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红蓝出cp整首诗:回家吃饭的智慧前三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9:10:50



目录(1)

    目录:
    第一章食物分阴阳,吃对才健康
    为自己的饮食开方
    4种简单的方法帮你区分食物的阴阳
    要健康,就要多吃弱阴性的食物
    烹调的作用就是调和阴阳
    吃食物不能掐头去尾、抽筋剥皮
    不适合您的食物可能是毒药——分清体质,一补就准
    第二章四季五味养生术
    味入脏腑,各有效用
    让五脏和一年四季水乳交融
    春吃甘,脾平安
    夏吃辛,养肺金
    秋吃酸,护肝胆
    冬吃苦,把肾补
    少吃咸,能延年
第三章应景应时,应心应身——跟着节令去进补
    韭菜芹菜,升阳宽心——今朝立春添一岁,不是人间偏我老
    天赐荠菜,寒热通杀——三月三,寻药踏青采嫩芽
    肠道健康的保护神——马齿苋
    神奇鱼腥草,天然消炎药
    人生有邪,可求艾蒿
    越苦越坚强——专祛湿热两邪的苦蒿
    常吃咸鸭蛋,养阴降虚火——端午的咸鸭蛋赛蟹黄
    立夏开始喝姜茶,三伏就喝黄芪粥
    西瓜一盅消酷暑,风景旧曾谙
    青青荷叶粥?健脾祛湿度长夏
    立秋贴秋膘,入冬不惧寒
    中秋养阴圣品——冰糖银耳羹
    每日喝粥,性命无忧
    第四章开在厨房里的药房
    茴香——厨房里的补肾高手和胃病克星
    当归补血有奇功,芪多归少力最雄
    半个猕猴桃,一天营养全够了
    久病必入络,橘络帮你通经络

目录(2)

    出得厅堂、下得厨房的药中贤妻——陈皮
    橘皮小菜入口,胃口不由大开
    孩子咳嗽、食欲不振,就吃“火烧红橘”
    让孩子健康地吃甜食——消食防病的橘皮糖
    甜黄泥——小孩增长智力的甜品
    鸡酪汤——孝敬老人的补气养神汤
    薤家姐妹花——开胃健脾的藠头和延年益寿的苦藠
    肾盂肾炎的食疗方
    第五章妈妈传给我的祖传秘方
    神奇的退烧秘方——蚕砂竹茹陈皮水
    专治肺热咳嗽的偏方:橘叶炖肺
    伴随女性成长的好朋友——醪糟
    橘皮醪糟快速治愈感冒
    预防月后寒的食疗方
    何香猪肚汤调理胃病效果好
    熬夜的食疗方——清炖墨鱼干
    劝君处处惜芳草,清咽瘦身有繁缕
    绝对不留疤的治小烫伤秘方
    第六章健康贵在家常 宁可居无竹,不可食无姜
    如何用蘑菇和黄豆来自制纯天然味精
    泡菜之美
    药食同源的泡菜二宝——洋姜和螺丝菜
    包包酸盐菜,好吃驱寒湿
    下饭又补肾,要数酸豇豆
    腌菜与黄豆同吃,大有胡桃滋味
    一家之政观于齑——做腌菜的手艺是主妇的传家宝
    绿色蔬菜的健康吃法:飞油水
    饺子汤的妙用
    吃鸡蛋的学问
    第七章投资健康,一本万利
    适合你的东西就是补药
    春雨贵如油——在身体需要的时候吃饭
    男怕伤肝,女怕伤肾
    生命无价,防范人体内的地震
    关注健康是最好的投资
    开源节流,合理利用你的健康资金
    养生是随时随地的事情
    记住我们的来时路

为自己的饮食开方(1)

    第一章食物分阴阳,吃对才健康
    为自己的饮食开方
    吃饭也是有讲究的,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什么时候吃,这都有说头。吃对了,身体舒服,百病不生;吃不对,各种毛病都会找上门来。有没有简单的方法,可以让我们一劳永逸地学会搭配、烹调食物呢?有,那就是给食物分阴阳,利用食物的阴阳来纠正人体的阴阳失衡,这其实就是真正的健康饮食之道。
    我曾经在网上写过一篇文章,大力鼓吹“药补不如食补”的观念。
    有热心读者在文章后面留言说:“用食物代替药物来调理身体,您说的太对了,但我们无从下手啊。”
    她这句话真是说到点子上了。
    但是,吃药简单,可以到医院找医生开方,可是每天吃的饭找谁开方去?
    无奈之下,有些人只能盲目跟风,今天听说吃红枣长寿,就大把地嚼干红枣,明天听说吃阿胶补血,就天天吃阿胶。可问题是,再好的东西,也得要看是不是适合你的体质,还得要看你怎么吃,否则就有可能起不到相应的作用,甚至适得其反。
    就说红枣吧,它能补血,可同时它也能生湿热,痰湿体质的人会越吃越胖。如果你直接吃生枣,吃多了还会伤牙,齿为肾之标,伤牙就会伤肾,肾伤了还能长寿吗?
    咱们平常吃的东西那么多,什么症状应该吃什么,什么环境应该吃什么,什么季节应该吃什么,什么人应该吃什么,还有怎么吃、什么时间吃、吃多少合适……这些问题都需要搞清楚。
    这听起来的确是一件很复杂的事。但是,越是复杂的事情,我们就越应该用简单的方法把它梳理清楚。什么是最简单的方法呢?就是把食物分阴阳。
    有了阴阳这双筷子,就可以帮我们从满桌佳肴中找到适合我们的菜了。
    您身体上的病大多与营养丰富的阴性饮食有关
    食物与人体是一对阴阳:越是营养丰富的食物,阴性的特质就越强,而所谓的健康饮食之道,不外乎就是利用食物的阴阳来纠正人体的阴阳失衡。

为自己的饮食开方(2)

    在食物和人体这一对关系中,人体为阳,食物为阴。因此对于人体来说,所有的食物,它们的基本特质都是阴性的。也就是说,阳是生命,阴是维持生命的营养。只有人体有了营养,才有活得快乐的动力,也才会有与疾病斗争的能量。
    越是营养丰富的食物,这种阴性的特质就越强。
    为什么要强调这点呢?因为这是帮助我们奠定健康饮食原则的基础。
    “动能生阳”,也就是说运动、活动可以滋生阳气。你看世上那些野生动物很少得什么脂肪肝、高血压这些流行在人身上的病。为什么呢?因为它们活动量大,所以身上的阳气特别足,吃多少肉都不怕阴气伤身。
    相反,现在的人爱动脑子不爱动身体,身体活动少,阳气一般就不足,这时候,您还盯着营养丰富的阴性食物不放,当然就会阴阳失衡,很多怪病就一窝蜂地找上门来了。
    吃什么,吃多少,都要看自己的本钱——阳气足不足
    一直以来,传统的养生观念都强调“早吃饱、午吃好、晚吃少”,为什么呢?
    因为,食物属阴,需要阳气来消化才能转换为能量。
    白天属阳,人体与自然界相感应,人体的阳气也是在白天比较旺盛。尤其是早上到中午,是一天中人体阳气最足的时候,这时候吃什么都好消化。
    夜晚属阴,晚上是人体阴气旺阳气弱的时候,此时,吃下去的东西不容易被消化转换,那自然就变成废物在体内堆积起来。
    阳气足的人,比如小孩,或是身体强壮喜欢运动的人,吃肥甘厚味是可以的。你看武松打虎前,一口气将5斤熟牛肉吞入肚子,皆因他身体阳气旺,足以克化得动这“劳什子”,而一般人要这么吃,非出大事不可。
    怎样知道自己阳气足不足呢?你看三个方面就可以了:
    第一、你的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大,你身体的阳气会逐渐减少。
    第二、你的运动量。
    平时很少运动的你,阳气一定不足。

为自己的饮食开方(3)

