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机器:怎样发现新闻 怎样表现新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05:41:31

怎样发现新闻 怎样表现新闻

 

 

这里讲的实质是两个问题:写什么、怎么写;

还可以进而各分为两层意思: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该怎么写/不该怎么写。

 

首先,探讨一个引题:为什么要办新闻媒体(报纸、电视、广播、网络)?作者(编者)怎样根据读者的需要写稿件(办报纸、电视、广播、网络)?

1.1.新闻媒体的两大功能:

1.1.1.传播信息——新闻的载体。

1.1.2.传播文化——先进文化的载体。

写稿和办报都是为了满足读者对于信息和文化的需要。为此,就要了解自己能发挥怎样的作用,了解自己这张报纸面向哪些读者,他们又需要怎样的信息和文化,做到知己知彼。

1.2.读者为什么要读报(看电视、听广播、上网)

读者看报的心理:得益心理、求知心理、接近心理、新奇心理,此外还有对比心理、逆反心理等。

相应地,读者需要能够给其带来好处的、能够丰富其知识的、与其密切相关的、能够满足其好奇心理的信息和文化。

相应地,读者看报有四个层次:浏览(针对整张报纸一般地看看,寻找感兴趣的内容)、阅读(针对有兴趣的稿件,从头看到尾)、注意(针对感兴趣稿件中的相关内容,仔细地看)、读解(针对报纸上对自己有特别利害关系的内容,力求甚解);也可以说:略读、详读、审读、研读。

所以,写稿和办报都要以受众为中心,写稿人要想到办报人,办报人要想到读报人。投其所好,送其所要。

 

第二个问题,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新闻作品应当怎样选材。

 

2.1.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写作最基本的规律。具体地说,

所谓“新闻用事实说话”,就是

迅速地(时效性)

用典型的(有选择的——能充分说明新闻主题的)

新闻事实(真实性——不仅要求现象的真实,而且要求本质的真实)

向广大读者(受众面——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受众面)

说话(以最能为读者接受的方式,表达作者所希望读者接受的立场)。

2.2.何谓“新闻事实”

2.2.1.哪些事实是新闻事实——该写什么

所谓“新闻”,定义是“新近发生事实的变动”;而所谓“新闻事实”,包括:新近发生的事实、新近发现的事实、新近变动的事实、新近消失的事实、新近萌芽的事实,这些事实必须是反映本质的事实,具有典型意义的事实。

2.2.1.1.写稿最关键的是选材,写作技巧尚在其次。写得不够好,编辑还有修改余地;选材不当,纵然妙笔生花,也没有见报价值。即便见了报,也没人看,或者给读者上当受骗的感觉。

2.2.1.2.什么样的事情是有报道价值的: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要求,但总体来说,最重要的因素是有新闻价值。

所谓新闻价值,包括如下因素:事实的重要性(影响力)、时新性(时效)、接近性、显著性、异常性,以及知识性、趣味性、人情味等等。

此外还要注意所报道事实的宣传价值,即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和政策,是否符合本行业、本单位发展的需要。

2.2.1.3.怎么判断某一事件的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最关键的是要能站在全局的高度来作出估量和判断。具体而言:

2.2.1.3.1.此事在本单位及本行业的影响如何

2.2.1.3.2.此事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新政策的关系如何

2.2.1.3.3.此事能否引起公众对其普遍性的思考

2.2.1.3.4.此事是否有特色,能否引起公众关注

2.2.1.3.5.此事是否有人情味、趣味性

2.2.2.哪些不算“新闻事实”——不该写什么

2.2.2.1.日常工作不是新闻,日常工作中包含的信息才是新闻。

稿件报道日常工作的时候,需要突出其中包含的有新闻价值的信息;表现本单位工作,需要着眼全局,从某个(某些)具体的典型的事例来反映全局:注意选取合适的角度,从具体的事例写起,从生动的事例切入,从有故事性的话题写起,使稿件有吸引力、有可读性。

【案例1】

这里有两条稿件,都是有关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第一条是宏观的动态,第二条是典型的事例。宏观动态一般发一条即可(全国性媒体发全国性动态,全省性媒体发全省性动态,如果一家省报发了一连串某市某县某校举行“三下乡”出征仪式的动态,就很难引起人家的兴趣,反不如反映“三下乡”开展中发生的各种典型人典型事为好。如同本案例之二。

1、题目:黑龙江30万大学生开展暑期生“三下乡”活动

新华社哈尔滨7月18日电 2006黑龙江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今日举行出征仪式,30余万名大学生将奔赴农村基层,广泛开展形势政策宣讲、科技兴农、支教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文艺演出、法律援助等活动。(本段实际只传递了两个有效信息:“三下乡”出征日期、有多少人参加,其余要么是废话套话,要么与下文内容重复——王注)

  据悉,今年黑龙江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是“青春建功新农村,共建和谐黑龙江”。围绕这个主题,这个省动员组建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重点服务团410支,分为新农村政策宣讲服务团、荣辱观宣讲服务团、科技兴农服务团、支教服务团、医疗卫生服务团、博士生和硕士生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团等类型的团体。

  实践活动将重点实施“百校助百村”,组织全省各大中专院校100支社会实践服务团重点联系100个村作为社会实践服务基地,促进社会实践活动长期化。(本文不如以“百校助百村”为题,也比一般化地报道出征动态更有效果——王注)

2、题目:“三下乡”打出品牌(主题)

鞍山一高校5年支援百余乡镇(副题)

新华社沈阳7月18日电 队旗飘扬,行囊厚重,莘莘学子整装出发。18日上午,鞍山科技大学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出征,300余名大学生组成的17个团队分赴周边十几个农村支农支教。

  这是鞍山科技大学第8次派出暑期“三下乡”队伍。仅近5年来,鞍山科技大学的服务团队就支援了109个乡镇,举办各类讲座培训村民11000余名,使大学生“三下乡”在当地农村打出了品牌。(品牌的内容应有所反映——王注)

  共青团鞍山科技大学团委副书记顾海川介绍,鞍山科技大学“三下乡”团队由一些实用性强的专业院系和大学生社团的学生组成,在深入农村、企业,对村民群众进行科技咨询,家用电器和农机维修、法律咨询、义务家教、环保宣传等服务的同时,多数团队都带着自己的课题,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调查研究。

  坚持不懈的“三下乡”活动给鞍山科技大学带来了丰硕成果,近5年来,这所大学已经派出93支服务团队,近1700名学生,共支援了109个乡镇、45个企业,仅维修农机、家电就达2300台(套),提供义务家教达62000学时,捐赠物品价值15万元。(这些是“三下乡”活动给乡下带来的成果,还应谈谈“给鞍山科技大学带来”的成果。而不能仅止于鞍山科技大学侯副校长的一席话——王注)

鞍山科技大学副校长侯锡林说,“三下乡”活动不仅要成为服务百姓,锻炼学子的舞台,也应当成为联系高校和农村的纽带。高校只有长期服务农村,才能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第三个问题,该怎么写/不该怎么写——新闻的体裁与题材

3.1.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新鲜、简明、生动、深刻。

3.1.1.新鲜:从本质上说,报道内容如果是为读者所还不了解的,就是新鲜的。

3.1.2.简明:简明扼要,以短文为主,突出信息,消息的写法。报纸对消息字数的要求:一二百字的简讯(常见),四五百字的常规消息(常见),近千字的长消息(较少)。

3.1.3.生动:

3.1.3.1.“新闻因人而生动”——要把镜头(笔触)对准人。

3.1.3.2.“新闻因矛盾而生动”——要在矛盾集中处展现新闻。

媒体宣传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但对正面宣传要全面理解。“以正面宣传为主”不是通篇表扬稿,“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也不等于“仅以正面信息引导人”。这样做对信息环境闭塞、文化水平和认知能力较低的人会发生作用,而对信息环境开放、素质较高的受众则很难产生“劝服作用”,对他们需要讲“两面理”,既要有正面信息也要有负面信息,在对正反信息的剖析中讲清道理。否则,往往会使人产生“逆反心理”,读者反倒从你提供信息的对立面去判断。现在媒体上许多所谓“正面宣传”是一些常态性的东西,而更能引起读者关注的倒是那些非常态性的东西。

总之,要学会在矛盾冲突处寻找故事;在有情节处找故事;在有人情味的地方找故事;见人之所皆见,思人之所未思。

【案例2】

题目:13岁女生考上科大少年班(主题)

老师呼吁不要给“神童”太大压力(副题)

本报讯 在前不久结束的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复试中,来自安徽天长市的13岁女生王安简被顺利录取,成为今年科大少年班录取的年龄最小的考生,一时间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

  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班主任陈卿告诉记者,王安简跟考上少年班的其他孩子一样,聪明、活泼。但是,毕竟王安简只有13岁,根据以往的经验,年龄偏小的学生入学后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能否承受少年班激烈的竞争以及学习和生活压力。针对连日来各种媒体对这位“小神童”故事的大量报道,他希望宣传单位不要对王安简进行过多的炒作。“少年班里个个都是尖子生,分数已经成为过去,必须让学生保持一颗平常心,请不要给他们太大压力!”

