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最爱的你txt叶非夜:“丁克率”“无胎化”加剧民族慢性自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4:41:35

  “丁克率”“无胎化”加剧民族慢性自杀

  在中国实行“一胎化”的同时,从西方国家传来了“丁克化”。“丁克化”家庭模式,是一种“4∶2∶0”模式:第一代4个老人,第二代两个父母亲,第三代一个也不要,彻底告别历史,完全埋葬未来。

  一、4:2:1到4:2:0,“中国香火”还能延续几代

  “丁克化”对中西方的杀伤力是大不一样的。因为西方国家虽然有一部分家庭是丁克化,但是其他家庭是多子化,可以在人口总量上加以弥补。而中国的一部分家庭丁克化,是与其他家庭的“一胎化”相结合的,一部分家庭的“一胎化”,本来就使人口急遽减少,其他家庭再搞“丁克化”,国家的人口总量更是雪崩式减少。因此,丁克化是困扰西方国家的一个难题,更是一个危及中国未来的危机。如果让“丁克化”普及化、持续化,那么,中国就将加速走向“无人化”。

  “中国丁克”——“中国特色”

  我们可以这样定义中国丁克家庭:中国式的丁克家庭,是“有婚姻而没有生育、有家庭而没有子女”的家庭,是一种“自愿”或“被迫”不生不育的家庭。之所以强调自愿,是说明中国丁克与西方丁克有相同和相通之处;之所以强调被迫,是说明中国丁克有一个与西方不同的特点,那就是有相当一部分中国丁克,是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而被迫无奈地做了丁克。

  20世纪90年代一份对“丁克”家庭的调查问卷显示,中国特色的“丁克理念”,决定了一些人选择不生育子女这一生活方式的四个主要原因:一是出于对中国人口问题的忧虑,认为多生孩子是添包袱,不生孩子是做贡献;二是为了使自己生活得更轻松,不愿意为了“生育”而影响“生活”;三是为了实现自我,不愿意为了后代而牺牲当代;四是虽然夫妻双方有收入,但是养育孩子有困难,生育孩子的成本和代价高昂,因此是被迫做丁克。

  一项针对学历为硕士以上的中国高学历阶层的调查发现,对生育的意义虽然在总体上持肯定态度,但是对生育的担心和忧虑加重。其中,担心生育孩子“牵扯精力的占25.4%,担心生育“影响工作”的占16.7%,担心“经济能力有限”的占18.6%,担心“影响两人世界”的占13.6%。结果,生孩子成为一件越来越令人畏惧的事情。

  令人忧虑的是,中国丁克不是没有爱心,而是爱心别移。一些年轻的“丁克”夫妻,一方面不愿养育子女,另一方面又想享受为人父母的温馨与乐趣,于是他们纷纷养起了宠物,像爱孩子一样爱宠物。这些被人们称为“丁宠”的家庭,他们给自己的宠物提供优厚的生活待遇,并把宠物视为自己的精神寄托。这种以养宠物代替养育后代的心态,是一种变态。

  中国丁克为了使自己生活得更轻松而逃避生育后代的责任,对于自己来说,实际上是年轻时轻松,年老时沉重;对于社会来说,是丁克家庭轻松、非丁克家庭沉重,因为养育社会下一代的任务,是由非丁克家庭完成的。在这个意义上,丁克们的实现自我,实际上是一种高度自私。

  “丁克家庭”——高速增长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丁克家庭在中国大城市出现,90年代以后,丁克家庭比例逐步上升,并且开始向中小城市发展。目前尚无全国丁克家庭总的准确数字,但是从一些大城市的调查情况看,其数量已经达到相当规模。根据陆学艺在《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一书中提供的情况:1979~1989年,上海市区的丁克家庭大约占全市家庭夫妇总数的2%~3%,人数超过5万。1986年,广州市结婚而不愿意生育的只有3万,1989年底猛增到7万左右。进入21世纪后,估计全国丁克夫妇突破400万对,北京超过40万对,上海超过50万对,广州也有30万对以上,中国家庭丁克化的速度非常快。

  中国丁克群体的发展,出现以下几个趋势:

  一是和年长者相比,年轻者更可能选择丁克。根据上海市妇联调查,丁克家庭已经占到上海家庭总数的12.4%,而如果只是选取20~40岁年龄段的样本,这一比例会更高。丁克家庭,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的一种婚姻时尚。

