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五院502所:长三角科技联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8 18:19:06
长三角科技联动实现共赢
2007-07-12  来源:文汇报
    文汇报讯:打开水龙头,流出的是能直接饮用的优质水;手持一张公交卡,在长三角各个城市中畅游无阻;无论身在何地,通过网络,便可轻松利用江、浙、沪三地的科技资源。这些已经、或即将成为现实的便利,无不是长三角科技区域合作所带来的美妙成果。
   
    作为全国经济建设的重点区域,长三角地区早在2003年底便创立了国内最早的由副省(市)长挂帅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三年来,三地政府在科技领域的通力合作,创造了许多令人惊羡的成果。上海则在不断提高为长三角服务意识的同时,乐于充当“发动机”、“增长极”的角色,在科技合作的“大阵仗”中,发挥主动示范、引领和推动的作用。
   
    关注民生:寻找合作推动力
   
    关注民生、关注推动经济发展,是长三角科技合作不变的主题。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创立后,上海、江苏、浙江三地随即在2004年向社会公开征集合作项目。而最终得到立项的长三角区域城镇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长三角城际一卡互通交换清分平台原型系统和长三角加工贸易企业供应链管理等项目,无不是建立在这两个原则之上。
   
    由上海市自来水市北有限公司、杭州市自来水总公司和东南大学共同合作研究的城镇饮水安全保障技术,已经顺利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针对日益严重的水域污染问题,这项技术的成功推广,将对整个太湖流域供水技术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对保障饮水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而针对今年太湖蓝藻暴发的情况,太湖流域水污染的区域联合治理也已被摆上了未来三年的议事日程。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陈宏凯告诉记者,在区域科技合作的过程中,技术并非第一难题。如何让相关政府部门打破壁垒、敞开心胸,全心全意地合作,才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海提出的诸多合作攻关项目,不是一味追求尖端科技的攻关,而是关注解决民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让大家找到了共利共赢的着眼点,为持续的良性合作提供了基础。
   
    资源共享:让“一”成为无穷大
   
    前不久,南京某生物药品公司的总经理项方遇上件烦心事。他们公司有一台从美国购买的关键设备,经常发生故障,然而外方却拒绝承认是质量问题。一筹莫展之际,他从长三角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协作共用网上发现上海有能够深入分析故障原因的XL30扫描电镜。项方由此获得了可靠的技术数据。再以此和外方交涉,一举省下了几百万元的修理费。
   
    让项方的公司绝处逢生的“协作共用网”,正是目前加快建设的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成果。在今年6月22日召开的最新一届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上,上海、浙江、江苏三方共同签署了《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共建协议书》,将力争在2010年建成包括科学仪器、数据、文献、技术转移交易、试验基地、专业技术、计量检测、自然资源保障等八大系统的区域性创新服务平台。
   
    “许多大型的科学仪器,单位往往买来用完后便长期闲置。这次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就是为了充分利用被闲置的资源。到2010年,长三角范围内的所有科技资源都将全面‘共享’。”陈宏凯告诉记者。
   
    携手共进:不断把“蛋糕”做大
   
    2006年,上海、浙江和江苏联合展开了以“海洋生态安全预警”为主题的联合攻关,投入1000万元启动了长三角《海洋生态安全关键技术集成研究及应用示范》项目,以期构建起海洋生态安全技术体系和生态灾害预警服务体系。不久之后,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沪苏浙三地首次联合成功申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重大海洋赤潮灾害实时检测与预警系统》,科技部拨款2000万元予以支持。这个项目之所以能够得到国家如此的重视和扶持,与三地联手合作是分不开的。
   
    初次尝到甜头后,长三角科技创新体系将围绕国家战略目标,继续联合向科技部申请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并加强建设由科技部牵头、两省一市共同参与设立的“长三角科技自主创新共同资金”,把区域科技创新这块“蛋糕”做大、做强。
   
    在长三角科技合作中,上海以积极的姿态主动提供先进技术、人才与资金。仅以湖州为例,上海现有255家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科技企业与湖州的211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2006年两地经贸对接活动签约科技项目20项,涉及1.7亿元。
   
    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平台,也同样成为长三角地区所共同拥有合作宝贵资源。上海近期将陆续组织俄罗斯与中国“握手太平洋”科技交流活动、驻沪外交官长三角行以及在2007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特设长三角展区等活动,让长三角地区更好地与国际先进科技成果接轨。区域科技合作,将成为推动长三角未来发展的最为强劲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