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春电视剧里的歌曲:张掖凝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17:17
邵振国
《 人民日报 》( 2011年01月19日   24 版)
我来到黑河哺育的地方,张掖!
张掖居河西平原中部,在我眼里它的辽阔平坦不能再以“走廊”来称呼!南面的祁连山脉我已经望不见了,遥远的视野把祁连山变得低矮而小,地平线呈出它戴雪的峰峦,银亮地勾画出蓝色天边。蓝天显得那样高,云彩那样洁白。在这块平原上,有着人们意想不到的美丽风景,虽是初冬,张掖的美丽仍旧让我迷醉!到处是湖泊、湿地,浩瀚而连接天际的芦苇荡,茂密的沙枣林、白杨林、红柳灌木林,天鹅野鸭绕湖栖息,清凌河水环城而流。
张掖的土地沃美富饶,但是也有大片的沙漠、戈壁和盐碱荒滩,因为它被南北而至的巴丹吉林和腾格里大漠包围着,这块土地上的富饶更多地浸透着人力、汗水和耕耘,它是典型的“绿洲农业”。“绿洲”既是天造,又是人类创造的奇迹,因为在绿洲中生活的人们必须首先面对大自然的不可抗力而抗之,而后始生存、创造。因而我看到这块土地上的创造与收获,就分外感到人类的力量,感到为“人”而欢欣鼓舞、自信和自豪!
数多天我走访了由南到北好几个乡镇、村社,那里的建设给予我沧海桑田的嗟叹,我眼前的河西土地再也不是那样一块朴素的、简朴的土地了!默默记起那座党河水库,那条主干渠的两岸,那水库大坝决溃后不久我走在敦煌的土地上,那时的白杨防沙屏障和一块块条田、农家院落房舍,所给予我的田园式的自给自足的色彩,都是那样梦境依稀地叠映在我眼睑,哦,那与我今天见到的多么的不同啊!
我伫立在梁家墩、党寨、大满三乡交会处,眺望那片开阔无比的原野,像望见我在东北黑龙江时所见的绥化一带的黑土地,那样在阳光下闪着沃土的亮泽,呈出一道道迤逦而长的耕作后整齐的垄印。这里就是张掖申请来的国家项目“张掖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三块区域三个特色优势产业基地:一是优质农作物制种,二是绿色生态蔬菜和反季节果品生产,三是肉牛现代化养殖。这三者循环互补,共赢凸显“绿色”和高科技成果,使之真正地走向上规模的农业产业化和专业化。
新农村小康住宅建设。它作为“三农”中的农民生活被一体地纳入综合试验示范区的课题内。迎着初升的朝阳奔到长安乡前进村,一幢幢排列的现代高楼,就是如今张掖农民的住宅。水、电、暖设施齐全,虽是初冬寒冷,我立在这住宅楼室内却感觉身心暖热,我为我所热爱着的河西农民感觉到暖热!当地的同志说,甘州区所辖的村子80%已经是这样了!
向北,驱车直抵合黎山麓下,据《穆天子传》记载,那里即是远古传说中大禹治水所开凿的合黎山峡口。即书曰:“导弱水至于合黎”的地方。周穆王西巡的时候,大禹少子河宗的子孙还生活在这里,一位名叫河宗柏絮,在这里接驾,并陪同穆天子在弱水之滨钓鱼。还有两位在这条河的下游居住着的子孙,名叫河宗伯夭、河宗无夷,他们陪同天子打猎,将猎物祭祀弱水河神。我不知道这传说记载有几分属实,我的两眼却是那样含着历史情愫凝望着我眼前的黑河。是的,我看河西人民都像是大禹的后裔,我看我眼前的黑河两岸泱泱稻田、葱茏密布的沙枣林、飞翔栖息的野鸭天鹅,无不浸携着有史以来的浑厚的文明。其实我离那座山尚远,我莫过在乌江镇所辖的一个典型的水稻之乡观光,哦,这里的景色啊!那稻田已是收割后的茬地,一块块灌满冬水歇息,橘红色的丽阳照射如镜。那位镇党委书记对我说,原先我们全乡种有10万亩水稻,后来为了节省水,给下游的额济纳旗,我们只保留种植了3万亩。
哦,我是那样惋惜我们的生产能力与自然资源冲突下的不得已,我感慨我们张掖的潜能巨大!接着我们到了乌江镇近旁一个村的住宅区,那是一栋连着一栋别墅式的小楼院落,连成整整一条街面。在乡文化站,走进一楼,见迎面雪白的壁端挂着一幅笔劲墨酣的书法字画,书写了一首赞美乌江的诗:“秋雨朦胧入夜凉,千顷稻谷始归仓。东湖钓出金鳟贵,不让江南鱼米乡。”这不仅唱出塞上江南的富饶美丽,还道出了张掖农民的勤劳辛苦,农民们在“入夜凉”的时候才做完稻田里的农活!
是的,这里的一切都是张掖人民发奋拼搏才取得的!张掖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已使26.4平方公里的新区初具规模,已建成南、中、北三个大湖及所有的滨河大道和环湖大道,及给排水管网,并植树绿化面积已达2300亩。这种建设速度是我见所未见的!我作为一个甘肃人,可以毫无愧色而自豪地说:张掖是全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伟大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