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眼识人性格测试答案:【智慧背囊】鸡毛蒜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6:33:30
智 慧 背 囊

感动心灵    开启智慧
鸡 毛 蒜 皮
几天前的那个上午我乘地铁北上,准备去NorthYorkCentralLibrary。
到站后却发现忘带钱包,顿时手脚无措。无法借书是小事,午饭怎么办呢?我这个老饕,顿觉饥肠辘辘,头重脚轻。幸好还没出站,立即取道南下。想到可在CollegePark向在省政府工作的丈夫或多伦多大学念书的女儿求援,倒也逐渐心平。车轮滚滚,眼睛半闭的我却突惊如飞鸿—手机也在皮包!反复搜索衣裤口袋,背包角落,一文不名。连公用电话也无法用了。真是一筹莫展。向人讨要二毛五?可如何开口怎样伸手?原来非大勇者不得为丐。借手机?出站后问商店借用电话?头在转,双手仍在掏,真可谓天无绝人之路,终于被我掏出成人地铁票三张。一张换现便可呼女唤夫。哪换?向谁?左右一扫,右边坐着位漂亮的中国姑娘,唇红齿白黑发披肩。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她的好感立生。捏着一张成人地铁票,对她说:“我忘了带钱包,需打电话求助。您能换给我两块钱吗?”她瞟了瞟我看了看票,面无表情地说:“我没两块钱”。对她的好感立飞哇爪国。礼貌性地道谢后,我将目光转向了对面的那个正瞧着我的黑发黄肤少年妇,重复了刚才的愿望。“我很少乘地铁。”她一口回绝。她的身旁坐了位漂亮的白人老太太。老太太接口说:“Icanmakethechangeforyou.”想到她乘车只需老人票,我答:“Thankyou.Itisfinetopaymeonlytheseniorprice。”这时另一个斯里兰卡或印度妇人立刻掏出两元,与我进行了交换。片刻后她又掏出钱包,说:“Icangiveyouanother25centssoyoucanmakethecall。”“It’sokay.Itmightbenecessaryformetomakemorethanonecall.Thankyou!”问题解决后,我的心并不轻松。我迷茫,一张成人票值超过两元,助人而又利己,何乐而不为呢?我不知别的乘客如何看待这件小事,但我却后悔曾向她们求助。愿其他乘客别象我一样地认为她们是中国人。
2005年的中秋节前,我们去Costco。由于多伦多的国人越来越多,商店里的中国商品也随之增长。这不,你看那里居然整齐地堆着一盒盒的中国月饼。四方的盒子除了正面贴着一张嫦娥弄姿的金红彩纸外,剩下的各面皆为光秃秃的细纹姜黄牛皮薄纸壳,略显粗糙。不过每个纸盒都配备了个特制纸袋。一盒一袋,精美漂亮富丽堂皇。我们立即拿了一盒放进手推车中。标价在盒,袋为配件。当我们再经过该摊时,只见一对衣冠楚楚,六十上下的夫妇,在月饼盒堆中挑拣袋子,人手几个袋,长扬而去。他们似乎是刚从中国出来探亲的老人。我多么想过去告诉他们不能白拿这礼物袋,可看看他们那身笔挺的西装,听听他们那漂亮的北方普通话,显然受过高等教育。由此而推他们必定也明白不能顺手牵羊的道理。于是我驻脚而不前。自然,我也只是个凭衣判人的庸人。