    第三、是否怕冷。
    你越是怕冷,身体的阳气越不足。
    想一想,为什么我们伤风感冒以后嘴里没有味,一点都不想粘油腻的东西?这就是身体的本能反应,它在警告我们。因为外面的风寒阴邪已经打进门来了,就不能再吃阴性重的食物了,这样就能避免阴邪里外夹攻。
    另外,冬天的天时属阴,你的阳气都藏在体内,相应较盛,这时候,你要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阴性东西来平衡。夏天的天时属阳,人体的阳气都浮在身体表面,体内阴气盛,此时,你不吃得清淡一点,如何对得起自己?
    还有,白天属阳,夜晚属阴,所以人一般要在白天吃饭,夜里睡觉。而现在很多人睡前都吃东西,美其名曰宵夜,对此,我外婆有个形象的说法,叫“压床脚”。就是说这时候吃下去的东西不但不能给人增加营养,反而还会给床增加负担。为什么佛门弟子讲究“过午不食”,想来是很有道理的。
    总之,阳气就是你身体的本钱。你能吃什么,吃多少,都要看看自己这个钱包鼓不鼓再说。不顾自己的本钱多少盲目地去吃,你就坐等着慢性病来找你的麻烦吧。
    如何区分阴性阳性食物
    有一些食物,有比较明显的扶助人体阳气的作用,我们就可以把它们统称为阳性食物(当然,这种阳性是建立在阴性基础上的偏阳性),而除此之外的其他食物,则可以把它们叫做阴性食物。
    怎么区别阴性食物和阳性食物呢?阴性食物是给人体补“水”和补营养的,使能量往人体的下部走。阳性食物是促进我们身体新陈代谢的,使能量往人体的上部走。
    举例来说,使人发胖的食物是阴性的,使人“长气力”的食物是阳性的;能使人情绪平静的食物是阴性的,能使人精神振奋的食物是阳性的;降火的食物是阴性的,祛寒的食物是阳性的。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关于食物及其他常见事物的阴阳特性分类表:
    阴阳
    食物人体
    水火
    冬天夏天
    黑夜白天
    下午上午
    寒凉、平和食物(梨和柿子)温热的食物(龙眼和荔枝)

为自己的饮食开方(4)

    圈养/笼养的动物(猪肉、甲鱼)放养/散养的动物(羊肉、鲫鱼)
    起沉降作用的食物(咸、酸、酸甜、苦涩味的食物)起升浮作用的食物(辛香、麻、辣、甜味的食物)
    水分多的食物(新鲜的香菇)水分少的食物(晒干的香菇)
    食物的肉食物的皮
    阴性阳性食物分别对人体有何作用
    从中医食疗的角度讲,阴性食物阳性食物对人体的作用如下表:
    阴性食物主要功效阳性食物主要功效
    滋养推动
    镇静兴奋
    清凉温热
    祛火祛寒
    收敛发散
    泻下行气
    从“补”和“泻”这个角度来分,阴性食物和阳性食物的也不一样:
    阳性食物阴性食物
    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加速能量转换营养和滋润脏腑,抑制过度能量消耗
    泻发散和渗透,通过发汗和利尿来排出病邪软坚和泻下,通过消痰和通便来排出病邪
    关于阴阳食物“补”的作用的不同,我举个例子:
    如果一个人血虚,需要补血,吃什么效果最好?我问过的女性朋友中,十个有九个都会想到阿胶和当归。大家认为这两样东西都是补血上品,所以好多女性挺喜欢吃。

为自己的饮食开方(5)

    其实,阿胶和当归的作用,区别太大了,如果吃得不对,可能会适得其反。
    阿胶是阴性食物,所以它的“补”,是补营养,滋阴补血,但是它的阴性很强,难于消化,脾胃虚寒的人吃了很容易损伤肠胃,造成消化不良,反受其害。有些人把阿胶用开水化了直接服用,这样效果是不好的。服用阿胶一定要用黄酒来蒸。黄酒是阳性的,这样才能缓和阿胶的阴性。同样的道理,当你吃了任何阴性比较强的食物,一定要吃点阳性食物,给人体补充消化这种阴性食物的动力,这样才不会被食物的阴性所伤。
    当归是阳性食物,所以它的“补”,是打通血液运行的通道,从而激发人体的造血机能。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陈旧的瘀血一旦被化掉,自然就刺激人体制造新的血液。
    如果说阿胶是给人体补充造血的原料,那么当归就是给人体补充造血的能量。所以说,要补血光吃当归行不行?不行。还得配上营养丰富的食物。
    有一个年轻的女孩,本来身体不错,几年前由于减肥心切,听人说了一种方法,连续十来天只喝汤,不吃饭,结果减肥没成功,反而把身体搞坏了,好几年也没恢复过来。
    根据她的体质特点,我告诉她一个当归食疗的方法。她吃了一个月,很高兴,说:“有效果,不舒服的症状消除了”。但我却摇摇头说:“不对,没有达到我预想的效果。你看你脸上的气色还是不太好。”
    她很奇怪:“可是我每个星期都坚持在吃当归啊?”我问:“你最近吃饭规律吗?”她说:“最近忙,经常每天只吃一两顿饭。”我说:“这就难怪了。吃饭是最重要的。只有补药,没有营养,人体怎么造血呢?不好好吃饭,吃再多的当归也补不了血。”
    不仅是当归,所有的阳性食物对人体的“补”,都需要阴性食物来补充营养才能发挥效果。

4种简单的方法帮你区分食物的阴阳(1)

    4种简单的方法帮你区分食物的阴阳
    如果你阳虚,请多吃阳性食物,比如胡椒、胡萝卜、羊肉、鲫鱼;如果阴虚,你就该多吃阴性食物,比如醋、白萝卜、柿子、甲鱼。如果外感风、寒、湿这些阴邪,你就吃一些阳性食物来平衡,比如葱姜陈皮水;如果外感暑、燥、火这些阳邪,那就吃一些阴性食物来补救吧,比如冰糖炖梨水。
    摆在我们面前的食物种类太多太多,真的是太难掌握它们所有的功?了,那么,有没有简单一点的方法让我们一下就能掌握呢?
    有。只要您记住以下四种分法,马上就行。
    一、按食物的寒热之性来分。
    阳主热,阴主寒。
    性质寒凉的食物属阴,比如梨和柿子;性质温热的食物属阳,比如龙眼(桂圆)和荔枝。还有一些不太凉也不太热,就称为性平的食物。其实,它们中的大多数也有略偏凉和略偏温的差别,其中除了略偏温的是阳性食物外,其他的都可以归类为阴性食物。例如萝卜是性平的,但是其中的胡萝卜?略偏温,是阳性食物,而白萝卜则略偏凉,是阴性食物。
    二、按食物含水分的多少(水火)来分。
    阳主火,阴主水。
    含水分多的食物偏阴,干燥的、晒干的食物则更偏阳。同样是萝卜,白萝卜水分多,胡萝卜比较干,所以白萝卜属阴,胡萝卜属阳。同一种食物,鲜品比干品偏阴。新鲜的香菇属阴,晒干的香菇属阳。
    三、按喜动的动物和喜静的动物来分。
    阳主动,阴主静。

4种简单的方法帮你区分食物的阴阳(2)

    喜静的动物属阴,喜动的动物属阳。圈养的动物属阴,放养的动物属阳。比如猪肉属阴,羊肉属阳;甲鱼属阴,鲫鱼属阳;关在笼子里饲养的洋鸡属阴,散养的柴鸡属阳。有一点要注意,现在动物饲料中添加剂太多,会影响肉类食物的阴阳。但不论是阴是阳,这些添加剂对人体的阴阳只会起扰乱作用,既伤阴又伤阳。
    四、按食物的味道来分(按升降沉浮来分)
    阳主升浮,阴主沉降。
    “升降沉浮”是中医描述药物作用的术语,沉降是往下走,向内收敛,可以滋阴、降火、清热、通便;升浮是向上走,向外升发,可以升阳、提神、发汗、散寒。这些作用跟食物的味道有关系。
    一般味道辛香、麻、辣、甜的,就有升浮(往上走)作用;而味道咸、酸、酸甜或者苦涩的,有沉降(往下走)作用。
    如此,我们就可以根据食物的味道来鉴别食物的阴阳了。比如,家里常要用到的葱、姜、蒜、花椒、胡椒这些调料是属阳的,而盐、醋、酱油则是属阴的;辣椒是阳性的,而苦瓜是阴性的;再比如,橘肉是酸甜的,属阴,橘皮是辛辣的,属阳。分清了阴阳,也就等于分清了寒热,我们就可以判断出橘肉是偏凉性的,而橘皮是偏温性的。
    掌握了区分食物阴阳的方法,我们吃饭的时候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
    所以,只要分清食物的阴阳,身体健康就这么简单。

