# B6 c* Z" v4 d3 ]* K: U7 @  J
  《穆勒文集》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著" e7 ^0 i6 f3 V% y- W' v. g/ b2 x
  《卡莱尔文集》 托马斯·卡莱尔/著9 ?3 S3 b7 O. e4 Q; \1 Q- ~+ r  T
  Autobiography & On Liberty, by John Stuart Mill
% b- j) ?  }1 g1 \! T: ?  Characteristics, Inaugural Address at Edinburgh & Sir Walter Scott, by Thomas Carlyle9 j; g0 r/ V; \  \8 \
  第26卷* k6 _2 M$ a% H. U, ?: }
  Life Is a Dream, by Pedro Calderón de la Barca) y  z9 L: Q' o& N# y
  Polyeucte, by Pierre Corneille4 n/ ]! K5 \- F  N1 U% b# S# ]+ ^
  Phadra, by Jean Racine# |9 r$ }  t6 _/ M
  Tartuffe, by Molière  ~+ J% I* h: F8 r
  Minna von Barnhelm, by Gotthold Ephraim Lessing; ^8 k& X- a( E$ n
  Wilhelm Tell, by Friedrich von Schiller+ m% h: |/ J4 M- ]- @/ e
  《欧洲大陆戏剧》 卡尔德隆;高乃依;拉辛;莫里哀;莱辛;席勒/著
! Z. o# f9 @) V$ \9 P! [& b  : R. Z: b  d. a/ C- w
  第27卷. V% g) U! G- U+ s. k& E
  English Essays: Sidney to Macaulay
9 ~2 _# Q2 _" E3 R9 c& l  《英国名家随笔》 菲利浦·锡德尼;本·简森;亚伯拉罕·考利;约瑟夫·爱迪生;里查德·斯迪尔;斯威夫特;丹尼尔·笛福;塞缪尔·约翰逊;休谟;西尼·史密斯;柯勒律治;威廉·哈兹利特;韩特;兰姆;德·昆西;雪莱;马库莱
0 t! H/ ]1 q! V1 q  第28卷$ y1 Q* q, A  `. _7 [, n! \+ D# E
  Essays: English and American7 Y6 G; E# A4 r
  《英国与美国名家随笔》 萨克雷;纽曼;阿诺德;罗斯金;白芝皓;赫胥黎;佛里曼;斯蒂文森;钱宁;爱伦。坡;梭罗;洛威尔
( q/ a, h7 e* p: Q6 E  第29卷
: D. b6 g  P' y; t7 \  The Voyage of the Beagle, by Charles Darwin5 a2 R1 T- f# Y) i4 `* w+ J
  《比格尔号上的旅行》 [英] 查尔·达尔文/著5 ?2 d( u7 r) x* r5 s- Y; t
  第30卷
' @) A2 h: Q' \3 ~( S  Scientific Papers
( m* {+ t/ X, Z6 P3 T! V  《科学论文集: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 法拉第;赫姆霍尔兹;汤姆森 ;纽科姆;盖基/著& m5 x8 j! F3 Y. a' o
  第31卷9 o3 M: y; @  O
  The Autobiography of Benvenuto Cellini
$ F( Z" a, S. a% U2 O* \0 X  《契里尼自传 》[意]本维努托·契里尼/著
4 z, j* ^' V/ a* f$ ^  第32卷* \# h4 S+ v+ S+ ?4 f1 v9 K# \
  Literary and Philosophical Essays
- R' I0 H+ V4 k4 L4 G- y; L  《文学和哲学名家随笔》(法国、德国、意大利卷)蒙田;布沃;勒南;拉辛;席勒;康德;马志尼;拜伦;歌德/著! n/ G/ R; P# O- s( J. Z
  第33卷
9 Y: x+ F# J" V& s2 J  Voyages and Travels: Ancient and Modern/ N1 S! B+ m3 K! G4 \3 j0 {
  《古代和现代著名航海与旅行记》 希罗多德;德雷克;吉尔伯特;雷利/著
