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杀天下讲的什么:在信息碎片化时代“创新知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4:43:01
 互联网维基技术颠覆了知识的传承方式,以此为平台的“知识创新”具有三个特点:全民参与、无限传播、开放共享 

在信息碎片化时代“创新知识”

本网推出"知识创新地图"显示南北兴趣差异

人民网记者 吴 佶 陈 维

2011年01月11日00:00    来源:人民网    

  •  




  2010“ 互动百科”热词统计

  2010十大知识热词


  微 博

  上海世博会

  人造生命

  超级细菌

  曹操墓

  蜱 虫

  嫦娥二号

  千年极寒

  反物质

  维基解密

  什么是维基?

  维基不是一个网站,而是一类网站的统称。更准确的说,维基是一种开放平台,网友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协作编写百科全书,不受限制地修改词条,每一次修改记录都可以方便地查阅。

  著名的维基类网站,国外有维基百科,国内有互动百科、百度百科等。 以“互动百科”为例,众人拾柴火焰高,成千上万热心“修词”高手在网上无偿奉献,只用了短短几年,编写的词条竟然超过了赫赫有名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和大英百科全书。

  互联网正在拉扯和改变我们的生活。稍纵即逝的新闻,众声喧哗的BBS,病毒式传染的QQ群,三言两语却成天说不完道不尽的微博客,让网民感慨信息的碎片化,时间的碎片化,日积有余,岁积不足。

  然而,在一个叫做“互动百科”的中文网站上,有300万热心网友,在繁忙的工作和学习之余,挤出时间,轻点鼠标,借助维基模式,你修我改,接力创建了500万个词条,垒砌成一座互联网上的知识宝库。

  随着互联网上维基类网站的日益增多,以此为平台的“知识创新”这个既不熟悉又不陌生的名词开始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之中。

  有专家指出,正是互联网维基技术的出现,颠覆了知识的传承方式,改变了知识建构的模式,带来了一场知识的“创新性革命”。

  天南海北的“修词”高手

  “给力”、“西毕生”、“3Q战争”、“呜呜祖啦”、“神马都是浮云”……乍看上去,互联网上的新词锐词,似乎都是时下浮躁社会的泡沫。一方面是网络信息的过载,一方面是知识文化含量的稀释和匮乏。其实,就在新闻热点此起彼伏、波涛汹涌的互联网上,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还有不少网友气定神闲,在为学术文化的创造和知识更新默默地添砖加瓦。

  前不久,互动百科网站公布了对知识词条做出突出贡献的十大“荣誉总编”名单:池中玉、宁静的心、轩尼诗、陈小蓓、柳溪、落不凡、冰壶秋水、孙力、曾苏群、赵艳雄。他们的本职工作可谓五花八门,工人、白领、教师、学生、国家公务员,从五湖四海相聚在网上,共同执著于对知识的收纳与传播。他们完善词条十万余个,以无私奉献和专业学识令人折服。

  “我要下了,不能写词条了,桌子在晃。”这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池中玉下线前跟“互动百科”网站管理员所说的最后一句话。两年间,他凭借一己之力共编撰词条10328个。

  13岁的Einstein shi,凭借对于“天文学”的热爱,竟然一手策划了“百科体观星实用手册”专题,自撰相关词条562个,让很多成人网友刮目相看。这位初中生的野心是,把这个专题扩大成“天文微百科”,让更多的天文爱好者全面了解天文知识。他说:“互动百科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我理想中的校园正是如此,开放并且注重个人特色,能针对个人的特长去发展。”

  如果把传统的学科知识点称为“冷知识”,而把新增社会时事知识点称为“热知识”,那么,在互联网上“热知识”一日百年的更新中,这些有心人对“冷知识”集腋成裘、聚沙成塔般的工作从未停止过。翻检“互动百科”网站2010年总创建词条榜,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的“热词”分别是文化和科技,而网民平时挂在嘴边、媒体热炒的生活类和社会类词条退居第五和第八位。甚至连平时不大引起关注的地理类知识,在词条总量中的比例也达8%之多。

  知识建构场转移到互联网上

  维基模式的引入,首先使知识建构的模式发生了改变。传统的知识沉积需要较长时间的检验,因而人们得到的各类知识总是落后于现实发展。而维基类百科则实现了这样的可能性:当某个学科术语初创或某个事件发生时,网民可以“同步收录”,使得知识的整理与分享共时。网络阅读者也可以反过来修改知识词条,使其得到多次丰满,最终完善。这种模式,大大增加了百科产品的即时性和实用性,使每个知识点都得到了精确定位,并保持更新。

  其次,知识建构场所发生了改变。百科全书的“编辑部”从少数知识精英的“象牙塔”搬到了互联网上,通过“人人动手,共同创造”的方式分享知识,使知识整理速度大大加快。同时弥补了传统编辑者的盲点,充分发掘民间广袤的智慧。既让全民成为知识的学习者和受益者,也让全民成为知识的贡献者和分享者。

  第三,知识建构的成本极大地降低,趋于零成本。知识传承过程,从专业人员的把关制度到维基的开放共建、共享制度,使知识的创新与积累已不再是少数专业人员的工作,回到了全民的参与之中。在互联网上运用最广泛、最廉价的手段,组织了最庞大的创作、审核人群,这是以往的百科类图书都无法做到的。在这一点上,互联网为知识的传承扫清了道路,使创新的知识能在瞬间被阅读者浏览并积累下来。

  “互动百科”网站CEO潘海东告诉记者:每天有数万网友登录他们的网站,寻找和学习知识。“互动百科”数据库已经出口东南亚等海外国家和地区。

  互联网维基技术颠覆了知识的传承方式,以此为平台的知识创新具有3个特点:其一创建方式是全民参与的,其二产品方式是无限传播的,其三媒体形态是开放共享的。潘海东许下宏愿:以新的网络技术平台为杠杆,从基础性的百科知识点着手,推动中文领域的知识创新和知识复兴。

  网络普及率与“智愿者”不成比例

  “互动百科”网站习惯把创建词条的人称作“智愿者”(“知识志愿者”),其中年龄在20岁—40岁之间的高学历网友居多。这个最容易接受新知和富有创造力的年龄段,托起了互联网上的知识大厦,令人欣慰。

  但“智愿者”的地域分布颇有意思。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与互动百科联合推出的“知识创新地图”显示,北京一马当先,“修词”的数量占24%;辽宁占14%,山东占13%,广东占8%;而经济文化较为发达、互联网普及率较高的上海、四川,对词条的贡献并不多见。词条的创建重心偏向北方,也就是说北方地区的学术氛围更浓,对固有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兴趣较高;而南方地区除广东外,由于经济发达,市井生活舒适度高,网民更关注于经济类、实用型知识。

  首届《全国网民阅读与购买出版物状况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在互联网、报纸、杂志、电视、图书、广播六大类媒体中,读者经常接触的媒体互联网,所占比例高达91.7%。新兴网络媒体由于其开放性、互动性、时效性的特点,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知识创新”基于网络平台的爆发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日前,在互动百科主办的 “2010年知识中国盛典”上,国学研究者于丹引用一句古语“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为维基类网站把脉。她说:在中国的通假字里,“知”这个字通假“智”,也就是说知识可以带我们抵达智慧;“知”给了我们一个起点的平台,而“识”是让每个人在破了万卷书之后,再去行万里路,有襟怀,有眼界,有了去伪存真的那种见地,才能成就一个真正幸福的人生。

  制图:蔡华伟

  数据来源: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与互动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