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利天镜多久刷新:且把金针度于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45:01

且把金针度于人

(2010-09-21 20:50:30)转载 标签:

中考数学试题

赏析

教育价值

杂谈

分类: 培训感言及教研随笔

且把金针度于人

    说明:本文是我结合2010年天津市中考数学第(25)题写的,也是希望借此可以

探讨中考数学试题之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以更好地服务于中学数学课堂的教与学。

已发表于《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0年第9期(中旬)

 “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意思是说好诗可以任人欣赏,但不要把作诗的秘诀传授给他人.胡适先生曾将后面的一句改为“且把金针度与人”,一字之差,袒露了他的胸襟和豁达.2010年天津市中考数学第(25)题(以下简称本题),不仅依托基本几何图形的特性,以点或线段的运动对图形产生的影响为载体,考查了学生对“图形与变换”、“图形与坐标”的理解,而且,也将基本的解题思路、将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予以呈现,使试题赋予了丰厚的“度与人”的内涵.

本文拟结合本题的呈现方式、解法分析、拓展性问题等方面的研究,浅析中考数学试题设计中蕴含的教育价值.

问题的呈现温馨友善,彰显人文关怀

1.1  试题呈现

(原题请见天津市中考数学试题第(25)题)

1.2  简要评析

本题以基本几何图形为背景,主要考查轴对称变换、平移变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应用,以及在图形的变化过程中,对基本图形的识别、推理论证和计算的能力.

第(Ⅰ)问,要求确定“使△ 的周长最小时”点的坐标,关键是要找到点的位置.为帮助更多的考生解答本题,本题设计了“温馨提示”.这种呈现方式,一方面,具有很好的亲和力,增强了考生解答本题的信心,体现了命题者对广大考生的关爱;另一方面,通过提示本题解答的切入点,点拨解题思路,使考试功能得到很好的补充和完善,考试不仅仅是评价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指导考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第(Ⅱ)问,要求确定“使四边形 的周长最小时”点、的坐标.事实上,是将第(Ⅰ)问“确定点的位置”的问题,拓展为“确定线段的位置”的问题.可以借助第(Ⅰ)问中的“温馨提示”,通过适当地平移线段,将问题转化为第(Ⅰ)问的情况予以解决,体现的是一种思路上的自然的延续.

营造温馨的解题氛围,降低起点,延缓坡度,将“思路”与“方法”同时“度与人”的设计,彰显了中考数学试题“关爱每一位考生”的人文情怀.

问题的解决注重方法,突出数学思维

通常情况下,研究几何图形的基本思路,关键是探寻“变化过程中的规律性”,解决的一般方法是“先定性,后定量”,本题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2.1  第(Ⅰ)问解法探究

首先,第(Ⅰ)问的“定性”,是命题者以“温馨提示”的方式给出的,可以证明依照这样的方法作出的点 ,能够使△ 的周长最小.

如图③,作点D关于 轴的对称点 ,连接 与 轴交于点E, 连接 ,若在边 上任取点 (与点E不重合),连接 、 、 ,由,可知点 到 、 两点的距离之和是最小的,即△ 的周长最小.

接下来的“定量”,可以有四种基本的方法.

方法1,利用相似.因为 所在的三角形为△ 或△ ,借助与之相似的三角形,如Rt△ ∽Rt△ ,或Rt△ ∽Rt△ ,得到含有 的比例式 或 ,再结合已知矩形 中线段的长,可求得 ,所以,满足条件的点 的坐标为(1,0).

方法2,借助于直线的解析式.根据题意,易得点 、点 ,可得直线 的解析式为,点即为该直线与轴的交点,令,得 ,于是点 的坐标为(1,0).

方法3,借助于面积之间的关系.设 ,由 ,再结合已知矩形 中相关线段的长,可得关于的关系式,解得 ,即点 的坐标为(1,0).

方法4,利用勾股定理.设 ,则 .在Rt△ 、Rt△ 和Rt△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 , ,由 ,得关于 的关系式,解得 ,即点 的坐标为(1,0).

2.2  第(Ⅱ)问解法探究

解答第(Ⅱ)问,可以完全类比第(Ⅰ)问的方法,关键也是要先确定点 、 的位置.由于、的长为定值,要使四边形的周长最小,只需最小.

