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人格阁姐妹爱删除:中产阶级的孩子们——60年代与文化领导权(贴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7:02:05
 作者:程巍
  丛书名: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ISBN: 7-108-02458-6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开本:850×1168 1/32
  495页 398千字
  2006年6月第一版
  
  本书题材新颖,方法独特,是有关60年代文化运动的一次大胆的“文化研究”尝试。作者以文化革命立题,在政治经济学与语言符号学的学科交叉边界上,出色展示文化研究的崭新思路,提出一套有效的跨学科解释方案。其最具挑战性的见解,是认为60年代西方新左派学生运动及其形形色色的反文化实践,实乃资产阶级政冶革命与经济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的历史延续。作者将黑格尔的历史形态学、马克思的阶级分析和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综合成一个历史阐释框架,提供了关于60年代文化革命的一种历史阐释。
  
  ——赵一凡
  
  本书是一部有关60年代反文化运动的比较深入的研究专著。不仅涉及大量的历史资料和理沦文献,而且提出了十分独到的观点,认为这是“以反叛资产阶级的名义来完成资产阶级本身的一场革命”,“是资产阶级夺回旁落于贵族和左派之手长达一个半世纪之久的文化领导权”。这一结论打开了我们理解60年代革命之性质的全新视野,并且对理解当今的理沦流派和学术研究的意义均有不小的启示。
  
  ——周小仪
  
  目 录
  引 言 政治激进主义的衰落
  第一章 历史想象力
   力量感的幻觉
   历史主体
   父与子
   群体感:从“代”到“阶级”
  第二章 文化领导权
   凡尔赛:一个象征王国
   分子入侵
   个案研究:英文系的制度史
   1.纨绔子与浪漫派
   2.阿诺德与古典语文学
   3.第一批英国文学教授
   4.利维斯集团
   5.拘留所里的内奸
   6.英帝国的鼹鼠们
  第三章 政治意识的形成
   站在空肥皂箱上的演说家
   资产阶级的犯罪感
   附录:犯罪感的消失
   扶手椅里的革命家
   三种运动:重合与偏离
   从纠察线到街垒战
  第四章 象征形式
   语言恐怖主义
   作为革命道具的身体
   人群陶醉
   延长的狂欢节
   在法律的模糊地带
  第五章 最后的革命
   政治冷淡与无归属感
   同心圆:制度模型
   享乐主义的经济学阐释
   运动的成本核算
   重新命名
  后 记
  主要参考书目
  索 引
  出版后记
  
  简评
  
   1960年代,中国曾经是某些西方青年心中的榜样,由中国人来论述西方的1960年代便具有了特别的意义。而将“中产阶级”列为关键词,则不仅是历史分析的需要,更暗含了2006年中国的社会现实。
  
   足够多的暴力,足够少的屠杀。这就是1960年代西方革命的一个基本特点。以往古典革命中的深仇大恨并不存在,飘扬的红旗也和前赴后继扯不上关系,对峙的双方对于直接冲突总是默契地浅尝辄止。所以,“革命”一词不能用来定义西方青年们的行动,最多只能定义他们的思想。事实上他们无意推翻政权和经济制度,所以即使获得良机他们也不会更进一步,因为他们更适合呆在室外。甚至,按照本书的观点,1968年的那些街垒也不过是革命浪漫主义的产物,是为了制造气氛而不是为了作战——1960年代的身体也是如此。
   作者的核心思想,就是将1960年代的反文化运动定义为“以反叛资产阶级的名义来完成的资产阶级本身的一场革命”。初看似乎有些难以接受,但仔细思考,尤其是读过作者列举的一些简单论据以后,会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确实,1960年代的反文化运动尽管不乏社会主义思想的成分,但最终的结果却是资产阶级(特别是中产阶级)夺回了旁落的文化领导权。
  
   为了说明文化领导权力的转移过程,作者从贵族文化开始谈起,详细描述了历史上文化权力的交接演变。这部分内容稍嫌臃肿了些,即便是为了交待清楚史实,也还是简略些好。
  
   众所周知,很多1960年代的青年后来都回归到自由主义甚至保守主义的怀抱,这一现象显然是对作者观点的有力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