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琴知己:居民收入持续增长 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0:36:27
2011-01-14
【字体:大中小】
——“十一五”回眸之城市居民生活篇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收官之年,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市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综合财力明显增强,城市居民的生活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
一、城市居民收入快速增长
五年来,我市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据抽样调查资料测算,今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13700元,同比增长12.0%,比2005年增长90.0 %,年递增13.7%,比“十五”期间的年均增速提高4.4个百分点。2010年前10个月人均月可支配收入为1147元,比2005年人均月收入高546元,增长90.8%,年递增13.8%,为全面实现小康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随着我市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城市居民的收入结构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十一五”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收入水平(元)
7212
8176
9468
10959
12230
13700
同比增长(%)

13.4
15.8
15.7
11.6
12.0
同比增加额(元)

964
1292
1491
1271
1470
(一)、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就业格局发生变化。“十一五”期间,由于我市对国有、集体经济单位,以及教育、卫生事业单位的改革不断深化,加之自主创业政策逐步实施,打破了以“铁饭碗”为特征的劳动用工制度,城市居民的就业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越来越多的居民不再把就业选择局限于国有或集体单位,而愿意到合资、独资、股份制、私营等其他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工作,使我市城市居民的就业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今年10月末,我市城市居民家庭的就业人员中,国有、城镇集体经济单位职工人数比2005年末分别下降34.0%和14.3%,而其他各种经济类型单位职工、个体经营者和个体被雇者人数比2005年末分别增长7.1%、7.7%和146.7%。
(二)、就业者的工薪收入快速增长,是居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支撑。工薪收入一直是城市居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工薪收入稳步增长,对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十一五”期间,随着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国有、集体和其他经济类型单位职工以及个体被雇者的工资水平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9年,我市城市居民就业者工薪收入人均达14672元,比2005年增长71.1%,年递增14.4%。工薪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61.0%,比2005年增加1.6个百分点,是居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三)、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加快,经营者收入增势迅猛。“十一五”期间,我市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鼓励下岗职工自主经营和大学生自主创业。调查资料显示,2009年,我市个体经营从业者人均净收入23224元,比2005年增长87.2%,年递增17.0 %;占家庭总收入的19.9%,比2005年提高0.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日渐成为居民就业的重要渠道和居民收入的第二大来源。
(四)、离退休收入稳步增加,离退休人员生活得到保证。“十一五”期间,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对离退人员生活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每年都以10%的增速提高离退休金,并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保障了离退休人员收入水平稳步提高。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9年,我市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收入人均15621元,比2005年增长62.0%,年递增12.8%;人均离退休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13.7%,比2005年提高0.2个百分点。
二、日常生活继续改善,消费结构逐步优化
随着收入增加,居民生活不断得到改善。据抽样调查资料测算,今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消费预计支出9250元,同比增长15.5%,比2005年增长87.7%,年递增13.4%。
(一)、食品消费注重营养,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十一五”期间,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我市城市居民食品消费实现一定增长。据调查资料显示,2009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食品消费3063元,比2005年增长55.3%,年递增11.6 %。与此同时,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由2005年的40.0%下降到目前的35.8%。在食品消费构成中,人均粮食消费242元,比2005年增长10.0 %,年递增2.4%;肉禽蛋水产品消费838元,比2005年增长45.2%,年递增9.8%;干鲜瓜果类消费192元,比2005年增长75.4%,年递增15.1%;奶及奶制品消费121元,比2005年增长45.9%,年递增9.9%;在外用餐740元,比“十五”增长86.4%,年递增16.8%。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居民食品消费中,粮油消费呈下降趋势,水产、干鲜瓜果、奶及奶制品、在外用餐等消费逐年上升,显示出居民的生活质量在稳步提高。
(二)、衣着消费成衣化,彰显个性并注重时尚。随着居民生活节奏加快和审美意识的提高,居民的穿着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人们不再满足于穿暖穿好的数量型消费,开始追求衣着的档次和款式,并热心于追求个性和品位。据调查资料显示,2009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衣着支出876元,比2005年增长89.5%,年递增17.3%;占消费总支出的10.9%,比2005年提高1.5个百分点。