  据悉,王安简小学只学了4年,初中和高中各读了两年。5岁时她进入父亲所在的油田子弟学校就读,四年级下学期学校被撤并,小安简便在暑假里将所有的小学课程自学完,因成绩优异被天长市丙辉中学破格接收。初中和高中阶段她再次表现出超常的接收能力,连续两次跳级,并多次在各种竞赛中获得奖项,被老师们一致评价为“品学兼优,智力超群”。然而,成功等于1﹪的天赋加上99﹪的汗水,用她自己的话说:“好成绩并不是光靠聪明就能取得的。”高中班主任张友兵老师评价说:“一路走来,没有勤奋和努力,小安简也不会在这场录取比例达79:1的少年班考试中脱颖而出。”对于已经取得的成绩,王安简的父母希望她能忘记过去的荣誉,像她的名字那样,在少年班里平平安安成长,简简单单做人。

  陈卿老师介绍,今年少年班录取了来自全国11个省份40名考生,其中,安徽、江苏、湖北、四川以及东北的考生和被录取的学生相对较多。据了解,少年班招生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科目包括数学、物理、英语,面试包括心理测试和非智力因素测试。通过综合考试的考生最终确定被录取对象。在中科大少年班招生史上,年龄最低的入学学生为11岁。

(炒作“小神童”,年年总被一些媒体作为高考后的新闻点,这个“点”也确能引人看,但它却是蕴含了错误倾向的新闻点,本文在报道科大少年班近况的同时,重点呼吁各界不要给少年班学生太大压力,让他们保持平常心,这才是真正的新闻点——王注)

 

3.1.4.深刻:小中见大,从典型看一般,从基层写全局。

3.1.4.1.从典型看一般:

现在的媒体宣传普遍存在两种偏向:动态多、典型少;认为典型=好人好事=表扬稿。

报道典型要有新闻意识:从大量典型经验中选择中最容易为读者接受的报道角度;正确预见典型报道在指导工作中所能产生的意义作用,并在新闻报道中有意识地加以突出。

3.1.4.2.从基层写全局:

有两种稿件:动态稿与深度稿;

相应也有两种采访方法:突击式采访与蹲点式采访。突击式采访主要用于事件性新闻,而蹲点式采访的作用则是:认识社会、积累素材、发现问题、提炼题目。

3.1.4.3.小中见大:从小事情中寻找大意义:着眼全局,立足具体;抓住矛盾集中的“热点”,剖析解决问题的“难点”,将某个具体问题的解决,与大背景相联系,就成为“重点”。

3.2.表现新闻应注意避免哪些问题——从宏观层面看不该怎么写。

现在有不少稿件往往只报道孤立的、单个的事实,而没有把它放在大的背景下、与旁的事实联系起来作报道。

在别人已经对某一题材做过报道的情况下,要怎样挖掘新的报道思路呢?可以:对立统一反向立题目,追踪演变纵向拓题目,触类旁通横向找题目,寻因溯源深度挖题目。

3.3.常见新闻体裁之一——消息

3.3.1.消息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

3.3.2.标题:即确定内容、定好题目。“题好一半文”,做好标题更多的是编辑的责任,但作者要吸引编辑目光,首先要定好标题。

标题写作四原则:概括新闻主要内容;突出新闻主要事实;写作要准确、简洁、新颖、有文采;体现立场。

导语是新闻的浓缩、概括和提炼,标题则是导语的再浓缩、再概括和再提炼。

3.3.3.导语:

“导语是新闻写作中最重要的部分。抓住或失去读者,取决于新闻稿的第一段,第一句,甚至第一行。”

新华社对新闻导语曾提出过三项要求:新闻的高潮应该放在前面,而不是放在后面;开头几句话,就要把主要意思写出,使读者不能不看下去;在第一段里就用生动的语言把读者抓住。

导语的形式:概括式导语(直接交代几个W)、新闻式导语(突新闻中最重要的事实)、引语式导语(直接引用新闻主人公最关键最生动最能表现其特色的讲话)、对比式导语(在交代主要新闻事实的同时,也把另一个重要性与前者相近、或意思与前者相反的新闻事件也同时写入,作为对比。

导语要突出最实质的内容(何人、何事、何时、何地);

导语尚短:一般以100字为限。美联社的要求是35个英文字(1970年代),后来降至25个英文字(1980年代)。

迟发新闻的导语补救:新由头、软导语。

3.3.4.怎样写好消息的主体

写出特色:越具体越易写出与他人不同的特色,越具体越易生动。由小见大,从具体写出一般,从特色反映整体。基层的凡人小事、成功的管理措施、有典型意义的工作经验、围绕中心工作克服某项困难所采取的办法,都是采用率较高的稿件。

主题集中:一般一篇稿件只需要也只能表现一个主题。

表达方式:多用事实,少用概括;多用叙述,少用描写和议论。

切口宜小:切入口越小越容易具体,越容易出特色。

怎样运用老事实:老事实,新角度;新由头,老背景;老事实,新发现。

3.3.6.怎样写消息的背景:不一定每篇都有,但背景一定要能对新闻主体起衬托作用,背景写作宜简明扼要。

【案例3】

题目:为防考生上当受骗 黑龙江省公布全省高校名单

本报讯 眼下正值高校招生录取的紧张阶段,为防止考生上当受骗,方便他们选择和接受相应层次、类别的高等教育,黑龙江省教育厅于近日公布了本省高等教育学校(机构)名单。(本段为导语,以最简洁的语言将“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诸要素报道出来——王注)

  据了解,往年同期,个别院校为招揽学生进行不实宣传,一些不法之徒利用考生急于就学的心理进行招生诈骗,使得考生权益受到侵害。为防止此类事件,今年黑龙江省首次公布全省高校名单,一方面便于考生和家长查询、核对,另一方面便于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高校的管理。(本段为背景,简要说明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王注)

  截至2006年7月6日,黑龙江省共有普通本科院校25所,高职(专科)院校40所,独立学院9所,成人高校28所,具有研究生培养资格的科研院所8所,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62所(详细名单略)。(本段为新闻主体,详说新闻事实内容——王注)

  黑龙江省教育厅特别提醒参加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的考生以及各界人士,在报考、选择志愿和报到时注意查询此名单。(本段为结尾,也可视作新闻主体的第二层内容——王注)

3.4.常见新闻体裁之二——通讯

通讯的结构:珠(典型事例)与线(主题),寻珠穿线。

通讯要围绕主题展现典型事件,以典型事件为主干,以情节、细节为表现,以概括为辅助、为过渡。议论和抒情可有但不可多,点到即止,片言居要,让读者自己去感悟。

3.4.1.人物通讯:人物通讯要写出此人的个性、思想、风格。要从具体生动的典型事件入手,通过具体的场景、细节,通过人物的语言、对话,尤其是直接引语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切忌没有故事、没有场景和细节、没有他所说的话,而光靠作者的想当然来反映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切忌高大全,没有人情味,使人敬而远之甚至望而生畏。

3.4.2.事件通讯(工作通讯):也要通过人的活动、人的思想来展现事件(工作)进程,切忌“见物(事)不见人”。

3.4.3.风貌通讯:着重描绘社会变化、时代风尚及风土人情的报道,它可以反映一个地区、一条战线、一个单位发展变化的新气象、新面貌,可以报道重要的建筑工程、展览会等内容,还可以介绍旅游风光、名胜古迹、他乡风土等。其形式还可细分为见闻、巡礼、侧记、散记、纪行、掠影、游记、印象记等等。写好风貌通讯,要注意通过选取典型事实反映事物全貌;选准角度,重点写“变”:通过写人来展示风貌,并在展示风貌中展示人的风采。风貌通讯不仅仅只展示成就,也可以关注生态变迁、生活状态等,使风貌通讯主题更深刻、更具时代感。

3.4.4.小通讯(包括新闻故事、新闻特写、新闻速写、新闻花絮等):新闻速写是借鉴绘画中速写的方法,用快速捕捉和简笔勾勒的手法迅速描绘出事物或人物的主要特征的新闻报道体裁。新闻花絮则是重大新闻事件中的一些趣闻,其所选择的大都是一些细节性事件,篇幅通常很短,但内容既有信息价值又有审美价值,以小见大,风趣幽默,言简意赅,往往对新闻事件主体的报道起侧面烘托的作用,有助于帮助人们加深对新闻事件的理解。

【案例4】

(以下两则新闻报道,反映的都是今年湖北实行高招公开的情况,第一篇稿件的体裁是特写,第二篇的体裁是消息,两篇各有千秋,前者更具现场感,后者则有更多的面上信息——王注)

1、题目:在“神秘禁地”感受阳光

7月14日20时整,在“2006年湖北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现场”,来自武汉的16岁考生梅洁轻点鼠标,湖北第一批录取院校正式开档,20分钟后,3万多名考生的电子档案投向全国158所高校。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庄严时刻。长期被视为“神秘禁地”的高招录取现场,首次迎来了考生、教师和家长代表,幸运的梅洁亲眼见证了3万多考生的命运跃上新的起点。

  为了让普通群众感受高校招生网上录取工作,湖北省招办随机抽取了7名考生代表、两名高中教师代表和3名家长代表,请他们参观录取现场,与工作人员面对面交流。

  来自黄冈高中的教师代表陈绍荣每到一处都会提出尖锐问题,“录取快结束时高校再追加计划点名招生,你们能不能控制?”“高校对考生有选择权,你们有什么手段监督他们保证公正?”“怎么杜绝录低分、退高分的现象?”

  对这些过去曾被当作“机密”的问题,现场工作人员一一作出了详细解释和回答,老师不住地点头称是。老师从教27年,今年又有61名学生过了重点线。参观结束时,他感慨地说:“过去录取时我是担心、操心、揪心,现在耳闻目睹了招生录取工作的改革成果,我感受到,政策透明让人开心,现场操作让人放心,录取结果让人舒心。”

  来自武汉的考生家长丁新原以为今天只是来“走走形式”,连自己女儿的考号都没带。当她找到报名号请工作人员查询到女儿的档案“已经投档”时,眼眶都湿润了,连连感叹:“没想到这是真的!”而在“网上答疑小组”,当她发现曾与自己在网上对话的“巩平”不是一个人,而是十几个工作人员共同的名字时,直呼“太神奇了!”

