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尔文婚纱摄影:]《放大》镜子中的嬉皮士 文/罗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37:22
文/罗南
  
   安东尼奥尼于1966年拍摄完成《放大》,骤然整个影坛为之惊叹,除却影评人用长篇大论献给《放大》之外,许多文化人士也不遗余力去深度探索电影所隐含的哲学理念。一个电影能够获取如此多的关注,本身就是一种无尚光荣。今天,我从“嬉皮士”文化的角度来侃谈《放大》给予我的心灵冲击力。
  
   影片伊始,一辆吉普车迎面而来,车上载满了一群疯狂的嬉皮士。他们的脸上涂着白色油彩,与街上的人群明显区分开来。60年代中后期的意大利,深受来自美国旧金山松树岭地区“嬉皮士”的风潮,把“仁爱、反对暴力、提倡和平主义和利他主义”的观念当作人生格言。影像中的嬉皮士肆无忌惮地穿过两名修女、一名军装士兵,暗示嬉皮士不惧怕宗教和法律的束缚。安东尼奥尼用心地经营着自己的思想,随后一群反战人士高举“No War”木牌,在警察的引导下安静地***。这群人脸上没有油彩,可内心依旧是把“嬉皮士”精神作为主导思想。电影末尾,起初出现的那批学生嬉皮士再次登场,他们完成了一场堪称影坛原子弹的无声网球赛,愉悦痛快万般兴奋。这三个场景是安东尼奥尼用直接的方式所告诉我们的,电影还蕴含了辅线,来深入阐明“嬉皮士”精神含义。
  
   这就需要引入摄影师托马斯,托马斯是《放大》的主角,整个电影故事都与他相关,所以对他的描述就是对“嬉皮士”的分析。在托马斯的周围有许多美丽的模特,她们为了出人头地费尽心机想要谋取托马斯的好感。为何会出现模特多的现象?因为二战结束后,西方国家的经济得到了飞跃的发展,在物质充足的情况下,人们强烈需求精神上的慰藉,所以模特多如牛毛的现象就不奇怪了。电影中的模特都是时装模特,她们所穿的服饰均比较暴露,表明了“嬉皮士”崇尚解放的思想,这点也可引申到“性开放”一面。托马斯的生活环境是60年代,他对于“性欲”颇为大胆,丝毫没有羞涩的感觉,在一场“与两个女子一起激情”的片断里就可见一斑。还有一个镜头是托马斯走进房间没有上锁,看到邻居画家正在与妻子交媾,这个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方国家对“性”的开放程度,即使在21世纪的中国,也很难想像一对夫妻交媾不关门的现象吧。后来托马斯去了古董店,遇到了憔悴的老板娘。老板娘说:她想卖掉古董店,去寻找新生活,譬如去尼泊尔。这句话也映衬出“嬉皮士”不甘寂寞,热衷于用新鲜事物来填满空虚的心灵。
  
   那么嬉皮士需要什么音乐呢?答案是爵士乐和摇滚乐。电影的配乐不多,可一首爵士风格的歌曲和一段摇滚乐队的表演令人印象深刻。关于60年代的摇滚乐,最多的是“披头士”音乐和一些带有迷幻色彩的音符。若松孝二在《新宿的疯狂》中也用了迷幻音乐,对象仍旧是“嬉皮士”,看来美国的“嬉皮士”风潮不仅席卷了欧洲各国,在亚洲一些国家中也有延续,而且风头非常劲!当然要除却中国,我们的领导人当时的方向是搞红色运动,搞政治整顿,人民的生活与“嬉皮士”截然相反。
  
   电影的故事似乎可以省去不谈,可关键线索还是需要表述下,当托马斯用相机拍摄下“死亡”后,无比惊奇。他在第一时间去找了他朋友,所谓的出版商兼经纪人。可那位白天严肃的经纪人在晚上却是不发不可收拾,在豪宅中与一批嬉皮士们抽着大麻,昏天黑地。这个场景刻画了嬉皮士内心极度空虚荒凉面,只能依靠迷幻摇滚和毒品甚至是性爱来填铇自己,正如一个走过的女模特说:我现在就在巴黎了。
  
   前面所讲的嬉皮士的特点有:反战、开放、仁爱、毒品、昏迷。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但我不能一意孤行地去判别“嬉皮士”现象的产生对人类的进步是利还是弊,因为一种文化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下才有其生命力。不能否认的是,“嬉皮士”文化在21世纪仍然存在,仍然有它的现实面。本文的最后一个话题是,60年代的意大利人是否把“嬉皮士”当成了主流文化?
  
   有许多学者把“嬉皮士”当成非主流文化,具体表述是一个对常人社会有破坏性威胁的物质存在。我却不那么认为,当然我的理解只限于安东尼奥尼的《放大》中。电影末尾,托马斯看着无声网球赛,当把打丢的无影球丢进球场后,他终于听到了网球击打声,感受到了“嬉皮士”的冲击力。托马斯作为意大利广大青年的缩影最终融进了“嬉皮士”的精神氛围,所以当时的主流风尚应是“嬉皮士”的天下。
  
   安东尼奥尼凭借《放大》攫取了第20届戛纳金棕榈,也成就了一大批探索其现实主义电影的思想者。一个电影能够有如此的辉煌业绩,已94高龄的老者应该能够体会到“欣慰”这个词汇的深层含义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