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上总裁大叔小说: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09:04:22

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

——记罗克佳华在山西推广应用物联网

本报记者 赵永新 安 洋

《 人民日报 》( 2011年07月26日   01 版)

  “罗克佳华是在山西做物联网的高科技企业?搞错了吧?”

  这是接到采访任务的第一反应。

  按常理,被誉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第三次信息革命的物联网,只能在人才聚集、环境优良的经济发达地区孕育成长——山西,怎么可能呢?

  数天的实地采访,让人深感惭愧:自2004年至今,罗克佳华高举“高科技要深入基层、面向应用”的大旗,已把物联网联到了矿山、污水处理厂、脱硫塔,在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等方面发挥着实实在在的作用。

  除了惭愧,更有感动。在李玮、邓中恒、吴晓闯三位海归的带领下,罗克佳华的600多位员工,迎难而上、遇挫弥坚、有泪不轻弹,只为一个朴素的梦想——为这片伟大的土地,不断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

  ——采访手记  

  

  (一)物联网一旦与传统产业嫁接,就会产生神奇功效

  煤矿的安全网:在井上就把井下看得一清二楚,出现异常会自动报警

  换上矿工装、戴上安全帽、登记完姓名,坐上由一根细铁杆和一块三角铁做的猴车,下到位于霍州的李雅庄煤矿探个究竟:煤矿物联网是什么样子?

  物联网的英文为INTERNET OF THINGS,即联接物体的网络。它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三部分,先用传感器采集信息,然后通过无线、光纤等传输、存储到数据中心,或进行实时监控,或进行数据处理、软件开发,设计出最优化的工艺流程和管理方案,最终实现智能控制、提质增效。多年前物联网就在美国的商业、交通等领域得到推广,我国成功应用的例子还不多见。

  坐猴车滑行约20分钟,到了300米下的巷道。我们一边拍着生疼的屁股,一边不安地四处张望。陪同下井的李师傅笑了:“有智能化的安全网保驾,井下其实很安全!”

  他所说的安全网,就是罗克佳华在2009年为其安装、运营的煤矿物联网。

  据罗克佳华工程中心总经理黄志龙介绍,他们在综采面、水泵房、中央配电所等关键点位,布设、连接了各类传感器2000多个,采集井下的甲烷浓度、风速、电压、矿压等数据,然后通过光纤实时传输到地上中控室,清楚地显示在电脑、电子屏幕上。工作人员在中控室就能及时准确掌握井下的情况,一旦瓦斯浓度等数据出现异常,物联网就会提前发出预警,并自动做出反应,该检修的检修,该停机的停机。

  “李雅庄煤矿是典型的‘五毒俱全’,瓦斯浓度高,容易冒顶,没装物联网之前,地上根本不知道地下是什么情况,睡觉都不踏实。”煤矿副总王永奎说,现在井下的情况一目了然,再也不用整天提心吊胆了。

  经过升级改造,中煤平朔煤业公司井工一矿从采煤到运煤、从安全监控到生产调度,全部用上了物联网,实现了智能化决策、自动化控制,连续四年被评为“特技高效安全矿井”。

  目前,罗克佳华已把物联网运用到12个煤矿上,联通、监控的设备总价值9.5亿元,每年保障着8000万吨煤的安全生产。

  排污企业的“紧箍咒”:24小时全程监控,发现超标能自动断电

  山西成也在煤、败也在煤,“污染”一度成为山西的代名词。由于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全省1000多亿元的治污设施成为摆设:白天开、晚上关,领导来检查就开、一走就关。面对屡禁不止的非法排污,环保部门一筹莫展。

  “这几年山西在加快结构调整的同时,加大了对末端治理的监控,环境改善有目共睹。”省环保厅厅长刘向东如释重负。“罗克佳华帮我们搞的环保物联网功不可没!”