  考生家长陈佑林参观完现场感慨地说:“现在我真正体会到‘分数够了谁都不用找,分数不够找谁都没用’这句话实打实的分量。”

  来自恩施市太阳河乡的土家族姑娘陈丽兴奋得双颊绯红,她激动地说:“今天我一直觉得像做梦一样,因为有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离开家乡,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到这么神圣的大场面,这是我一生最美好的回忆。”15日是陈丽19岁的生日,她说:“见证招生录取‘阳光工程’,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礼物。”

2、题目:请考生代表现场启动高招录取投档程序

本报讯 7月14日20时整,安静的湖北省高招录取现场内,来自湖北省实验中学的考生梅洁轻按鼠标,包括梅洁自己档案在内的30878份档案投向了158所高校,整个湖北省第一批重点院校考生投档程序就此启动。

  梅洁的妈妈及其他10位考生、家长、教师代表见证了这一国内高招录取中富有创新意义的一刻。

  经过随机筛选,12位考生、家长和教师代表14日晚进入了湖北省高招录取现场。梅洁今年考取了656分,她的第一志愿是北京大学。启动程序后,梅洁又在现场输入了自己的准考证号,查询录取轨迹。屏幕上显示,她的录取状态已由“自由可投”变为“已经投档”。

  现场看着女儿的操作,梅洁的妈妈女士激动得眼圈都湿润了。刚刚用相机记录下这一刻的她高兴地说:“真没想到,能在录取现场见证女儿多年梦想的实现!”

  随后,12位代表在工作人员带领下,依次进入了招录现场的综合组、信息网络组、录检组和网上答疑组,参观了高校招生计划调整、网上录取审核、新生录取名册打印、审核等录取工作的全过程,与招录人员进行了零距离的接触和交流。

  来自黄冈中学的考生左圆表示,来之前感觉是忐忑、好奇,看了井然有序的现场后感觉非常神圣。网上录取技术很先进、程序非常严密,让人放心。

  湖北省招办主任张金元介绍,请考生、家长及教师代表来到高招录取现场,启动投档程序、参观招录过程,就是接受考生和社会的监督,增加招录工作透明度。湖北省高招录取工作今年继续实施“阳光工程”,公布一切可以公开的信息,确保政策面前人人平等、分数面前人人平等。

 

3.4.5.专访:专访是针对一些专门问题或事件,对有关人物进行访问的文体,由于专访的不断发展,目前它有演变为通讯之外的独立文体的趋势。专访是一种纪实性报道,其特点是一个“专”字:专门人物,专门事件,专门问题。相应地,专访包括三种基本类型:人物专访——新闻人物的专访、事件专访——对重大事件的专访、问题专访——对热点问题 的专访。

3.4.6.述评:述评是指在报道新闻事件的同时对事实发生的背景、原因、结果、影响等进行叙述与评说的新闻报道体裁。由于纯新闻报道不能满足受众对新闻事件发生的现象和背景的多层次需求,需要记者本人或采访相关人士对被关注的新闻事件发表看法,帮助受众理解新闻事件。在述评报道中,新闻事实是第一位的,叙事方法是就事论理,叙事方式是夹叙夹议,以叙为主。它可以跳出事实,直接说话(主观性强),而其他的解释性报道则不能(客观性强)。

3.4.7.来信:包括读者来信和记者来信,它们主要是反映问题的但又不仅仅是反映问题的,一般来信一篇只反映一个问题,对所反映问题着重谈现象及后果,而对深层次原因则点到即止,对问题的深层次揭示是深度报道的任务。

3.4.8.点评:点评是对热门新闻事件用“事+议”的方式进行深度挖掘的报道方式。可以是一事一议,也可以是一事几议,还可以是几事一议。与述评不同的是,述评在一篇文章中夹叙夹议,总体篇幅较长;点评在一组文章中有叙有议,叙议分开,单篇篇幅较短。对新闻事实的反映,述评需要完整、清晰,点评则只要能说明观点就行了,甚至可以撷取其中一个片段、细节来反映。

用解释、分析、预测的办法,把受众关注的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说清楚,揭示其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作用影响、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方式。深度报道是纸质媒体面对电视媒体挑战而发展起来的报道形式,它还可细分为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连续性报道、专题性报道等。写作深度报道时需要注意:在选题上,选择重大题材、确立重大主题、拨动社会敏感神经;在角度上,挖掘独特视角,独家报道、独家视点、独家分析、独家背景、独家人物;在背景上,发现幕后新闻,增强社会舆论监督功能;在语言上,既有直接叙述,也有主观议论,通常夹叙夹议、边述边评,但也不宜过分表现作者的主观意识,更不能用议论代替事实。深度报道在时间方面,既要说明现在又要追溯过去,还要预测未来;在地点方面,既要报道现场情况,又要兼顾新闻事件的空间延伸;在人物方面,既要反映当事人、目击者,又要反映直接间接的相关人员;在事件方面,既要撷取典型的、关键性的材料,又要搜集你丰富的有关新闻事实的其他细节。由于深度报道把重点放在“WHY”(为什么)和“HOW”(怎么样)上,所以它应全面、完整、动态、立体地反映新闻事实,避免片面、零碎、孤立、静止和平面化的弊端。

3.5.写作新闻应注意避免哪些问题——从微观层面看不该怎么写。

3.5.1.消息:

3.5.1.1.写消息中的常见病:一般动态多、主题大而事实小、套话空话多、术语数字多、议论描述多,主题分散。

3.5.1.2.新闻消息与工作简报的异同。

同:都是提供信息的,都比较简洁明了。

异:对象不同(广大读者与本系统人员),表达方式不同(具体与概括),写法不同(从特殊到一般与从一般到特例),用语不同(大众语言与行话术语)。

工作简报可以提供线索,但变成新闻则需要再创作。

3.5.1.3.消息用语:消息用语要注意几个“不要”:不要“穿靴戴帽”,不要空喊口号,不要堆砌数字,不要大量引用术语,不要说过头话,不要只见笼统叙述不见具体事例。

3.5.2.通讯:

3.5.2.1.通讯来稿的常见病:

主题不集中(通讯一般一篇表现一个主题,与表扬总结材料不同,不能面面俱到);

事实不够,概括甚至套话来凑(通讯是用典型事件来说话,比消息的用事实说话更突出一些);

虚构事件,移花接木(与文学作品不同,与报告文学也不同);

缺乏具体的事件特别是生动的情节和细节(与消息不同);

好大喜全,套用大典型来写本单位的人和事(宁愿把素材筛选浓缩成小通讯、特写,也不要小脑袋戴大帽子)。

3.6.怎样从新闻素材提炼新闻主题。

3.6.1.何谓新闻主题:新闻主题即是这篇新闻要反映和说明什么问题。

3.6.2.新闻作品要不要有主题:

总体上说多数新闻作品是有主题的,但也有无主题新闻,如纯信息类新闻;但新闻作品的主题在表达方式上,有明主题新闻,有暗主题新闻,有单主题新闻,有多主题新闻。从众多新闻素材中提炼正确、准确、明确的新闻主题,是写好新闻作品的前提。

3.6.3.新闻主题与新闻题材的关系:

新闻题材是指所报道的内容,即写作素材的总称;新闻主题是指这篇报道所反映的思想。题材实,主题虚;题材是点,主题是面;题材是基础。主题是中心;主题以题材为基础,题材以主题为统领;题材通过采访得来,主题通过对题材的思考、整理、分析、提炼,“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得来。形象地说,提炼主题就像开药方,题材则是指所选的药材,主题是这些药材所起的功效,药方能治病,离不开药材,药材没有药方的配伍,也难以发挥好的疗效。离开了一定主题去采写新闻,罗列一大堆事实,“拣到篮子里都是菜”,新闻是不可能写好的。

3.6.4.怎样从新闻素材中提炼和表现新闻主题:

提炼新闻主题是新闻写作中难度最大的问题,它既需要逻辑思维,也需要形象思维,还需要灵感思维,目前还难有一定之规,需要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大体有三条路子:

3.6.4.1.主题先行式:即先有主题,后找题材。其好处是采访目的明确,反映目标集中,思考问题容易深刻而不被材料牵着鼻子走;其弊端是可能带着错误的框框去采访和写作,犯主观主义的错误,背离客观实际;避免的方法是从生活中提炼主题,在采访写作过程中不断调整、深化和发展预想的主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检验和修正主题。

3.6.4.2.寻珠穿线式:即在采访或写作过程中通过对素材的分析筛选认识提炼主题。其好处是能够避免犯先入为主的错误;其弊端是对勤奋但缺乏经验的采访者来说容易陷入材料堆而理不清主题的头绪,对急于成稿而思维能力较差的采访者来说容易陷入“观点+例子”的写法,而使新闻主题与新闻事实“硬拗”,缺乏说服力;避免的方法是在采访之初对所采访对象的新鲜感还比较强烈时就要善于抓住自己的“第一感觉”,以此为新闻主题的“线头”,或者对所采访来的新闻事实一一抽出“主线”,通过比较分析,找出最主要的“线头”,做为新闻主题。

3.6.4.3.对比衬托式:即从所采访中得到的材料中,找出有强烈对比意义的事例,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对比报道,将所要反映的主题衬托出来。