要健康,就要多吃弱阴性的食物

    要健康,就要多吃弱阴性的食物
    五谷杂粮多属弱阴性的食物,肥甘厚味是比较偏性的食物,相比有偏性的生蔬菜而言,煮熟的蔬菜是弱阴性的,所以健康饮食第一原则就要多吃主食和煮熟的蔬菜。
    健康的饮食之道,就是把握饮食的阴阳平衡。怎么平衡呢?不是说今天你吃的这顿饭,有几种菜,它们互相之间平衡就可以了,而是指你吃下去的所有东西跟你的身体都要阴阳平衡。
    相对于食物来说,人体为阳,阴性食物的份量当然要超过阳性食物才能与人体达到阴阳平衡。而阴阳食物之间的比例,就要根据各人体质来掌握了。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要想保持身体的阴阳平衡,应该多吃弱阴性的东西,少吃太偏性的东西。
    为什么我们要以米和面为主食?就是因为它们是弱阴性的,最容易与人体达成和谐。
    为什么说养生最忌讳肥甘厚味?因为它们都是比较偏性的。越是营养丰富的食物越偏阴性,油腻的、甜的饮食都属于强阴性食物,而麻辣辛香这些调料又属于强阳性食物。所以说饮食宜清淡,不宜味道太浓重。
    哪些东西是弱阴性的呢?
    味道清淡的,气味清淡的,颜色清淡的,不寒不热的……具有这些比较平和性质的食物就是弱阴性的。五谷杂粮基本上都是弱阴性食物,大部分蔬菜生的比较偏阴性,煮熟以后就阴阳调和了。
    哪些东西是偏性的呢?
    味道浓烈的,气味大的,颜色鲜艳的,寒性的,热性的……具有这些特殊性质的食物一般不是偏阴就是偏阳。盐、酱油、醋、葱、姜、蒜、胡椒等各种调料都是。酒、咖啡、浓茶也是。蔬菜中的茴香、韭菜、黄瓜、西红柿,水果中的榴莲、芒果、柿子、李子等,相对一般的水果蔬菜来说,偏性就要重一点。
    弱阴性偏性(强阴性/强阳性)
    味道清淡的,气味清淡的,颜色清淡的,不寒不热的味道浓烈的,气味浓烈的,颜色浓烈的,寒性的,热性的
    五谷杂粮(米、面),
    油。盐、酱油、醋、葱、姜、蒜、胡椒等各种调料;酒、咖啡、浓茶;茴香、韭菜、黄瓜、西红柿;榴莲、芒果?柿子、李子;这些相对一般的水果蔬菜来说,偏性就要重一点。
    大部分煮熟的蔬菜大部分生蔬菜
    弱阴性的食物是营养的根本,偏性的食物是补充人体的营养。人可以不吃偏性的食物,但没有弱阴性的食物就不会健康。所以,健康饮食的第一原则,就是一定要吃主食和蔬菜。

烹调的作用就是调和阴阳(1)

    烹调的作用就是调和阴阳
    自然界的动物只懂得吃原生态的食物,而人真是无比聪明的生物,独创烹调之道,用有限的原料调和出了无限的可能。
    前两年开春的一天,我跟两位长辈聊天,他们问我:“知不知道现在流行一种喝果蔬汁的疗法,提倡蔬菜要吃生的,打成汁大量地喝,说是可以排毒养生?”我说:“我有时也喝自制的果蔬汁,但不是为了代替吃菜,而是当作热天的饮料少量地喝一点。现在还是初春,天气冷,您二位又是老人,喝这个恐怕太寒凉。”
    他们说:“对啊,我们那天喝了以后就觉得不舒服了。”
    我想起去年也有一位年轻的读者朋友,他参加了一个“自然疗法”活动,一天喝好几大杯果蔬汁,结果胃严重受寒,回家以后难受了好些天。
    其实,这种喝果蔬汁和一种提倡所有的菜都生吃的疗法,全是从美国传过来的。并不是什么新鲜的发明。十几年前,我读过美国权威的自然疗法专家写的著作,上面就有相关的内容。由于人种、饮食、运动方面的原因,多数美国人先天的体质阳气比较旺盛。这些方法对他们来说,确实比较好,能帮助他们清热降火。
    我认识一位美国朋友,他告诉我,他就几乎不吃熟的蔬菜,全部生吃,连土豆、茄子都是生吃的。这位朋友是军队里出来的,快五十岁了,身强体壮,声音洪亮有力,面色发红,典型的阳亢体质,他吃生菜当然没事,对调节他的体质还有好处。
    咱们中国人跟他们人种不同,体质还是很有差异的,大多数人阳气都没有那么旺盛。尤其是中老年人,肠胃一般都比较虚弱。谁敢天天吃生土豆、生茄子啊,天天吃生的东西,绝对会吃出病来的。
    有没有人想过这个问题:所有自然界的动物都吃生的食物,包括原始人一开始也是茹毛饮血的,为什么后来人类要把食物做熟了再吃呢?
    大自然这样安排是有道理的。动为阳。动物大部分时候都处于动的状态,所以它们的阳气足,多吃阴性食物才可以达到阴阳平衡。

烹调的作用就是调和阴阳(2)

    但是人类进化的趋势是动脑越来越多,身体动得越来越少,所以阳气就不如动物那么足了。这种情况下,如果总是吃生的食物,阴气过度,人就受不了,所以才需要用烹调来调和阴阳。
    烹调不外乎水火。火为阳。用火把食物做熟,就可以给它增加阳性的特质,减弱它原有的阴性。这是烹调的基本作用。
    除了用火,做菜还会用到各种调料。实际上,这也是调和食物阴阳的手段。通过添加不同性质的调料,我们就可以改善食物的阴阳性质,使它们更适合我们的体质。
    盐是咸味的,阴性很强,菜里放一点点就足以调和阴阳。为什么干重活的壮劳力吃得比较咸?他们动得多,动为阳,就可以多吃点盐。为什么老年人要少吃盐?阳气不足了。
    葱姜蒜是辛辣的,属阳。为什么我们做荤菜少不了葱姜蒜?因为肉类的营养丰富,阴性特质强,所以要放些阳性的东西来中和。
    辣椒也是阳性的,以前是西南地区的人吃得多,因为那边湿气重,湿为阴,所以要吃辣椒。现在全国人民都在吃。为什么?肥甘厚味吃得太多,耗伤阳气,就会想吃辣了。
    有朋友问,做菜还要用到油,油又是什么性质的呢?其实,油不是调料,而是辅料,和水一样。烹调用到水和油,是为了与烧菜用的火来平衡的。一般做菜常用的油都是弱阴性的。
    调料的作用,不仅是调和菜的味道,更是调和菜的阴阳。记住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用相同阴阳属性的调料来相互替换了。比如说,炖肉的时候,一般要用到葱姜,如果不能吃葱姜的时候怎么办呢?可以多放陈皮。陈皮也是阳性的,同样可以平衡肉类的阴性。比如说,如果不想多吃盐,而又希望增加菜的阴性,那就放些醋,醋也是阴性的调料。

