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筋活络丸图片:文言文知识点(五)---子女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01:00:26
五十五、(无锡)

   王翦将兵

   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 

   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①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龟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②,大破李信军,秦军走。 

   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目:“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③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

   王翦果代李信击荆,大破荆军。

   注:①果:果断。 ②顿舍:停止。 ③为:惟。

   8.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4分)

   ①少而好兵—— ②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

   ③于是引兵而西—— ④李信果辱秦军——

   9.下列句中的“以”与“寡人以不用将军计”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 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C.始皇以为贤勇 D.扶苏以数谏故

   10.翻译下列句子。(3分)

   ①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

   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儿何人而足? ’

   11.你怎样看待王翦由“谢病”而重新“将兵”大破“荆军”的举动?试结合义段作简要分析。(2分)

   答:

   

   答案;

   8.(4分)①好:喜爱,喜欢;②是:对(正确);③引:率领,带领;④辱:使……蒙受耻辱(羞辱)。

   (每个1分)

   9.(2分)D

   10.(3分)①王翦是频阳东乡人。(1分)

   ②我想攻取(攻打)楚国,在将军看来打算用多少士兵才够(足够)?(2分)

   11.(2分)王翦的托病是因为秦王轻信李信的话疏远自己,自己是迫不得已告老还乡。当荆兵每天向西进军时,国难当头,王翦义无反顾,重新带领军队攻打荆军,表现了王翦不计个人恩怨,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品格。

   

   

   

   五十六、(武汉)

   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第7—11题。{15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 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出淤泥而不染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3)陶后鲜有闻 

   (4)待到山花烂漫时

   8.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莲,花之君子者也。

   译文:

   9.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

   10.【甲】文用——、——衬托了莲花的形象,【乙】文用——、——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4分)

   11.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3分)

   

   答案;

   7.(1)沾染;污染(2)我(3)听说 (4)等待;等 8.莲,是花中的君子。

   9.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0.菊花、牡丹;风雪悬崖(冰天雪地、悬崖冰雪)、万花丛。

   11.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要坚守自己的节操(品质、精神)。

   

   

   

   五十七、(厦门)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5—19题(17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欧阳公①四岁而孤②,家贫无资。太夫人③以荻④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家无书读。就闾里⑤士人家⑥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⑦。自幼所作诗赋文字⑧,下笔已如成人。

   (选自《欧阳公事迹》)

   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②[孤]幼年丧父。③[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④[荻dí]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⑤[闾里]乡里。⑥[士人家]读书人家。⑦[惟读书是务]即“惟务读书”。务,致力,从事。⑧[文字]文章。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②无从致书以观 

   ③弗之怠 ④家贫无资 

   16.阅读文言文,要勤查工具书。下面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假”字的几种解释,判断哪一种解释最适合“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中的“假”字。(只需填序号)(2分)

   假 ①借。 ②宽容。 ③如果,假如。 ④非正式的。

   17.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余幼/时即嗜学 B.手指/不可屈伸 

   C.欧阳/公四岁而孤 D.多诵古人/篇章 

   1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②及其稍长,家无书读。

   19.简要回答下面问题:(5分)

   (1)平时我们说话、写文章常引用名人事例来印证自己的观点。你认为[甲]段宋濂的事例可以用来印证下面哪一个观点呢?(只需填序号)(2分)

   A.崇尚科学、消除愚昧,社会才能进步。

   B.虚心请教、经常复习,有助于巩固知识。

   C.诚实守信、刻苦学习是成才的重要条件。

   (2)你怎样看待“欧阳修母亲画荻教子”这种做法?请结合[乙]段内容谈谈。(3分)

   

   答案:

   15.①因此 ②得到 ③懈怠,放松 ④钱财 (4分,各1分)

   16. ① (2分)

   17. B (2分)

   18.(4分)

   ①抄写完毕,(跑着)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②到了他稍稍长大些,家里没有书可读。

   要点与评分:扣住基本字词,译句要通顺。每句2分。

   19.(1) C (2分)

   (2)(3分)

