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王启航雷利打监狱:许锡良:为什么在中国“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7 08:43:15
                        许锡良:为什么在中国“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谚语,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说法。分析一个民族的谚语,常常能够看到相关的社会因素。

比如,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种说法是由来已久,也可以说是对中国社会现状的一种客观描述。因为,有这种思想观点,肯定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事出有因的。

为什么,在中国,男怕入错行?在中国,虽然自古就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说法,表面看来中国的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其实,更重要的还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因为读书高的后面就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但是,要实现这惊人的鲤鱼跳龙门,还得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然后官运亨通,才能够把读书与做官对接起来。这样,读书高的后面是因为有“学而优则仕”作支撑,因此,读书高,其实是通过科举得到功名之后做官。因此,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其实是唯有做官高。为什么唯独做官高呢?因为,做了官,有了权,就可以通过权力无偿获得其他百工的劳动成果。当然,要取得权力的最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读书考中科举。

因此,所谓男怕入错行的“错行”,其实就是指仕途之外的所有行当。在中国,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结果,就是产生官本位,儒术独尊的结果也就是权术独尊。

照说在一个自由开放的社会,即使入错行,也有改正的机会。因为所有的职业都是向你开放的,发现自己所处的行业与职业不太符合自己的兴趣与特长,还可以及时撤出来,去做自己有兴趣的事情。更何况,在民主国家,一个人真正要入仕途从政当官,还得从其他职业干起,只有在某个职业领域表现特别优秀,成为行业领袖人物,才有可能参与什么州长、总统、国会议员之类的竞选,人家才相信你真正有管理才能。同时你作为行业的成功人士,也不需要通过从政来达到发财的目的。像韩国总统李明博那样一当上总统,就宣布不拿工资,还把自己大部的家产都捐出来。

可见,在自由开放的社会,不存在男入错行的问题。因为,一是入错了可以退出来,及时换上自己喜欢的,在这样的社会,一个普通的人常常都可以换上五到六种职业,因此也就不存在入错行的问题;二是无论哪一行业,只要特别有才干,只要特别敬业,只要做出了卓越的成就,都会有自己独立的价值。人的价值不取决于行业,而是取决于自己的优秀与卓越程度。

但是,在一个封闭式的等级社会就不同了。每个人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不同的家庭,而家庭出身也常常决定着你的职业前途。在中国所谓的“不肖子孙”,其实就是指责一个人,子不能够继承父业。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职业也常常是家庭出身决定的。因此,也就有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家庭出身决定一个人将从事什么职业,反过来,你从事什么职业常常就决定了一个人的身份与地位,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互相证明的关系。在这样的社会,个人奋斗的空间不是没有,而是实在小得可怜,同时也几乎是要靠运气。在这里家庭出身才是最关键的因素。就像今天中国还会把“我爸是李刚”喊得震耳欲聋,国骂“他妈的”还那样流行,不是没有社会基础的。官二代与富二代的流行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自己的宿命。这也就是,“文革”流行的血统论口号:“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一切都是血统决定的。家庭出身不行,再加上入错行,升官发财无望,在中国,这是男人最为忌讳的事情。

可见,男怕入错行的后面是对一个等级身份的封闭社会的客观反映,其实也是非常有中国特色的。

再看“女怕嫁错郎”,婚姻大事,实为一个人的终身大事,但是婚姻是男女双方的事情,为什么只强调女人怕嫁错,而不说男人怕娶错?那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男权社会,男人可以在婚姻上三妻四妾,因此,娶错一个不要紧,一是可以不经女方同意,男方可以单方面毁约,把女方给休了;二是,实在不愿意休,不想做减法,也不要紧,还可以做加法,这个不行,就再娶一个,然后再纳一个。三妻四妾,一直弄到十三姨太太,也不罕见。像民国时山东的土匪头子张宗昌将军,最喜欢倡导尊孔读儒家经书,但是,金钱与太太,还有孩子多到连自己也没有数了。

在中国古代社会,女人就不同了。女人的事首先还是坏在女人自己身上,就像流行歌曲所唱的那样“女人何必为难女人”,早在二千多年前,西汉一个才女叫班昭,她自己早年守寡,一生寂寞难耐,却为了做女人的典型,弄出了一个《女诫》七篇,后来女人就倒霉了。这都是女人为难女人的恶果。这个《女诫》读后,男人甚是欢喜,可是苦的却是女人。其大致内容就是:

