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哲学读书笔记:央企历史地位被抬高到无以复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5:12:36

央企历史地位被抬高到无以复加

作者:蔡清而

123,人民网刊载了新华社记者张旭东、郑晓奕、何宗渝、陈玉明、安蓓共同撰写的述评,题为《国家脊梁 负重致远――中央企业“十一五”时期改革发展纪实》,对“十一五”时期中央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堪称褒奖有加。

述评开篇是这样给全文定基调的:

这是一个被誉为“共和国长子”的光荣群体:他们大多伴随共和国诞生,凝聚着几代人几十年的心血和汗水,托起了一个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梦想;

这是一个被称为“经济顶梁柱”的中坚团队:他们数量不过百余家,却是各领域各行业的排头兵,在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就是中央企业。

“十一五”时期,是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5年,也是中央企业改革发展极不平凡的5年。

5年来,中央企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有效应对各种挑战,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净利润、上缴税收均实现翻番,企业的活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5年来,中央企业改革发展取得新进展,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在一系列大事难事中冲锋在前,勇挑重担,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披阅风雨,卓然而立。作为“共和国长子”的中央企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谱写出一曲瑰丽的时代壮歌。

述评随即分四个部分论述了“十一五”时期中央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成就和重大贡献。四个部分的题目分别是:

骨干中坚促发展—抓机遇、迎挑战,中央企业的实力和效益持续增强,有力发挥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顶梁柱作用

勇于担当显本色—靠得住、打得赢,在大事好事难事中,中央企业勇担重任,践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了骨干和表率作用

锐意改革增活力—求突破、练内功,中央企业不断开拓进取,深化改革,企业发展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

科学发展谱新篇—转方式、调结构,中央企业努力做强做优做大,踏上科学发展的新征程

述评将中央企业的历史地位被抬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共和国长子”是说中央企业的政治地位,而“经济顶梁柱”则是指中央企业的经济地位,此外还使用了“国之根基”、“国之命脉”、“国之重器”这样三个既抽象又具象的提法,确实煞费苦心。

2003年实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以来,中央企业实际上已是“硕果仅存”的国有企业。述评转述了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局副局长赵欣对于这个过程的描述:“经过这些年的改革调整,众多国有中小企业和国有大中型劣势企业逐步退出,国有资本进一步向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集中体现在中央企业层面。”

述评列举了以下这组最新数据来呈现“十一五”时期全部122家中央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成就和重大贡献:

2010年底资产总额24.3万亿元,净资产9.5万亿元,净利润8489.8亿元,上交税金1.4万亿元、超过全国税收的六分之一;

目前超过80%的资产集中在石油石化、电力、国防和通信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以及运输、矿业、冶金和机械等支柱行业;

承担着全国几乎全部的原油、天然气和乙烯生产,提供了全部的基础电信服务和大部分增值服务,民航运输总周转量约占全国80%,生产的高附加值钢材约占全国60%,发电量约占全国50%

国资委已将“十二五”时期中央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定位为“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因而述评对中央企业的未来提出了“百尺竿头,尤须进步”的期许。

新华社五位记者的这篇述评不啻是为中央企业吹响了“国进”的号角。中央企业立足中国、走向国际的“国进”方略看来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单枪居士只能期望“国进”不要再以“民退”为代价。

要顺利地实施和推进中央企业“国进”方略,单枪居士以为至少还应该考虑两个限定条件,一是利益集团不因“国进”而获得更多的寻租机会,二是普通百姓能更多地受惠于“国进”的经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