   例一:欧阳修母亲在家境贫困的情况下,画荻教子,使孩子不致因贫穷而放弃学习。使儿子体会到即使条件再差,只要不畏艰难、刻苦学习还是可以学好知识的。

   例二:欧阳修的成才,除了自身的发奋努力之外,与其母亲注意对他的启蒙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可见,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要点与评分:可从母亲的角度说,也可从欧阳修成长的角度说。结合文段说出看法2分,语言表达1分。

   

   五十八、(襄樊)

   阅读下文,完成 11-15题。(l0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2分)

   ①可爱者甚蕃 ( ) ②亭亭净植( )

   12.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B.香远益清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C.中通外直 指通豫南 D.陶后鲜有闻 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阅读本文,许多同学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你还喜欢本文中描写莲的那些语句?为什么?(3分)

   

   

   15.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你赞成哪种花?并谈谈理由。(2分)

   

   答案:

   11.①多(0.5分)②树立或立(0.5分)

   12.D(2分)

   13.对于莲花的爱好(0.5分),像我g 样的还有什么人呢(0.5分)对于牡丹的爱好(0?5

   分)人该是很多了(0、5分)

   14.写出喜欢的句子1分,表述理由时写出莲的形象1分,进一步表述出其喻义1分。

   示例:我喜欢“香远益清”这句话,因为这句写出了莲的芬芳,比喻君子美名远扬。

   15.(2分)示例l;赞成兰花,兰花无论后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的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

   示例2:赞成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

   示例3:赞成桂花,桂花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香料,入药、人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的奉献。(由桂冠、月中的桂树想到桂花的高贵亦可)

   

   

   

   五十九、(徐州)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

   (1)屋舍俨然:     (2)鸡犬相闻:     

   (3)咸来问讯:———— (4)皆叹惋: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①问今是何世      ②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C.①不复出焉       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D.①设酒杀鸡作食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4分)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2)不足为外人道也。

   译文:                                                                        

   10.下列诗(文)名句所表达的人生追求与本文明显不同的一项是(2分) 【 】

   A.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

   C.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游山西村》)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二)有人于太行之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日:“君之楚,奚为北面?”曰:“吾马良。”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此所谓南其辕而北其辙也。 

   (选自《战国策》)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实词。(2分)

   (1)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2)吾用多。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4分)

   (1)君之楚.奚为北面?

   译文: 

   (2)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译文: 

   13.成语“南辕北辙”现在用来比喻 

   

   答案:

   7.(4分,每处一分,意思对即可得分)(1)整齐的样子(2)听到(3)都(4)惊讶,惊奇

   8.(2分)答案:D

   9.(4分,每句2分)(1)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知道魏、晋两个朝代了。(2)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10.(2分)答案:B

   (二)(7分)

   11.(2分,每处1分,意思对即可)(1)好(2)财物

   12.(4分,每处两分)(1)您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向北面走?(2)这几个方面的条件越好,那么离楚国也就越远。

   13.(1分,意思对即可)要实现的目标与实际行动恰好相反。

   

   

   

   六十、(烟台)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②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它项的是( )。(2分)

   A.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9.文章叙述了五柳先生有两个主要的爱好: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2分)

   10.陶渊明通过写五柳先生的“醉”,反映了他自己怎样的内心世界?(2分)

   

   11.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2分)

   

   答案:

   7、A 

   8、(1)房屋四周的墙壁空空的,房子挡不住寒风和太阳。(2)不为贫贱而忧虑不安,不急于追求荣华富贵。

   9、好读书 欣然忘食 性嗜酒 期在必醉

   10、仕途失意,内心痛苦,也是一种消极的反抗。

   11、示例:物质固然重要,但不能取代一切。 陶渊明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思想值得肯定。

   

   

   

   六十一、(盐城)

   阅读下文,完成15—17题(8分)

   处之不易①

   殷仲堪②既为荆州,值水俭③。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④,亦缘其性真素⑤。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⑥,云我豁⑦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⑧其存⑨之!”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解:①处:居于高位;易:改变。②殷仲堪:人名。③俭:荒年。④率物:为人表率。⑤素:朴素。⑥受任方州:受命担任大州刺史。⑦豁:抛弃。⑧尔曹:你们。⑨存:谨记。