  二是和男性相比,女性更可能选择丁克。一些丁克家庭选择走丁克之路,往往是由妻子提出来的。在丁克家庭,妻子往往有比较高的收入,有自己的事业,时间和机会成本比较高,养育孩子的成本也比较高,对于这种家庭的妻子来说,事业第一,养孩第二,生儿育女要为事业成功让路。

  三是在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中,丁克现象更为常见。选择丁克人生的,多是大中城市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白领阶层。他们一般文化素质高,事业心强,崇尚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有强烈的成就动机和独特的人生观、婚育观。一些调查显示,有11%以上的当代大学生表示将来不打算要孩子。

  四是在收入高的群体中,选择丁克的概率更大。

  三、中华民族不能变成“丁克民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重道远。西方国家在成为“发达国家”以后,社会才出现丁克思潮,而中国特色的丁克思潮,则是在国家处于“发展中国家”的阶段,就提前泛滥起来,这是不利于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的。

  “青壮不生孩”——“老来徒伤悲”

  “养儿防老”的中国古训,多年来被作为封建生育理论和封建人口思想,饱受指责与批判。然而,当我们用世界视野和现代眼光来重新审视的时候,却发现,这个中国古老的生育信条,包含着跨越时空的真理成分,只要把“养儿防老”调整为“养孩防老”,就颠扑不破了。在现代社会,养老不只是靠儿子,女儿也是可靠的。有人认为,未来经济发展了,养老制度健全了,没有孩子也能解决养老问题。这种“无孩也能养老”的时髦观点,对于个体来说,无疑是对的。但是对于整个国家、民族和社会来说,就不对了。

  现代养老制度的实质,归根结底是人养活人。是从事工作的劳动人口,养活失去工作能力的老年人口,而不是养老制度在养老年人。老年人手中的货币,必须有劳动人口把它变成真正的财富,否则它就是一堆废纸而不能购买任何东西。任何养老方式,真正的依靠者和供给者还是孩子:不是自己的孩子就是别人的孩子。上一代人的养老,只能依靠下一代人的工作。如果整个社会都不要孩子,国家没有下一代,未来没有劳动者,一切养老制度都是零。今日无人养孩,明日无人养老。整个国家、整个社会,唯一的出路、最佳的选择,就是养孩防老。所以,养“儿”防老有局限,养“孩”防老是规律。

  一个家庭选择丁克模式,不仅是家庭内部的“家政”事务,而且是关系社会、关系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国政”事务,关系到丁克群体本身的养老问题以及整个社会的养老问题。就丁克家庭本身来说,老来没有子女照顾,解决养老要依靠社会。而就整个社会来说,丁克家庭将加速国家人口老龄化,提高退休人口赡养率,加重整个社会的养老负担,降低整个社会的养老能力。

  可以说,丁克群体,他们是靠上一代的财富成长,却把抚养下一代的财富用来自我享受。丁克群体,是以本代享受为核心,吃了上代吃下代(年轻时把用于养育自己后代的财富自我消费了,年老后又靠别人养育的后代维持自己的养老事业),是一代人享受三代人的财富。是对祖先不负责任,是对后代不负责任,是对国家和民族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的未来特别是老年不负责任。丁克家庭不是什么“先进家庭”,而是逃避责任和使命的“自私家庭”;丁克家庭不是什么“幸福家庭”,而是因素不全的“残废家庭”。在丁克家庭中,没有天伦之乐,丁克家庭的晚年,是孤独和寂寞的。许多丁克家庭到晚年都晚景凄惨、后悔莫及。

  为了“国家现代化”——减少“家庭丁克化”

  家庭丁克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副产品。但是,国家现代化并不要求家庭丁克化,因为家庭丁克化不利于国家现代化。

  人口学家指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是人口的可持续生产,要保证人口相对于前一代不增加也不减少的稳定状态。在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均寿命和死亡情况下,一个妇女平均需要生育2.1个孩子,才能保持世代更替水平。而中国要保持这一水平,需要每个女人生育2.3个孩子。所以,中国不能成为“丁克国”,中华民族不能成为“丁克族”。