3.6.5.新闻素材如何表现新闻主题:

新闻要用事实说话,新闻主题要通过素材反映出来,而不是作者“硬说”。为此,需要作者在运用素材时,首先,要从所采访的素材中筛选出最能反映主题的骨干材料,以此为新闻作品的基础;其次,要从所采访的素材中选择生动典型的细节材料,以此增强新闻作品的感染力;同时,也应用好一般性材料,以“面”衬“点”;新闻背景有时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样值得注意。

 

第四个问题,怎样才能写得更好——新闻体裁的创新。

根据电子媒介时代读者的需求,新闻写作形式也需要紧跟形势,冲破以往的“消息、通讯、言论”三大件的局限,创新出为读者喜闻乐见的新形式,包括:突出直击现场的视觉新闻,探讨事件前因后果的问题新闻,揭示新闻事件内幕的调查新闻,化整为零、聚零为整的组合报道,“用数字说话”的数字新闻,作者参与新闻过程的体验式新闻,围绕具有特殊潜在价值的新闻事实引导讨论的话题新闻,等等。这里着重介绍其中的两类:故事化新闻和问题新闻。因为“讲故事”与“抓问题”已经成为新闻写作创新的主要潮流。

2003年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的《新闻作用》一书中,把传媒人的功能归纳为如下六项:

讲故事者;

业余心理学家;

预言家;

事件塑造者;

爱国者;

事实监护者。

美国新闻学的经典教材《新闻报道与写作》,在论及如何撰写报道时,也把“讲故事形式”与“倒金字塔”列为同等重要的内容。该书这样论述新闻报道采取“讲故事形式”的重要性:“主编们担心报纸不能吸引新读者。他们认为家常便饭吊不起胃口,而且,随着MTV、15秒电视广告、摇滚乐和纪实片成长起来的一代,追求比大多数报纸所能提供的更多的刺激。结果是,报纸越来越多地采用讲故事或叙述形式。读者被吸引到有趣、让人开心或兴奋的事件报道中,于是,报道营造出一个高潮。”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教学大纲》中把“新闻写作艺术”的内容规定为“找故事”与“讲故事”两个方面,并且提出,无论打字机或电脑如何演变,记者需要的最基本的素质是新闻鼻和讲故事的本领;作为新闻学教育,最大的难题就是教学生在普通的生活中和普通人的身上寻找故事、找到新闻。为此,他们特意把学生拉到当年红军的长征路上实地采访,在实践中学习“找故事”、写新闻的本领,体会新闻理论的深化,进行了一场被称为“用教育新理念培育新闻人才”的“颠覆式新闻教育”。

国内外的新闻实践,都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在当前面对着媒体传播渠道多样化的冲击的情况下,新闻写作形式方面的创新,重点要在“找故事”、“讲故事”和“抓问题”、“谈问题”两个方面下功夫。这样写出来的新闻,才能避免如今新闻写作中普遍存在的呆板、陈式化、可读性差等弊病,不仅能反映社会的真实,而且能满足读者的功利需求,即这则新闻是为受众所关心的,是与其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是能够符合他们心理需求的,因而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4.1.关于“故事化新闻”:抓住两个要领——“找故事”与“讲故事”。

4.1.1.怎样“找故事”

4.1.1.1.为什么许多新闻报道缺乏故事性和吸引力

是不是新闻中都有故事?应当说,事件性(包括人物性)的新闻都应当是带故事性的。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新闻是具有深刻变动性的事实。而变动性,就为故事化、戏剧化提供了契机。很多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本身就有故事化、戏剧化的因素。

至于那些没有情节的新闻事实,是否也存在着故事契机呢?答案仍然是肯定的,这是由新闻事实蕴含的变动性因素造就的,新闻事实中本身就存在的动态内涵,诸如事物的发展、变化、矛盾、对立等等,以及受众在接受时可能产生的变化的期待新闻,作者对事实(包括事理)的揭秘、释疑等等,都有可能成为故事的契机。

那么,为什么报纸上会有许多新闻写得枯燥乏味、令人无法逐读呢?当然不是那些新闻事实本身就没故事性、就不生动、就不吸引人,问题出在对这些新闻事实进行报道时的选择与再加工上。

归纳起来,导致我们写新闻报道缺乏吸引力和故事性,是由于存在着如下一些通病:

①报道者仅仅满足于告知读者某个信息了事,而不是在用心地叙述这个事实。

②没有抓住新闻事实中那些具有变动性的因素。那些动态的、发展的、变化的、矛盾的东西,往往会给所叙述的故事带来跌宕起伏的效果。

③只介绍事实的梗概和概念性的东西,描述只停留在事实的浅表层,大致地、粗线条地、平直地介绍,而忽略了那些关键的、富于戏剧性的、能吸引读者的因素。

④不注意新闻事实具体情境(人、事、景、物)的提炼和加工,缺少对环境、气氛、情节、细节、形象的内容的描述,而这些,恰恰是故事性赖以产生的基因。

⑤叙述方式呆板、平直,语言概念化、抽象化,不善于运用说故事的方法和技巧。

⑥新闻素材只满足于“别人嚼过的馍”,自己没有再采访、再创作。

4.1.1.2.“找故事”的诀窍之一——找人头

“新闻因人而生动”——把镜头(笔触)对准人。新闻事件的主体是人,新闻报道的主体也应当对准人,见物不见人的报道是很难做到生动感人的。

对于那些明显具有故事性的新闻素材自然好办些,但对于那种乍看起来缺乏故事性的新闻事实,譬如会议报道、社会动态、问题揭示、经验推广、服务信息等等,本身就没有故事,难道要编造一个故事不成?当然不是。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可以通过从与这个新闻事实有关的某个人写起。因为人是构成新闻事件的主体,是最活跃的因素,是人就有性格、有命运,就可能有某种情节、故事。把笔触对准人,就可能产生故事化的效果,使缺乏活力的新闻事实的记叙变得生动有趣起来。读者对人往往比对事件本身更为关心,对于人们在干什么比对人们在说什么更为关心。受众有不同的层次、不同的需求,他们不可能对每个新闻事实都给予关注,但是人对自己及其他人的生存状态的关心却是共同的,这些东西往往是最能贴近人、最能被人感知、最能引起共鸣的,因而也就是最能产生兴趣的新闻内容。当然,对准人所选取的人的故事,一定是要与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密切相关、能够蕴含某种新闻意义的,否则,便达不到报道的目的。要尽量写那些具有新闻意义的鲜活的人,写他们的思想、情感、言论、行为、遭遇、命运。

4.1.1.3.“找故事”的诀窍之二——找矛盾

“冲突最有故事”——在矛盾集中处展现。

4.1.1.4.“找故事”的诀窍之三——找场景

文字报道视觉化。首先是现场感。

4.1.1.5.“找故事”的步骤

寻找视点(写什么——宏观):所要报道的新闻事实中有哪些故事最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寻找焦点(写什么——中观):这些故事中有哪些人和事最能表现你要讲述的故事?

确定选题(表达什么):能不能“见人之所皆见,思人之所未思”,即找出与众不同的东西,采取独特的报道视角?

设计提问:提问关系到采访的成败,所提的问题越具体越好、越有个性越好、越有人情味越好、越能反映问题的本质越好。提问既需要事先策划,更需要随机应变(而不能死记硬背)。

寻找细节(写什么——微观): 采访中总会发现一些最能反映主题、反映个性、生动感人的情节、细节,视觉化的场景、个性化的语言,就从这里写起,由小见大,反映主题。

反馈调整:事先预想很难周全,事实往往比设想丰富和生动得多,需要根据采访中所了解的事实进行调整。

4.1.2.怎样“讲故事”

故事化表现在它所产生的那种生动、曲折、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上。而这种效果的产生有很多途径,譬如:

——讲述曲折:挖掘所报道的新闻事实中的复杂性因素(包括背景、幕后故事等),将它们巧妙地展开,使叙述显得迭宕起伏。

——设置悬念:在文章的开头设置一些悬念,使那些具有抽象性的、缺少人物的报道变平直枯燥为曲折生动,增添读者的兴趣。

——捕捉细节:捕捉新闻事件发生时的关键人物、关键场景、关键引语,使读者能看到、听到、闻到,甚至能触摸到,给读者一种“眼见为实”的感觉。

——从场景写起:在电视直播、网络滚动、多媒体的时代,新闻报道增强吸引力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就是文字新闻的视觉化,通过对某个细节的精彩描述,给人以现场感。这样来迅速攥住读者的心,从某个具体细微的场景入手,再拓展到重要的话题,把新闻的重要意义和新闻价值通过新闻背景报道陈述出来,做到以小见大,从现象到本质。

——从直接引语(对话)写起:直接引语是表现个性的最好手段,它可以让人物更鲜活。好的语言是记者编不出来的,它一定是从采访中得到的。

——从某一件能激发读者兴趣的新闻事件的叙述写起。

——从对比写起。

——新闻细节要一事一报、一人一报,不要在一条新闻中笼统地堆砌很多人的细节。现在许多稿件中常见的群口同声的报道,其真实性往往难以令人相信,更罔谈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1.3.“讲故事”需要注意避免哪些误区

4.1.3.1.“故事化”不是一切。在运用“故事化”手法演绎事件性新闻报道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对非事件性新闻的挖掘,影响读者对非故事性的重大题材的关注。