  在省环保厅一楼的监控大厅里,环保物联网大显身手:工作人员点击鼠标,全省14个行业、1100多家重点监管企业的治污设施运行状况,外排废水的化学需氧量浓度(COD)、烟气的二氧化硫(SO2)含量……一一出现在电子大屏幕上。

  “环保物联网不仅是‘千里眼’,更是‘紧箍咒’:除了排污口,还对治污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全程监测,并根据监测数据智能反控,对超标排放的企业进行报警、断电。”环境监管处副处长杜斌很自豪,“借助这一有效手段,做到了监控全天候、超标就停电、处罚有依据,企业再不敢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了!”

  “环保物联网把我们看得牢牢的,可不敢胡来!” 太原市北郊污水净化厂厂长陈荣柱的话并不夸张:污水处理厂墙外的移动基站上装有一个摄像头,对全厂的运行情况进行录像;排水口西侧的房子内装有COD在线监测仪,实时上传排水流量和COD浓度;变电室隔壁的小房子内,有罗克佳华的红色监控箱,随时监测提升泵用电量等数据,一旦出现异常,报警箱就会“呜呜”报警;如果厂方不及时上报、处理,办公楼的电源就会自动切断。

  环保物联网的功能,不止于此。省环保厅总工刘大山说,物联网传输、存储的海量环保数据,为实行排污权交易、绿色信贷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电厂的节能阀:把脱硫工艺参数优化组合,一年能节省1000多万元

  太原古交发电厂有两座脱硫塔,分别由电厂和罗克佳华运营,结果大不相同:前者的脱硫效率很难超过93%,成本每度电1.5分钱还不够;后者的脱硫效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成本在每度电1.5分钱以下。

  “这就是物联网的深层次利用了。”罗克佳华脱硫运营总工景明说,此前公司已为200多台火电机组安装了脱硫物联网,积累了海量的工艺数据。研发人员通过数据挖掘,找到了机组负荷、燃煤含硫量与石灰石浆液浓度等工艺参数之间的内在关系,设计出一套参数搭配最优的脱硫软件,能自动调节压风机、浆液泵,做到了脱硫效率最高,电、料、水最省。

  “我们一年节省的成本至少在1000万元以上。”古交电厂董事长荣国林透露,另一座脱硫塔也将转给罗克佳华运营。

  自2004年至今,罗克佳华把物联网技术应用到122个工业与公共事业项目中,对现场设备进行感知、保护、调节、优化,智能调控近万台耗能设备,每年节省的电量,相当于一座2×600兆瓦的电厂。

  “物联网的核心在于应用,并通过应用带动行业发展。”中国物联网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邬贺铨院士在深入考察后认为,罗克佳华为客户提供了一套全面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全国领先。

  (二)高科技深入基层的道路并不平坦

  “不要命、不要脸”

  把物联网运用到煤矿上,国内没有先例,从布设传感器到信息传输、信号处理,所有的事情都得从零做起,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走进罗克佳华的办公大楼,“高科技要深入基层、面向应用”的红色大字赫然入目。上至公司高层领导,下至硬件开发者、软件设计师,下矿井是必不可少的功课。李雅庄煤矿并不是条件最差的,许多矿井从巷道入口到综采面,要步行两三个小时。为赶工期,他们常常自带干粮,在井下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

  “我们忙的时候真是‘不要命、不要脸’!”罗克佳华软件中心煤矿事业部副部长崔青山说,“不要命”,就是白天黑夜连轴转;“不要脸”,就是通宵顾不上洗脸。“第二天早上,大家白脸变黑脸,手一拨人就会倒下!”

  这种“不要命、不要脸”的工作劲头,和物联网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使罗克佳华赢得了客户的信赖,许多人还主动帮他们做宣传。

  能吃苦,能挨骂

  为解决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转的顽疾,山西省委、省政府在2006年做出决定:由省环保厅牵头组织,罗克佳华提供技术支持,力争在“十一五”建成覆盖全省的环保物联网监控系统。这年夏天,罗克佳华调集技术研发、工程管理等方面的精兵强将,兵分几路,奔赴全省11个地市,开展环保大调研。

  调研人员热血沸腾,等待他们的,却是冰霜雨雪:给污染企业装物联网,无异于给他们戴“紧箍咒”,哪个会高兴?