  追求“丁克化”,凸现了现代人的脆弱与自私。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说:“男女相约共同担负他们所生孩子的责任就是婚姻。”而丁克群体不承担生育后代的责任,他们高举“不生育”的大旗出现在世人面前。丁克的脆弱与自私,表现在为了自己的生活质量,把后代当拖累。中国一些男女,是未富先懒,懒到连孩子都不想生育了。许多大城市的年轻夫妇崇尚丁克,他们要房子、要车子,就是不要孩子,以此保持和提高自己的生活品位。这是一种害怕困难的脆弱,是一种追求享受的自私,是一种逃避责任的犯罪。

  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生物界遵循的是优胜劣汰的原则。如果将这一观点运用到人类社会,那么社会的发展,需要低素质的人口所占比例降低,需要高素质的人口所占比例增加。这样,人类的平均素质越来越高,有利于社会进步。中国丁克率的上升,不仅关系到中国未来人口的数量,也制约中国人口的质量。因为丁克家庭多是属于高学历和高收入群体,如果他们选择生育,可以使孩子得到更良好的生活和教育条件,更健康地成长。优秀人口选择不生育,等于肥沃良田不耕种,不仅是优质资源巨大的浪费和损失,而且教育水平不高的人群却在多生、超生,这样,社会就出现人口逆淘汰,不利于整个国家和民族人口素质的提高。

  把中国物质现代化的过程,变成一个家庭“丁克化”的过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尚未实现,“丁克化”就已经使中国“和平衰落”、后继无人。所以人们说,丁克文化是终止历史、埋葬未来的文化,“丁克一族”是中华民族的“掘墓人”。

  为了国家现代化,必须抵制家庭丁克化。

  四、不生孩子,多交税

  生育,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事情,而且是国家和民族的事情。生育,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没有承担责任,没有履行使命,当然要多交税,以另外一种方式尽责任,从而把“享受型”的丁克家庭,变为“贡献型”、“责任型”家庭。

  不生孩子多交税,是为了实现生育公平。父母养育孩子的成本投入,包括物质投入和精神投入,从孕期就已经开始了。孩子出生后所需费用更大,包括吃穿住行、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结婚费用等。父母还要承受子女因学习、健康、安全、工作等问题引起的心理压力等。这些成本和代价,往往难以用金钱衡量。因此,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看,把生育孩子的义务,只是让一部分人承担,是不公平的,如果还要对那些不承担生育孩子责任的家庭实行奖励,那就更不公平了。

  丁克是功还是罪——无胎该奖还是罚

  中国计划生育的一个重要政策,就是鼓励“一胎化”。而有专家把这一政策推向极端,居然提出“无胎化”,而且鼓噪要奖励“无胎化”。

  曾有专家提出过这样的“高论”:“丁克家庭对祖国发展有贡献,应该享受高保!”还有专家提出“城乡一胎、特殊二胎、严禁三胎、奖励无胎”的建议。此类专家主张通过“奖励无胎”,使中国总人口快速减少,以快速提升人口素质,快速赶上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力和人均生活水平。在此类专家看来,中国的问题都是人口惹的祸,必须奖励“无胎化”,以“大跃进”的方式减少中国人口,才能够在提高生活水平上“超日赶美”。如果没有人口数量的绝对降低,中国无法从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方面赶上发达国家。中国人口大目标必须加速实现人口零增长,并提出了两个百年人口目标,即在100年后将中国人口降到8亿,200年后降到3亿,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人口过多与人均资源长期紧张的问题。

  1994年上海市在全国率先出现了人口负增长,其出生率是6.5‰,死亡率是7.82‰,负增长率为0.78‰,其中当然有丁克家庭的一份功劳。上海2006年出台了奖励丁克的政策,鼓励更多的人效仿丁克,推动更多的“上海人”都变成没有子孙后代的“丁克人”,大大加快了上海市走向“丁克化”的步伐。

  在重奖“无胎化”倡导者看来,独生子女家庭是一胎化,而丁克家庭是无胎化,丁克家庭是计划生育的先锋和标兵,丁克化超越一胎化,岂不是贡献更大?独生子女有补助,连独生子女也不生的,更应该得到奖励。

  丁克是“功”还是“罪”?丁克该“奖”还是该“罚”?有专家指出,丁克家庭将本应用来养育下一代的精力和财力,都花费在歌厅、酒吧、牌桌上,花费在自我享受上。丁克家庭,一方面享受人口众多带来的物质繁荣,享受别人养育的孩子提供的养老金,一方面却又不承担繁衍人口的社会义务。不要说这样的福利社会难以持续,就是人口本身的再生产都难以为继,这是一个民族的慢性自杀。这种断子绝孙的行为,这种葬送国家和民族的延续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模式,实质上是一种犯罪,应该受到处罚,而不是给予鼓励和奖励。