   15.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辄拾以啖之: 盘外无余肴:

   亦缘其性真素: 勿以我受任方州

   16.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2分)

   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 

   17.文中“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可解释为:安于清贫是读书人的本份,哪能攀上高枝,就把树干抛弃了呢?这句话给<;:怎样的启示?(2分)

   

   答案:

   15.(4分)啖:吃。肴:莱。其:他。以:因为。

   16.(2分)翻译:殷仲堪刚任(做)荆州刺史,正赶(遇或碰)上水灾荒年(如错、漏译“为”“值”各扣1分)。

   17.(2分)人不能因为身份地位的变化而改变原来的品行、志向(如只答安于清贫给1分)(意思对即可)。

   

   

   

   六十二、(扬州)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13-16题。(14分)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生而眇(miǎo,瞎)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摸)籥(yuè,像笛子的管乐器),以为日也。 

   (节选自苏轼《日喻说》)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1)蔽林间窥之 ( ) (2)稍近益狎 ( )

   (3)驴不胜怒,蹄之( ) (4)扪烛而得其形( )

   14.甲乙两文中共有四个句子含“者”字,其中一个“者”的意思和用法与其它三个不同。这个句子是 (2分)

   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2)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

   

   

   16.老虎和眇者对陌生事物有不同的认识过程和结果。请加以探究,说说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4分)

   

   答案:

   13.(1)偷看 (2)更加 (3)用蹄子踢(或“踢”) (4)摸(每题1分,计4分)

   14.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答后半句亦可,其它的“者”都理解为“……的人”)

   15.(1)老虎(听了)非常害怕,远远地逃走,认为(驴子)将要咬自己,十分恐惧。(2分,主要以“骇”、“遁”、“且”、“噬”为采分点。)

   (2)有人告诉瞎子说:“太阳的光亮像蜡烛。”(2分,以“或”、两个“之”为采分点。)

   16.参考答案:①认识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②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③认识事物要亲身实践,不能主观臆断;④要讲究科学的思维方法,不能盲目推断。

     评分标准: 4分,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即可给满分。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六十三、(宜昌非课改)

   一、宜昌(古称夷陵)钟灵毓秀,人杰地灵。阅读下边两组古诗文,然后答题。(本题共9小题,计16分)

   (一) 独游玉泉寺

   (唐)白居易

   云树玉泉寺,肩舁①半日程。

   更无人作伴,只共酒同行。

   新叶千万影,残莺三两声。

   闲游竟未足,春尽有余情。

   ————————

   ①肩舁(yú): 即滑竿。

   山 水 记(节选)

   (清)王之栋

   去城十五里为白洋,面俯江流,峰峦四列,有商英墓、传磬寺。掩映村落,可供吟赏。四十里,入沧茫溪,一带澄然如秋水。……从沧茫溪而进,别是一洞天。仲春时,桃花盛开。春暮,落花片片,点衣沾履。高岩远壑,苍松郁然;平畴广野,飞楼跨之。而尖山飘遥在望。折之而西虎牙荆门两峰相对何其雄也。……

   1.阅读《独游玉泉寺》,写出与诗题中的“独游”相照应的诗句。(2分)

   2.《戏赠丁判官》中“争劝行人把一杯”和一句脍炙人口的唐诗意思相近。写出这句唐诗。(2分)

   3.解释《戏赠丁判官》中加点的“维”的意思。(1分)

   4.请给《山水记》中划横线的句子加上3个标点,使句子读起来通顺。(2分)

   5.用自己的话写出《山水记》中划波浪线的句子的大意。(2分)

   (二) 诗 二 首

   莫愁工人丑画身,莫嫌明主遣和亲。

   当时若不嫁胡虏,只是宫中一舞人。(唐?王 睿)

   

   宁赴常流终不悔,做成雄鬼亦堪奇。

   亡秦三户因何故,日月江河一卷诗。(郭 沫 若)

   

