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丽卡.莫露珊:《成都商报》总编谈“二姨夫”风波(中国新闻出版报 2011-1-2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8:44:53
《成都商报》总编谈“二姨夫”风波:队伍年轻浮躁失度

2011年01月25日 12:55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作者:孙京平

字号:T|T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热点聚焦】2010年12月,《成都商报》的一篇报道引发了“二姨夫是谁”的网络热议,各种猜测纷至沓来,“影响很大”的“二姨夫”的神秘身份,让网友对上海和安徽两地警方的正常救援行动产生了质疑。很快,上海警方澄清了“二姨夫”的身份,“二姨夫”本人也公开露面并接 受了媒体的采访,表示自己是一个普通的个体户。至此,“二姨夫猜想”走向尾声。事后,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不少媒体还通过评论的方式对这场影响甚大的网络热猜进行了深度探讨。外界的反应如此强烈,而引发这场热猜的源头——《成都商报》,其内部也发生了很大震动。1月21日下午,《成都商报》总编辑陈舒平接受了《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的电话采访。

“辞退当事记者,当版责任编辑和新闻中心主任被撤职,新闻中心分管编委被停职,当日值班签片的编委被扣罚责任风险金3000元,至于我本人,扣罚责任风险金3000元,向传媒集团党委作出书面检查,目前还在听候处理”。“这是一次相当严厉的处罚,教训是惨痛的。”《成都商报》总编辑陈舒平非常痛心地告诉记者,这是报社编委会对《夜上黄山,谁让救援队变敢死队?》报道失实作出的处理结果。

善意不是出错的借口

据陈舒平介绍,这篇报道的刊发能够引发如此大的网上猜想和负面效应,是报社始料不及的。当事记者调查黄山救援,本是为了对公众进行正面引导,推动其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的解决,促进跨区域的科学救援行动机制的形成。据记者汇报,采访时,他想尽了各种办法,下了很大工夫去找当事人核实“二姨夫”的身份,但没有成功,也没有向上海警方核实报警人的身份,最后只是引用了在采访中听来的说法。这实际上就是没有真正履行核实的义务,也没有遵循“涉及矛盾冲突,务必要采访当事双方的意见”这一新闻采访基本原则,属于严重违规行为,最终造成报道严重失实。“影响很大”这个起到关键作用的事实错误导致社会舆论的误导,致使不明真相的群众对警方的一次正常救援行动产生质疑。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是一篇虚假报道。同时,部门负责人审稿不严、责任编辑简单采信,签片老总把关不力,造成了这篇失实报道的刊发,引发了不良的社会舆论,严重影响了报纸的形象和新闻的社会公信力。有鉴于此,报社编委会决定对此事件从重处理。

成都商报社编委会认为,任何一个采编人员都不能拿善意的出发点来为错误遮羞。既然采访的初衷是为了推进事件向好的方向发展,就更应该拿准事实、拿准细节,让报道的每一个字都经得起推敲、经得起检验。否则,没有事实支撑的新闻,不但不能发挥积极作用,反而会影响队伍的形象,伤害报纸的公信力。出了错,就要认,就要主动担责,尽力弥补,消除不良影响。

在上海警方发表声明,公开澄清“二姨夫”身份后,《成都商报》迅速做出了反应,公开刊发了更正启事,向相关人员致歉。与此同时,报社专门召开全社采编人员大会,将这次事件作为典型向全体采编人员作了深刻剖析,教育全社采编人员在目前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更为集中,需要新闻工作者增强社会责任,遵守职业道德,更加严谨、更加谨慎地做好新闻报道工作。

寻找症结 强化队伍认识

当记者问到,报道除了有“影响很大”这种关键事实失实的问题外,报社是否注意到了标题中的第一条副标题《“复旦18驴友被困黄山”真相调查》和第二条副标题《三次报警无人应,一条短信惊两地》都具有明显的指向性和神秘感,尤其是第二个副题,一条短信与文中“二姨夫”短信的逻辑关系。

“这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陈舒平回答道。在与当天编版的相关人员谈话时,他发现,这些年轻的编辑喜欢每天泡在网上浏览新闻,喜欢比较炫的东西。那天,经过与其他媒体以及网上报道的比较,他们觉得《夜上黄山,谁让救援队变敢死队?》这篇稿件角度新,报道追得深入。而且,采写报道的记者有10多年的调查报道经验,曾参与“周老虎事件”的报道,是报社的一级记者,写过很多好稿,对其稿件的把关意识也就放松了。结果,编辑们只关注了文字的打眼,却忽略了标题的引导作用。相信了经验和直觉,却放松了编辑审核和细节的关键作用,最终导致了错误的发生,给警方和当事人造成了不良影响。

“这件事情发生后,对于当事记者的处理,我们很痛心、也很惋惜。他自己也非常后悔。但是,事情既然发生了,就要承担责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现在,报社无论是开编委会,还是采编人员的大会,我都会反反复复地强调把关意识,强调新闻的真实性,这是新闻报道的底线啊。”陈舒平向记者再次强调。