  “母亲”——比“妇女”伟大

  日本前首相森喜朗认为,不生孩子的妇女,不配享受养老金。森喜朗建议取消“妇女节”,设立“母亲节”。

  森喜朗的观点和建议,有一个重大的前提,那就是“母亲”和“妇女”不是一个概念。“妇女”是一个和“男人”相互对应的概念,表示的是一种天生的性别差别和性别归属。“母亲”则不是一般的妇女,而是生育了孩子、养育了后代的妇女,是承担了生育孩子种种辛苦和克服了养育后代重重困难的妇女,是为延续种族、兴旺民族、创造未来而作出贡献、立有功劳的妇女。所以,妇女是一种性别,应该得到平等和尊重;而母亲,则是一种高尚,一种境界,一种奉献,应该得到敬仰。“母亲”比“妇女”伟大,“母亲”比“妇女”神圣,母亲应该享受高保,母亲应该受到褒奖。母亲,是所有女人中最可爱的女人、最可贵的女人、最可敬的女人。

  女性的人生,有两个标志性的特征:一是建立家庭“为人妻”;二是繁衍后代“做人母”。结婚成家做妻子,生育后代做母亲,是最有女性特色的成功。我们的社会,应该营造的是“母亲比妇女伟大”的文化氛围,而不是鼓吹“不生孩子的妇女最光荣”,不能形成“有孩子的母亲是棵草,不生孩子的妇女是个宝”的舆论环境。

  “非丁克家庭”有功——应该被奖励

  提出“丁克家庭对祖国发展有贡献,应该享受高保”的理由是:“孩子一生下来,对于国家的教育、医疗、就业等一系列压力随之而来。生得越多,国家的投入就越多。”因此,相对而言,“丁克家庭”对社会的贡献大,到60岁后享受高保是“有充分理由的”。

  这种论调,忽视了或者有意回避了一个公认的经济学常识,那就是,一个人其人力资本积累的大部分是在家庭内部进行和完成的,主要是依靠家庭的力量完成的,特别是在生命周期的初级阶段更是如此。一个人首先是“家庭人”,其次才是“国家人”。即使是在社会福利高度发展的西方国家,虽然具有免费到高中的义务教育,虽然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家庭分担的高校教育成本通常只占13%~15%,但是从总体来看,在一个人的生命成本中,家庭的投入也是大头。并不是多孩子家庭赚了国家的便宜,而是国家赚了多孩子家庭的便宜。这也是发达国家许多家庭不愿意养孩子特别是不愿意多养孩子的重要原因。

  在中国,家庭所分担的教育成本占高中全部投入的70.1%,占大学的66%。在中国的财富分配中,属于工资的部分,只占GDP的12%,农民的收入不到GDP的10%,工资总额不到GDP的22%。可以说,中国人养孩子的费用主要靠自己,父母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在成人之后,78%的贡献却要给社会,而拿回来的只有22%。也就是说,在中国培养孩子的全部成本中,家庭付出的占90%以上,却只拿回22%的产出,形成了一种高付出、低回报的人口生产和财富分配模式。所以,真正为社会而牺牲、真正为国家做贡献的,是那些生育孩子的家庭,而不是那些不生育孩子的“丁克家庭”。

  丁克家庭增长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是一个时髦的倾向,就是把家庭只作为一个享受单位,而不是一个责任单位。“丁克家庭”吃喝玩乐舒服享受了,连孩子都懒得生,到老了还要盯上别人家孩子创造的财富,对这样的家庭怎么能够给予高保、实施奖励呢?他们是没有尽到责任的家庭,而不是对国家有大贡献的家庭。对社会有贡献、对中国发展有功劳的,恰恰不是丁克家庭,而是“非丁克家庭”。应该奖励的是“非丁克家庭”,而不是“丁克家庭”。

  五、解决“高孩价”,保障每个家庭养得起一个孩子

  一位外国专家讲过这样的话:“一个民族的文明质量,可以从这个民族照顾老人的态度和方法中得到反映。而一个民族的未来,则可以从这个民族照顾儿童的态度和方法中预想。”中国“婚恋危机”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现在“养小”养不起,未来“养老”养不起。