   刘一儒传

   时有夷陵刘一儒者,字孟真,亦居正姻亲①也。嘉靖三十八年进士,屡官刑部侍郎。居正当国②,尝贻书规之。居正殁,亲党皆坐斥③,一儒独以高洁名。寻拜南京工部尚书。甫半岁,移疾④归(a)。初,居正女归(b)一儒子,珠翡纨绮盈箱箧(qiè),一儒悉扃⑤之别室。居正死,资产尽入官,一儒乃发向所缄物还之。南京御史李一阳请还一儒于朝,以厉恬让⑥。帝可其奏。一儒竟不赴召,卒于家。天启中,追谥庄介。

   ———————— (《明史?列传第一百O八》)

   ①姻亲:因婚姻而构成的亲戚。 ②居正当国:张居正(明代宰相)主持国政。 ③坐斥:获罪遭贬斥。 

   ④移疾:上书称病辞官。 ⑤扃(jiōng):关闭。 ⑥恬让:淡泊谦让。

   

   1.“工人”现在多指工业劳动者。请结合诗的内容,解释“莫愁工人丑画身”中“工人”的意思。(1分)

   2.在“当时若不嫁胡虏,只是宫中一舞人”这句诗中,作者对王昭君的命运大胆假想,引发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同样,唐代诗人杜牧也用一句诗对三国人物的命运大胆假想,引发人们对历史的思考。请写出这句诗。(2分)

   3.借助工具书或根据上下文,分别写出《刘一儒传》中加点的2个“归”字的意思。(2分)

   4.《诗二首》中划横线的诗句分别对王昭君、屈原作出了评价。阅读《刘一儒传》,请你试写一两句诗,对刘一儒的品格作出评价。(2分)

   

   答案:

   (一)1.(2分)更无人作伴,只共酒同行。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句”的能力。

   2.(2分)劝君更尽一杯酒。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根据语言环境调动记诵积累”的能力。

   3.(1分)拴、系。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句”的能力。

   4.(2分)折之而西,虎牙、荆门两峰相对,何其雄也。此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准确的停顿、重音、语调朗读”的能力。

   5.(2分)暮春时节,一片片飘落的桃花,沾满了行人的全身(衣鞋)。可意译,可直译,意近即可。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句”的能力。这里具体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的理解能力。

   (二)1.(1分)“画师”、“画工”、“工匠”、“匠人”、“画匠”等。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句”的能力。这里具体考查学生辨析古今词义差异的能力。

   2.(2分)“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句”、“根据语言环境调动记诵积累”的能力。

   3.(2分)(a)回家 (b)嫁。意近即可。此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工具书掌握关键字词音形义”、“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句” 的能力。这里具体考查学生辨析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4.(2分)示例1:为官一身清,赢得高洁名。 示例2:不求名利守高洁,一生恬让留清名。 

   示例3:清廉正直垂青史。点明刘一儒品格,且诗句特征明显,得2分;品格评价不准确,或诗的特征不明显,得1分。此题旨在综合考查学生“把握文章的大意和主旨”、“了解基本文学样式”、“对文章内容有个性化的情感体验”的能力。

   

   

   

   

   

   

   六十四、(宜昌课改)

   一、宜昌(古称夷陵)钟灵毓秀,人杰地灵。阅读下边两组古诗文,然后答题。(本题共9小题,计16分) 

     (一) 

      独游玉泉寺

      (唐) 白居易

      云树玉泉寺,肩舁①半日程。更无人作伴,只共酒同行。

      新叶千万影,残莺三两声。闲游竟未足,春尽有余情。

     ------

     ①肩舁(yú):即滑竿。

      戏赠丁判官

      (宋)欧阳修

      西陵江口折寒梅,争劝行人把一杯。

      须信春风无远近,维舟处处有花开。

      山水记(节选)

      (清) 王之栋

     去城十五里为白洋,面俯江流,峰峦四列,有商英墓、传磬寺。掩映村落,可供吟赏。四十里,入沧茫溪,一带澄然如秋水。……从沧茫溪而进,别是一洞天。仲春时,桃花盛开。春暮,落花片片,点衣沾履。高岩远壑,苍松郁然;平畴广野,飞楼跨之。而尖山飘遥在望。折之而西虎牙荆门两峰相对何其雄也。……

     1.阅读《独游玉泉寺》,写出与诗题中的“独游”相照应的诗句。(2分) 