  “那段时间,真的是不堪回首!” 罗克佳华北京分公司总经理王亨,当时负责太原、吕梁、忻州三个地市,说起往事直摇头。

  首先是“门难进、脸难看”,前去调研时,企业想出各种理由刁难阻拦,王亨他们软磨硬泡大半天才能进厂。其次是“味难闻、灰难挡”,进厂后面对的,是刺鼻的气味、难闻的恶臭,四处散落的粉尘。一天下来,调研人员一个个灰头土脸、浑身臭汗。

  经过一年半的扎实调研,罗克佳华摸清了全省14个行业、近千家重污染企业的环保家底,从每个行业的生产流程、技术装备,到每家企业的治污工艺、排放浓度,全部记录在案。通过“集体会诊”,公司先拿出整体的行业监控方案,然后“对症下药”,制定每个企业的技术路线。

  2008年冬天,开始进厂安装监控设备。企业的人冷眼相向,有的甚至骂骂咧咧。罗克佳华的员工们忍辱负重,奋不顾身往前冲。几年下来,山西的重污染企业全被戴上“紧箍咒”,三晋大地蓝天重现、白云又回。

  (三)为这片伟大的土地,不断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

  “一群疯子,真的是一群疯子”

  在环保事务部总经理郭瑞娟眼里,罗克佳华就像一艘乘风破浪、快速前进的航船。

  这艘航船上的人呢?

  “一群疯子,真的是一群疯子!”郭瑞娟不假思索地说。

  来罗克佳华之前,郭瑞娟担任太原某国企的工会主席,工作朝九晚五,工资旱涝保收。2005年4月,她辞去公职,应聘到刚创办一年多的罗克佳华。郭瑞娟用“激烈”二字形容公司的工作方式:大家白天干活,晚上开会,半夜回家很正常。新任务来了,方案论证会开得热血沸腾,然后分头实施,一个个抛家舍业,全力以赴。

  最让她纠结的,是无暇顾及正在上学的儿子。去年夏天儿子中考那阵子,她忙得整天不着家,老公也是早出晚归,儿子放学回家,面对的是冰锅冷灶。一天晚上,他突然问妈妈:你和爸爸是不是感情出问题了?郭瑞娟听后,泪水哗哗直流……

  在罗克佳华,像郭瑞娟这样抛家舍业、玩命工作的,大有人在:黄志龙一年有2/3的时间在外地跑,回到太原也是早七点出门、晚十点回家。为支持丈夫的工作,妻子辞去中冶十三局的工作,回家当了全职太太;战略发展中心总经理李媛,因为没时间照顾家里,几年前丈夫调到上海东航时,把孩子一起带走了……

  这几年,许多“功成名就不缺钱”的人,告别舒适的原单位,成为“这帮疯子”中的一员。战略发展中心副总经理马春阳,原来是山西省数字证书认证中心的营销总监;软件中心总工程师杨红涛,曾任某大公司的技术总监……

  还有一些“家业未立正缺钱”的毕业生,慕名而来:清华大学李文东硕士、从英国留学归来的唐天溥硕士、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访问学者王原博士……

  论生活,太原不是最理想的宜居之地;论收入,罗克佳华给的也不是最高的。这群精英之所以“自投罗网”,有一个共同的原因:罗克佳华是一个有理想的企业。

  从地球的那一端回到这一端

  在罗克佳华采访,听到一个新词——“灯光鼓励”:只要在公司,董事长李玮、总裁邓中恒和高级副总裁吴晓闯,都会在办公室开夜车,常常到凌晨两三点才关灯。

  偶然的相识,在美国留学、工作的他们成为好友;相同的志趣,让他们先后从地球的那一端回到地球的这一端,并肩作战。

  时光倒转10多年。李玮已在美国底特律成家立业,自己在一家世界知名的自动化公司工作,爱人是通用汽车的经济学专家,两人可谓衣食无忧、前程似锦。但是,每当晚上和家人坐在院子里看着满天的星光时,李玮就不由自主地想起老家太原,和那灰蒙蒙的天空。

  2003年夏天,32岁的李玮与邓中恒、吴晓闯商定:回太原创办物联网企业,把这一前沿技术应用到采煤、发电等传统行业,让山西的孩子也能在晚上看到星星!

