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程最远的运输机:“再造一个新东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2:27:10
“再造一个新东营”
中国·东营 www.dongying.gov.cn 2011-1-21 来源:东营日报
——— 东营市“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解读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实施国家战略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和蓝色经济区的紧要时期。按照“十二五”规划要求,通过今后五年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经济总量将要翻一番,圆满实现“再造一个新东营”的宏伟目标。
东营发展处在关键阶段
《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草案)》)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难得的重大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严峻的风险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总体上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从国际环境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国际区域合作不断加强,科技革命加速推进,产业转移步伐加快,有利于我们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承接产业转移,参与国际竞争合作。从国内环境看,国家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十二五”发展的主线,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省委、省政府积极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加快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为我们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高效生态经济创造了良好机遇。
从我市发展来看,“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已经具备了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的有利条件。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正式批复,我市成为全省唯一整体纳入“黄”、“蓝”两大板块的城市。作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核心区域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前沿城市,东营在两大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充分获得政策支持的优势。经过多年来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社会环境。我市地理位置优越、土地资源广袤、油气和海洋资源丰富、淡水资源相对充沛,拥有承接大规模产业转移的比较优势。
《纲要(草案)》提出,我市全力实施国家战略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东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新起点新阶段新目标新局面”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牢牢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全力实施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总战略,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加强生态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打下坚实基础。
为此,必须坚持转型发展、生态优先、创新驱动、统筹协调、以人为本、改革开放的指导原则。立足黄三角,面向环渤海,依托大腹地、放眼全世界,努力把东营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引领区、宜居宜业的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
锻造高效生态产业体系
《纲要(草案)》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市将着力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按照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着力推动产业集聚,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以高效生态农业为基础、环境友好型工业为重点、现代服务业和海洋经济为支撑的高效生态产业体系。
——— 加快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资源能源节约为前提,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骨干企业为依托,以大项目为支撑,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改造提升生态化工、橡胶轮胎、轻纺造纸、有色金属加工等优势支柱产业。着力突破石油装备制造、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生产等装备制造业。培育发展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产业、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稳定发展石油产业,切实提升工业整体水平。
——— 跨越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方向,依托重点城区、园区、企业和项目“四大载体”,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消费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新业态,重点培育生态旅游、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房地产、商业服务、商贸流通等一批服务业新亮点,构筑业态丰富、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 集约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落实好国家农业部和山东省政府签署的《共同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合作备忘录》,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用现代农业手段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园区化、标准化发展,调高调优种养结构,完善农业市场服务体系,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建成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
———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坚持陆海统筹,由陆及海、梯次推进,一体发展,加快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构筑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提高海洋开发、控制和综合管理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扎实开展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着力培育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海洋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海洋渔业。加快实施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产业、海洋能源产业、池塘标准化整理工程、东营现代渔业示范区建设、渔港建设工程等重大工程项目。
创建低碳生态示范城市
《纲要(草案)》提出,要树立绿色、生态理念,以创建省级低碳生态示范城市为契机,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构筑完善生态系统,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
按照外有沿海防护林带、中有“三网”绿化、内有环城森林的规划思路,以提高防护能力为重点,着力打造黄河绿洲。到2015年,全市林木资源总量达到300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25%左右,达到国家生态市标准。坚持工程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着力实施湿地保护与修复、海洋环境保护、天然林保护、地质环境保护等工程,加大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力度,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增强净化水质、涵养水源、休养生息的能力。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能量梯级利用。坚持防治并举、综合治理,严格执行环保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有效提高环境承载能力,到2015年,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空气环境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天数超过310天。
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实施严格的目标责任制,突出抓好结构节能、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严格节能评估审核,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减排,实施重大节能技术,重大节能装备、重大节能工程等示范项目,对重点用能企业建立每月网上直报制度。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积极推广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突出抓好LED照明、光伏太阳能等节能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引导全社会形成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推进形成崇尚自然、善待万物、遵循自然规律的生态价值理念。
提高区域发展支撑保障能力
《纲要(草案)》提出,要按照统筹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进一步加快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
交通设施建设方面,要以提高综合运输能力为目标,加快港口、铁路、轻轨、高速公路、机场建设,推进水、陆、空一体化发展,逐步建成联接半岛蓝色经济区、济南城市圈和京津冀经济区,东出日韩等东北亚经济区的对外大通道,形成环渤海经济圈重要的交通枢纽。