% N& l- ~- i- p) }  第34卷" y7 Z4 n3 \7 p7 ~
  Discourse on Method, by René Descartes
; k* w# {' N4 j/ |  Letters on the English, by Voltaire
* H& U4 i# T+ `6 L  M$ V  On the Inequality among Mankind & Profession of Faith of a Savoyard Vicar, by Jean Jacques Rousseau; p# t8 A0 ]5 |' Z6 O
  Of Man, Being the First Part of Leviathan, by Thomas Hobbes  A* Z5 x( T/ V" Y" u( G1 P* v
  《法国和英国著名哲学家》 笛卡尔;伏尔泰;罗素;霍布斯/著; g% x, {. F3 C
  第35卷
- y$ s& ]4 i, {5 F7 t7 i  The Chronicles of Jean Froissart
* |6 L0 z$ H) E2 z2 x# R2 J0 L  The Holy Grail, by Sir Thomas Malory( F$ D) V& E3 K* |4 [
  A Description of Elizabethan England, by William Harrison
. N7 c0 R3 W  c# H2 [  x  《见闻与传奇》 傅华萨;马洛尼;哈里森/著
9 X! o- b, w6 a9 A3 L  第36卷
7 L: [, r; @% S9 O4 w  The Prince, by Niccolo Machiavelli/ f1 z) C2 y/ e3 r$ y2 K
  The Life of Sir Thomas More, by William Roper8 k. O. ?. H- I5 I
  Utopia, by Sir Thomas More
6 ^6 l: {4 r8 S" N7 D' q  The Ninety-Five Thesis, Address to the Christian Nobility & Concerning Christian Liberty, by Martin Luther
5 R1 R% Z5 V% O9 h  《君王论》 马基雅维利/著
& o9 [* K% m- j9 e  《乌托邦》托马斯·莫尔/著
" g* ^; ~/ x+ l0 c4 w  《马丁·路德论文和演讲集》 马丁·路德/著
" H, A8 c) ?; U  第37卷' P8 ]0 T! g' D
  Some Thoughts Concerning Education, by John Locke
; V* A% q( h) G1 B9 v" ~+ i( {  Three Dialogues Between Hylas and Philonous in Opposition to Sceptics and Atheists, by George Berkeley
. s4 ?, R; k. w- j  An Enquir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by David Hume
0 U/ e( t& }0 z( [. e  《17、18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 洛克;伯克利;休谟/著
/ o; E1 E. ~0 N( ~- R; C8 n& k  第38卷* u/ `/ @/ G6 s
  The Oath of Hippocrates
! n+ v3 v: l) ^) B" U  Journeys in Diverse Places, by Ambroise Paré
8 N- k: n% O$ {3 Y8 r  On the Motion of the Heart and Blood in Animals, by William Harvey) l$ u! W+ R3 T* q2 P8 K
  The Three Original Publications on Vaccination Against Smallpox, by Edward Jenner
; G  Y' }+ f6 T+ s" d9 h  The Contagiousness of Puerperal Fever, by Oliver Wendell Holmes
