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琪琪影院:中国时尚60年欣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3:25:54

中国时尚60


原标题:1949-2009,我们“赶”时髦


(一) 2009-02-12 17:07

分类:默认分类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时尚是一面镜子,镜像时代之变,从1949年开始至今的60年中,我们的衣着变了又变,发行换了又换,时尚范儿混沌了又清晰,清晰了又混沌,就这样在难以琢磨充满想象的时尚变迁中我们追赶时髦,追了一个时代又一个时代,今天,让我们再次翻启时尚之镜,希望可以用时间来定格时尚,用时尚来解读时代,用记忆来回味生活。


1949-1987年,是时尚的政治时代。盲目的跟着人群走-------

新中国成立伊始至20世纪中期,时装的概念来自布匹店和劳保用皮,裁缝是时尚唯一的希望。1978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完成了时尚在中国的概念初化。

1978年,五十多岁的Pierre Cardin带着一批时装和模特来访中国,当他行走在北极街头,四周都是穿着标准“劳保服”的工人阶级,他们正以好奇的目光看着这位穿着高级大衣的外国人,还不知道这位先生已经给中国人民上了第一节时装课。

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穿衣的禁忌才彻底被打破,但因为缺少时髦的标准做参照,流行什么穿什么。80年代流行喇叭裤,有一个领头穿的,就铺天盖地而来;紧接着,登山服君临天下,满街的色彩斑斓;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后,迷彩服一夜之间成为时髦一族的首选......新鲜的东西最能满足胃口,它使我们盲目地跟着人群走,开不开心已经无从考证。

1988-1997年,是时代开放的年代。省吃俭用的LOGO一代------

1988年,伴随着《ELLE》杂志中国版的发行,仿佛一个端口打开,国际品牌如洪水猛兽搬进中国。尽管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但真正意识开放却是始于1988年,这时政治对生活的影响逐渐淡去,大街小巷上演着全民参与的时装秀。一直以来为实用节约消费模式的中国人开始主动探索“奢侈”是怎么一回事。

1998-2009年,是时尚的自由年代。不再纯粹炫富------

在经历“时尚开放时代”信息的一轮轰炸后,多元化也呈现出了它的弊端,迷茫和孤独成为普遍的情绪。

《花样年华》的怀旧情怀,片中张曼玉的27件旗袍与2000年在北京召开的世界首脑峰会上政治家们穿着唐装的景观相映成趣,同事也决定了随后这几年,中国的设计师、创意群体如何造出我们自己的名牌作为主要课题,中国的时尚媒体,不管是本土的还是版权合作的,都开始显摆自己挖掘本土设计天才的眼光。

这时候的名牌消费有了更为实惠的参考意义,消费不再是单纯的购买行为,还充斥着更多的社会情绪和文化情结,这个时候的时尚,进入了自由时代,具有省思能力的消费群也被培养起来,纯粹的炫富行为遭到了耻笑。


1949-1987年,时尚的价值从模特开始定义

19794月,Pierre Cardin亲率12名模特在北京民主文化宫进行了一场时装表演,国人第一次感受到国际时装的魔力。当时,在一个临时搭起的T型台上,那些身着耸肩衣裙的高挑美女自如的踩着猫步,与台下穿着蓝灰制服,屏着呼吸的中国观众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19801119日,中国大陆第一支时装表演队-------上海市服装公司时装表演队悄然诞生。3年后,这支表演队出访欧洲,西方舆论惊呼“毛泽东的孩子们穿起了时装!”

1983年夏天,这个时装表演队被荣幸邀请到中南海小礼堂演出了两场,有13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演出。至此,时装表演在中国获得高层的首肯。

1.票证经济:

1954年,全国城乡开始凭布票供应棉布。三年困难时期,棉毛绒、线衣。。等纺织品,一律凭票供应。靠票证维持经济稳定的政策,极大的限制了广大民众的生活消费。

2.不爱红装爱武装

十亿人民十亿兵”的十年“文革”,最时尚的装束莫过于穿一身不带领章帽徽的草绿旧军装。女性更是不爱红装爱武装,而且人人都要在胸前挂毛主席像章或者五角星。“文革”十年,在极“左”思想的影响下,旗袍、布拉吉、西装等都成为封、“资”、修的象征,被军便服取代。

3.喇叭裤

喇叭裤,因裤形似喇叭而得名。喇叭裤的出现,开始颠覆了几十年国人对服装的刻板认知。最让老百姓无法忍受的,是它不论男女,裤链全开在正前方,所以一些老人将此裤成为“不男不女,颠倒乾坤”的不吉之物。

4.的却凉

20世纪70年代一旦穿上了“的却凉”,就代表了一种时尚。“的却凉”最初是女性穿着,以白色和蓝色居多,后来各种花色的“的却凉|”布料不断面市,抽象而臃肿的妇女形象逐步向“女人|”的本意回归。男人们也不甘寂寞,穿起了雪白的“的却凉”衬衣,把下摆扎在裤腰里,显示出自己的精干挺拔。

5.硬派小生和他的板寸

1976年,高仓健主演了影片《追捕》,检察官杜丘刀削般的脸庞、竖起的风衣、凛冽的眼神,使高仓健成为了中国观众心目的首席日本偶像。当时有一部流行电影的名字就叫《寻找男子汉》,讲述女主角在中国寻找高仓健那样的硬汉的故事。当时有一家国内的服装厂,依照高仓健在影片中的那款风衣生产了10万件,结果半个月时间就全部卖光了。

6.鸡窝头

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百姓的发行渐渐打破了单调的发式。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7868日发表了题为“烫个鸡窝最时髦”的文章,这家报纸驻京记者还观察到,当时“北京排队最长的地方是理发店”。

7.VERSACEROLEX

1978年,来自意大利的VERSACEROLEX成为进入中国的第一个外国服装名牌。同一年,劳力士手表出现在少数中国人的手腕上。

8.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几乎是伴随着中美建交重新进入中国市场。在的当时大部分中国人的眼里,喝了可口可乐,就意味接受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但是,可口可乐深受年轻人的欢迎,它激发了年轻消费者的激情触点,全新的价值观念,以及由新观念产生的对旧体制的反叛。

9.《时装》

1980年,我国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时装杂志《时装》创刊。当时主要内容是介绍时装和裁缝样板,成为年轻人追求时尚的范本。

10.新时代的偶像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