(三)、家用电器更新换代,高档家电不断增多。伴随着居民家庭住房条件明显改善以及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增长较为明显。居民在家电消费上从单纯追求“量的满足”转向“质的提高”,升级换代进一步加快。据调查资料显示,2009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购买耐用消费品501元,比2005年增长116.1%,年递增21.2%。且洗衣机、空调器、家用电脑等的购买量比“十五”明显增多,同时对家用电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洗衣机已从原来的双缸过渡到全自动,电冰箱也从单门转向双门、大容量、健康型、智能型,彩电更是快速向纯平、大屏幕、液晶、数字化过渡。今年10月末,我市城市居民家庭每百户彩电拥有量达到123.5台,比“十五”末多16.5台,且拥有2台以上彩电的家庭占到25%。家用电脑、微波炉、空调器、抽排油烟机和沐浴热水器的拥有量也不断上升。今年10月末,居民家庭每百户分分别拥有25.5台、33.5台、55.5台、56.5台和47台,比2005年末分别增加21.5台、27.5 台、40.5台、22.5台和33台。
(四)、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厨卫设施普遍更新。“是否达小康,关键看住房”。居民的居住条件是反映生活质量最重要的一个方面。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市城市居民居住条件有了显著改善。抽样调查显示,2009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居住消费528元,比2005年增长54.0%,年递增11.4%。至10月末,我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8.43平方米,比2005年末增加2.04平方米;自有住房拥有率达96.5%,住房配套率达到47.5%,比2005年增加5个百分点,其中三居室及以上家庭占37.5%。
随着住房面积增大,城市居民家庭的住房设施也得到了明显改善。首先在炊用燃料上进行革命,有92.5%的居民家庭废除了煤炉,换上了干净卫生的管道煤气和液化石油气,九成居民家庭用上了抽排油烟机,61.5%家庭用上了微波炉。其次对卫生间的设施进行了普遍更新,65%的居民家庭住房有浴室厕所,72.5%的家庭用上了沐浴热水器,还有些家庭安装了浴霸,63.5%的家庭用上了空调取暖。
(五)、交通和通信消费成为消费热点,沟通更加便捷通畅。随着城市立体交通网不断扩展,家用汽车很快进入了普通家庭。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品走向普及,交通和通信消费成为消费新亮点,城镇居民的出行和通讯更加快捷和顺畅。调查资料显示,2009年,我市城市居民家庭用于交通和通讯方面消费人均1298元,比2005年增加565元,年递增15.4%。占消费支出比重18.7%,比2005年增加3.8个百分点。其中用于交通和通讯方面的消费分别为958元和340元,比2005年分别增加478元和87元,年分别递增18.8%和7.7%。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家庭拥有量大幅度增加。至10月末,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摩托车、助力车、家用汽车和通讯电话分别为38辆、108辆、8辆和270部,分别比2005年增加1辆、82辆、5辆和65部。
(六)、消费观念发生较大改变,“假日经济”推动旅游消费快速增长。随着居民消费中恩格尔系数下降,居民消费方式逐渐由以生存型消费为主转向享受型、发展型消费。居民的节假日消费方式朝着多元化、阶层化、健康化、理性化的方向发展,集中购物消费的现象有所减少,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9年我市城市居民的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人均消费1005元,比2005年增长40.2%,年递增8.8%。其中参观游览、团体旅游消费136元,比2005年增长126.3%,年递增22.6%。由此可见,城市居民的旅游消费呈高速增长态势,已在居民消费中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
(七)、医疗保健意识增强,医疗消费稳定增长。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们滋补保养的意识也不断增强,城镇居民由寻医治病转向注重养生保健,医疗保健器材、滋补保健品迅速进入普通居民家庭。调查资料显示,2009年,我市城市居民的医疗保健支出人均437元,比2005年增长41.8 %,年递增9.1 %;人均滋补保健品消费39元,比2005年增长1.7倍,年递增28.3%。
三、改善居民生活的基本经验
一是只有大力发展经济,才能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出路。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才能提高。“十一五”以来,我市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着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尤其是大力发展吸纳人员多、就业门槛低的加工业和服务性行业,为市民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就业空间,使市民收入不断增长,为提高生活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只有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从根本上对低收入家庭实施有效保障。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需求、推动劳动力市场建设、促进工资分配法制化、充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举措。“十一五”以来,我市高度重视建立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同时全力推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工作,使低收入家庭的日常生活从根本上得到有效保障。
三是只有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才能有效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竞争表现为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竞争。“十一五”以来,我市首先大力推进基础教育,并在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努力扩大高中教育面,尽快实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其次大力发展在职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实施了“两后双百”工程,使大批青年及时得到良好的职业技能培训,有效提高了就业的竞争力。三是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成功创办了宿迁学院和高等师范等大专院校,建立起了高校园区,构筑起新时期的人才竞争优势,为全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在“科教兴市”战略指引下,我市市民的综合素质逐步提高,树立了良好的对外形象,有力地推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四是只有努力开发低收入家庭的就业潜能,才能有效帮助低收入家庭走出困境。“十一五”以来,我市对贫困人口的扶持由道义性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化,重点放在开发贫困人口的就业潜能方面,帮助他们牢固树立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生存理念,通过积极就业来提高贫困家庭的自救能力。经过积极引导,大批下岗职工转变了就业观念,积极参加再就业培训,主动加入到自主创业的行列,很快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五是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成功构建和谐社会。“十一五”以来,市委市政府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始终坚持富民优先的指导思想,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对弱势群体进行多方面扶持,逐步缩小贫富差距,努力实现共同富裕,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前提和保证。
