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智能制造论文:非传统周报: 美国报纸的另一幅面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6:14:09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影刚刚过去,冷战的高潮接踵而至,就在这个转折时期,一种新型报纸在美国出现—非传统周报(Alternative-newsweekly)。1955年10月26日,在纽约的格林威治村,诺曼·梅勒、丹·沃尔夫和著名作家爱德华·范彻创办了第一份非传统周报《乡村之声》,意为“格林威治村的声音”。格林威治村是纽约艺术家的聚居地,这份新报着眼于文化艺术的报道与评论,迅速在当地知识分子中产生了一定影响力。

    第一份非传统周报:

    给读者另一种声音

    《乡村之声》的创办体现了新闻人的一种强烈愿望,那就是创造一种崭新的报道世界的方式—以简洁明了的报道来反映社会政治与文化生活、个人趣味与城市文化。他们追求用自由主义的标准、高尚的艺术品位和热情的新闻关注来报道公共事务。

    《乡村之声》的内容简单说就是“新闻+文化”。它侧重报道为主流媒体所忽略的一些领域,既有吃吃喝喝,又有高雅艺术。《乡村之声》曾获得三项普利策新闻奖(1981、1986、2000年)、全国新闻基金会奖、乔治·彭克奖金等多项奖励,不少著名新闻人曾为其效力。在音乐、电影、戏剧和文学方面,它始终站在引领潮流的制高点上,带领读者率先领略了许多主流媒体避而不谈或望而生畏的特色文化,其中包括彭克音乐、新浪潮电影、女权运动,甚至艾滋病与毒品。

    60年代以后,《乡村之声》的报道范围从格林威治村周遭拓展到整个纽约,乃至全美。

    1985年,鲁珀特·默多克卖掉《乡村之声》。虽然《乡村之声》几次易主,它仍然像一丛蓬勃燃烧的野火,发表令人心跳不已的调查性报道,充分详实地传达本地新闻、体育新闻,发表全国政治文化、音乐舞蹈、电影戏剧评论,担当着纽约第一大非传统报纸的角色。1996年《乡村之声》改为免费发行,每周三出版。目前,其发行量为24.4万份(ABC,2007年7月数据),居非传统周报发行量前列。

    AAN成立:

    勾画美国报业的新鲜版图

    至今,非传统周报已成为美国读者主流报纸之外认识社会的重要窗口。非传统周报形式上采用小开本,主要存在于美国各大城市,每周出版,属于免费报纸。发行地点主要在都市的车站、地铁及繁华街角、超级市场。20世纪90年代非传统周报开始向二级城市发展。从报纸类型上看,非传统周报属于大都市市民生活报,以服务本地读者为宗旨。其目标读者群为都市成年人,男女比例大致相等,受教育程度较高,多数接受过大学教育,消费力旺盛。这类报纸以本地新闻和文化、娱乐内容为主,突出服务性和指导性;以个人广告和分类广告为收入来源,它早互联网10年就开拓了个人广告市场。

    1978年在华盛顿州西雅图,美国非传统周报(刊)协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 Alternative newsweekly,简称AAN)正式成立,当时只有30家报纸成员。

    30年过去了,AAN现在拥有130多家非传统周报,覆盖全美41个州以及哥伦比亚特区和加拿大的4个省。在全美,非传统周报拥有2500万受过良好教育、有较大影响力、活跃积极的成年读者,占全美成人的7.9%。根据发行稽核局(The Audit Bureau of Circulations,简称ABC)发布的报纸发行量核查数据,《乡村之声》《波士顿凤凰报》等非传统周报的发行量均已超过10万份,在本地成年读者中具有较大影响。

    美国报业协会(Newspaper Association of America,简称NAA)2006年5月8日公布的数据也显示出非传统周报的市场占有情况:2005年10月至2006年3月,全美日报的收入总量下降0.3%;同期,非传统周报的收入却上升了3.6%。

    对于美国主流报业而言,非传统周报已经不再是报业的调味品或开心果,它正在成长为一个值得关注的品牌,成为代表美国报纸的另一幅面孔。

    非传统发行方式:

    开拓免费报纸发展空间

    1971年,非传统周报《芝加哥读者》正式创刊,卓越的编辑艺术和超低广告费为其赢得美誉,至今稳居AAN最成功出版物的宝座。该报每周五出版,每期200页,分为四个版组:一是读者评论;二是电影、戏剧及艺术事件的预告与评论,包括分类广告、个人广告;三是音乐和专栏文章,还有芝加哥各类俱乐部和音乐会的广告;四是流行卡通及特写文章。

    《芝加哥读者》的发行量并不是AAN成员中最大的,只有11.7万份(ABC,2007年7月数据),它覆盖35万年轻成人读者,其中93%接受过大学教育,71%为研究生,72%为单身,读者年均家庭收入为5.7万美元。《芝加哥读者》的划时代意义在于它开创了免费派送的先例,不追求报摊和发行量,这一发行方式奠定了非传统报纸的发行模式。过去大学生创办的非传统报刊,往往因找不到投资人,市场狭窄,不得已采用免费派送方式;还有些出版物因没有发行网络,也尝试把免费派送作为市场开拓策略,谋求建立专有受众群。《芝加哥读者》开创了美国免费报纸的新局面,把非传统周报推入免费媒介市场,极大提升了免费报纸的影响,拓展了非传统周报的广告市场。