吃食物不能掐头去尾、抽筋剥皮

    吃食物不能掐头去尾、抽筋剥皮
    大自然是最神奇的创造者,它为我们提供的每一样食物本来都是阴阳俱足的,可惜,我们往往把它们掐头去尾、抽筋剥皮来吃,不经意间就放大了食物的偏性。有时候,我们丢弃的甚至是食物最有价值的部分,真有点买椟还珠的意思。
    橘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实际上,橘皮对人体健康的好处远胜于橘肉,可除了中医把橘皮当药材,一般人吃完橘子就把皮给扔了。在我的周围,好多人吃橘子总喜欢把介于皮与肉之间那些白色的筋络剥掉,其实,那是一味对身体挺好的中药啊,它叫橘络。不知道吧,吃橘子的时候,你一定要连着橘络一起吃,这样才不会上火。
    其实,食物的各个部位也都有阴阳之分,像食物的皮与肉是一对阴阳。它们之间有互补的作用。如果你没有时间和条件去搭配一日三餐的阴阳,你至少要坚持这个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尽量吃完整的东西,能吃的部分都一起吃。
    比如说生姜,姜皮为阴,性凉能止汗;姜肉为阳,性热能发汗。做菜放姜的时候,记得不要去姜皮,这样做出来的菜才不会过于辛热。
    比如说大米,大米为阴,能滋补脾胃;米糠皮为阳,能散气消积食。所以吃糙米比精米更养生。
    比如说荔枝,果壳为阴,味苦性凉;果肉为阳,味甘性温。血热的你吃荔枝容易上火甚至流鼻血,用荔枝壳泡水喝就可以调理这种情况。
    比如说鲤鱼,鱼皮和鱼鳞为阴,能收涩止血;鱼肉为阳,能利尿消肿。你平时吃鱼尽量不要去鳞。而如果入药,比如用鲤鱼煮汤调治肾炎、肝腹水造成的浮肿,就一定要去鳞才行。
    比如说驴,驴皮为阴,驴肉为阳。驴肉可以补气强身,而驴皮经过熬制,就是鼎鼎大名的补药阿胶,它能滋阴补血。
    比如说花生,它具有两对阴阳。花生米为阴,花生壳为阳。花生米本身又分阴阳:花生仁为阴,花生红衣为阳。花生米含油脂丰富,而花生壳是降脂的良药。花生仁补血,花生红衣止血,而花生壳活血。花生米润肺,治燥咳无痰,而花生壳敛肺,治气喘咳痰。
    鸡蛋也有两对阴阳。蛋壳为阳,蛋清蛋黄为阴。蛋壳能缓解吃鸡蛋或者其他蛋白质类食物过多引起的湿疹、哮喘消化不良、反酸和蛋白质过敏等症,同时还有补钙壮骨的作用。
    蛋清和蛋黄也是一对阴阳。蛋清为阴,性凉,能补气、提神;蛋黄为阳,性温,能补血、安神。所以蛋清蛋黄一定要一起吃才能阴阳平衡。有些朋友害怕蛋黄胆固醇高不敢吃,这是误解。只要你蛋清蛋黄一起吃,不仅不会升高血脂,如果吃法科学反而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请注意,阴阳是个相对的概念。一种食物的皮与肉如果形态比较类似,它们的阴阳性质差别就小,作用会比较相近,可以相互补充、促进对方的功效;一种食物的皮与肉的形态差别越大,它们的阴阳性质也差别越大,作用就会相反,可以相互平衡、中和对方的偏性。

不适合您的食物可能是毒药——分清体质,一补就准(1)

      不适合您的食物可能是毒药——分清体质,一补就准
    做什么事儿,都不能盲目,食补也一样,别一看身体不好就忙着进补。“补”字的本来意思是什么?是打补丁,是修补损坏的地方。没找到破的地方你怎么去补?那不就是把补丁打到新衣服上了吗?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药店里治什么病的药都有,为什么我们还要去看医生?
    你肯定会回答:“因为我们不确定自己得了什么病啊。”
    说得没错。要治病,首先得诊病。食补也是一样的。再好的东西,如果不适合你,也会变成毒药。要搞清楚吃什么好,首先得搞清楚自己是什么体质。然而,好多朋友感到最困惑的,就是怎么辨别自己的体质。
    教你一招最容易入手的方法,还是先从阴阳上分。
    人分阴阳,人体分阴阳,人的五脏六腑分阴阳,人的病也分阴阳。
    人怎么分阴阳
    这个问题你不用想就能回答:女为阴,男为阳嘛。但它对于养生的意义是什么,你想过吗?
    女为阴,男为阳。从养生的角度来看,就是女子以阴为根本,男子以阳为根本。所以女性最怕伤阴,男性最怕伤阳。仅此一个男女之别,食补的重点就有所不同了。
    如果你身体不错,那么不需要吃什么补药,女性注意补充一些助阳的食物,男性注意补充一些滋阴的食物,就能锦上添花,弥补先天的偏性。
    身体不太好的朋友,那么不管你得的是阳虚病还是阴虚病,在调理的时候,女性一定要兼顾养阴,男性一定要兼顾养阳。血属阴,气属阳,所以女性要注意补血,男性要注意补气。你看古代的宫廷御方,给皇后吃的多是燕窝、阿胶之类滋阴的东西,给皇帝吃的多是人参、鹿茸这些壮阳的东西,就是这个道理。
    人体怎么分阴阳
    从表里来分:
    体表为阳,体内为阴。所以阳虚的人怕冷,容易感冒,因为体表的保护屏障不够强。而阴虚的人手心脚心发热,这种热是从体内发出来的,是内热。

不适合您的食物可能是毒药——分清体质,一补就准(2)

      从部位来分:
    上为阳,下为阴。所以老年人腿脚特别怕冷,小孩子光脚到处跑都不怕。背为阳,腹为阴。所有的阳经都走人的背面,所有的阴经都走人的正面。你看小孩没有驼背的,因为他阳气旺。
    从有形无形来分:
    机能为阳,器官为阴。精神为阳,肉体为阴。
    从作用来分:
    人体内滋润和营养全身的物质为阴,温煦血液和促进人体功能的能量为阳。
    常看中医的人,会听到医生诊断的时候提到什么阴虚火旺啊,肾阴亏虚啊,命门火衰啊。听起来很玄,其实,这些不过是中医用的一些专业术语罢了。其中的道理,离不开阴阳二者的基本特点。只要你抓住这些特点,理解起来就不难了。
    人体的阴,就像地上的土和水,起营养和滋润的作用。人的骨髓、血液、津液,都是阴。阴虚的人,身体的体液不足,他们会感到口干舌燥,还会上虚火,这就叫阴虚火旺。
    人体的阳,就像天上的阳光和空气,起推动和温热的作用。人的气息、热量、活力,都是阳。阳虚的人,身体的能量不足,血液流动缓慢,它们会感到全身冰凉,怕冷,有气无力。什么叫命门火衰?命门是肾,火是阳,其实就是严重的肾阳虚。
    人的五脏六腑怎么分阴阳
    心、肝、脾、肺、肾这五脏属阴,胆、胃、膀胱、大肠、小肠、三焦这六腑属阳。
    五脏的功能是存储营养,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中医说五脏是“藏而不泻”,就是说它们藏着人体的精气,不能外泻,否则人就虚了。六腑的功能是消化、传导,负责分解食物,给人体吸收营养,剩下的废物排出去,它们是营养物质的通道,所以中医说六腑是“泻而不藏”,就是说它们的作用是传送而不是贮存,要保持畅通才好。
    了解了五脏六腑的阴阳,就找到了食补的捷径。五脏主藏,所以我们对它们要多用“补”法;六腑主泻,所以我们对它们要多用“泻”法。

不适合您的食物可能是毒药——分清体质,一补就准(3)

      另外,当你要用食物调理某一脏的症状,直接用泻法不见效,就可以对跟它构成一对阴阳的那个腑来下功夫;同样的,当你要调理某一腑的毛病,也可以补跟它构成一对阴阳的那一脏。
    举个例子,肾和膀胱是一对阴阳。比如肾有问题了,是实证,应该用泻法,清湿热。怎么泻?肾不宜泻,一泻就肾虚了。应该泻膀胱,把湿热从膀胱赶出去。再比如,夜尿频多,原因在膀胱,是虚证,要用补法,可膀胱是管排泄的,没法补,你听说过哪道药是补膀胱的吗?只能是补肾,才能治标。
    五脏六腑的阴阳分别都可以配对。肺为阴,大肠为阳,这是第一对;脾为阴,胃为阳,这是第二对;心为阴,小肠为阳,这是第三对;肾为阴,膀胱为阳,这是第四对;肝为阴,胆为阳,这是第五对;心包为阴,三焦为阳,这是第六对。这种配对关系,也就是经络学所说的脏腑表里相合。记住脏腑之间的阴阳关系,我们就不会只知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了。
    阴(脏)阳(腑)
    肺大肠
    脾胃
    心小肠
    肾膀胱
    肝胆
    心包三焦
    为什么进补首选脾和肾
    人体还可无限地细分下去,像五脏,相对于六腑来说属阴,它们自身之间也有偏阴偏阳之分。
    如果在五脏之中分阴阳,那么它们可以分为两组,心、肺是一组,它们属阳,肝、肾、脾是一组,它们属阴。
    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
    肝为阴中之阳,肾为阴中之阴。脾呢,是阴中之至阴。
    说起来似乎有些复杂,列个表你就清楚了。