《七诫》包括: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七章。本是用来教导班家女儿的私家教课书,不料京城世家却争相传抄,不久之后便风行全国各地。

在“卑弱”篇中,班昭引用《诗经·小雅》中的说法:“生男曰弄璋,生女曰弄瓦。”以为女性生来就不能与男性相提并论,必须“晚寝早作,勿惮夙夜;执务和事,不辞剧易。”才能克尽本分。

在“夫妇”篇中,认为丈夫比天还大,还须敬谨服侍,“妇不贤则无以事夫,妇不事夫则义理坠废,若要维持义理之不坠,必须使女性明析义理。”

在“敬慎”篇中,主张“男子以刚强为贵,女子以柔弱为美,无论是非曲直,女子应当无条件地顺从丈夫。”一刚一柔,才能并济,也才能永保夫妇之义。

在“妇行”篇中,订定了妇女四种行为标准:“贞静清闲,行己有耻:是为妇德;不瞎说霸道,择辞而言,适时而止,是为妇言;穿戴齐整,身不垢辱,是为妇容;专心纺织,不苟言笑,烹调美食,款待嘉宾,是为妇工。”妇女备此德、言、容、工四行,方不致失礼。

在“专心”篇中,强调“贞女不嫁二夫”,丈夫可以再娶,妻子却绝对不可以再嫁,在她的心目中下堂求去,简直是不可思议的悖理行为,事夫要“专心正色,耳无淫声,目不斜视。”

在“曲从”篇中,教导妇女要善事男方的父母,逆来顺受,一切以谦顺为主,凡事应多加忍耐,以至于曲意顺从的地步。

在“叔妹”篇中,说明与丈夫兄弟姐妹相处之道,端在事事识人体、明大义,即是受气蒙冤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万万不可一意孤行,而失去彼此之间的和睦气氛。(据百度的资料)

女人在这种传统的儒家文化中,其实最是受害者。从出生到死亡,都必须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三从四德”、“贞女不嫁二夫”、逆来顺受,暗无天日。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扁担,还得抱着走。可是,偏偏许多女人成为捍卫这种假道学的忠贞不渝的榜样。世界上女人折磨女人是最有办法的。中国古人把许不好的词汇都加女字偏旁,比如“奴才”的“奴”,“通奸”的“奸”等等,数不胜数。有的非常好笑,有些坏事本来是要男女合作才能够做成的,比如“通奸”的奸情,“强奸”的“奸”更是男人的罪恶的标志,却也用上了“女”字偏旁,好像不关男人什么事一样。虽然这也许是男权的话语霸权的结果,但是,其实也是女人密切配合默契的结果。

在这种情况下,要是嫁错了郎,确实只有死路一条,因为没有选择的余地。有时,其实并没有真嫁,只是在娘胎时就被指腹为婚,后来也就变成了他家的人。活是他家的人,死是他家的鬼。一个女人的幸福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命运与偶然。数千年来,悲苦屈辱女人,代代相传。

但是,奇怪的是,今天中国儒学复兴,旧道德抬头,拥抱与响应的人中,还有不少就是女人,有时与这样的女人争论,她们充满激情地顽固捍卫这种儒家传统文化,我暗中就好笑,作为男人,我本来没有什么大男权主义思想,也经不住儒家女弟子们这般的热情周到地一再劝勉进位,因此,也就顺水推舟地接受她们许下的“三从四德”,我弄璋,她弄瓦,对男人的我,阿意曲从男人。

其实在一个自由开放的社会,男女婚姻自由,在英语里嫁娶都是同一个词,都是那个marry,女人可以marry男人,男人也可以marry。不但如此,像自古在英国还动辄就是女王,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可怜在中国儒家文化中,女人简直就是女奴。像于丹这样的儒家学术超女,不知道有没有研究过这些儒家关于女的道德与操行,而她自己是不是在按照这些道德操行做了。至少,像儒家对女人的要求来说,当教授、做院长,四处奔波,四处活动,这都是儒家文化中的小脚女人做的事情,而是男人的天地。按照儒家学说,女人做这些事情,就是违反妇德、妇言、妇行,也是按照妇女四种行为标准:“贞静清闲,行己有耻:是为妇德;不瞎说霸道,择辞而言,适时而止,是为妇言;穿戴齐整,身不垢辱,是为妇容;专心纺织,不苟言笑,烹调美食,款待嘉宾,是为妇工。”妇女备此德、言、容、工四行,方不致失礼。 儒家的女弟们,现在好好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按照这些方式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