2005年夏天,多伦多再一次门户开放(OpenDoor),几十个单位开门迎客。偶尔还备有饮料及各类廉价小饼。那天我们进了多伦多陶瓷器展览馆的临时开展处,见一对三十几岁的夫妇和一对十岁左右的儿女,他们正忙着。从我们进去到十几分钟后他们离开,全家只是围著那免费小点转。临走两个孩子还各拿一罐饮料。他们走后,那两个年轻的非中国人的工作人员马上说:“他们定是饿坏了,吃了不少。”听话听音,看着那几个几乎空了的纸盘,作为当时在场的唯一中国人,我是多么地尴尬。孟母三迁造就了一代大儒。今天不少移民的含辛茹苦是为了孩子的美好将来。“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中国人的骨气。但孩子在贪小便宜的斤斤计较中耳濡目染,难保将来不折腰而“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某日在NorthYorkCentralLibrary看书,寂静中传来剪纸声。原来是一位中年浓妆女士正在选剪几份中文报。周围坐着十几个埋头或读或写之人。剪纸的嘶嘶声,剪刀拿起又放下声,金属与桌面相触声,再加上翻弄报纸本来就有的唰唰声,形成了一曲噪音低鸣曲。尽管不时有人转过头去看她,她神安气闲地读着剪着,半小时过去了。我心里盘算着该通知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呢还是直接过去。想到“家丑不可外扬”,决定自己告诉她图书馆的报纸不能剪。她抬头看我,一副谴责我多管闲事的表情。她用带著广东腔的普通话重重地说:“这是我自己的报纸。”我道歉后笑问:“为什么不在家剪呢?”原来每天十点钟后,图书馆地下室会堆放着前一天的报纸,任人拿。她翻着眼睛告诉我说她常来拿(可见她也常在此剪)。嘶嘶声继续单调地响着,耳不听心不烦,我走了。如不开口问,谁知道那是她“自己的”报纸呢?古人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总该避个嫌吧。
说起图书馆,想起CityHall图书馆大厅正中的那张长方六人阅读桌。只见四个直角坐了三人,我在另一角坐下。不久来了位四十上下的中国人。衣冠楚楚是个翩翩绅士。他坐于斜对面的中间位。读得倒是很专心,每隔几分钟就小咳几声。他与我们四人几乎都是等距离,相隔不到一米。他咳得自然,头不转脸不侧,不遮不掩。“咳”推动空气,挟口臭扑面而来。在流感季节,又有禽流感在世界范围中的彼伏此起,再加上SARS的记忆犹新,那声声的咳,令人心悸。他第一轮咳完,老外们已蠢蠢欲动。再咳几声,那张六人桌就唯他独据。间中偶有人坐下,一两分钟后,如火烧屁股,仓皇出逃。只有他稳坐如泰山,专注地读若无旁人地咳。咳嗽应掩嘴,如此小事,不值一提。
虽说“窃书不算偷”,但看看那些被人撕页剪图的中文书,尤其食谱类,还是觉得惨不忍睹。翻开那些武打小说,想欣赏的本是那义薄云天的武士,不时看到的却是那斑斑点点,原来是从二鼻洞中挖出的渣滓;还有那些各类中文书中的眉批笔战…
在一些拥挤的中国人开办的超市,一辆手推车过来,后面跟着一条人流。于是你驻脚让道,斜刺里却钻出一人,提篮飞身而过。你想拉开大门把手进入这个ShoppingMall,却发现正有一黑发妇人已伸手要推同一扇门出。于是你移步拉开另一扇门,正要举步而入,门里的妇人抢步侧移,堵住你拉开的大门,夺门而出。于是你就拉着门,眼睁睁地直到他们全家目不斜视地扬长而过。留下你不痛不痒,但浑身不自在。
我自己在公开场合也并非表现得竟如人意。那天在公共场合,鼻头发痒,手入袋尚未出面纸,喷嚏已离我而去。能做的只是低头向地而非对人。旁人侧目。幸好尚有“请原谅”之灵丹妙药,那人果然面色转霁。
历数鸡毛蒜皮并非贬低国人,只望除了大义之外,尚能注重小节。“为什么不说那些随地丢垃圾的非中国人?为什么不挑战那些从别人家花园摘果掐花的他国人?…”。因为我是一个中国人,总希望同胞个个看来是君子,为来自其他国家的加拿大人所敬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中国文化精粹赖已生存的基点。别忽视鸡毛蒜皮,我们虽非出自镜花缘中的君子国,毕竟挟五千年的文明礼仪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