     2.《戏赠丁判官》中“争劝行人把一杯”和一句脍炙人口的唐诗意思相近。写出这句唐诗。(2分) 

     3.解释《戏赠丁判官》中加点的“维”的意思。(1分) 

     4.请给《山水记》中划横线的句子加上3个标点,使句子读起来通顺。(2分) 

     5.把《山水记》中划波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二) 诗二首

      莫愁工人丑画身,莫嫌明主遣和亲。

      当时若不嫁胡虏,只是宫中一舞人。

      (唐?王 睿)

      宁赴常流终不悔,做成雄鬼亦堪奇。

      亡秦三户因何故, 日月江河一卷诗。

   (郭 沫 若)

   

      刘一儒传

     时有夷陵刘一儒者,字孟真,亦居正姻亲①也。嘉靖三十八年进士,屡官刑部侍郎。居正当国②,尝贻书规之。居正殁,亲党皆坐斥③,一儒独以高洁名。寻拜南京工部尚书。甫半岁,移疾④归。初,居正女归一儒子,珠翡纨绮盈箱箧(qiè),一儒悉扃⑤之别室。居正死,资产尽入官,一儒乃发向所缄物还之。南京御史李一阳请还一儒于朝,以厉恬让⑥。帝可其奏。一儒竟不赴召,卒于家。天启中,追谥庄介。

      ------ (《明史?列传第一百○八》)

     ①姻亲:因婚姻关系而构成的亲戚。 ②居正当国:张居正(明代宰相)主持国政。 ③坐斥:获罪遭贬斥。 ④移疾:上书称病辞官。 ⑤扃(jiōng):关闭。 ⑥恬让:淡泊谦让。 

     1.“工人”现在多指工业劳动者。请结合诗的内容,解释“莫愁工人丑画身”中“工人”的意思。(1分)

     2.在“当时若不嫁胡虏,只是宫中一舞人”这句诗中,作者对王昭君的命运大胆假想,引发人们对历史的思考。与此类似,唐代诗人杜牧也曾用一句诗对三国人物的命运大胆假想,引发人们对历史的思考。请写出这句诗。(2分) 

     3.阅读《刘一儒传》,写出文中与加点的“皆”意思相近的一个词。(2分) 

     4.《诗二首》中划横线的诗句分别对王昭君、屈原作出了评价。阅读《刘一儒传》,请你也试写一两句诗,对刘一儒作出评价。(2分)

   答案:

   (一)1.(2分)更无人作伴,只共酒同行。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句”的能力。

     2.(2分)劝君更尽一杯酒。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根据语言环境调动记诵积累”的能力。

     3.(1分)拴、系。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句”的能力。

     4.(2分)折之而西,虎牙、荆门两峰相对,何其雄也。此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准确的停顿、重音、语调朗读”的能力。

     5.(2分)暮春时节,一片片飘落的桃花,沾满了行人的全身(衣鞋)。可意译,可直译,意近即可。

     (二)1.(1分)“画师”、“画工”、“工匠”、“匠人”、“画匠”等。

     2.(2分)“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2分)悉(尽)。

     4.(2分)示例1:为官一身清,赢得高洁名。示例2:不求名利守高洁,一生恬让留清名。 

     示例3:清廉正直垂青史。点明刘一儒品格,且诗的特征明显,得2分;品格评价不准确,或诗的特征不明显,得1分。

   

   

   

   六十五、(永州)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吓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沈复《闲情记趣》)

   17、选出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

   A、细察其纹理(细小)   B果如鹤唳云端(果真)

   C、方出神(正)      D、徐喷以烟(慢慢地)

   18、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每句2分)

   (1)蹲其身,使与台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文的描写充满童真童趣,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处,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扑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选 自刘基《郁离子 捕鼠》

   [注释] 盍去诸:何不把它赶走呢?