四、当前城市居民生活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五”期间,在居民整体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的同时,不同阶层和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有所扩大,富裕与贫困家庭之间生活质量的差异日趋明显,应当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一)、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拉大。调查资料显示,2009年,我市城市居民家庭中,5%的更高收入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49147元,与2005年比,4年实现了翻番,以年均18.8%的速度递增。而5%的更低收入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3041元,比2005年增长70.6%,年递增14.3%。更高与更低收入居民家庭收入之比为16.2:1,高低收入差距比2005年扩大2.34倍,这与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协调,同时也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二)、居民收入与全省相比仍有很大差距。2009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30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59.5%,是最高水平苏州的46.5%,比2005年的占比虽有所提高,但差距仍然很大,影响了全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进度。
五、对“十二五”时期的几点建议
针对城市居民的收入和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在“十二五”期间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不断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使更多的低收入家庭逐步加入到中等收入群体的行列,全面推进小康建设进程。
(一)、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低收入家庭就业率。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就业率是增加低收入居民家庭收入来源的关键所在。要以实施再就业工程为切入点,努力扩大就业规模,实现下岗职工再就业,解决以下岗职工为主体的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困难。只有降低了失业率,才能促进城市特困职工脱贫。扩大就业率,不仅要靠政府和社会共同出力,更要依靠低收入家庭中失业人员的自身努力。从政府和社会的角度讲,应想方设法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营造环境、创造岗位和提供条件。而从失业人员的角度讲,应当积极转变就业观念,通过学习培训,尽快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才能顺利地走上新的就业岗位。
(二)、加强政策调控力度,促进低收入家庭提高收入。提高低收入家庭收入水平的主要途径是增加工资收入。近年来,政府通过增加机关及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带动部分企业为职工增加了工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提高城市居民收入特别是低收入家庭工薪收入的作用。要进一步加大劳动法执法力度,加强对最低工资标准以及企业工资指导线执行情况的检查,维护工薪阶层的合法权益,保证其工资收入能够稳定增长。
(三)、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确保低收入家庭生活质量。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不仅关系到城市广大下岗、失业人员乃至整个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保障问题,而且直接影响全社会的经济运行和社会稳定,意义十分重大。因而,在保持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和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建立稳定、规范的多元筹资机制,拓宽社会保险的筹资渠道,增强政府财政对社会保险的支撑功能,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准,缓解低收入居民家庭的经济困难。同时要继续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索和建立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体,临时救助制度和优惠政策为补充,医疗、教育及住房救助等相配套的综合性社会救助体系,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创造必要条件。
(四)、积极调控物价,保持居民生活稳定提高。当前,以农产品为主的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快,不同程度增加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成本,特别是对低收入居民家庭造成了较大影响。为此,建议政府各部门应通力合作,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精神,贯彻落实好各项具体措施,切实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 稳定市场物价,特别是稳定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必需品的价格,防止市场物价再度大幅度上涨,保证百姓收入水平的提高不被物价上涨抵消,使老百姓真正能从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得到实惠。
(五)、加强市场监管,营造良好的居民消费环境。进一步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居民的消费水平,不仅需要增加收入来保证,还要有良好的消费环境。为此,建议政府各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防止有毒、有害及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建立健全长效的监管机制,完善生产服务领域和销售市场领域的长效监管,以更有效维护广大居民的正当权益,让消费者更加放心地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