2 e# s% D9 P  V2 z" b% ]4 J, A5 f  On the Antiseptic Principle of the Practice of Surgery, by Joseph Lister! d- H( g0 A& J3 n  c  B3 Z/ B7 \
  Scientific Papers, by Louis Pasteur/ @! B# F/ u8 w+ n7 o; S( C
  Scientific Papers, by Charles Lyell6 o. N5 y0 f7 N: i
  《科学论文集:物理学、医学、外科学和地质学》 帕雷;哈维;詹纳;霍姆斯;利斯特;巴斯德;赖尔/著& T5 m: ]9 H) w
  第39卷
9 A* U. u/ R6 l8 Z. q$ T8 R  Prefaces and Prologues
5 K$ d- b5 s" b2 v; j  《名著之前言与序言》卡克斯顿;喀尔文;哥白尼;诺克斯;斯宾塞;莱利;培根;
" _7 Z6 S8 u' H) [2 c  第40卷
, \5 x7 I$ v; F7 j8 T  English Poetry I: Chaucer to Gray
5 C5 y4 A2 p7 p" S  英文诗集(卷I):从乔叟到格雷
* _4 t1 [0 {- g" F4 O) Q  第41卷
# i# ^8 d# B5 v* ~! C' k4 ]  English Poetry II: Collins to Fitzgerald
, [) S( }4 b1 A( k- x5 \  英文诗集(卷II):从科林斯到费兹杰拉德
, S5 ]2 h$ F3 o' W7 w  第42卷
. c/ e9 K' r- Y" _  English Poetry II: Collins to Fitzgerald# G0 Y& i* [) G& O+ O
  英文诗集(卷III):从丁尼生到惠特曼9 C9 x# P' e% I
  第43卷" P. s! Q* U. Q$ U9 A
  American Historical Documents: 1000-1904
% e. o+ k7 {  W& I) o  美国历史文件:1000-1904
3 a! }9 U/ l! i, ]5 W% u  第44卷; p5 U/ p/ L8 f# M
  Confucian: The Sayings of Confucius3 O8 a  I$ O/ C4 |# y, C
  Hebrew: Job, Psalms & Ecclesiastes
" a8 b7 A& H$ v" S6 \; b6 v- v6 j  Christian I: Luke & Acts3 T' x/ d' U# f: S/ |
  圣书(卷一):孔子;希伯来书;基督圣经(I)
& P6 ?5 M/ q) I& ?. U# Y" D  第45卷, F, k* l& M4 D% T) A$ M. m
  Christian II: Corinthians I & II & Hymns
! @4 S% A  d0 A) T3 Z- j" g  Buddhist: Writings4 C! ?( g1 f1 w, z& L8 _
  Hindu: The Bhagavad-Gita  s" z4 s: f( ~& T  I+ B; ?
  Mohammedan: Chapters from the Koran
. M! y& X0 X3 b& H; V. w  圣书(卷二):基督圣经(II);佛陀;印度教;穆罕默德& v: z" @4 c' `1 m
  第46卷
, R( q+ h: f! O, h. i! @/ g  Edward the Second, by Christopher Marlowe
# N, X' K+ X; V6 t, R; M  Hamlet, King Lear, Macbeth & The Tempest, by William Shakespeare5 g3 c8 V* z0 `; J# F/ h  g1 X3 v1 ?
  伊利莎白时期戏剧(卷I):+ w1 S, S5 e0 {& i) x* c
  爱德华二世 马洛/著! m! B% w0 K% r9 B% E+ v/ L4 C6 X
  哈姆雷特,利尔王,麦克白,暴风骤雨 莎士比亚/著
' h" l8 Y) v- Z  A0 h0 |  第47卷9 S8 F. g7 U( @  ^% _' v
  The Shoemakers Holiday, by Thomas Dekker
