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月儿:中国的自主创新战略时代 - 中国的自主创新战略时代 - 草根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1:35:14
中国的自主创新战略时代
2011-01-20
草根简介

实名高连奎,经济学者,作家,《中国大形势》作者,“低生存成本社会”理论以及“平衡经济学”原理提出者。现担任睿库社科研究院研究员,和讯网特邀财经评论员、江西文学网顾问以及部分企业战略顾问等社会职务。在中国改革网、共识网、公共预算与政府治理网等高端智库网站以及21世纪网、中国经营网、金融界、凤凰网财经频道等专业财经网站都设有个人学术专栏。擅长对中国问题进行跨学科、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陆续发表财经及历史类评论近百万字,文章及观点被《中国财经报》、《投资者报》、《南方都市报》、《现代快报》、《江苏商报》等平面媒体以及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新浪网、腾讯网、中国经济网、中国证券网等知名网站广泛转载。2006年,在联合早报网发表的《美新财长上台,中国应高度关注》一文,成功预测华尔街金融危机,2010年完成三十余万字学术专著《中国大形势》一书。这个时代,大多数爱国学者都更关心中国的外患,而翰啸喜欢研究中国的内忧;大多数学者喜欢在在投资、消费、出口之间寻求中国经济的平衡,而翰啸提出提高劳动生产率才是发展经济的根本之道;大多数学者都鼓吹小政府主义,而翰啸提出小政府必须以社会自治为基础,否则必然导致无政府主义,大多数学者为加强金融监管而呐喊时,翰啸提出只有反投机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大多数学者认为应该增加提高民众的收入,而翰啸提出只有降低民众的生存成本才能从根本上破解民生难题。
学术宗旨:对于我们这个饱受物资贫乏之苦 民族来说,追求经济发展是合情合理的,而同样现实的是我们在思想文化领域还没有一个能与我们这个泱泱大国地位相称的独立学统。这种迟缓的进程在世界各大文明民族的社会转型时期是不多见的,破坏多于建设,情感多于理性,我们的思想文化总是处于一种“无根”的状态。且不说这种思想文化的贫困已经并将继续给社会经济和技术进步带来怎样不利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如果一个民族普遍的缺乏理论教化、思想表现和自我意识,那么它在人类文明史上只是一个得过且过的过客,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存在。因此致力于思想文化建设也将我们所有学者的责任。
最新评论更多>>
茅台得的是中国病,这个国家已经沉..
希望能经常看到高连奎先生对大众投..
真知灼见,高瞻远瞩!
又在抄袭伦敦。没有新意。
大国怎么能照抄超级小国的成长方式..
摸着石头过河。
显然开题楼主 没有表明 “比较优势..
终于有主持正义者,把主流精英大肆..
这是文化所至,现在依然重复着旧日..
靠别人,至少大国是行不通的
最新文章更多>>
中国的自主创新战略时代
中国社会结构改变和投机炒作导致茅..
城市治堵要有“大时代”的眼光
中国为何选择比较优势战略?
赶超战略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革命与战乱使中国丧失第二次工业革..
洋务运动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
政府金融公共服务不足导致企业扎堆..
好书榜烂书榜直接以意识形态划界不..
众学者点评《中国大形势》
几十年后,当我们回顾历史时,就会发现,“十六届五中全会”必然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一样重要,因为他们都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2005年10月11日结束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着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在党中央的会议上,把自主创新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这还是第一次。
此次会议标志着我国正式结束比较优势战略时期,进入了自主创新时代,这也是我国继洋务运动和赶超战略时代以来,第三次将追赶世界科技进程当作经济发展动力的时期,我国必将出现一次追赶世界科技的创新大潮。而这次与前两次政府所主导的科技创新不同,我国现在已经是民营经济为主体,因此这次经济创新必然以民间为主体,其好处在于可以充分调动民间力量。
经济学家不懂产业规律
有学生曾问林毅夫:中国没有高科技怎么办?这位着名经济学家肯定地说,中国的经济发展并不需要高科技,又有学生反问:西方有专利保护啊?林教授的回答:我们中国人也有一个法宝,——盗版!经济学家可以这样看问题,太荒唐了!这是对产业发展规律的无知。
中国经济的“堆头”远远超过了德国、日本,可是要论货色、品质,几乎没有任何可比的优势,如果按他的方式追赶下去,几乎永远没有可能赶上人家,除非人家烂掉。我们不仅追求GDP的增长,更要追求生产力的进步。
通过盗版或模仿获取技术已经不可能
我们就分析一下他的“盗版技术论”是否站的住脚。对于第一次世界工业革命和第二次世界工业革命的成就,模仿起来非常容易,只要买几台样机,进行解剖,就可以仿制相应的机械设备,有了机械设备就可以生产出产品,彭德怀曾经说过“国家竞争拼的就是钢铁”,这句话在当时非常的正确,因为当时的各种机械设备都非常的简单,模仿起来非常容易,因此工业竞争归根结底是钢铁的竞争,当时世界各国都非常的重视钢铁生产能力,将钢铁产量作为第一经济指标,中国曾经大炼钢铁的决策也是从这一点出发。
而上世纪70年代后期,特别是八十年代及以后,第三次工业革命爆发,国家竞争的游戏规则开始出现了彻底的变化,核技术、空间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这些技术,都需要非常强的自然科学做支撑,如果我们如果再靠买几个样品进行模仿根本就不可就能,而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硬件与软件的结合,产品模仿变的越来越难,以计算机的CPU为例子,现在世界上日本、德国、法国、英国等传统工业强国都不具备大规模生产CPU的能力,如果这个技术那么简单,那么容易模仿,那早就全世界都学会了,很多国外高端的复杂的芯片,给你抄都抄不出来;甚至人家把图纸资料都给你,国内也生产不出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产品大部分都是硬件和软件的结合,再靠模仿根本就不可能获得任何技术,必须进行自主创新,别无他法。
另外,现在世界上通行专利保护制度,这个制度可以说对于发展中国家非常的不利,在这种制度下的工业竞争,可以说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因此我们既然制定了自主创新的国家发展战略,就必须培养“争第一”的创新精神,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给国家“创推委”的建议
中国有个“名推委”(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影响力非常大,尤其在中国的企业界非常有名,该委员会负责中国名牌的评选工作。国家提出自主创新战略后,也成立了“创推委”(创新战略推进委员会)这样一个机构,但是“创推委”在中国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力,虽然也聘请了李光斗这样的策划大师进行策划,但是一直没影响,对国家形成创新的氛围好像也没起到太大的作用。笔者认为“创推委”应该多策划一些活动,以利于国家形成创新的氛围。国家虽然有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战略,但其具体的推进工作还需要民间的推动,“创推委”应以研究建议为主,向以研究和活动并重转变,这样可能会对营造中国的创新氛围更有利。
(摘自高连奎《中国大形势》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1年1月)
所有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