4.1.3.2.注意避免流于庸俗浅薄的“新闻娱乐化”倾向。

4.1.3.3.要把真实性始终摆在首要地位,注意避免因追求“故事化”而制造假新闻。

【案例5】

题目:名人马燕

(此“名人”并非通常意义上之“名人”,作者的本意其实是带引号的“名人”——王注)

文课上老师吩咐,回家要写日记当作业。

很多孩子回家就忘了老师的话,马燕记得。她用个破本本记下了自己的所思所想。

小孩子不会撒谎,马燕的日记每篇都不长,里面甚至有许多娃娃“过家家”似的游戏写照,但却真实——当时的马燕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预旺镇张家树村的小学生。这个回族女孩,用满篇的错别字,写出了“妈妈,不上学,我一辈子的眼泪流不干……”

孩子写下这话时,马燕的妈妈已经不准马燕上学了。家里穷,妈妈去挣钱,出去一二十天,回来灰头土脸,挣个百八十元。

妈妈听到别人念马燕的日记,掉泪了。

她把孩子的几本日记塞给了一个到村里采访的外国人,想让人家看看家里有多穷,法国《解放报》驻京记者韩石把它带到了法国,这本差点被马燕父亲卷烟抽的日记,在法国出版了20万册。

靠着这位记者的资助,已辍学20多天的马燕再次回到了校园,这个西海固女娃,从此坐上了另一条命运之船。(马燕命运因日记而改变,一转——王注)

西海固是中国西部最贫困的地方之一,1972年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认定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马燕的家就在这里。

2002年,《马燕日记》在法国巴黎出版,当年登上了法国畅销书的排行榜,随后被翻译成6国文字,畅销欧洲和日本。

马燕成了名人。

来村里找她家的记者多了起来。

  村里人眼红了。

“听说你们家得了好几万元,这些钱必须分!”

“早知道有这样的好事,还能轮到你的女儿?”

 马燕家开始频繁有村里人光顾,不是来祝贺,而是来讨钱。一些邻居没有拿到钱,将粗粗的木棒狠狠地打在了马燕妈妈白菊花的身上。

  中央电视台摄制小组来到马燕家进行拍摄。村里人却对马燕妈妈说,“把摄像机给我,卖了给我儿子娶媳妇”。

  还有的,也让孩子写日记,然后,把日记本往来采访的记者手里塞。

  生活水平和见识都有了变化,可原来和平相处的村邻们渐渐不能相处,即使马家拿出钱资助别的孩子上学,邻居们也不能相容。马燕家在原来的村子呆不下去了。(日记也给马燕一家带来诸多烦恼,二转——王注)

  此时,马燕的名人效应起了作用——她被多少有些照顾地录取到当地最好的高中,学校还给了马燕父亲一份校内清洁工的工作,弟弟们也在城里的学校上学。更重要的,是马燕有着源源不断的版税,在她把25%的版税捐赠给同样上不起学的孩子后,版税仍能支撑全家在宁夏吴忠这样的中小城市的生活。

马燕上高中,在她偏僻的家乡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在村子里同龄的女娃里,她是惟一一个能够继续上高中的女娃,更是惟一一个有机会上大学的女娃。其他的女娃,很多都出嫁了。

  如果不是妈妈是个有主见的人,马燕也会早早出嫁——她小学三年级时,就有人上门提亲了,马燕妈妈坚决不允。现在,这个当年也被从学校拉回家、中断了自己学业的妈妈更是目标明确:女娃也要上大学!

  虽说是个小名人,马燕却没有一些被社会宠坏的小名人那样的习气,她笑着回答着那些她回答了几百次的问题,然后,体贴地把记者面前的水杯一次次倒满。

  马燕的班主任说,这是个特别低调朴素的孩子,低调得别人甚至不知道此马燕就是在世界上颇为著名的彼马燕。(马燕没有被社会宠坏,三转——王注)

  开学就是学习紧张的高三,马燕听说高考两个字就紧张,她向往上大学,向往得有点离奇。老师在讲课,她却在想着考上大学与班主任告别的情景,美得乐出声来,直到被老师从座位上叫起来——对于马燕,大学两个字,比别的高三学生,显然有更重的承载。名人马燕若上了大学,那么,连带马燕资助的那1000多个西海固孩子,连同马燕家乡的女娃娃,都有了眼前的榜样。

  妈妈带着马燕和两个弟弟回了一次村子。村子里的亲戚用大米饭热情招待他们,但他们只坐了一个小时就赶紧离开了。就是在去年,当地遭遇了有气象记录以来50年不遇的大旱。从地貌上看去,旱得像是在火星上,地上光光的,什么都没有。亲戚尽管热情,但作为客人,他们要替人家打算一下:这样一大家子人来,要消耗亲戚家多少水啊,亲戚嘴里不说,心里也不可能不算计算计。

  而马燕家现在居住的吴忠市,拧开水龙头,自来水随时可以喝个饱。

  看着已经矮了半头的原来同龄玩伴,想起自己一家人原来也过着用一小瓶水洗个澡的生活,马燕的妈妈训诫3个孩子:你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

  马燕仍在继续写日记,她的第二本《马燕日记》马上要出版了。偶尔,马燕也会翻出小时写的日记来看,看得自己满脸泪水,在心里感叹一声,那时真是太不容易了。

  但马燕妈妈描述的一个情节,显出了这家人在最困难时,心里仍然有光亮。马燕妈妈有一个陪嫁的录音机,马燕小时,用录音机放磁带,自己在院子里跳舞,妈妈也跟在女儿身后高高兴兴地跳,全然不顾村里人的指点。(马燕家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与昔日的同伴已发生了天壤之别,四转——王注)

  在马燕一家人心中,想飞之心,永远没有如西海固的土地那样干涸过。

 

4.2.关于“问题新闻”:也有两个要领——怎样“抓问题”,怎样“谈问题”。

4.2.1.什么是“问题新闻”

所谓“问题新闻”,是以回答、阐述或揭示新闻受众所共同关注或亟待解决的某一问题为主要内容的新闻。

4.2.2.“问题新闻”的选题标准

4.2.2.1.报道的新鲜性:“新”指时效性,要求是新近的、刚刚发生或刚刚经验的事物;“鲜”指内容上的少有、罕见,有滋味;所选取的新闻事实角度要新,能通过个别反映一般,通过个性反映共性;所表达的观点要新,通过“这一个”观点,反映事物发展的普遍性规律,揭示一个新颖的、带有取向性的、代表新生事物的问题,而不能人云亦云、拾人牙慧。

4.2.2.2.释疑的准确性:一般说来,问题新闻总要鲜明地提出问题,真实地摆出事实,准确地回答问题。当然,也有些问题新闻只是报道事实,而不释疑,但这只是在结论不言自明的前提下,由读者通过新闻报道的事实自身去提炼主体、回答问题。特别是在那些带有方向性、前瞻性的问题新闻中,必须通过新闻事实或新闻报道中的直接观点,去回答新闻受众的一伙,做到赞同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都清晰可辨,毫不含糊,不但能提出问题,也有助于解决问题,或者帮助读者明晰解决问题的方向。

4.2.2.3.受众的关注性:新闻受众是否关注问题新闻所报道的问题,是判断新闻价值的一个最重要标准。满足读者实际生活要求的、能够解决他们疑难问题的、直接反映他们共同愿望和心声的,都能为读者所喜闻乐见,选择这样的题材。是问题新闻的重要原则和标准。

4.2.3.怎样“抓问题”

问题新闻的主题,是新闻事实、记者认识、受众需求三位一体的产物。需要在三位一体的提炼流程中,寻找一个最佳的交叉点。这里需要注意把握好“三个性”。

4.2.3.1.针对性。从新闻事实的角度看,这个主题应该有针对性,即在合乎时代的、全局的要求下,新闻能有的放矢地满足读者的需要。针对性要求不是就事论事,而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不是漫无边际,而要有集中性,不是浮于浅表,而要有深刻性。

4.2.3.2.敏感性。从写作者的角度看,这个主题应该有敏感性。这里指的是新闻事实的敏感性,而不是记者本身的新闻敏感,前者是可观的,后者是主观的,问题新闻主题的敏感性指的是问题本身是敏感新闻而不是指记者的新闻敏感。所谓敏感新闻,就是要抓住当前人们最关注、最迫切需要回答的新闻事件的问题,即所谓“热点”、“焦点”新闻。判断是否敏感新闻,除了要具有指导性、重要性、接近性等性质外,还有四个较为关键的因素值得我们在判断敏感新闻价值时作为参考标准:受众的普遍兴趣,传播的最新信息,强烈的宣传效果正确的舆论导向。

敏感新闻大多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所以,我们在报道敏感新闻的时候,需要小心从事,讲究策略,慎之又慎,同时要根据群众情绪的“特点”,根据政府的“难点”,掌握报道的时机和角度,不给群众火上浇油,也不泼冷水,不给政府帮倒忙,也要有助于推动解决问题,使百姓和政府都满意。为此,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站在人民立场,帮助人们解开疑虑,使热点问题逐步降温;

——报道要站在客观的角度与立场,对敏感新闻事件,不能只追求轰动效应,而不冷静处理,导致矛盾激化;

——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实事求是,充分掌握第一手材料,公开报道时要留有一定余地;

——站在全局立场上,讲求报道效果。一要泄气,让群众的不满情绪有所排放,二要解疑,使报道产生正确导向,三要补台,配合政府促使问题“软着陆”。

4.2.3.3.深刻性。从受众角度看,这个主题应该有深刻性。问题新闻的深刻性,指的是通过新闻事实报道表达出的某种思想、观点的深度,它不仅代表记者和媒体的倾向性,而且反映了记者和媒体对新闻事实所认识的程度。深刻性就是要小中见大,就事论理,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透过现象说本质。如果满足于就事论事,这样的问题新闻往往是缺乏深度的。