( k+ y& d2 z3 T8 H5 c+ J  The Alchemist, by Ben Jonson2 g; K; o( h" z/ m# j4 R% y; l/ s
  Philaster, by Beaumont and Fletcher
) D; j2 q( I5 h' C  The Duchess of Malfi, by John Webster: u* G# ^  k, Y( e3 s8 K, ]
  A New Way to Pay Old Debts, by Philip Massinger9 U) D2 Q2 x& Z6 c5 I. l+ }" y
  伊利莎白时期戏剧(卷II):德克;约翰逊;博蒙特;佛莱彻;韦伯斯特;马辛加/著) q; P6 I+ o  @* w
  第48卷% H; U! ^/ l& K2 e4 H3 O% ~8 K/ A
  Thoughts, Letters & Minor Works, by Blaise Pascal! R$ [7 s' S9 w( m2 t7 p, W/ w5 s
  帕斯卡文集 帕斯卡/著
8 ?$ z! E9 c. C, g  第49卷
& B9 H; L9 m, {- T6 h& A1 Z; e  Epic & Saga: Beowulf, The Song of Roland, The Destruction of Dá Dergas Hostel & The Story of the Volsungs and Niblungs
2 x7 p% ^( \" Y  史诗与传说& p. X7 c5 n3 _, {; E7 t- ?- U3 @
  贝奥武甫# K" e3 }# i7 o$ \
  罗兰之歌
- E5 J, ?8 T6 k( r5 z+ Y0 z  鞑德嘎旅店的毁灭1 s: y3 `, H4 o5 Z
  沃尔松和尼贝龙根之歌
% k* I. c2 O0 b2 |8 h( \  第50卷# s0 K2 Z6 ~6 F" j, z; {
  Lectures on the Harvard Classics
" f7 h$ Y' S$ H( J4 k( Q  哈佛经典讲座. h* q4 f) j  b5 ~1 i7 h
作者简介 · · · · · ·  4 x8 f( O; h) Q9 U% M
  “先有哈佛,后有美国”$ z) ], ^. P; E, u; s5 B
  就像两千多年前的雅典学院,或者中国山东曲阜的"杏坛",哈佛已经取得人类文化教育上的"经典"地位。
, }2 T% m  p1 X! h2 v  从1636年建校至今,哈佛已培养出了7位美国总统、40名诺贝尔奖得主和30名普利策奖获奖者。这是一个高不可攀的纪录。在36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在所有的专业领域中都追求着独一无二的名牌大学的水平,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美国最好的大学排行榜中长年位居榜首。它培养了数不清的社会精英,其中包括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作家、学者和卓有成就的新闻记者。在全美500家最大的财团中有2/3的决策经理毕业于哈佛商学院。星光璀璨的哈佛学子遍布世界各地。我国从哈佛毕业而负有盛名的学者有:现代科学教育的开拓者和物理学界的先驱胡刚复,现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竺可桢,史学家、古文字学家陈寅恪,作家、语言学家林语堂,文学家、翻译家梁实秋,建筑学家梁思成,以及美籍中国电子专家王安、建筑专家贝聿铭等等。9 |/ j6 A& F; ^
  哈佛人以"先有哈佛,后有美国"而自豪。在1775-1783年这8年美国独立战争中,几乎所有著名的革命者都是哈佛当年的毕业生。如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之一、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1755年毕业于哈佛。1775年7月3日,乔治·华盛顿在哈佛学院所在地坎布里奇就任北美独立战争军队的统帅,其司令部也曾设在这里。而美国第三任总统、《独立宣言》主要起草人托马斯·杰弗逊和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首任首席大法官约翰·杰伊等人均荣获哈佛荣誉法学博士学位。0 s6 n" [5 @) `( [) P