    如今,当你走进美国的书店、咖啡馆或路过繁华街角,总会见到各类免费出版物散放在报架上,供人们随时取阅。2001年9·11后报业萧条之际,免费报刊以及非传统报刊逆风而起,特别是在波士顿、纽约、华盛顿、芝加哥等大城市数量急增。2003年后美国报业协会报纸名录中增加的新报纸大多属免费发送的报刊。光荣属于非传统周报《芝加哥读者》,是它将这种非传统发行方式推入美国人日常生活中,让人们了解到免费出版物也有丰富的内容、高尚的格调。
两种内容追求:

    非传统周报兵分两路

    美国非传统周报协会执行主任理查德·卡帕认为,非传统周报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芝加哥读者》为代表的文化性刊物;另一类是《旧金山海湾卫报》为代表的政治性刊物。

    前者注重知性,文化色彩浓郁,有政治疏离的倾向,在新闻方面摒弃长篇的时政报道,类似《纽约客》或《大西洋月刊》的地方版。这类非传统周报服务于都市年轻成人读者,为他们提供简短、新鲜的都市新闻、政治、艺术、文化和文学新闻报道。它们的宗旨在于全面报道现代都市生活的精髓。《芝加哥读者》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它对当地电影、艺术、音乐、和戏剧的独立报道,以及面对成年读者的准确分类的广告,这些报道和广告长期以来对芝加哥成年读者的生活发挥着指导作用。该报曾经刊登过一篇长达19000字的文章介绍养蜂业的发展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这是它在政治报道领域中从未有过的,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它关注当地生活的本质。

    后者热衷于政治,素以自由主义立场披露公众关心的市政焦点话题而著称,附之以本地文化、娱乐和服务性新闻。1966年创刊的《旧金山海湾卫报》是其代表,它令人尊敬之处在于擅长在新闻报道中运用语词的细微差别来表达民众的真情实感。2007年9月11日出版的《旧金山海湾卫报》,封面报道即是一篇政治新闻:“9·11六周年之后,我儿子奔赴伊拉克”。这篇文章是一篇文学新闻,以一位母亲自述的口吻,叙述了9·11事件爆发时年仅14岁的儿子阿尔·奎达,在事件六周年之即,作为一名美军士兵飞往伊拉克。全文使用第一人称,用朴实的语言把一名美国母亲对儿子前途未卜的担忧与送别儿子的恋恋哀伤款款道出。母亲直指布什政府对美国青年的误导和反恐政策的失误。这篇报道以与主流媒体截然不同的态度表示了对布什政府伊拉克政策的全面否定,从一定角度反映了美国普通民众的心声,显示了无所畏惧的新闻报道精神。

    个性化报道:

    植根都市生活、提供多元文化

    尽管非传统周报在旨趣上有较大差别,但是他们都鼓励作者发表犀利、精准、睿智的观点,鼓励读者“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非传统周报抛弃了传统新闻奉如圭臬的“客观”大旗,它们坦然地承认,对于一家报纸或一个记者来说,“客观”几乎难以实现。与其无望地追逐着无法实现的“客观”,毋宁坦诚、率真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评论,正确与否、公正与否,全部交给读者去评判吧!美国主流媒体挖空心思刻意再现的“客观世界”,被非传统周报充满热情的个人报道风格所解构。

    非传统周报的个性化报道体现在三个方面:

    展示个性

    非传统周报允许报道者发出自己的声音,展示自己的个性。它鼓励报道者追求报道的深度,而不必拘泥于僵硬的“倒金字塔”报道结构; 支持报道者使用当事人的长篇叙述,用完整的情景再现现代都市生活面貌。非传统周报善于以铿锵有力、清晰明确、富有个性的语言进行报道,它们笔触生动、切近实际的关心远远超过对伤害脆弱感情的重视。

    新鲜独特

    非传统周报报道活动的进行很少会考虑到广告商和读者的偏爱与厌恶。这样做并非是非传统周报自高自大,唯我独尊,这样的“瑕疵”正是非传统周报的传统特色所在,是它远离大众市场、主流出版物的原因所在。它们着意探索的那些为主流出版物所忽视、但又是都市生活中颇有特色的领域,对读者来说,却总是新鲜而独特的。

    文化宽容

    文化宽容让自由思想的读者们犹如身处家中,可以尽情地欣赏各种最富于个性色彩的都市风情,就像在家中将纱丽与T恤混穿而没有人来说三道四般自由自在。非传统周刊并非是一锅“文化杂烩”,它的价值在于每个星期将不同类型的读者吸引过来,向他们展现不同文化形态中最为曼妙、最有价值的元素,从不同层面为美国社会强力消费群体提供多方位的文化信息服务。即使是最保守的非传统周刊也坚信,将保护每个读者的权利和自由视为首要责任,把给他们展示不同文化的平台、表达自己观点的喇叭当作报纸的重要使命。

    作为美国报业的一个年青成员,非传统周报给了人们完整认识美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它反映着美国的都市草根文化和社情民意。(作者:高金萍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美国伊利诺依大学香槟分校传播学院访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