  这年12月29日,罗克佳华在太原市高新区成立,开始了物联网下基层的艰难跋涉。李玮在太原主导物联网方案顶层设计和智能产品研发,邓中恒和吴晓闯在美国提供数据挖掘、模型算法等方面的技术支持。他俩还经常飞到太原,与李玮一起研究解决方案。几年下来,物联网在山西这片科技元素缺乏的土地上开花结果,李玮也因此入选第一批“千人计划”。

  看着李玮新生的白发,邓中恒和吴晓闯暗暗心疼。2009年,这两位年过50的海归相继回国,正式加盟罗克佳华。

  “2005年我第一次下矿井的时候,有一种近乎朝圣的感觉。我对自己说:这就是你的目的地。”祖籍大陆、生于台湾、在美国生活了28年的邓中恒博士,曾在硅谷的多家大公司从事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尖端领域的研发、管理。让他最难适应的,是多变的商业环境。“在美国,签约是谈判的终点;而在这里,签约往往是谈判的开始。不过,这也逼着我们强化自己的优势,用别人没有的技术攻打堡垒。”

  高级副总裁吴晓闯博士,曾在美国从事工程工艺过程研究、应用软件开发18年,获得通用汽车的“总裁奖”、“发明与创新奖”等多项殊荣。告别妻儿到太原工作,他“有得有失”:戒掉9年的烟又抽上了,打了10多年的网球束之高阁。

  “这些都在其次,重要的是能为国家做点实事。”吴晓闯坦言,“现在做事情的环境比我出国前好多了。当然,问题不是没有,但与其抱怨,不如去做点什么,改变一些东西。”

  这3位公司领导都不配秘书,没有专车,在公司上班早来晚归,出差时拎起背包就走。员工们说:在这样的老板手下干活,想不努力都难!

  他们享受着发自内心的快乐

  邓中恒就任总裁时,为公司制定了这样的愿景:为这片伟大的土地,不断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

  如今,这句话已经写进600多名罗克佳华员工的心里,激励着他们迎难而上,无怨无悔。

  采访罗克佳华的员工,让人深受感染的,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快乐——

  “两个干馍夹上辣椒面,吃起来可香了!”说起在矿井下的午餐,小伙子李永峰眼里闪着幸福的光。

  李玮虽已人到中年,却还像个阳光大男孩,谈起工作滔滔不绝,说到兴奋处忍不住“嘿嘿嘿”地乐。

  郭瑞娟说:“完成任务后感到特别满足,比给我10万块钱都高兴!”

  李媛的妈妈喜欢打麻将,看到自己的宝贝女儿累得不行,还整天乐哈哈的,觉得不可思议。李媛回答说:“妈妈,你就把女儿的工作当成打麻将吧!” 

  功夫不负有心人——

  2008年,罗克佳华承担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煤矿全矿井安全生产数字化监测监控及重大灾害预警系统研究”项目;

  2009年,公司参与了环保部组织的“全国土壤污染修复规划”编制,在太原化肥厂旧址的示范项目即将启动;

  2010年4月,国家环保工业污染源工程技术中心落户罗克佳华,负责指导全国环保物联网示范项目的实施;

  同年8月,公司开始为太原市地下管网布设物联网“地眼工程”,为自来水、煤气、供热等11种管线保驾护航;

  2011年5月,公司研发的“山西省矿山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规范”通过评审,两个示范项目同时启动;

  前不久,公司牵头做的“能源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列入国家首批物联网示范项目……

  只因人生不重来,热血襟抱为君开。怀着“为这片伟大的土地,不断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的梦想,罗克佳华正高举“高科技要深入基层、面向应用”的大旗,向新的应用领域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