4.2.4.怎样“谈问题”

要写好问题新闻,除了正确、准确、明确地提出问题外,还要讲究提出问题的方式。

4.2.4.1.提出问题的先与后

先提出问题的写法:在文章开头导语中即提出问题,然后用新闻事实做论据,加以论证。先提出问题的写法适于以下几种情况:新闻的主题和提出的问题不甚敏感,此类问题多为正面问题或问题程度不甚的反面问题;新闻的主题和提出的问题带有普遍意义和典型意义,而此类问题又是本则问题新闻第一次提出或较早提出的。

后提出问题的写法:先叙述或描写新闻事实,然后再做理性的提示,把结论留给读者,做启人深思发人深省的警示。后提出问题的写法适于以下几种情况:新闻的主题和提出的问题特别敏感,报道出来容易引起各种猜测或疑问,采用后提问题的方式有助于缓解矛盾、防止矛盾激化;有些新闻事件带有方向性、取向性,但记者一时又不便直接表态,采用后提问题,含蓄一点,效果更好。

在报道新闻主体中提出问题的写法:将提问寓于对事实的叙述描写之中,夹叙夹议。

问题新闻提出问题的先与后,并无一定之规,需要视具体的新闻事实、新闻主题、新闻背景而论。

4.2.4.2.提出问题的大与小

问题新闻所反映的问题虽然有小有大,但提出问题的切口则宜从具体的、有个性的问题入手,通过小的新闻事件去反映大的新闻主题。从大到大,很难把握得好,从小到小,又往往流于细碎。

4.2.4.3.提出问题的正与反

除了通常的反面问题反面做,即直截了当的揭露性报道以外,还有两种:

一种是正面问题反面做。在一片赞歌声中,换个方位、换个角度,抓住一个相对的问题针贬时弊,能够起到提醒警示乃至振聋发聩之效。

一种是反面问题正面做。着重反映和探讨问题的解决,正面引导舆论,发挥激励和鼓劲的作用。

4.2.4.4.提出问题的新与旧

问题新闻提出问题的新与旧是相对的、辩证的,新闻主题与提出的问题不在大小、不在先后、不在正反,而在新鲜与深刻。好的问题新闻,提出的问题一定是新鲜的、深刻的,即使是老主题,也要从新切口写起,也要能提炼出老主题的新变化,对所提出的问题赋予新的、深刻的时代意义。

【案例6】

题目:大学教授为什么不教课?

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已经结束,但是论坛上下关于大学的一些焦点话题仍被人们所热议,其中一个热点就是:今天的大学教授为什么不教课?(提问之一:从会议热门话题引出问题——王注)

何让教授走上讲台,这是一个迫在眉睫的“大学问题”。

  (小标题)“你们知道这位教授是谁吗?”

  东北大学校长赫冀成在中外校长论坛上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在东北大学某学院的一次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毕业生们围绕在一位老教授周围拍毕业照。当有老师问同学:“你们知道这位教授是谁吗?”在场的同学竟没有一人知道,而这位老教授正是这些毕业生所在学院的学科带头人,一位院士。

  “这真的很悲哀,高层次的教授在4年里都没有和学生接触,高水平的学生怎么培养出来?”赫冀成感叹。

  别说本科生“无缘”在大学听名教授的课,一些研究生也不是个个都有得到名教授指导的“运气”。多年来潜心研究高等教育问题的熊丙奇教授说,冲着教授声望上大学,却在讲台上难以见到名教授的身影,这在大学里已经不是秘密。(提问之二:从学校现象引出问题——王注)

  白发苍苍的老教授手把手教学生做实验,曾经是中国几代知识分子潜心科研、薪火相传的典型场景。如今,在讲台上、实验室里却见不到教授的身影。大连理工大学校长欧进萍说,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许多大学教授都积极找课题、办公司、跑项目、要经费,长期远离科研、教学第一线,研究水平和教学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谢绳武说,从事一般教学的教授年薪是7万元左右,而有科研项目的教授年收入可达50万元到60万元,这就导致许多好教授不愿从事教学。(析因之一:为什么会出现此类问题——王注)

  教授不教课,仅仅是教授的原因吗?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把教授看作大学申请经费的“筹码”,名教授更是大学的“摇钱树”。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友柏尖锐地批评说:学校为了拿大钱,拿大项目,把水平高的教授都赶到这条战线上,教学则变成了拿不到项目的教师的任务。教授整天忙于找课题、写申请、交课题、写总结、搞鉴定、报评奖,就是没有时间做课题,课题都是研究生在做。一些有“本领”的教授拿到课题后,还可以包给没有拿到课题的教授,自己做“二房东”。有人说,现在教授的工作不是在开会,就是正在开会的路上,哪里有时间搞研究和从事教学?

  据调查,高校一些大项目,表面上请了很多人,特别是引进很多外国专家,实际上就是为了增加经费,而对最后的研究成果却不在乎。(析因之二:“教授不教课”不仅是教授的原因,更深的根源在办学目的出了问题——王注)

  (小标题)教授不教课算什么教授?

  教授不教课,人们不禁会问:办大学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培养人才还是办企业?教学和科研是什么关系?

  著名数学家丘成桐说:“培养人才是大学神圣不可侵犯的目标。”他认为,名教授不给学生上课是大学的浪费,也是学生的一大损失。

  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友柏认为,教师的岗位应当在讲台上、在图书馆里、在实验室里,“过去,没有不登台讲课的教授,学校不给排课是对一位教授的惩罚”。

  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许多校长认为,大学的科研项目是为培养人才服务,而不是简单地追求经济利益。研究课题是教授指导学生、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而不是脱离教学的借口。

  华东理工大学校长钱旭红说:“教授被称为导师,顾名思义,就是能给学生指导和引导的老师,他的学术和思想都应该超越学生。如何保证不落后?那就要坚持在科研一线。名教授一定要给本科生上课,哪怕只是一两次讲座,也可能使学生终身受益。他们的治学精神、研究方法才是学校真正的财富。”(分析后果:“教授不教课”有哪些害处?办大学的目标到底是什么?——王注)

  “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咨询是教授的一项重要使命。”葡萄牙里斯本大学校长安东尼奥·诺沃阿说,欧洲著名的大学都把此项工作纳入大学工作的核心。

  (小标题)让教授走上讲台,走进实验室

  教学和科研是大学的两大功能。如何让教授走上讲台、走进实验室?学校和有关部门应该有所作为。

  香港岭南大学校长陈坤耀说,教授上课的形式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他要与学生在一起交流,并给予指导。岭南大学规定所有老师每星期必须有4天在学校,并在办公室门前贴出指导学生的时间。对老师的评估内容包括教学、研究成果以及对学校的服务三方面。三年签一次合约,多次评估不合格的就要解聘。

  “教授重视课题是正确的,但疏于教学和指导学生是不对的。”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说,关键是我国目前的研究经费申请还不完善,评审过程太复杂,耗费了教授们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他建议,评审课题要简化程序、提高质量和效率,去除形式主义的东西,匿名评审可能比开大会更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朱清时也认为,目前课题评审所花的时间太多,应该完善评审机制,使评审更透明。

  据了解,在葡萄牙里斯本大学,大学教授也必须自己申请资金。为减轻教授的工作量,校长安东尼奥·诺沃阿上任的第一个决定就是成立“中央研究室”,帮助教授申请项目资金。(探讨对策:如何让教授走上讲台和实验室——王注)

新闻写作形式的创新当然不止故事化新闻和问题新闻两种,此外还有现场感强烈的即景新闻、用数字说话的数字新闻、用日记的体裁和形式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日记体新闻、不但有所见而且有所感的体验式新闻、对同一主题下的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做深入的行进报道的联珠式新闻,等等。这些新闻写作新样式,是文字报道因应电视、网络、多媒体冲击的产物。随着电子信息载体的普及和发展,纸质媒体的退缩是必然趋势。前段时间,比尔盖茨在庆祝其50岁生日时,大胆预言无论报纸和杂志记者是否高兴,10年后纸张都将在事实上失去其作为信息载体的意义,大量信息将通过电子途径,而不是以成堆的纸页的形式,送达个人的信息终端,届时人人都将拥有自己的计算机。对中国来说,10年恐怕短了一些,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这是大势所趋,并且要未雨绸缪。探讨新闻写作形式的创新,就是因应未来变化而采取的对策。不管将来怎么发展,变动的只是信息的载体,新闻总是要由人来采访、来写作的,因而,如何发现新闻、如何表现新闻乃是新闻业者永恒的主题。

 

第五个问题,运用空间维模型辅助筛选教育新闻选题

教育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也是新闻报道的富矿。就综合类新闻媒体而言,教育报道可以分为狭义教育新闻与广义教育新闻两类,前者是仅仅涉及学校教育的新闻报道,后者则是涉及社会教育的新闻报道。

5.1.空间维模型与新闻选题筛选

当我们遇到一个新闻事实或新闻话题时,怎样确定其新闻价值、新闻主题、切入角度、作品体裁,进而做出新闻选题呢?要解决这一系列复杂的问题,目前还难以看出会不会有一定之规,但运用空间维模型,则可对教育新闻选题的筛选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所谓空间维模型,就是将教育新闻涉及的各个主体列为空间的维数,如教育主管部门为一维、学校为一维、学生为一维,等等。每个维上分别有若干坐标点。