不适合您的食物可能是毒药——分清体质,一补就准(4)

      腑脏
    阳阴
    大肠、胃、小肠、膀胱、胆、三焦阳阴
    阳阴阳阴至阴
    心肺肝肾脾
    如果按从偏阳到偏阴的程度排序,那么五脏中依次是心、肺、肝、肾,最偏阴的是脾。脾为阴中之至阴,那我们就知道它不太容易阴虚,而是容易阳虚。所以补脾要以温补脾阳为主。
    五脏在人体属阴,而其中肾又为阴中之阴,脾为阴中之至阴。阴主藏,凡是属阴的脏腑,都是负责贮存精气的。五脏六腑中,脾和肾“藏”精气的功能最突出。脾是管消化的,所以它藏的精气是人体后天之精,就是营养。肾是管生殖的,所以它藏的精气是人体先天之精,就是元气。
    越是属阴的脏腑,越适宜多用“补”法。那么如果我们平常要进补,重点应该补哪里呢?当然就是脾和肾。这两脏补好了,其他的脏腑就不容易生病了。
    怎么判断自己是阳虚还是阴虚
    一般的慢性病,还有长期的亚健康状态,大多都是虚证。那怎么判断自己是阳虚,还是阴虚?很简单,阳虚和阴虚的人都有一些典型症状,对照一下就知道自己是偏阳虚还是偏阴虚了。
    阳虚的表现:
    怕冷,四肢不温,面无血色,舌头的颜色淡,舌苔发白。
    如果心悸,还有四肢发冷,面色发白的症状,除此以外,还会感觉胸闷气短、甚至心痛,这就是心阳虚。
    如果腰膝发冷,晚上频频起夜,那是肾阳虚。
    如果脸色暗黄、大便不成形,那是脾阳虚。
    如果伴有阳虚的表现,咳嗽带喘、有气无力,一运动就喘得更厉害,吐出来的痰很稀,这种人没事老爱出汗,特别怕受风,爱感冒,这就是肺气虚。

不适合您的食物可能是毒药——分清体质,一补就准(5)

      为什么不说肺阳虚?因为肺喜湿恶燥,就是说燥热最伤肺,而阳主热,所以一般不说肺阳虚,而说肺气虚。气为阳之始,阳虚是由气虚发展而来的。同样的,肝为刚脏,肝阳常有余,肝阳虚也不多见。
    阴虚的表现:
    五心烦热,也就是手脚心和心口发热,颧骨发红,睡觉出汗,口干舌燥,小便发黄,舌头偏红,舌苔很薄。
    如果你常感觉心悸,同时又有阴虚的表现,例如心烦、失眠、爱做梦那么你就是心阴虚。
    如果腰膝酸软、疼痛,头晕耳鸣,那是肾阴虚。
    如果感觉眼睛干涩、视力减退,那是肝阴虚。
    如果胃部隐隐作痛、食欲不佳,那是胃阴虚。为什么不说脾阴虚呢?因为脾为阴中之至阴,所以脾阴虚主要是由胃阴虚引起的。
    上面这些表现,不一定每个人全部具备。只要有一两点符合,就可以大致判断是偏阴虚还是偏阳虚。
    当你知道自己是阴虚还是阳虚之后,你再看看主要的症状出现在哪一脏。要是咳嗽,不用说,肺一定有问题。要是是心悸失眠,那么病在心。这时候你就可以判断自己是这一脏的阴虚或是阳虚了。
    反过来讲,如果你感觉哪一个脏腑不舒服,也可以对照判断一下它到底是阴虚了还是阳虚了,这样就可以对症调理了。

味入脏腑,各有效用

    第二章四季五味养生术
    味入脏腑,各有效用
    五味入五脏,并非越多越补。用得好,补益的作用最强;用得不好,损害的作用也最强。这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道理:只有最亲近的人才可能让一个人感受到最大的伤害,因为彼此太熟悉了,一出手就能点中对方的死穴。
    食物有酸、甘、苦、辛、咸五味。酸包括酸味和涩味,苦分为苦寒和苦温,甘包括淡味和甜味,辛是辛香、麻味和辣味,咸包括咸味和鲜味。
    这些味道分别入五脏六腑,各有其药理作用。
    五味脏腑作用
    酸肝、胆收敛固涩
    苦心、小肠燥湿泻下
    甘脾、胃补中益气
    辛肺、大肠发散行气
    咸肾、膀胱软坚散结
    要了解五味的五行属性,那我就先从五脏的五行属性以及四季如何来饮食保健这方面来谈吧。

让五脏和一年四季水乳交融(1)

    让五脏和一年四季水乳交融
    养生之道在于适度和全面,只有调和五味,才能激发出生命的活力。食物的味道越丰富,就越能汲取各种五行属性的精华。中国人做菜,讲究五味俱全,将阴阳五行之道,运用到一粥一饭之中,这就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肝、胆和春天有什么关系
    肝和胆组成肝系,是属木的,在一年四季中,春天是万物萌发的季节,是属木的,是肝气最旺的时候。那人的心情也应该像草木一样,舒展开来,尽情地沐浴阳光雨露,这就是最好的养肝之道。这个季节,如果你心里有所喜,就尽量不要去压抑它。想做什么事,就大胆地去做,不要瞻前顾后。想吃什么东西,就大胆地去吃,不要担心发胖,因为你的心理舒展了,顺应了春天的生发之气,新陈代谢就会加速的,吃下去的东西会更多的转换成能量,让你精神十足。
    心、小肠和夏天有什么关系
    心和小肠组成心系,属火,因为心火温暖血液,推动血液循环,小肠把食物转化成营养精微,这样人体才能够吸收。
    在四季中,夏天是属火的,人的心火也最旺,这是养心的关键时期。夏季是生长的季节,心火需要烧得旺一点,促进新陈代谢。心火旺,人的血液循环加快,出汗又多,心脏负担比较重。为什么人在夏季最想午睡呢?就是因为午睡是最养心的。午后是人体气血循行心经的时间,这时候休息一下就能养好心神。所以老年人最好每天都睡个午觉,保护心脏。如果是年轻人,虽然平时你不睡午觉关系不大,但夏天你最好要争取睡一会,哪怕趴在办公桌上打个盹儿也好。
    父母往往发现,经过一个夏天,孩子猛然长高了一头。夏天小肠功能旺,人体吸收营养多,是小孩长身体最快的时候。但夏天热,人又容易没胃口。所以,夏天要注意给孩子吃些开胃的东西,保证营养的吸收。
    脾、胃和长夏有什么关系
    人体的脾和胃组成脾系,属土,因为吃下去的食物都由它们受纳、消化,再化生为气血。脾胃又分阴阳,脾为阴土,胃为阳土。阴土好比河滩地,最怕洪水淹没,所以脾喜燥恶湿。人体内要是有多余的水分排不出去,就会造成脾湿,影响脾的功能。而阳土好比旱地,需要时时灌溉,所以胃喜湿恶燥。有胃病的人要多吃稀饭就是这个道理。

让五脏和一年四季水乳交融(2)

