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嫁接睫毛教程视频:3.大心材譬喻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9:09:57

3.大心材譬喻經[1]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在王舍城鷲峰山,迭瓦達答剛離開不久[2]。在那裏,世尊就迭瓦達答對比庫們說:

“諸比庫,於此,有一些良家之子[3]因信心出離俗家而為非家者:‘我陷於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了知此整個苦蘊的終盡就好。[4]” 他於是這樣出家後,獲得利養、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恭敬、聲譽感到滿意,認為實現目標。他因該利養、恭敬、聲譽而自贊毀他:‘我有利養、恭敬、聲譽,但其他那些比庫鮮為人知[5]、沒威勢[6]。’他沉迷、陶醉於該利養、恭敬、聲譽,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於同樣之苦。

諸比庫,猶如有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略過心材、略過膚材、略過樹皮、略過表皮,只砍了枝葉,以為是‘心材’拿了離開。那時有個具眼之人看見之後這樣說:‘這善人確實不知道心材,不知道膚材,不知道樹皮,不知道表皮,不知道枝葉,因此這個善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略過心材、略過膚材、略過樹皮、略過表皮,只砍了枝葉,以為是‘心材’拿了離開。若他做任何須用到心材之事[7],他的目的將不能達成。’

正是如此,諸比庫,於此,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家而為非家者:‘我陷於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了知此整個苦蘊的終止就好。”他於是這樣出家後,獲得利養、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恭敬、聲譽感到滿意,認為實現目標。他因該利養、恭敬、聲譽而自贊毀他:‘我有利養、恭敬、聲譽,但其他那些比庫鮮為人知、沒威勢。’他沉迷、陶醉於該利養、恭敬、聲譽,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於同樣之苦。諸比庫,這比庫稱為取得梵行的枝葉[8],並以此為達成目的者[9]。

諸比庫,於此,又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家而為非家者:‘我陷於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了知此整個苦蘊的終盡就好。”他於是這樣出家後,獲得利養、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恭敬、聲譽不感到滿意,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利養、恭敬、聲譽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利養、恭敬、聲譽,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戒成就。他對該戒成就感到滿意,認為實現目標。他因該戒成就而自贊毀他:‘我是持戒者、行善法者,但其他那些比庫犯戒、行惡法者。’他沉迷、陶醉於該戒成就,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於同樣之苦。

諸比庫,猶如有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略過心材、略過膚材、略過樹皮,只砍了表皮,以為是‘心材’拿了離開。那時有個具眼之人看見之後這樣說:‘這善人確實不知道心材,不知道膚材,不知道樹皮,不知道表皮,不知道枝葉,因此這個善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略過心材、略過膚材、略過樹皮,只砍了表皮,以為是‘心材’拿了離開。若他做任何須用到心材之事,他的目的將不能達成。’

正是如此,諸比庫,於此,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家而為非家者:‘我陷於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了知此整個苦蘊的終止就好。”他於是這樣出家後,獲得利養、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恭敬、聲譽不感到滿意,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利養、恭敬、聲譽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利養、恭敬、聲譽,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戒成就。他對該戒成就感到滿意,認為實現目標。他因該戒成就而自贊毀他:‘我是持戒者、行善法者,但其他那些比庫犯戒、行惡法者。’他沉迷、陶醉於該戒成就,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於同樣之苦。諸比庫,這比庫稱為取得梵行的表皮,並以此為達成目的者。

諸比庫,於此,又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家而為非家者:‘我陷於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了知此整個苦蘊的終盡就好。”他於是這樣出家後,獲得利養、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恭敬、聲譽不感到滿意,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利養、恭敬、聲譽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利養、恭敬、聲譽,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戒成就。他對該戒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戒成就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定成就。他對該定成就感到滿意,認為實現目標。他因該定成就而自贊毀他:‘我有定力、心一境,但其他那些比庫無定力、心散亂。’他沉迷、陶醉於該定成就,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於同樣之苦。