   垣墉:墙壁。

   20、找出文中写老鼠祸害的句子,并用现代汉语写出它的意思。(3分)

   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赵人与其子在养猫问题上各自的主张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从这则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2分)

   

   答案:

   17、(2分)A

   18、(4分,每句2分)(1)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

   (2)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

   19、(3分)(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写出内容1分,写出理由2分。

   示例: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理由:正当“我”看得格外入神时,癞虾蟆破坏了“我”的兴致。恼恨之极,却并不想伤害它,仅以鞭打示惩。这充分地写出了“我”儿时的天真活泼和独特的生活情趣。

   (四)20、(3分)

   句子是: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伤吾器用。(1分)

   意思是:偷我的粮食,毁坏我的衣服,打穿我的墙壁,破坏我的器皿和用物。(2分)

   21、(2分)赵人要养猫驱鼠,赵人之子则因猫捕鸡要赶走猫。(反对养猫)

   22、(2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凡事有利亦有弊。做事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不能患得患失,因小失大。

   

   

   

   六十六、(湛江))

   阅读(出师表》(节选),回答18叫2题。(14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讳、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猥自枉屈 猥: (2)以咨善道 诹: 

   (3)以彰其咎 彰: (4)此臣所以报先帝 所以: 

   1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以伤先帝之明 盖亦以精力白致者

   B.若无兴德之言 何陋之有?

   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D.恐托付不效 不效则治臣之罪

   

   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遂许先帝以驱驰

   C.夙夜忧叹 D.临表涕零

   

   21.请将文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答: 

   

   语文试卷 第5页 (共6页)

   22. (1)选文第2段 “临崩寄臣以大事” 中的“大事”具体指什么? (2)从作者回忆的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寄大事三件往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其怎样的情感? (4分)

   答:(1) 

   (2 ) 

   

   (二)阅读(吕蒙的故事》一文,回答23--25题。(6分)

   宁(即甘宁)厨下儿曾有过,走投吕蒙。蒙恐宁杀之,故不即还。后宁赍礼(赠送礼物)礼蒙母,乃出厨下儿还宁。宁许蒙不杀。斯须(一会儿)还船,缚至桑树,自挽弓射杀之。毕,解衣卧船中。蒙大怒,击鼓会兵,欲就船攻宁。宁闻之,故卧不起。蒙母徒跣(赤脚步行)出谏蒙曰:“至尊(指吴主孙权)待汝如骨肉,属汝以大事,何有以私怒而欲攻杀甘宁?宁死之日,纵至尊不问,汝是为臣下非法。”蒙素至孝,闻母言,即豁然意释, 自至宁船,笑呼之曰:“兴霸(甘宁的字),老母待卿食,急(赶快)上!”宁涕泣嘘欷(哽咽,抽噎)曰:“负卿!”与蒙俱还见母,欢宴竟日。

   2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宁厨下儿曾有过 过:过失 B. 宁许蒙不杀 许:答应

   C.蒙母徒跣山谏蒙曰 谏:进谏 D.属汝以大事 属: 通“嘱”,嘱托

   24.请将“蒙大怒,击鼓会兵,欲就船攻宁”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译文: 

   25.文中吕蒙形象鲜明,试概括这一人物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2分)

   答: 

   

   答案:

   18、(1)降低身份 (2)询问 (3)表明,显扬 (4)……的原因(每小题1分,共4分。)

   19、D(A中两个“以”的意思分别为“以致”、“凭”;B中第一个“之”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第二个“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C中的两个“顾”字的意思分别为“拜访”、“难道”:D中两个“效”字的意思都是“实现”。)

   20、C(“夙夜”的古今义都为“朝夕”、“日夜”;“卑鄙”的古义为“地位卑微, 目光短浅”,今义是指品德低劣;“驱驰”, 的古义为“奔走效劳”,今义是“驱赶,奔走”;“涕”的古义为“眼泪”,今义是“鼻涕”。)

   21、我在战事失败(或兵败)的时候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受到委任(或奉命出使东吴)。(“于”、“际”翻译错误每个扣0.5分,缺主语扣1分。句式不顺不对扣1分。)

   22、(1)白帝城(刘备)托孤,兴复汉室(各1分) (2)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效忠(报答)刘备父子之情。(每层意思占1分。用文中的“报先帝而忠陛下”亦可。)

   23、C(“谏”应为“劝说”的意思。)