  “养得起一个孩子”,在中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现在城市的高房价、高物价、高工作压力、高医疗费用、高孩子养育成本,与人们的“低收入”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让人们生不起孩子、不敢生孩子。要抑制“丁克家庭”在中国的发展,就要解决“高孩价”问题,保证一个家庭能够养得起一个孩子,解决民生问题,必须解决民众敢于“生育”、能够养育一个孩子的问题。

  拒生“穷三代”——一些家庭“被丁克”

  在西方发达国家,丁克家庭是“兴趣”,而在中国,一些丁克家庭是“无奈”。中国“丁克家庭”大致有两个组成部分:一是部分年轻人在思想观念上就崇尚丁克家庭,追求丁克生活,这是属于新潮流,是“主动丁克化”。二是由于收入水平低,养育孩子困难大,不敢生孩子,结果被迫和被动走上了丁克化道路,成为“被丁克”家庭。在中国0.4%的家庭占有70%的财富的情况下,在收入差别扩大的情况下,大多数人的生育愿望自然就成为一种奢望,养不起孩子、不敢生孩子,自然就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突出社会问题。

  中国多年有一句话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指的是一种穷人喜欢生孩子的社会倾向。而现在出现新现象,就是“中国穷人不想生孩子”。一则名为“我不想给月薪2500元的穷老公生孩子,我错了吗?”的帖子在网上引发热议。发帖女子与丈夫结婚3年多,公婆盼着抱孙子,但是她拒绝生孩子,理由是不想生出一个“穷三代”,不想孩子一出生就输在起跑线上。她说,她和她老公的收入都很少,工作不稳定,“我们还要做近20年的房奴”,“我和老公说过,等他的收入足以养活老婆孩子时,再谈生孩子的事情。但我心里明白,这基本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她说:“生了孩子就是害了孩子。亲友都询问我们为什么不要孩子,我们每次都回答说要赶时髦,做‘丁克家庭’,殊不知我们其实是‘被丁克’家庭,我们也想趁着年轻要个小宝宝。”

  环球网就“是否收入低就不能生孩子?”进行调查,近九成网友赞同“收入低、不生育”。他们认为,在现代社会,没有较高的收入,不能保证孩子出生以后有好的物质保障,能够接受良好教育,那么孩子的前途和未来,眼睁睁就是个“穷三代”,还不如不让孩子出生。一位32岁的已婚女士说,不敢生孩子,养不起,生了完全是害了他,我自己混得不好也罢,但我不能祸害下一代。

  在西方丁克思潮影响下兴起的中国丁克家庭,除了一些新潮式、享受式之外,特别需要关注的是“贫困式”、“无奈式”。那是一种想要孩子却因经济限制而不能要的痛苦选择,是一种在“生存”和“生育”之间的被迫选择。本来意义上的丁克家庭,是夫妻有收入却故意不生小孩,而中国式“不能祸害下一代”的丁克家庭的产生,则源于夫妻因收入限制而不得不做出的自我约制。这是中国丁克家庭的悲哀,也是中国社会的悲哀。

  “高房价”可怕——“高孩价”可悲

  养孩子真的是件“烧钱”的事。零点研究咨询集团2010年发布的“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生育意愿调查”结果显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受访夫妻月收入的心理底线是8078元,才敢要孩子;在武汉、哈尔滨、太原、西安和昆明等省会城市,受访者的心理底线是5169元;县城地区则是4454元。这一调查结果,得到中国社会的广泛认同,有些人觉得再高一些才能“生育子女”,因为周围同事“生育子女”的经验足以证明。有人比喻说,在20世纪70年代的农村,生孩子就如同添双筷子。而现在,生孩子所花费的成本太高,导致人们“谈孩色变”,普遍有一种“生孩恐惧症”。

  养孩贵、养孩难。有人统计,现在从小孩出生到上大学的花费,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一位妇产科专家介绍,20世纪70年代,生个孩子只要几元钱,80年代四五百元,90年代则要两三千元,现在已上涨到四五千元。有一位网友列出了每月孩子花费,包括医疗、吃穿、玩具等高达5000元,而他的工资仅有2500元,只能靠父母和岳父母“集资”支持。根据目前的政策规定,夫妻均为独生子女的,允许生两个孩子。而调查显示,在城镇地区的已婚受访者中,即便夫妻俩均是独生子女,也仅有42.7%表示希望可以生两个孩子,另外有56.2%表示只生一个孩子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