諸比庫,猶如有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略過心材、略過膚材,只砍了樹皮,以為是‘心材’拿了離開。那時有個具眼之人看見之後這樣說:‘這善人確實不知道心材,不知道膚材,不知道樹皮,不知道表皮,不知道枝葉,因此這個善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略過心材、略過膚材,只砍了樹皮,以為是‘心材’拿了離開。若他做任何須用到心材之事,他的目的將不能達成。’

正是如此,諸比庫,於此,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家而為非家者:‘我陷於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了知此整個苦蘊的終盡就好。”他於是這樣出家後,獲得利養、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恭敬、聲譽不感到滿意,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利養、恭敬、聲譽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利養、恭敬、聲譽,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戒成就。他對該戒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戒成就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定成就。他對該定成就感到滿意,認為實現目標。他因該定成就而自贊毀他:‘我有定力、心一境,但其他那些比庫無定力、心散亂。’他沉迷、陶醉於該定成就,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於同樣之苦。諸比庫,這比庫稱為取得梵行的樹皮,並以此為達成目的者。

諸比庫,於此,又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家而為非家者:‘我陷於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了知此整個苦蘊的終盡就好。”他於是這樣出家後,獲得利養、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恭敬、聲譽不感到滿意,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利養、恭敬、聲譽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利養、恭敬、聲譽,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戒成就。他對該戒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戒成就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定成就。他對該定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定成就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定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智見[10]。他對該智見感到滿意,認為實現目標。他因該智見而自贊毀他:‘我住於知、見,但其他那些比庫不知、不見。’他沉迷、陶醉于該智見,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於同樣之苦。

諸比庫,猶如有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略過心材,只砍了膚材,以為是‘心材’拿了離開。那時有個具眼之人看見之後這樣說:‘這善人確實不知道心材,不知道膚材,不知道樹皮,不知道表皮,不知道枝葉,因此這個善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略過心材,只砍了膚材,以為是‘心材’拿了離開。若他做任何須用到心材之事,他的目的將不能達成。’

正是如此,諸比庫,於此,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家而為非家者:‘我陷於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了知此整個苦蘊的終盡就好。” 他於是這樣出家後,獲得利養、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恭敬、聲譽不感到滿意,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利養、恭敬、聲譽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利養、恭敬、聲譽,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戒成就。他對該戒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戒成就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定成就。他對該定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定成就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定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智見。他對該智見感到滿意,認為實現目標。他因該智見而自贊毀他:‘我住於知、見,但其他那些比庫不知、不見。’他沉迷、陶醉于該智見,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於同樣之苦。諸比庫,這比庫稱為取得梵行的膚材,並以此為達成目的者。

諸比庫,於此,又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家而為非家者:‘我陷於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了知此整個苦蘊的終盡就好。” 他於是這樣出家後,獲得利養、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恭敬、聲譽不感到滿意,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利養、恭敬、聲譽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利養、恭敬、聲譽,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戒成就。他對該戒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戒成就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定成就。他對該定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定成就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定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智見。他對該智見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智見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該智見,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無時解脫[11]。諸比庫,不可能、無機會該比庫的無時解脫會退失!

諸比庫,猶如有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只砍了心材,知道是‘心材’拿了離開。那時有個具眼之人看見之後這樣說:‘這善人確實知道心材,知道膚材,知道樹皮,知道表皮,知道枝葉,因此這個善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只砍了心材,知道是‘心材’拿了離開。若他做任何須用到心材之事,他的目的將能達成。’

正是如此,諸比庫,於此,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家而為非家者:‘我陷於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了知此整個苦蘊的終盡就好。” 他於是這樣出家後,獲得利養、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恭敬、聲譽不感到滿意,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利養、恭敬、聲譽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利養、恭敬、聲譽,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戒成就。他對該戒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戒成就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定成就。他對該定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定成就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定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智見。他對該智見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智見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該智見,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無時解脫。諸比庫,不可能、無理由該比庫會退失其無時解脫!