   24、吕蒙大怒,擂起战鼓,调动军队,打算上船攻打甘宁。(错译“兵”、“就”的意思各扣0.5分,句式不顺扣1分。)

   25、吕蒙性格: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深明大义、顾全大局。(1分。答对性格中的一点得1分,每多答对一点加1分,附加分不得超过2分。)在甘宁背信弃义的情况F,吕蒙能听从母亲的意见,以国事为重,不以私怒而攻杀甘宁。(]分。)

   

   

   

   

   六十七、(重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1—15题。

   嗟夫!予尝求古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3分)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2)是进亦忧,退亦忧( )

   (3)微斯人,吾谁与归(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3.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______________形成了对比。(2分)

   14.“微斯人,吾淮与归?”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5.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境界。请结合这两者谈谈你的认识。(3分)

   

   答案:

   11、(3分)(1)居:处、处在 (2)进:在朝廷上做官(居庙堂之高) (3)归:归依(各1分) 

   I2.(4分)(1)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心理)。 (2)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各2分)

   13、(2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迁客骚人(每空1分)

   14.(3分)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1分)强烈而又含蓄的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1分)及对朋友的期望之情(1分)。

   15.(3分)提示:观点明确,言之成理,阐述清楚即呵。:

   

   

   

   六十八、(舟山)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9-25题。

      (一)(11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 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⑵策之不以其道(    )

   ⑶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⑷执策而临之(     )

   2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3分)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1.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2.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2分)

   (二)(9分)

   阂县林琴南孝廉纾①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②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③之礼?”即呼备④,赍⑤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

   [注]①林琴南孝廉纾(shū):林纾,字琴南,福建阂县(今福州人)。近代文学家,尤以翻译外国小说名世。孝廉,明清时对举人的称呼。②亟:急忙。③束修:本指十条干肉,后来通常指学生拜师或亲友之间赠送的礼物。④呼备:叫人准备。⑤赍(jī):携带。

   2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⑴从师读(      )  ⑵以袜实米(      )⑶负以致师(    )

   2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3分)

   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

                                   

   25.林琴南为什么急忙回家取米送给老师?从中看出林琴南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答案:

   19.⑴通“饲”,喂养(喂)  ⑵鞭打(驾驭)  ⑶通晓(知道、明白、懂得) ⑷面对

   20.想要与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1.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或“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强烈不满。”)

   22.示例一: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示例二:我要努力完美自己,做得更好。示例三: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

   (二)(9分)

   23.⑴跟从(跟) ⑵装满(装)  ⑶背(背着)

   24.你的心地是善良的,但这能作为送给老师的礼物吗?(或“你的想法本来是好的,但这能作为学生拜师的礼物吗?”)

   25.因为他得知老师没有米煮饭,想帮助老师。(或“因为他得知老师家很穷,没有米煮饭”。)这件事反映了林琴南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六十九、(资阳)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8—22题。(14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8.下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今齐地方千里(地域,表处所) B.朝服衣冠,窥镜(察看)

   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19.与例句中加点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A.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B.暮寝而思之

   C.臣之妾畏臣 D.何陋之有

   20.文中邹忌从与徐公的比美中,悟出的治国的道理是:(3分)

   答: 

   

   

   21.文中画线的句子在表达上的作用是:(3分)

   答: 

   

   

   22.将下边这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 

   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 

   答案;

   18.A(2分)

   19.B(2分)

   20.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让人们敢于说真话,这样才能实现大治。(3分,答对其中一方面即可)

   21.使用排比句,营造了一种步步逼近的语势,一环扣一环,给人以无可辩驳的感觉,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3分,从语势与论证关系上谈即可)

   22.①我与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4分,每小题2分,重点落实“孰与”“谓”“于”等词,译句符合句式特点即可)

   

   

   

   七十、(自贡课改)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2—15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在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2.对文中加点的词浯;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胜状:胜景,好景色。

   B.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C.南极潇湘:潇水和湘水的南边极远。

   D.骚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世称诗人为骚人。

   1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之”意为“的”,下面句中加点的“之”字不是“的”的意思的一项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前人之述备矣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4.对第一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简要记述了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以及作者写作本文的缘由。