陈舒平分析说,《成都商报》创刊17年了,制度不可谓不健全,管理不可谓不严,培训不可谓不多。每一次新人培训,都是他讲第一课,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讲“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但为何还是出现了这样基本事实出错的问题?经过这次事件,报社一直在反思,一直在寻找问题的症结。最后,报社编委会认为,归根结底,问题还出在队伍建设上,出在采编人员的思想认识上。报社有一支年轻的新闻队伍,这支队伍有激情、有冲劲,但还远不成熟。表现在新闻采编上就是一种浮躁,或是一种失度。因此,心态不够从容,经验不够丰富,这就可能造成履职不到位,忽略把关的责任。这也让他们开始反思,报社的培训是否还浮于表面,没能真正触动编采人员的思想和灵魂?如何进一步探索教育模式,丰富培训载体,让学习培训更有效?“现在看来,加强队伍建设已刻不容缓。”

痛定思痛 将真实作为立报之本

在处理这个事件的过程中,上海警方曾表示,新闻报道必须真实客观,媒体要刊登涉警类的新闻,应及时与警方取得联系,进行核实。

对此,陈舒平表示,坚持新闻真实性是新闻记者应该坚守的职业底线,是不可逾越的。这次事件对《成都商报》的公信力也造成了很大损害,给了他们深刻的教训。

“办报17年来,公信力对媒体意味着什么,我们非常清楚。要赢得公信力,可能需要很多年,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向公众传播真实全面的信息,而要失去它,可能就在一朝一夕。”陈舒平说,“作为一个影响力很大的报纸,一个年广告收入超过10亿元的报纸,有二三百万的读者在看这份报纸,一旦丧失了公信力,丧失了读者的信任和支持,一张报纸就失去了立报之本,又何谈主流媒体、百年大报呢?”

痛定思痛,就要下狠心、下大气力杜绝新闻失实和虚假报道。据了解,成都商报社编委会已作出决定,利用这次事件和当下新闻界正在开展的“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的契机,积极开展自查自纠活动。“我们保证,《成都商报》打击虚假报道绝不是走过场,绝不搞一阵风,而是发自内心的,出于媒体的社会责任、出于报社的长远发展而长期开展下去。报社会把这次专项教育活动作为事关媒体形象、报纸公信力,事关立报之本的一件大事来抓,坚持以真实为生命,坚持把真实和导向置于市场竞争之上,最大限度消灭失实报道,用公信力赢得报纸长久的发展。”采访最后,陈舒平总编辑表达了报社坚决杜绝虚假报道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相关专题:黄山民警救复旦学生坠亡

 http://news.ifeng.com/society/special/minjingjiuren/content-2/detail_2011_01/25/4440106_0.shtml
《成都商报》总编谈“二姨夫”风波(中国新闻出版报 2011-1-25) 中国新闻出版报:博客出版的局限性 【成都商报】美国高校因中国而改变 媒体报道 中国商报 英雄的城市 不朽的史诗 - 成都商报|成都商报电子版|成都商报官方网站 《从悲壮走向豪迈》第七集《蜀都新赋》 - 成都商报|成都商报电子版|成都商报官方网站 《从悲壮走向豪迈》第六集《雄关漫道》 - 成都商报|成都商报电子版|成都商报官方网站 5·12抗震救灾纪念馆今日开馆 - 成都商报|成都商报电子版|成都商报官方网站 穿越灾难站起来 四川永记深情感恩祖国 - 成都商报|成都商报电子版|成都商报官方网站 四川汶川地震灾后需重建学校完工96.9% - 成都商报|成都商报电子版|成都商报官方网站 不仅重建速度惊人而且风貌民俗也保存得很好 - 成都商报|成都商报电子版|成都商报官方网站 家庭出身代码国标 7年前就废止了 - 成都商报|成都商报电子版|成都商报官方网站 成都商报一记者微博误发“小姐”资料大全?(都市时报 2011-8-13) 卢俊卿“三顾茅庐”邀方舟子打假 方舟子婉拒:我不是诸葛亮(成都商报 2011-8-27) 新闻出版总署1 叙利亚被推上“风口浪尖” 埃报总编点评局势 (二)纸条风波 中国商报网 成都商报记者罗天独家报道:东京电力公司通过成都商报独家辟谣:"五十员工,无人死亡"-成都商... 新闻出版报“杜绝虚假报道,增强 社会责任”系列评论 网曝四川绵阳一退休副检察长和女局长双双裸死出租房(成都商报 2011-4-15) 重庆商报总编辑陶卫红:我们的幸福(重庆商报 2011-1-1) 新闻出版总署2011年度全民阅读活动围绕8方面展开---中国文明网 成都商报:走过顶包案穿过艳照门 峰芝别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