如是,諸比庫,此梵行不以利養、恭敬、聲譽為利益,不以戒成就為利益,不以定成就為利益,不以智見為利益。諸比庫,這不動的心解脫[12]才是此梵行的目標[13],以此為心材[14],以此為終極[15]。

世尊如此說。那些比庫滿意與歡喜世尊之所說。

 

 

 

 

 

 

 

 

 

 

 

 

 

八城經[16]


 


[1] 大心材譬喻经 (Mahàsàropamasuttaü):译自M.29。

在本经中,世尊通过寻找心材的譬喻,说明出家人本应该致力于灭苦,但有些比库却以获得利养、恭敬、名誉为满足,认为已实现目标而陷入放逸,如执枝叶以为心材;有些比库以持戒清净为满足,认为已现实目标而陷入放逸,如执表皮以为心材;有些比库以禅定成就为满足,认为已实现目标而陷入放逸,如执树皮以为心材;有些比库以拥有智见为满足,认为已实现目标而陷入放逸,如执肤材以为心材。最后佛陀强调:唯有不动的心解脱才是梵行的终极目标。

[2] 刚离开不久 (acirapakkante):迭瓦达答(Devadatta,提婆达多)在分裂僧团并犯下出佛身血恶业之后离开不久。

[3] 良家之子 (kulaputto):当知在此是指迭瓦达答而言。他的确是纯种无杂的大选君后裔、甘蔗王的世家,按出身来说是天生的良家之子。

[4] 若能了知此整个苦蕴的终止就好(appeva nàma imassa kevalassa dukkhakkhandhassa antakiriyà pa¤¤àyethà'ti.):也有译作“此整个苦蕴的终尽必定能被了知。”(Surely an ending of this whole mass of suffering can be known. By Bhikkhu ¥àõamoli and Bhikkhu Bodhi, B.P.S.)

[5] 鲜为人知 (appa¤¤àtà):两人站一起都不认识,就连获得衣食都成问题。

[6] 没威势 (appesakkhà):没有随从,前后都没有人跟随。

[7] 须用到心材之事 (sàrena sàrakaraõãyaü):必须使用心材才能完成的工作,如制造车轴、车轮、轭、锄头等。

[8] 取得梵行的枝叶 (sàkhàpalàsaü aggahesi brahmacariyassa):圣道与圣果才是佛教梵行的心材。四资具等只能称为枝叶,他取了走。

[9] 并以此为达成目的者 (tena ca vosànaü àpàdi):他认为到此为止就已经足够了,已经得到了心材,目标已经达成。

[10] 成就智见 (¤àõadassanaü àràdheti):指迭瓦达答的五神通,或者说天眼通处于五种神通中的最上。这是在此经中所说的“智见”。

[11] 成就无时解脱 (asamayavimokkhaü àràdheti):《无碍解道》中说:“什么是无时解脱?四种圣道、四种沙门果以及涅槃,这是无时解脱。”亦即是说成就、证悟、获得九种出世间法。世间定只适用于暂时地解脱诸敌对法。所以说:“什么是时解脱?四种禅那及四种无色界定,这是时解脱。”亦即是说暂时性的解脱。虽然出世间法也是通过一次次的解脱,但仅一次解脱即是诸道果的解脱。涅槃是究竟地从一切烦恼中解脱出来,所以说这九种出世间法为无时解脱。

[12] 不动的心解脱 (akuppà cetovimutti):阿拉汉果的解脱。

[13] 此目标 (etadatthaü):阿拉汉果是此梵行的目标。即是说这才是目标。

[14] 以此为心材 (etaü sàraü):阿拉汉果是此梵行的心材。

[15] 以此为终极 (etaü pariyosànaü):阿拉汉果是此梵行的终极,是其极点,再也没有比此更高的需要证悟。佛陀用这样的结论来结束这次的说法。

[16] 八城经 (Aññhakanàgarasuttaü):译自M.52。

八城的居士第十请教阿难尊者:佛陀是否说了一法,能使比库们通过精进获得解脱、断尽烦恼?阿难尊者连续回答了十一种修习止观的方法:先证得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慈心解脱、悲心解脱、喜心解脱、舍心解脱、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和无所有处定;从这些定出定后再修观,能得漏尽,证阿拉汉果;即使不能,也可证不来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