   B.“越明年”的意思是“到了第二年”。

   C.“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写滕子京虽为“谪守”亦政绩显著。

   D.“属予作文以记之”中的“予”即范仲淹的朋友膝子京。

   15.对第二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详细描写了洞庭湖及其周围的景色。

   B.“前人之述备矣”是对“岳阳楼之大观”的小结,简洁不繁。

   C.“然则”轻轻—转,引出“迁客骚人”可能有的不同的情怀。

   D.“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反问,引出下文的写景抒情。

   

   第Ⅱ卷(共105分)

   四、(14分)

   16.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 

   ②夫战,勇气也。

   译文: 

   

   答案;

   12—15.CADA

   四、

   16.①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里)。②作战,是靠勇气的。(作战,是靠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4分,一小题2分。

   

   

   

   

   七十一、(济宁)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馕(zhǎn)粥不充,日昃(zè 太阳偏西)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明臣言行录》

   7.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

   ①晨人持汤沃灌: ②腰白玉之环:

   ③再适长山朱氏: ④往往馕粥不充:

   8.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②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9.[甲][乙]两文都有写生活条件艰苦的句子,请你各摘录一句。(2分)

   [甲]文: 

   [乙]文:

   10.[甲][乙]两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5分)

   

   

   答案:

   7.答案:①热水 ②挂在腰间(腰佩) ③到、往 ④够、充足

   评分:本题4分,答对一个得1分。 

   8.答案:①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意思。 ②有时夜里疲倦了,就用水洗洗脸。 

   评分:本题4分,译对一句得2分,意思对即可。

   9.答案:甲文:“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或“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乙文:往往馕粥不充,日昃始食。

   评分:本题2分,答对一个方面得1分。

   10.答案要点: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能够产生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促使学习成功的关键,是长期坚持“勤且艰”,专心致志。我们的生活条件不知比他们优越多少倍,我们应利用这优越的条件,学习他们刻苦勤奋的精神,使自己学业有成。

   评分:本题5分,第一问2分,第二问3分。意思对即可。

   

   

   

   

   七十二、(嘉兴)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亍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臣之妻私臣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4)时时而间进 

   20.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皆以美于徐公 (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22.从选文中看,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有哪些?请你从中概括出一条对我们的学习有指导意义的建议。(3分)

   (三)范元琰为人善良

   范元琰,字伯蛙,吴郡钱唐人也。及长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然性谦故,不以所长骄人。家贫,唯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共菘①,元琰遽退走。母问其故,具以实答。母问盗者为谁,答曰:“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于是母子秘之。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窃。

   【注释】①菘:白菜。

   (选自《南史?隐逸下》)

   

   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 元琰遽退走          (2)母问其故,具以实答

   (3)向所以退,畏其愧耻        (4)自是盗者大惭

   2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走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

   

   25、文中的范元琰“待盗者”“遽退走”、“伐木为桥以度之”,你赞同不赞同范元琰的做法?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

   19(1)确实,实在(2)偏爱(3)过失,过错:(4)间或,偶然。

   20(1)认为;(2)狂。

   21、命令刚下达,大臣们都来进言劝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

   22第一问:一是有邹忌这样的敢于直诔且善于劝谏妯忠臣,二是齐威王巷于采纳群盲。第二问答案开赦,盲之戚理即可。答案示例:(1〉要虚心地向师长、同学征求学习方面的意见。(2〉要虚长、同学提出的学习方面的批评和建议。(3〉在学习过程中要敢于挑战权威,大胆质疑。(4)要敢于、替干指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三) 

   23(1)急忙;(2)缘故,原因;(3〉先前;(4〉这,这样。

   24有人涉过水沟偷盗他家的竹笋,元琰就砍下树木做成桥来使他过沟。

   25此题答案开放,可以赞同,也可以不赞同,言之成理即可。答案示例:(1)赞同,因为元琰这样宽容的做法,最终感化了盗者,使得乡里不再出现偷盗行为。(2)不赞同,因为元琰这样做,行力,实际上是纵容了偷盗罪。

 “性情豪放”或“性情不羁”给1分)

,儿女共沾巾 青年男女 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