    广东人很懂养生之道,吃饭时必定首先喝一碗汤,这是特别养胃的。有人说,那我喝点水行不行?不行。你别忘了胃喜湿,可是脾喜燥。汤跟水的性质截然不同,它是营养液,喝下去以后能起到开胃的作用,其中的营养又能被脾吸收消化。而清水只会稀释胃液,影响消化,多余的水分还会给脾带来负担。喝含糖的饮料那就更不好了,败胃口,过甜又会伤脾。
    土养育万物,所以它统管四季,无论什么时候养脾胃都是保健的第一要务。古人说,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又说,脾为后天之本。这些话,都是提醒我们脾胃的重要性。一个人,不管他年龄多大,身体多么不好,只要胃口好,能吃能消化,那就不会有大事。
    四季都要养脾胃,而一年中又有一个特殊的时期,是最需要养脾的时间,那就是中医所说的长夏。每一年的农历六月是长夏。这个月特别湿热,湿气困脾,人没有胃口。除了环境的湿气,人在夏天一般吃的生冷食物比较多,体内的湿气也很盛,内外交困,脾的功能受制,使人消化不良甚至腹泻。所以长夏时节要特别注意保护脾,多吃一些健脾利湿的东西,可以用荷叶煮粥来喝,效果特别好。
    肺、大肠和秋天有什么关系
    肺和大肠组成的肺系属金,就是因为它们有肃降的功能,肺气应该是往下降的,如果肺气不降,反往上跑,人就会咳嗽;大肠管排泄,也是往下走的。金以越纯越好,所以肺容不下杂质。有时候人忽然咳嗽了,不一定是着凉,有可能是灰尘通过气管直接进肺,肺受不了,就要想办法把它咳出来。
    秋天属金,秋风一刮,无边落木萧萧下,一派肃杀、沉降的景象。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体也要贮备营养准备过冬,所以秋天要进补。补什么呢?初秋要补肺气,肺气足了,才能把营养往下输送到肾,化为精气贮藏起来。这时,你可以多吃一些补气的东西,比如鸡蛋、杏仁,平时就气虚的话,还可以用黄芪煮粥来喝。深秋要润肺滋阴,保养好人体的精气,不让无端的虚火给消耗掉。要多吃一些养阴的东西,比如银耳、枸杞。
    肾、膀胱与冬天有什么关系
    肾和膀胱组成的肾系属水。肾藏精,肾精化为肾阴,也就是肾水,滋养全身脏腑。膀胱排泄水液,也是靠肾的作用。肾虚,肾水不足,不是尿频就是小便不利。不止是影响生殖功能,全身脏腑功能都会减退。
    肾水往上走滋养全身,靠肾阳的温热气化作用。所以,补肾不是吃点六味地黄丸那么简单。不能只补阴,一定要根据程度的轻重,平补阴阳。

让五脏和一年四季水乳交融(3)

    冬天属水,是养肾的季节。此时天寒地冻,水面凝结成冰,保持水底的温度,鱼儿才能过冬。人体的肾精也应顺应时节封藏在体内,保存实力。所以,冬天养肾,最关键的是不要过劳,少让肾的精气外泄。还要早睡晚起;因为过咸伤肾,所以冬天你尽量要吃得淡一些;一些壮阳药、激素类药是靠透支人体元气来达到效果的,冬天请你尽量避免服用。做到了这些之后,再来考虑补肾,那才能补得进去。
    从五脏的阴阳中,我们已经看出脾和肾是五脏中最需要补的两脏。从季节上来说,养生最重要的时间,就在于一冬一夏。冬病夏治,夏病冬治。一冬一夏养好了,整年就不容易生病了。
    五味入口,专补亏欠
    一年四季中,五脏各有其旺盛的季节,那是不是在这个季节就应该多吃跟它同一五行属性的味道才对身体好呢?
    恰恰相反,一个季节什么脏腑最旺,就要少吃跟它同样属性的东西。
    为什么?因为,五味入五脏,起到的是“泄”的作用。这里所说的“泄”,是与“补”相对而言的。“补”是补这个脏腑之所长,也就是加强它的特性;而“泄”是指补这个脏腑之所缺,也就是抑制它的特性,保持阴阳的平衡。
    五味养生之道,第一是适度。不管再好的东西,都不能过量,否则就会打破人体阴阳的平衡。
    第二是全面。我们都知道,生活的精彩就在于五味俱全。为什么泡在蜜罐里长大的年轻人会因为一点小事轻生,而历经战乱的老人却能乐观地活下来?只有品尝过痛苦的滋味,才能体会出幸福的甘甜。

春吃甘,脾平安

    春吃甘,脾平安
    甘味属土,土地养育万物,甘味的食物是我们主要的营养来源。如果你觉得身体虚弱需要补,不要急于去买补药,首先看看一日三餐,甘味的食品吃得够不够,最重要的是,有没有吃足够的主食。
    甘味不单指甜味,也包括淡味,就是没什么味道的东西,比如说米、面这些主食。甘入脾胃,甘味的食物有补中益气、调和脾胃的作用,米、面、糖类、各种淡水鱼虾、牛肉、玉米、白薯等都是甘味食品。
    甘味能缓和药物的毒性。为什么说喝中药不能放糖,就是怕解了药性。而药方中,如果有些药物比较峻烈,就得放一点甘草进去调和一下。
    甘味中的甜味能缓解疼痛和痉挛,虚寒腹痛、胃痛、头痛还有抽筋的时候,喝点糖水就会感觉好些。甘味中的淡味能利尿渗湿,比如说薏米,眼泡肿或是小腿浮肿的人就可以多吃一些。
    土生金,肺属金。所以甘味的东西对肺特别好,能润肺、补肺气、滋肺阴。肺是统管人一身之气的。气虚的人,中气不足、气短懒言、爱出汗、爱疲劳,吃点甘味的东西就有补益的作用。
    甘为土,土应四季之气。所以,无论哪个季节,都要以吃甘味食物为主。特别是春天,更要多吃。原因有二:春天是生发的季节,生长需要能量,甘味食品最能补气血;春天肝气旺,木克土,容易伤脾,甘味是脾的正味,能补脾。
    甘味中,淡味或是微甜的食物是我们应该常吃的。适当的甘味补脾,但过甜则太腻,反而阻滞脾的功能。孩子脾比较弱,需要吃甘味的东西补一下,但千万不能多吃甜食,吃多了,反而伤脾。孩子应该多吃米饭、面条、粗粮,这些才是真正养脾,养身体的。
    过甜除了伤脾之外,还会伤肾。为什么?因为土克水,肾为水脏。吃甜食太多,会使人肾虚,容易得腰椎病和颈椎病。一般小时候特别爱吃甜的人,长大反而吃得少了。这是人的本能选择,因为人小的时候脾弱,需要吃甜的;成人后,脾功能成熟了,肾却开始衰老。
    纯粹的甘味是中性略微偏阴的。但你别忘了,甘属土,是女性的象征,甘味跟别的味道搭配,就会随之而变换阴阳属性,有点“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意思。甘味与酸味在一起,就转化为阴性,有滋阴的作用;甘味与辛味在一起,就转化为阳性,有助阳的作用。甘味又是以柔克刚的。它会缓和酸味、辛味的偏性,而助长它们补益的作用。
    甘属土,土的性格是厚德载物,它是最能包容的。甘味也是如此,它可以调和一切味道。不管是酸的,还是苦的、辣的,放些糖进去,口感就会好许多。做菜的时候,只要放很少一点点糖,出来的味道就会不一样,而吃的人根本品不出甜味,只觉得好吃,这就是烹调的最高境界。

夏吃辛,养肺金(1)

    夏吃辛,养肺金
    现在爱吃辣的人越来越多,甚至许多人无辣不欢,这跟人们普通体质偏虚、体内湿气重很有关系。你看小孩就不吃辣的,因为他们自身的阳气已经很足了。
    辛味,实际上包含了好些不同的味道,麻味、辣味、辛香味,都属于辛味,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气味浓烈。葱、姜、蒜、辣椒、各种香料,还有许多气味独特的中药,都带有辛味。
    辛味属金。五行中金有沉降肃杀的特性,但辛为阳金,反而有上升发散的作用,就像烧红的铁锅,撒点水进去马上就蒸发了。辛味最突出的就是它的气味,辛香四溢,它是往外散的,辛味的作用就是行气、发散、活血、化瘀,能促进气血流通,也就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凡是需要祛除外感病邪,或是调理气血瘀滞、虚寒,都会用到辛味的药物。
    辛味入肺和大肠。能宣发肺气。气行则血行,气血瘀滞的人就要用辛味,让气血流动起来,一潭死水变成活水,才能有生机。
    肺系统的病,最常见的就是感冒,而感冒是必用辛味来治疗的。风寒感冒需要辛温的药物来发汗,喝点葱姜水也可以,风热感冒需要辛凉的药物来解表,比如银翘解毒片,吃白萝卜也有作用。
    注意,辛味属阳,不补肺阴,所以肺阴虚的人,比如肺结核,就不要多吃辛味。
    辛味入大肠有燥的作用。特别是辛温的食物发汗作用强,吃多了就会耗伤津液。大便干燥的人不要吃太多麻辣的东西,以免加重肠道缺水的状况,造成便秘。
    辛属金,金生水,所以辛味能补肾。辛为阳金,补的是肾阳。肾阴虚的人,也就是夜里盗汗、总觉得手心脚心发热的人,不要多吃辛味。而肾阳虚的人,也就是体质虚寒,手脚冰凉、特别怕冷的人,可以用辛味来补。
    同性相斥,秋天属金,最不适合多吃辛味。因为辛味能助肺气,肺气与秋气相通,秋天肺气已经很旺了,再吃辛味,肺气过于上升,就削弱了其肃降的作用。肺气上逆,引起咳嗽,而且往往是燥咳,辛味发汗,秋天干燥,人体发汗过多就缺水,也就是伤阴了。