  《哈佛经典》与哈佛的魅力
1 I  z1 g1 O/ u0 I8 R0 x- S: h  为什么能从哈佛走出那么多杰出的人才?它的魅力到底从何而来呢?
1 K% j7 D5 {5 t$ D9 t  事实上,哈佛开启了美国人文学为中心的教育传统。哈佛的校训是用拉丁文写的,译成中文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与真理为友"。这个校训突出的有两点,一是哈佛重视传统,尤其是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希腊的人文理性的传统,相信在伟大的传统中有永远的智慧,所以在哈佛不大可能出现全盘反传统、全盘反历史的迷狂;二是强调追求真理是最高的原则,无论是世俗的权贵,还是神圣的权威都不能代替真理,都不能折服人对真理的追求。就是这两个原则的相互作用、相互补充,保证了哈佛能够在一个伟大的谱系中继往开来、传承创造,不断地推陈出新,这就是哈佛的魅力,它永久地激动着一代又一代年轻学子的渴望和梦想。
, S$ m7 z8 v7 ^; p" M4 C  哈佛是美国精神的代表。哈佛也是世界人文的奇迹。
% H' h0 b# m. `9 Q- J# N, }  所谓代表,所谓奇迹,在于这个大学传授给学子的生命精神以及方法本身。
- I& ^4 |3 D+ w/ ], X  哈佛是一个理想主义的产物。自由、辩论、模拟现实乃至就是现实本身的案例,头脑的风暴和实践的打磨,需要你知识的不断扩大,更需要你实践的应变,还有你的坚忍。仿佛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在哈佛现代地再生。这个过程是一个塑造的程序,走过这个程序,学生就变得与众不同。; w$ M  A0 M% }+ L2 i" a
  那么,这个大学如何看待人类的知识,用这些知识来形塑哈佛的精英?显然,知识、方法和人的互动构成了哈佛的奇迹。9 k" J. c3 m# X
  奇迹从来都是可以解释的。除非你放弃解释。9 c# g. ]+ {( X0 a
  哈佛将人类几十个世纪积累的知识作为哈佛学生的知识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升华出所谓的奇迹与魅力。0 k! s. b4 n! x! l& |0 \$ ]- e
  而将哈佛的魅力承载起来的,就是《哈佛经典》。50卷的《哈佛经典》是哈佛学子如此优秀的基础。因为哈佛大学的影响力和几百年来学子的贡献力,自1901年问世至今,《哈佛经典》已经成为西方家庭的必备藏书,是西方生接受古代和近代文明教育的权威读物。在《哈佛经典》这部丛书里,你会看到精英的文化本质。1 c6 C$ ~( D: D* t8 H
  不知道为什么,一听见《哈佛经典》,笔者的大脑总是涌出一些意象。是美国的风格,可以入画,但浮萦着一种情绪。
8 f) C" {, q- D* S  这些人和这些人的文字已经进入哈佛经典,而我的奇怪在于,为什么眼前全是美国的意象?……
! w: v  [% e2 A, |  我更愿意想像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在壁炉中的木柴燃烧的火光里,富兰克林捧着书的专注,或者时光迤俪地行来,二战时候,罗斯福总统的炉边谈话,或者还可以是林肯斜躺在客店的床上,演算着《几何原本》,或者是梭罗的《瓦尔登湖》和惠特曼的"草叶"?……
3 W/ }2 Z6 K) V! ^: I* U$ a  经典是世界所有文明的经典,但哈佛的编辑则使之富有美国的精神。
, J, J; ^1 V' k* Y+ v5 ^  走进《哈佛经典》
, v& G# ^) Y, e) h6 i$ s  《哈佛经典》是一套反映人类认识和探索世界的思想性读物。
' L& |; P) a5 j  《哈佛经典》,由哈佛大学第二任校长查尔斯·爱略特(CHARLES W. ELIOT)任主编,联合哈佛大学及美国其他名校100多位享誉全球的教授历时4年完成。该套丛书自1901年问世至今,畅销100年。与其他名著丛书只是将人类史上百部或50部名著列入一个系列不同,《哈佛经典》旨在囊括人类有史以来至19世纪最优秀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文献,以向现代读者展示人类观察、记录、发明和思想演变的进程。4 D" b/ N0 c% n7 e* e2 K& J
  查尔斯·爱略特(Charles W. Eliot,1834-1926)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他在哈佛以全班第二名毕业,留校任教,1869年被任命为哈佛大学校长时,年仅35岁,任期达40年(1869-1909)之久。爱略特来自哈佛并了解哈佛,更热爱哈佛,在此期间,他大胆改革课程设置,鼓励学生选修课程,增辟三所学院,改善法学院和医学院的水准,使哈佛的教职员工增加10倍,学生增加4倍,哈佛成为世界最顶尖的大学之一。因此,他也重塑了哈佛。1890年,爱略特被任命为美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主席,大力改革美国中学教育的课程。' k& ~" {8 w) O( g7 r9 L' }