如图④,在 边上截取 ,即将 平移至 的位置,不论 落在边 的何处,四边形 始终为平行四边形,有 .此时,只需 最小,问题转化为第(Ⅰ)问的情况.于是,作点 关于 轴的对称点 ,连接 与 轴交于点 ,在 上截取 ,得点.这样得到的点、,使四边形的周长最小.其中,关键的想法,是“先平移,后作轴对称”,即先通过截取 ,将 平移至 ,再作点 关于 轴的对称点 ,为转化成第(Ⅰ)问的情况奠定了基础.

类似地,也可以按照如图⑤的作法,在确定点、的位置时,“先作轴对称,后平移”.即先作点 关于 轴的对称点 ,过点 作 轴的平行线,并截取 ,连接 ,得点,再在 上截取 ,得点,连接,则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此时是把 平移到了 的位置,使 ,为运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创造了条件.

对于第(Ⅱ)问的“定量”,也可以类比第(Ⅰ)问的四种基本方法,进行解答.如类比方法1,如图④,借助于Rt△ ∽Rt△ 或Rt△ ∽Rt△ ,列出关系式,得 , ,所以, 满足条件的点 的坐标为( ,0),点 的坐标为( ,0).同样,类比方法2、方法3、方法4,结合图⑤的作法,均可得到上述结论.

可见,本题第(Ⅱ)问的解答,就是建立在第(Ⅰ)问的基础上,通过几何图形的平移、轴对称的变换,紧扣“周长最小”这个“不变量”,实现了解题思路的正迁移.

像这样,能综合运用分析、类比、转化、推理等思维方式,以达成解题效率最优化的设计,也正是本题在“数学思维”层面上要“度与人”的内容.

问题的拓展内涵丰富,体现研究价值

3.1  数学模型的应用价值

本题第(Ⅰ)问,实质上,就是已知直线 及 同侧两点 , ,要在直线 上找一点 ,使 最小.

如图⑥,点 为点 关于直线 的对称点,连接 , 与直线 交于点,由于直线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此时的点一定满足“到,两

点的距离之和”最短.这一基本的数学模型,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供天津用)八年级上册“13.2轴对称变换”,在“探究”栏目中设置的“选址修建泵站”的问题,即“要在燃气管道上修建一个泵站,分别向,两镇供气,泵站修在管道的什么地方,可使所用的输气管线最短?”其数学模型就是如图⑥的情形.

本题第(Ⅱ)问,实质上,就是已知直线及同侧两点、,要在直线 上找两个点 、 ,(线段 的长为定值),使 最小.

如图⑦,过点 作直线 ∥ ,截取 ,相当于将 平移至的位置,事实上,不论在直线上位于何种位置,四边形始终都是平行四边形,这样,只需确定点的位置就可以了,其问题的本质还是如图⑥的数学模型.

这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也是屡见不鲜的.如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供天津用)七年级上册“2.4平移”一节的习题中,设置的“选桥造址”问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应该说,数学模型的应用价值,一方面,是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通过解决数学问题,完成对实际问题的解答;另一方面,就是以数学的“眼光”,审视实际生活情景中遇到的问题,回归数学模型的“原始状态”,学以致用.本题的设计,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将一基本的数学模型,“嫁接”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矩形之内,让“图形与变换”、“图形与坐标”有机整合,使试题具有了一定的探究“空间”.

3.2  进一步深化的研究价值

本题所涉及的矩形 ,限定了边长 , ,如果进行适当的拓展,取 , ,其中 、为定值,且满足,,则在轴上仍然存在长为2的线段,可以使四边形的周长最小,此时,点 的坐标为( ,0),点 的坐标为( ,0).本题第(Ⅱ)问就是当时的特殊情况.当然,在此基础上,若将线段的长设为,同样可以探究“使四边形的周长最小”时的点 、 的坐标.

事实上,如果将本题中的“矩形”改为“三角形”或“梯形”等,也同样可以得到一系列变式的题目,其本质,仍然是通过轴对称变换或平移变换,借助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转化为如图⑥的基本模式予以解决.有兴趣的读者不妨一试,或者您还可以尝试着“变式”出更多更优美的题目.

中考数学试题,能否将中学数学的核心内容、思想方法,将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策略,以及考查内容本身进一步研究的价值,加以提炼和概括,并以恰当的呈现方式“度与人”,使其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效能,应该是中考数学试题设计的追求,也是一项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后记:实在没有办法,数学符号和图总是粘贴不上,也只好这样了。原文请见《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0年第9期(中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