夏吃辛,养肺金(2)

    肺为金,肝为木,金克木,肺气太旺,对肝不利。爱吃辣的人,秋天一定要克制一点。所以,古人说,一年之中,秋不食姜。当然,这不是指一点不能吃,而是指不能专门去吃姜,像姜茶、姜糖什么的,就最好免了。做菜的时候,姜是调料,该放还得放,跟别的食物一搭配就平衡了。
    哪个季节最适合吃辛味呢?夏季。一般人认为夏天热,不能吃辛辣的,其实不然。夏天人体毛孔张开,最容易感受外邪,辛味是发散的,能帮助我们祛除表邪,不让它们停留在体内作怪。夏季热,人体的阳气都浮在表面,脾胃相对是寒的,这时候吃点辛辣,开开胃,促进脾胃的功能再好不过。而且辛味有发汗作用,能帮助人体散热。
    从五行生克来说,夏天属火,火克金,也就是克肺,肺主皮毛,肺气受制,就容易外感病邪。辛味入肺,就能助肺气,发散解表。
    辛味的药物很多,在补药中,大家最熟悉的补血药当归就是辛味的,当归辛温,补血作用很强。人人爱喝的菊花茶也是辛味的,菊花辛凉,能散风明目。
    辛味在三餐中,以调料居多。各种香辣调料像葱、姜、蒜、花椒、胡椒、辣椒、大料、陈皮,都带有辛味。

秋吃酸,护肝胆(1)

    秋吃酸,护肝胆
    大多数树木的果实和种子都带有酸味或涩味,它们往往是植物最富有营养的部分,所以酸味和涩味有收敛的作用,能帮助人体吸收和储存营养,保护精气不外泄,特别适合体质虚弱的人。
    酸泛指酸味和涩味,它们对于人体来说,有收敛的作用。
    五行中,木有舒展升发的特性,酸属木,却主收敛。这矛盾吗?不矛盾。酸味和涩味是阴性的,它们是阴木,不是阳木。如果把木比作树木,那么阳木好比树木的枝干,舒展向上,而阴木好比树木的果实和种子,精华内敛。
    酸属阴,酸味入肝胆,补的是肝胆之阴。阴代表水液,也就是说,酸味能促进肝血和胆汁的生成。酸味入肝,能平息肝火,有利于疏泄肝胆湿热;酸味补肝血,所以孕妇喜欢吃酸的,因为肝主生机,肝血是胎儿生长的营养来源;
    酸味入胆,促进胆汁分泌,可以解油腻、降血脂。肝阳上亢、高血压、高血脂、肝炎、性情急躁外向的人可以多吃些酸的,而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忧虑内向的人就不能多吃。
    还有什么人适合吃酸味?是心阴虚的人。如果你手心脚心发热,心胸烦热,又常感觉心悸、心烦、失眠、爱做梦,那么你就可以吃些酸味的东西。
    比如说酸枣,就是一味很好的安神养心的药。因为木生火,心属火,酸为阴木,可以养心阴,心阴足了,就不怕心火过旺。注意:酸养心阴,不养心阳,心阳不振,感觉心胸憋闷、心悸不宁的人,不要吃太多。
    什么人不能多吃酸味?脾虚的人,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脾虚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大便,如果大便总是比较稀,不成形,这种人一定脾虚。脸色发黄的人也是脾虚。
    为什么脾虚的人不能多吃酸味?因为木克土,而脾胃属土。酸为阴木,胃为阳土,阴阳互补,对胃来说,有酸味克制是好事,适当的酸味能起到开胃的作用。而脾为阴土,所以脾最怕酸多,酸会抑制脾的功能,影响营养的运化。脾虚的人要少吃酸。正常人只要在春天减少酸味食物就行了,因为这是肝旺脾虚的季节。

秋吃酸,护肝胆(2)

    春天属木,肝属木,酸也属木。春天为什么要少吃酸味呢?春天是养肝的季节,但养的是肝阳,肝气升发,把冬天潜伏在体内的病邪宣泄出去,所以对于一般人而言,反而要少吃些酸的才好,以免收敛过度,把病邪关在了体内。
    什么季节最适合吃酸味的食物?秋天。酸属木,秋天属金,金克木,其实就是说秋天肺气旺,可能克伐肝木,而酸味入肝,是肝的正味,这时候就应该用酸味来养肝。所以秋季是最缺木的季节,可以多吃些酸的东西。
    我们吃的东西很少有纯粹的酸味,它往往跟涩味或是甜味夹杂在一起。大多数种子比如莲子、菟丝子、山萸肉、芡实偏于酸涩,大多数水果则偏于酸甜。酸味和涩味都是阴木,二者相合,收敛的作用就加倍了。久病体虚的人,身体不能固摄精气,出现各种滑脱的症状,如长期咳喘,慢性腹泻、尿频、遗尿、遗精、崩漏,或是出汗多、各种出血症等,就要用性味酸涩的药物来调理。虽然酸涩味入药疗效显著,但收敛性强,平常食用太多有过偏之弊,所以酸涩味的食物,品种不多,这是人类的自我保护功能进行筛选的结果,一般人都不会太爱吃口感酸涩的东西。
    酸甜味的东西,爱吃的人就多了。为什么?酸味属木,甜味属土,木和土是相克关系。酸味和甜味放在一起,能抑制彼此的偏性,比较平和,适宜常吃,所以酸甜口味的食物相对就比较多,酸味生津止渴,又能化解甜味的滋腻;甜味补益中气,又能缓解酸味的收缩之性。所以凡是酸甜口味的东西,都是滋阴的。你看中餐里边,吃油炸的肉或鱼,多半要浇上糖醋汁。为什么?因为油炸的东西很热性,配上酸甜味的糖醋汁,有滋阴的作用,就不怕热盛伤津了。

冬吃苦,把肾补(1)

    冬吃苦,把肾补
    凡是烧得好吃的菜,你细细地去品,多半能品出一丝丝苦味来。一道真正的美食,只有香、辣、甜、酸这些讨人喜欢的味道是不够的,必须要掺杂一点苦味,滋味才会醇厚,才会让人有余味绵长的感觉。
    五行中,火有温暖升腾的特性,苦味属火,但苦味又属阴,它是阴火,就像炉膛里烧剩下的灰烬,有余温的时候有一点烘干的作用,完全冷却以后如果不把炉灰掏空,新火就烧不起来。所以,苦味的东西分两类:一类是苦温的,例如咖啡、红茶,祛除湿气的作用比较强,就是中医所说的“燥湿”;一类是苦寒的,例如莲子芯、绿茶,有清热、泻下的作用。
    苦味入心和小肠,能泻心火和小肠火。凡是清热泻火的药,都有苦味。最为大家熟知的,就是苦瓜和黄连,专门解决口舌生疮、心烦失眠这类心火上炎的问题。小肠火其实也是心火,心火下注到小肠,传到膀胱,导致小便黄、疼痛,这种情况小孩比较常见,也要用苦味的药来治,比如黄连。
    火生土。苦味属火,而脾胃属土。苦为阴火,脾为阴土,所以苦味对脾有好处。尤其是苦温的食物。脾怕湿,苦温的东西正好可以燥湿。用火烧过的食物就会变苦,而且是苦温的,这种食物就能健脾消积食。
    有一个著名药方叫做焦三仙,是把山楂、麦芽、神曲这三味药炒焦后制成,治疗积食特别灵验。还有焙过的鸡内金、烤馒头片、锅巴,这些用火烤过的东西,都是苦味的,都有健脾助消化的作用。
    什么人不能多吃苦味?胃液不足的人,比如萎缩性胃炎患者。没有胃病的人,大吐大泄之后,或者吃了过多的辛辣食物,也有可能胃液不足。于是胃部虚火,使人感到胃里隐约有火烧一样的痛感,这种人常口干舌燥,爱喝凉水。
    胃液不足的人,要少吃苦味,因为苦为阴火,胃为阳土,苦味会抑制胃液的分泌,而胃喜润恶燥,所以苦味的东西吃太多会败胃口,伤胃津,甚至引起胃痛。如果遇到这样的急性胃痛,马上喝点糖水就能缓解。长期胃液不足的人,吃微甜味的食物就可以滋养胃液,比如银耳羹或者麦冬粥,都是很好的选择。
    火克金,肺和大肠属金。苦味入肺和大肠,起到泻的作用,清热降火。如果肺热咳嗽,苦味可以止咳平喘,比如百合和苦杏仁等。苦味入大肠,能泻大肠湿热,缓解便秘,比如大黄。
    夏天属火,人的心火也旺。这个季节是不是应该多吃苦味的东西呢?不是的。除了长夏之外,夏天反而不要多吃苦味,除非你确实出现了心火上炎的症状。

