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本科是成人高考吗:百年老校 沧桑百年《原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6:35:05

百年老校 沧桑百年《原创》

 云南   阿烨                

宜良,土地肥沃 ,沃野平川,南盘江灌溉着万亩良田,茶马古道横贯东西百余里;这里地灵人杰,是古滇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宜良有很早的办学历史,沿茶马古道就有十余所百年老校。据文史记载,明清两朝,宜良就有进士18人,举人109人,选拔的贡生(秀才)358人。时至今日,我们的百年老校依然焕发着迷人的光彩。

宜良文庙

现在的宜良一中、宜良进修学校、匡山小学就在文庙中办学。有文字记载,可考年限距今519年,为中国屈指可数的最大文庙之一。如果雉山文庙与后建文庙合而为一,它当属中国第二大文庙。今天的文庙建设年限长达160年之久,到今天依然占宜良的半个城。

宜良文庙,据文史记载见于明弘治(1488)年间,距今515年。明正德8年(1513年)成立雉山书院,清乾隆51年,(1887年)改称雪堂书院。宜良其实是分两次建设,是两个文庙,现在两个庙装着三个名校,一所是云南有名的省一级完小——匡山小学,有文史记载为“雉山书院”;一所是人才辈出的——宜良一中,有文史记载为“雪堂书院”,另一所是文庙学海——现在的宜良教师进修学校。

匡山小学——曾名为“雉山学宫”、“雉山文庙”,“雉山书院”,就方位而言,是中国文庙建筑的“错版”。

雉山,又名凤翅山,位于今天的宜良城南,属凤凰山山脉,山势横亘东西,为宜良旧城枕山,形如一只大鸟将巨翅伸展于宜良坝子,相传有彩凤双宿不去而得名。雉山文庙沿山势而建 ,因而坐南向北,孔子被尊奉为圣人,历代帝王多有封号,与帝王比肩,理应坐北向南,接受世人祭祀。雉山文庙与“四象”相驳,方位相反。在传统建筑中,方位是有确定性的,不可以随意改变。雉山文庙成了中国文庙建筑中的一个“错版”。

据史料记载,雉山文庙历时65年建成。第一进为文明坊,第二进为照壁,照壁两边是“德配天地”“道冠古今”两座牌坊,第三进是畔池和大成门,两侧各建厢房7间,第四进是大成殿五间,大成殿前建月台。最后是启圣祠。

宜良一中——文庙——雪堂书院——有人称之为“中国第三大文庙。”

乾隆50年知县李淳以“建树历来当向阳,学宫面北笑宜良。”为由,搬迁雉山文庙于宜良旧成西北角,乾隆五十一年为纪念李淳建文庙之功,在讲堂左侧建“雪堂书院”,并立碑树传以作纪念。新文庙规模宏大,历时160年建成,后“雪堂书院”更名为“文昌宫”。宜良文庙东依万寿山,南面雉山,北靠小凉山;文庙左有学海,正面是畔池,畔池前至旧城西门还有两方池塘;山形分九箐。故有“三山四海九龙朝”之说。东有龙山,南有凤山,西有伏狮山,北有万寿山(小凉山为万寿山支脉),均为夕日宜良的名山胜景。布局暗合“四象”要求。

现在残存的宜良文庙还占半个宜良城,文庙沿现在的宜良一中南北轴线修建,取其升腾之意。主要建筑有大同门、状元桥、畔池、文明坊、棂星门、大成门、名宦祠、大成殿、崇圣祀、尊经阁等,形成了三进四路的建筑格局。整个文庙具有玲珑隽永,雍容华贵的清代建筑风格。文庙每一建筑皆有来历、有典故,有出处;石雕麒麟、华表(西边华表顶部不甚遗失,现存为水泥浇铸而成)、碑刻充实了文庙的历史文化内涵,把儒家思想与建筑形式有机结合,体现了儒家“天下大同”“集大成于一体”的思想理念,宜良文庙是不可多得的优秀古代建筑群。“宜良文庙沿南北中轴线绵延二万六仟余平方米,是仅次于山东曲阜、云南建水的中国第三大文庙。”

宜良进修学校——学海。

原是文庙学海,后填海建校,前身是宜良红卫兵工农小学,后为昆明市宜良师范学校,现为宜良教师进修学校,一样因人才辈出而声名远播。

七星义学

现在的七星村小学,位于茶马古道入宜良的第一站的七星村。建校年限不,在古学堂的正梁上见“光绪十八年岁次窦季冬月望九日合众    鼎建谷旦”字样,距今104年。校门前有台阶数级,院内有石象一只,石狮一只,为典型的明前造像。

七星村地理格局为典型的人造格局,暗合北斗七星。启文塔为省重点文物。启文塔——七星义学-——人造池塘把七星连成一线。

长安村义学

在宜良蓬莱乡蓬莱村内,现在称宜良县蓬莱小学,雍正元年乡间名士王朝阳创建,名长安村义学,距今280余年。曾命名长安村义学(1723年)、长安村初等小学校(1910年)、长安村国民学校(1916年)、长安村公立初级小学校、北东区公立高级小学校(1946年)、长安乡中心国民学校、1950年宜良县第四区中心小学、1954年蓬莱中心校、1965年苏羊村小学校、1967年胜利村小学校。、1969年苏羊村小学校、1997年宜良县蓬莱小学。

民国最后一位校长苏鑫田。

新中国第一任校长伏新村。

靖安哨义学堂

位于宜良靖安哨村,现在的靖安哨小学。史料可考年限,清雍正4年,距今277年。有民国二十二年时期校扁一方:靖安哨保国民学校。民国14年出金星第一个留洋学生——于白希,留洋于日本帝国大学经济系。

校内有百年古茶花、古桂各一株。花台五方石上有地方名士陈雨田、张锦堂联句:坐牵蕉叶题诗句;醉拆花枝当酒筹。

靖安哨旧时不读书以为耻,故今八、九十岁的老人,不论男女,皆能识文断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