水利设施建设方面,要加快防风暴潮和引供水体系建设,加大黄河入海流路治理力度,搞好水资源开发利用,确保城乡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用水需要。重点实施好防潮堤、平原水库、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河道整治工程、引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重点产业区水利配套工程、雨洪水资源利用工程、水利信息化建设工程等水利设施重点工程项目。
能源设施建设方面,要调整火电装机结构,上大压小,淘汰落后机组,稳步推进生态环保型电厂建设,重点推进大唐东营电厂建设、胜利电厂三期工程建设,积极发展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垦利经济开发区和河口高效生态经济产业园30万千瓦以上热电联产及热、电、冷多联产等项目建设。完善电网结构和布局,扩建油城500千伏变电站,建设黄河北500千伏输变电项目。加快城乡电网改造升级,重点建设东营港、垦利、利津、广饶、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完善110千伏及以下城乡电网设施。配合大型化工项目建设,完善管道运输系统。建设淄博、潍坊、滨州至东营天然气输气管网及东营港海上天然气登陆设施,保障生产生活用气需求。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纲要(草案)》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筑空间布局合理、服务功能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城镇体系,培植环渤海经济圈新的城镇发展区。推动城乡规划、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管理体制一体化。在全省率先建立起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建成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特色新区。
为实现这一目标,“十二五”期间,我市将按照特大城市标准扩大城市规模,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基础设施,拓展城市功能,加强城市管理,做大做强做优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和具有湿地生态特色的黄河水城,增强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到2015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力争达到100万人。培育发展各具特色的中小城市,在广饶县城、利津县城、河口城区和东营港城,按照中等城市规模,合理布局工业园区、商贸园区、居民社区,统筹推进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建设、生态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经济实力,加快规模膨胀,完善服务功能,增强统筹城乡发展的辐射带动功能。
把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支撑,优化县域经济发展布局,鼓励各县区发挥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壮大支柱产业,打造各具特色的经济板块。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着力解决好就业、就医、社保、住房、稳定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问题,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覆盖城乡、设施完善、适应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安定有序。重点实施好社会综合福利院,农村特困群众安居工程,棚户区及旧城改造工程,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临港产业区公共设施建设,交通安全设施建设,黄河三角洲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等社会民生重大工程。
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以建设文化强市为目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打造黄河口文化品牌,发展公益性文体事业,培育壮大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十二五”期间,我市将重点建设黄河文化博览园、奥体中心、“水城雪莲”大剧院、现代影视基地、广电信息大厦、儿童乐园、科技馆、图书馆、青少年宫、水城之窗城市展览馆、档案馆等大型文化设施。同时,将按照国家标准和要求,着力建设县区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示范型农家书屋,在每个农村社区建设配套完善体育场地、设施。
改革开放创新增活力
《纲要(草案)》提出,“十二五”期间,要从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入手,主动先行先试,扎实推进高效生态经济改革试点,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体制动力。
以此为目标,我市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提高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水平,努力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快金融创新,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创新要素资源配置机制。建立资源节约利用与环境保护市场机制、建立资源与生态补偿机制、健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和区域合作,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不断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完善港口口岸联检设施,加快推进口岸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争取设立综合保税区。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将东营机场纳入一类开放口岸。做优做强国家和省级开发区,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和吸引力,发挥其对外开放的窗口平台作用。提升招商引资水平,办好黄河三角洲开发投资洽谈会,深化共办共赢机制,构建互利共赢、合作发展的平台。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切实加强区域合作,着力抓好对口支援工作。
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把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把引进培养高素质人才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建设创新型城市,努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推进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创新,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遵循教育规律,加大教育投入,全面加强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市和人力资源强市。
贯彻实施《东营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以建设高端人才聚集地为目标,完善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统筹区域人才资源,建立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人才交流、挂职和合作机制,完善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形成促进人才创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完善措施确保规划实施
为确保“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我市将进一步建立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规划实施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提高政府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把握好规划实施的重点和时序,确保规划确定的任务目标顺利实现。
《纲要(草案)》提出,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环境是第一要素”的观念,以改进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服务意识为重点,着力整治经济发展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创建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宽松透明的市场环境、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努力使我市的发展环境对内具有凝聚力,对外具有吸引力,在全省乃至全国最优。
为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消费,《纲要(草案)》提出,要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消费政策,拓展消费领域和消费热点,改善消费环境,提升消费层次,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促进经济良性发展。
投资仍是“十二五”期间拉动我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必须强化项目支撑,优化投资结构,积极向上争取投资,保持合理较快增长。初步匡算,“十二五”期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16万亿元左右。
实施国家战略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和蓝色经济区,推动区域发展繁荣,是油地军校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利益、共同的责任。为确保“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全市上下要高举油地军校团结发展的旗帜,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利益双赢、风险共担”的原则,坚持城市共建、发展共谋、和谐共促,积极探索创新区域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油地军校决策机制,建立完善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城市转型。
《纲要(草案)》最后提出,全市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按照“新起点新阶段新目标新局面”的工作要求,团结一致,万众一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开创东营各项工作新局面,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