  正是半个世纪成功的教育生涯使爱略特知道,一个现代的文明人应当具备那些知识与那些素养。于是,他开始编篡哈佛经典,解密哈佛魅力的来源。1909年,任《哈佛经典》(五尺丛书)主编。
- K4 l( C7 n! l' K0 C+ f6 G  听爱略特的自序更能把握一个使命感和理想主义者的行为。"我选编《哈佛经典》,旨在为认真、执著的读者提供文学养分,他们将可以从中大致了解人类从古代直至19世纪末观察、记录、发明以及想象的进程。在这50卷书、约22000页的篇幅内,我试图为一个20世纪概念上的文化人提供获取所必需的古代和现代知识的手段。作为一个20世纪的文化人,他不仅理所当然的要有开明的理念或思维方法,而且还必须拥有一座人类从蛮荒发展到文明的进程中所积累起来的、有文字记载的关于发现、经历、以及思索的宝藏。我打算对这座宝藏进行认真筛选,以让每个在心智上积极进取的美国家庭好好利用,尽管他们早期接受教育的机会甚少。因此,我们选编《哈佛经典》的目的与其他各类系列丛书大相径庭,他们只不过是选上100本或50本世界上最好的书籍而已,那样最多只是向善于思考的读者奉献了一幅使他们的思想得以充实、锤炼和升华的历史长卷。"
3 u. \6 q3 q7 }) R  从学科领域来看,涵盖了历史、传记、哲学、宗教、游记、自然科学、政府与政治、教育、评论、戏剧、叙事和抒情诗、散文等各大学科领域。
3 t4 ^4 b0 M- N+ O8 z& j, g0 Z, `5 Q' P  从文化的代表性来看,展现了希腊、罗马、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苏格兰、德国、美国等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文明的最优秀成果;也撷取了中国、印度、希伯来、阿拉伯、斯堪的纳维亚、爱尔兰文明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 w! l2 w8 o0 n, ?( z# n4 \4 ]; J; Q' |  从年代来看,从最古老的宗教经典和作为西方文明起源的古希腊和罗马文化,到东方、意大利、法国、斯堪的纳维亚、爱尔兰、英国、德国、拉丁美洲的中世纪文化,其中包括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苏格兰、西班牙等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到意大利、法国三个世纪、德国两个世纪、英格兰3个世纪和美国更多世纪的现代文明;
$ D/ U4 e  I( \# N6 o3 Z  从特色来看,她纳入了17、18、19世纪科学发展的最权威文献;收集了近代以来最有影响的随笔、历史文献、前言、后记,为读者进入某一学科领域起到了引导的作用。/ X1 y' v/ ^+ i  J+ `1 B, v
  哈佛大学的成功已经证明了《哈佛经典》的价值。
% |+ H$ H5 T, Y6 i2 e2 [7 d  胡适先生称《哈佛经典》为"奇书":"奇书,指是日所送来的《五尺丛书》,又名《哈佛丛书》,是哈佛大学校长伊里鹗(Eliot)主编之丛书,收集古今名著,印成50巨册,长约五英尺,故有"五尺"之名。"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哲学家赵元任先生更加认同《哈佛经典》:"我浏览了《哈佛经典》(Harvard Classics),虽然我想不久离开芝加哥,我仍然买了一套《哈佛经典》。"北京师范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陈会昌先生向学生推荐:"《哈佛经典》是美国哈佛大学所有学生必修的课程,是哈佛大学建校以来著名教授们经多年选择确定的人类最重要的学术遗产清单。学习这些著名,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们可以了解自古代希腊、罗马以来人类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些人文学术著作,包括历史学、政治学、伦理学、宗教、文学、戏剧、经济学等各方面内容。向我国大学生介绍这份清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国外的大学生接受什么教育,他们平时读什么书,可能具备什么人文知识,他们可能会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念。”
& X5 [3 l% ~  I# d4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