各类新闻报道的一个共同维是新闻体裁。同样的内容,用不同的新闻体裁给予报道,其作用和影响可能会有所不同。

以狭义教育新闻为例,在“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学生”三个层面上,分别可以考虑从如下方面筛选新闻选题:

主管部门维:工作部署、政策变动、改革举措、宏观信息、难点攻坚等;

学校维:贯彻措施、内部管理、思想工作、业务建设、创新之举等;

学生维:思想动态、学习状况、师生关系、课外生活、现象动向、典型人事等;

体裁维:动态消息、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新闻速写、新闻故事、问题新闻(深度报道、话题新闻)等。

对于每个坐标点的变动(对应于新闻事件的发生),可以分别对应其他维坐标点联动幅度的大小,确定新闻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进而选择最适合表现该新闻主题的体裁。

每一时期有不同的报道重点,对应地也会有不同的坐标内容。从这个角度分析,新闻选题空间维模型也可分为常规性与阶段性的两类。

【案例7】

题目:运用坐标法辅助暑假学生生活新闻选题示例

今年暑假伊始,各级教育部门都对学校不得在暑假组织学生进行文化课补习提出了要求,对此可以做出哪些文章,运用坐标法辅助暑假学生生活新闻选题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如下选择:

主管部门维:工作要求、创新部署、宏观信息等;

学校维:贯彻情况、创新举措、教师见解等;

学生维:生活内容、思想动向、师生关系、典型人事等;

家长维:思想动态、期望要求等;

社会维:创新之举、反常事件、专家呼声、它山之石等。

体裁维:动态消息、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新闻速写、新闻故事、问题探讨等。

例如:

①领导机关部署:学校不得在暑假组织学生进行文化课补习;

②基层落实有哪些新动向:

——某县“学校出力,政府出钱”,全县一百多所中小学校免费向学生开放文体设施,让暑期校园成为乐园。

——某市组织大学生暑期加入家政服务行业,既辅导孩子功课,又为孩子做饭洗衣,为众多小学生的家长解除了后顾之忧。

③学生、家长有哪些较激烈或较特殊的反应:

——南方某省会城市调查结果:学生最希望参加旅游、玩乐等休闲活动,而家长则更希望孩子在暑假多做作业和参加补习班。

——北方某省会城市调查结果:许多孩子患上了“玩无力”的“疾病”,对玩提不起兴趣,不会玩,不想玩,上假期培训班成为这部分孩子自愿的选择。

④社会出现了哪些值得注意的苗头:

——学校被要求不得办班之后,社会办的夏令营正成为一些培训机构、旅行社暑期赚钱的新“招牌”,而相关的管理几乎是个“真空”。

⑤专家对“暑假现象”有何见解:

——家长和孩子的“暑假尴尬”,暴露的是社会公共服务的缺失,是城市发展理念的缺陷,是政府对教育、文化、科普等公共服务设施投入的欠账。

5.2.新闻选题的其他技法

5.2.1.列举法:以列举的方式把所要报道的问题展开,用一览表的方式进行分析,寻找策划思路。列举对象可以是本单位、本媒体的特性,也可以是列举缺点,以便发现问题,还可以列举希望点,关注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5.2.2.设问法:通过对“五个W和一个H”的追问,运用联想、类比、组合、分割、移花接木、颠倒顺序、大小转化、改型换代等思维方式得到各种策划方案。

5.2.3.类比法:通过对两个同类或不同类事物的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得出更佳方案。

5.2.4.组合法:按照一定的原理或目的,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因素通过捆绑、内插、辐射、聚焦等方式结合或重组,让一些似乎并不关联的事物经过有序的思维碰撞产生新的创意,产生综合效应。

5.2.5.着眼法:瞄准盲点,瞄准弱点,抓住动点,发挥特点。

5.2.6.水平思考法:摆脱固有思维模式,从多角度、多侧面去观察和思考事情,引发新创意的思考方法。

5.2.7.信息反馈法:根据选题制定、选题执行、选题完成等不同阶段所获取的反馈信息,经分析研究后对现有新闻选题方案进行修改、调整、补充或决定采用新的选题方案。

5.3.新闻选题原则

无论怎样进行新闻选题,都需要注意把握好一些共同原则:

5.3.1.真实原则:实事求是,取信于人。新闻报道的选题要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依据,选题方案设计要以报道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客观存在为基准,以使新闻报道更好地入耳入脑。不能把新闻策划异化为策划新闻,更不能编造假新闻。

5.3.2.创新原则: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通过集思广益的智力碰撞,引发源源不断的灵感,孕育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报道。

5.3.3.变通原则:策划选题时要尽可能地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使方案具有灵活性、应变性,在选题实施过程中要密切注视各方面的情况变化,随时对选题方案做出修正和调整。

5.3.4.实效原则:在策划新闻选题时要把策划作为手段,而不是目的。除了媒体直接参与的社会活动外,一般情况下,媒体在新闻事件中的角色越隐蔽,所获得的传播效果越好,因为受众越觉得可信。成功的新闻选题应当是让事实本身说话、让读者自己思考,最终达到传播者所期望的效果,而不是由策划者自己跳出来表演、甚至强加于人。

 

第六个问题,写稿件、办媒体都要注意适销对路。

报纸的版面是有限的,读者看报的时间是有限的。写稿者多而报纸版面有限,为了提高稿件的采用率,就要使稿件适销对路,首先要能打动编辑的心;读者看报时间有限,为了使读者爱看报纸,就要在有限的版面中向读者提供他最想看、最需要的东西。即:写稿人要想到办报人,办报人要想到读报人。

6.1.写稿要有版面意识

不能只考虑我要写什么,而要考虑版面需要什么,以自己能提供的东西,满足版面需求。

6.1.1.什么是版面意识:包括报纸的总指导思想和近期报道方针;不同版面的编辑方针及其特殊需求;报纸版面需求的四个要点(数量、质量、品种、时机),后三者是主要的;版面的新变化和新动向。

6.1.2.提高稿件“命中率”的两个招数

6.1.2.1.以质取胜;

内容上要采用优势战略(写本地本部门本企业最有特色的东西,写本人最擅长的题材);

形式上要采用品种战略(瞄准版面缺乏的品种,一般而言,版面最缺乏重头稿、特色产品(现场新闻、新闻故事、读者来信、深度报道、话题新闻等),掌握消息和通讯的写作基本功之后,还学会写别人少写的冷门品种;

6.1.2.2.两极分化:一般题材写动态,重要题材出精品。

6.2.处理好身处局部与眼观全局的关系:

编者与作者的矛盾,实质反映了全局与局部的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矛盾:版面要反映全局,但只能通过反映局部稿件的组合来表现;版面要反映普遍,但只能通过反映特殊的稿件的组合来表现。写稿者站在局部,编辑则站在全局。写稿者看到局部的、具体的东西,编辑看到全局的、概念的东西。而这就要求写稿者:从点看到面,提供能反映全局的稿件,反映比概念更深层次的东西。

怎样“站在局部”而不限于局部,做到到站在局部反映全局呢?

6.2.1.开阔视野:经常研究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看看自己这里在贯彻执行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时有哪些新的东西;经常研究外地区外部门的事情,看看自己这里有哪些别人没有的东西,比别人更深的东西,别人没有看到的东西。写稿时常问问自己:我写的这些外地外部门的人愿意不愿意看?为什么愿意看?该怎样把自己这里的事情写得让外地外系统的人愿意看?

6.2.2.事先沟通:在选题写稿前就要了解编辑意图,重要题材素材可先向编辑部电话沟通,得到指点,而不要等到稿件写出后再来返工。

6.2.3.影响全局:真正来自一线的东西往往比闭门造车的计划更具新闻价值。所以通讯员在了解到与编辑部计划不一致的新闻线索时,应当及时向编辑部反映自己了解到的基层情况,特别是那些带倾向性的苗头,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到以局部影响全局。

 

 

