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队collection装备:认真思考,啥都别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7 01:07:19
        在五彩缤纷的花卉中,郁金香是资本市场永恒的象征。它在春天盛开,象征着万物复苏。在西方文化中,红色郁金香是“爱的表白”,黄色代表“无望之恋”,紫色象征“永世之爱”,目前,郁金香的品种已达5000种以上。

  荷兰被称为郁金香王国,荷兰人说,郁金香是春天的女神,所以她的花朵似王冠,绿叶如利剑,根茎赛黄金。

  在荷兰种植郁金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末。1562年,郁金香球茎从土耳其流入欧洲,1593年流入荷兰。荷兰气候湿润,因此成为最适合种植郁金香的国家。由于人们对收集名贵郁金香的兴趣大增,于是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郁金香交易,这个交易的过程,后来被很多人认为“产生了世界上最大、同时也是最早的市场投机”。

  据说,当时的郁金香是以黄金论价的,几个郁金香的球茎就足以换到一座漂亮的大房子,最早培育出黑色郁金香的人,一夜之间即成为荷兰巨富。当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郁金香经济”,也称“泡沫经济”。

  我的问题是:历史上当真有“郁金香泡沫”吗?我不想人云亦云。至少从逻辑方面,我曾经怀疑过这个故事的不真实性,或者说它本身就是一个“泡沫”——但有谁曾经仔细地考证过“郁金香泡沫”的历史真相?

  最早,这个“泡沫故事”来自于1841年——这已经是发生“郁金香泡沫”200多年以后了。当时英国作家查尔斯·马克写了一本很薄的小册子,名为《关于惊人幻觉的故事》,其中有三个章节与“资本市场”有关:法国密西西比信托计划、英国南海公司股票以及荷兰郁金香癫狂。1852年,原作者将其改名为《关于惊人的幻觉与大众的疯狂之回忆录》。

  1929年,华尔街股票市场发生危机,为安慰损失惨重的投资者,当时的华尔街大亨巴洛克从布满蛛网的历史尘封里又把这本书挖掘了出来。巴洛克把这本书改名为《惊人的幻觉与大众的疯狂》,内容也有新的“充实”。

  对这一类故事本身,读者一般只在意其是不是有趣,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无论作者还是读者是不管这些“没要紧”的区别的,横竖郁金香自己不会开口说话。

  直到今天,对于郁金香这种“泡沫与疯狂的故事”,仍在很多人的内心深处发生作用,人们对此深信不疑。

  其实在这之中,包含了太多的与市场无关的虚构史实,从一开始其可信度就有所欠缺。现代人毕竟是进步了,今天我们仍然可以追溯并且讨论这段历史,商榷并且梳理其中的现实意义,并且通过分析,探求历史的真相。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有可能改变历史,史料有真有假,我们在意的只是客观的真实。虽然我们从来不是怀疑主义者,但是对于历史,我们有的时候就是这样:“认真思考,啥都别信。”

  正如德国史学家拉甫在《第二共和国》中所说:“历史不仅指曾经发生的重大事件,而且也指这些事件是怎样被人们描述并且记录下来的全过程。”

  拉甫指出,在拉丁语中,历史可用两个词来表述:一是指曾经发生的事件历史(Geschichtes,历史事实),二是指叙述历史(Histories,历史材料)。一切历史(Histories)都是不完整的,其中存在大量的主观成分,因此必须接受逻辑的检验。

  在我看来,“郁金香泡沫”显然无法通过逻辑的检验。首先,任何商品的价格必须得到市场的承认,这是价格的“发生前提”;其次,这个价格必须是可持续的价格,存在不间断的、价格重新发现的市场机制,这是价格的“自洽前提”;第三,价格存在有效的外界影响,也就是说,所产生的损益是且必是外界可以容忍的,这是价格的“融洽前提”。

  但是根据这些最基本的前提审视郁金香的故事,任何人都必须承认,其中存在太多疑问。今天我们回过头来重新研究这个故事的基本逻辑,也许从头到尾都只能算是一个或善意或调侃的传说。

  在我看来,郁金香的传奇意味越浓,其可信性也越差。与中国唐代长安城中达官显贵“追捧牡丹”、“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名花倾国”的盛况相比,郁金香或许从未真正到达泡沫化的地步。

  了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的现代人必然明白:所谓资本主义,就是原生态市场的反动;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在漫长的发展时期之内曾经互不相干。从15世纪到18世纪,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存在于两种完全不一样的消费及流通领域——可参阅公认的右派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资本主义的动力(引言)》。

  绕了这么大圈子,我想说的是我一直都想说的话:真正的历史,因为侵犯了人们的利益而受到扭曲。以荷兰在17世纪初期的“市场化程度”(并无贬义),通过郁金香来营造资本主义条件之下的泡沫与幻觉,是没有说服意义的。

  结论显而易见:一切原始信息的产生本身就是有选择的,因而也是无法“对称”的。“历史”就是这样旁若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