一、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是写好第一篇新闻稿的意思准备。
为什么有的记者能写出漂亮的新闻作品,而有的记者仍然发现不了新闻线索,或者说发现不了有意义的新闻线索呢?说到底这就是一个新闻敏感的问题。
什么叫新闻敏感或新闻触角呢?简言之,它就是新闻工作者识别新闻的敏锐能力。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事情,别人不能看出它是新闻,而你却一下就能识别它是新闻,这就是新闻敏感。没有一定的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很难写出一篇像样的新闻稿。美国新闻学家卡斯柏.约斯特在《新闻学原理》一书中的一段话,形象的阐述了新闻敏感对于记者的重要性。他说:“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不懂得和谐的人,不能成为一个音乐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1)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就能够当事情还在“风起于清萍之末”时,就敏感地察觉到它,并预见它的去向,从而比较得心应手地写出一篇新闻稿。
具有了一定的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不会感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会兴奋地发现“生活处处皆新闻了”。在上班下班、吃饭、出差旅游、住宿乘车等看似没有新闻的场合,都能发现新闻线索。
当然,新闻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记者在采访实践中不断培养训练获得的。刚开始成为一名通讯员的时候,不用说缺乏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是基本的新闻知识也不具备。但是,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新闻工作实践,刻苦学习,勤奋笔耕,终于会成为一名有一定新闻敏感和写作能力的通讯员的。
二、积累新闻素材,选好新闻题材,找准新闻角度,是写好第一篇新闻稿的前提。
人民艺术家老舍曾经对初学写作的年轻人说过:“先收集材料,越多越好。”周立波也认为“材料少了不好办。”有个外国记者说:“你要有作为吗?“8小时写稿不行,要做24小时的记者。”这些都说明积累素材对写作的重要意义。作为一个初学新闻的人来说,更应该重视积累新闻素材。新闻素材是进入通讯人员视野并被其所意识,所采摘的生活现象,即从社会生活摄取而来的、尚未通过提炼和加工的原始材料。没有新闻材料的积累过程,就谈不上新闻写作的问题,作为通讯员,要积累新闻素材,必须重视自己的“笔记本”。法国作家果戈里便有一个近五百页的笔记本,他总爱把自己每时每刻看到的、听到的传闻趣事、警句谚语随时记到这个笔记本上。他说:“一个作家,应该象画家一样,身上经常带着铅笔和纸张。一位画家如果虚度了一天,没有画成一张画稿,那很不好。一个作家如果虚度了一天。没有记下一条思想,一个特点,也很不好。”每一个通讯员,要写好一篇新闻稿,就必须养成随得随记的习惯,把在生产生活中产生新闻的素材积累起来,成为他从事新闻写作和研究工作的“万宝囊”。
新闻素材经选择、集中、提炼,其中一部分被通讯员写入新闻作品。我们常说:“收集材料要以一当十,使用材料要以十当一”。采访到的材料多,稿子里使用的材料少,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不想办法提高新闻素材的利用率,让大量的、有生活气息的材料“烂”在自己的笔记本里,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初学新闻报道的人,最常犯的一个毛病,就的不重视新闻材料的利用和选择,他们恨不能将自己的采访所得全部堆砌到新闻稿里去,或者面对大量的新闻素材,不知如何下笔。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新闻素材的利用率呢?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尽量把精彩的新闻素材转化为新闻题材。要选择那些真实的、有较大新闻价值的、符合新闻政策的材料作为新闻题材,要使选择的材料新颖、生动、有特色,能够有助于说明、烘托和突出新闻主题。而没有被选为新闻题材的素材,也不是全无用处。它还可以作为新闻背景,加强新闻报道的纵深度;或者作为生活积累,帮助通讯员捕捉和深化主题;或者应用到其他新闻体裁中,搞好新闻素材的综合利用。
角度,是新闻写作向自然科学借用来的一个概念。报道的角度,是通讯员认识被报道对象的思想方法及对被报道对象各“侧面”把握水平的综合反映的结果。它在一定程度上能说明通讯人员处理采访的素材、挖掘材料的新闻价值的流程。大量散漫在笔记本上和记忆中的材料,如何进入新闻的既成轨道中呢?找出它之所以构成为新闻的特殊由头,就为通讯员进入材料的世界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开启了一扇大门;同时,找出最便于读者接受的角度,实质上是对材料的归纳和梳理,并对读者认识、接受事实起到了一个“导读”的作用。
生产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供我们捕捉和选择的信息很多。同样一个新闻事实,选择不同的角度进行报道就会起到不同的效果。如果每年的新闻报道,都仅仅报道活动本身,而不的选择一个新的角度和切入点,找出一个观察人物、事物、问题的新角度,从人物、事物、问题的某一个侧面入手,给读者以新的信息,那就势必使写出来的新闻失去心意,似曾相识,读者就会失去阅读兴趣,即使看了也只能是索然无味、如同嚼蜡, 网络 我来谈一下自己的新闻采写的历程,也许对你有些帮助:一、买一本关于新闻采写的书。二、多看报纸,想想假如要自己来报导这一事件,该怎么写稿,别人那样写的优劣。三、善于发现事件隐藏的、更高层次的意义。四、采访别人时注意提问的技巧,要善于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细节,并从中找出它的价值,写出的文章要能够引起广大人民的共鸣,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体现出自己独有的个性,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第三章 新闻角度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新闻角度对新闻写作的重要意义以及选择新闻角度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选择新闻角度。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新闻角度的意义和作用

一、新闻角度的含义

新闻角度:记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事实的着眼点或入手处。

二、新闻角度的由来

一是报道者的立场、观点决定了角度;

二是媒体风格、定位决定了角度;

三、角度选择得意义和作用

1. 新闻角度选得好,新闻的价值倍增

一个角度好比一个“窗口”,从不同的“窗口”看去,所见的风景不一样。角度选准了,就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就容易表现其新闻价值。  

2.不同的角度讲不同的话,有不同的报道效果   

由于事实本身其有多面性,因此对同一件新闻事实,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报道它。角度不同,新闻价值可能不同,因此表达的思想意义也就不同。

3.不同的新闻角度,可以满足不同的受众需求

新闻事物包含着多侧面、多层次的内容信息。不同的新闻角度,会满足不同受众对同一新闻的不同需求。

新闻角度实际上包含着这样一对基本矛盾:即新闻事实的多样性与新闻报道必须进行选择之间的矛盾,选择恰当的新闻切入点是解决矛盾的唯一方法。

4.角度选得好可以出独家新闻   

当今在新闻时效性的激烈竟争中,通过打时间差获取独家新闻变得越来越困难。在不同媒体的新闻报道中,受众更多关注的是谁的新闻更好看,谁的新闻更具有吸引力,也就是新闻的独家性。而要独辟蹊径,就要从一个新的角度、一个别人所未走过的路径发掘出事实的新的新闻价值。获取非时间差独家新闻,便成为记者们努力的方向。

要使人们真正发现美,就需换一个角度。”

第二节 选择新闻角度的几种方法

 

一、寻找最佳新闻角度

什么是最佳角度?

事实是新闻的本源,也是选择新闻角度的坚实基础。构成事物的诸个因素和各个侧面,都是新闻报道可以选择的角度。哪些因素、哪些侧面会给人以新的感觉、新的启示、新的教育、新的指导,选择哪一个侧面更鲜明、更能叩响读者的心弦,就应该选择哪个侧面作为新闻报道的角度。这个角度既能深刻反映报道对象的本质,又能准确体现时代的需要,及时回答受众欲知、应知却未知的问题———这就是新闻报道的最佳新闻角度。

西方记者有这样几种选择的标准:切中要害,最能说明问题的角度;最能引起人们兴趣的角度;读者最易接受的角度;读者最关心的角度;时空距离读者最近的角度;最有人情味的角度。

我们注意到,除了第一条,其他四条都与读者有密切关系。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读者的需要就是最佳角度。

 

二、选择新闻角度的几种方法

角度的选择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思辨角度,即选择哪些新闻素材说明问题;二是表现角度,即从哪里下手具体切人。两者互相联系,不可分割。

有几种选择新闻角度的方法可供参考:

1.全局高度找角度(全)

所谓全局高度,也就是宏观高度和大局念识。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寻找最佳新闻角度需要这种登高效应。

2.关注民生选角度。(民)

如果我们的新闻抓住这些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进行报道,读者会普遍乐于接受的。受众关心的问题,就是记者和新闻媒介应该特别关注的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

用事实说话的新闻报道,对于社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暴露什么,在客观上起着引导和监督舆论的作用。社会上出现的带有倾向性的思想动向,群众中一时议论最多的共性话题,常常是新闻报道应选取的最佳话题。

3.人情味中选角度。(情)

西方新闻学者把“人情味”列入新闻价值“五要素”之一。正确运用人情味因素,可以增强报道的感染力。新闻被称为“事学”,事都是人做的,必然会有情感流淌其中。

4.时空近处选角度。(近)

根据“接近性”原理选择最佳报道角度

新闻价值学说中的“接近性”原理告诉我们,努力寻找所报道事实与受众在时间、地点、心理或者利益上的接近点,是选择最佳新闻角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5.抓住特点选角度(特)

记者写新闻必须抓住事物的特点。客观事物是丰富多彩、发展变化、有共性有个性的。我们只有抓住了事物的个性特征,新闻才不会写成千篇一律,才会受读者欢迎。

6.切中要害选角度。(要)

批评性报道、“问题”新闻发挥着舆论监督批评的重要作用。采写这类报道时,需要一针见血,切中要害选取新闻角度。只有这样才能直面问题,突出报道的力度和深度。

7.推陈出新找角度(新)

推陈出新找角度,就是要求记者在报道老题材、老话题时,要善于将过去的报道与今天的现实联系起来,从旧闻中发现新闻,推陈出新。犹如老树开新花,找到新花,就容易写出新意。

8.以小见大找角度(小)

以小见大指的是表现大主题可以选择小角度,即“寓大于小”,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选好一个小角度,像钉子一样,入口小、钻得深,容易把握,并能够写得具体。

9.求异思维选角度。(异)

千古文章重独至,陈陈相因无好文。新闻角度好与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独特、新颖。

⑴ “同中见异”,求得与众不同

逆向思维找角度

10.分析比较选角度。(比)

比较是识别客观事物、选择报道角度的行之有效的办法。所谓比较,就是现在同过去比,正面同反面比,先进同落后比,正确与错误比,此一事物与同类事物相比,此一人物与同类人物相比。通过研究、分析、比较,弄清哪些思想和角度是陈旧的,以往报道中已经用过;哪些思想和角度是新鲜的,报道中尚未用过,从中筛选出最佳的独特的报道角度。

11.侧面切入选角度。(侧)

选取一个侧面去报道,角度小了,报道面窄了,材料相对集中,报道反显得精悍、活泼、可读性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2.虚中觅实找角度(实)

所谓虚中觅实,主要指对一些抽象性、概念性强的事实材料,要尽量寻找其中所包含的实在而具体的内容,从这个角度入手表现整个事实的新闻价值。

虚中觅实”找角度对改进会议报道其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三、选择新闻角度时应避免的两种倾向

一是没有角度。

二是强扭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