冬吃苦,把肾补(2)

    为什么?夏季心火旺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夏天是生长的季节,心火就是要烧得旺一点,给身体多提供一些动力,才能促进新陈代谢。
    苦味是泻的,通过泻下的作用来降心火的,相当于釜底抽薪。正常的心火,就是心阳,是人体最宝贵的热能来源,岂能随便泻?
    夏天如果害怕心火过盛,不要吃苦味,而是要吃一点酸味。为什么?酸味平心火,不是靠泻,而是靠补,补的是肝阴,肝阴足了,心阴就足,就不怕心火烧过头,这相当于在锅里多加点水,这样下面的火再大也不会烧干了。
    什么季节最适合吃苦味呢?是冬季。因为水克火,冬季属水,是最缺火的季节。冬天当养肾,吃点苦温的东西,苦温主坚,燥湿利水,有强壮肾脏的作用,比如羊肉就是苦温的。苦温又是阴火,不会灼伤肾阴。就像把捏好的泥人放在烧过的炉膛里慢慢地烘干,既不会烧焦,又能把泥人烧硬,更不会变形。
    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日常饮食中,苦味太重的东西,不可多吃。事实上我们每天所吃的食物,单纯苦味的也极少。也许只有咖啡和茶是个例外。咖啡、茶,也不是纯粹苦味的,只是苦味相对比较重。为什么可以天天喝呢?因为咖啡和茶是必须要冲泡的,用的量很少,喝的时候还加了大量的热水。苦有燥湿的作用,加水一起喝就能避免伤津。苦还有清热的作用,用热水冲泡就减少了寒凉。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掌握了喝咖啡和茶的学问。如果你阴虚火旺,体内缺水,就要少喝咖啡,更不要喝浓咖啡。如果你体质虚寒,就要少喝绿茶,更不要喝冰绿茶。
    单纯苦味的东西不多,但我们每天吃的苦味可不少,大多数食物都带有一点苦味。苦味最适合与别的味道掺和在一起,发挥协同作用。这不仅增强养生的功效,有了苦味打底,还更能凸现其他味道的香浓。

少吃咸,能延年(1)

    少吃咸,能延年
    咸味是至阴之味,越是咸的东西,阴性越强。而养生讲究的是阴阳平衡,所以咸味宜少不宜多,是五味中最应当谨慎食用的一味。
    五味中的咸味实际上是指咸味和鲜味两种味道,所以咸味食品不一定都是口感咸的,也包括所有鲜味的东西。像黑豆、黄豆、猪肉、螃蟹并不咸,也归属于咸味食品一类。味精、鸡精也是咸味食品。
    海产品大多都是咸味食物,如紫菜、海带、海参、海蜇、蛤蜊、墨鱼等。
    血是咸味的,凡是动物的血都是咸味食品,比如猪血,鸡血、鸭血、鹿血等。
    咸属水,水为至阴之物,咸也是至阴之味,所以它与水的阴气相通,可以滋养人体的水液,通泄大小便,还能软坚散结,也就是软化和消散体内的结节和肿块。
    五脏六腑中肾和膀胱属水,所以咸为肾和膀胱之正味。
    咸入肾,其中鲜味重的食物补肾阴,咸味重的食物耗肾精。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区别呢?
    鲜味重的东西,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这些营养是人体血液和体液的来源,所以鲜味能养血养阴。阴虚的人,体内虚火旺,常感觉手心脚心发热、心烦、口干,就可以吃些海产品例如墨鱼干、海蜇来补一补,阴液足了,就不会产生虚火。
    而咸味重的东西,含有大量的盐分。盐是一把双刃剑,凡是有生命的物体,都离不开盐。
    生命的活动,全赖精气维持,人体的精气藏于肾中,必须要盐来把它调动出来,才能转化为生命的动力。
    凡是入肾脏的药,古代都讲究要用淡盐水送服,引药入经才能提高疗效。比如著名的中成药六味地黄丸,不用淡盐水来送服,效果就大打折扣。
    人每天都需要一点盐,才能保证能量来源。越是强体力的活动,越需要调动肾精。你看农村的壮劳力,他们吃得就很咸,不吃咸的就会觉得浑身没劲。可是如果吃盐太多,调动的肾精过多,等于寅吃卯粮,提前透支人体的元气,人就会早衰,甚至得慢性病。现在许多老年人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跟他们年轻时候营养不良、又吃得过咸都有关系。

少吃咸,能延年(2)

    咸入膀胱,膀胱属阳,而咸味属阴,阴阳相反,起泻的作用。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咸味能软坚散结,实际上就是排毒。一般治疗肿瘤,会用咸味的药物来软化硬块。
    咸味能泻下通便,还有排毒的作用。有的人肠道积热,大便坚硬干燥得如同石头,几天解不出来,十分痛苦。中医在药方里加上咸味的芒硝,一剂就能见效。如果是小孩,症状比较轻的,喝些盐水也管用。最极端的例子,就是吃了不洁之物,可以用大约15克盐,两杯温水,搅拌两分钟等盐充分溶解以后,一次喝下,让盐水清洗肠胃,通过大便把毒素排出体外。对于产生恶心症状的人,盐水还有催吐的作用。
    咸味属水,苦味属火,按五行生克来说,咸味可以克制苦味。凉拌苦瓜用盐先腌一下,就不太苦了。
    水克火,心属火。咸味吃多了对心脏特别不好,容易得心血管疾病,老年人一定不要多吃咸。心与大脑相通,所以咸味吃多了影响智力、记忆力,小孩子大脑正在发育中,更要吃得淡一些才好。
    一年四季都不能多吃咸的。冬季属水,水克火,人的心气最弱。这个季节尤其要少吃咸味,才能保护心脏功能。
    咸味食品中,特别要注意盐和味精,这两样是咸味中的极品,阴中之阴。现在人普遍阳虚,能少吃一点盐和味精就少吃一点。鲜味的食物,相对阴性要弱一些,有滋阴补血的作用,像一些海产品,可以适当地吃一些,但也绝不能常年吃,否则容易得痛风病。

韭菜芹菜,升阳宽心——今朝立春添一岁,不是人间偏我老

第三章应景应时,应心应身——跟着节令去进补
    第1节 韭菜芹菜,升阳宽心

立春的时候,生意清淡了,应酬少了,也许正是上天给我们一个回归家庭的机会,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从容地与家人围炉夜话,讨论明天的早餐,学会从一碗家常便饭中品尝出幸福的味道.

春到人间,草木先知.这个时候发出的野菜嫩芽,既积蓄了整个冬天的能量,又带着立春一阳初生的活力,可以说是阴阳并济,有推陈出新的功效,能帮助你化解肠胃残留的浊热,为你注入新的生命活力.

我们中国人的传统,到了立春,新的一年才正式开始.南方习俗过了这一天所有人都要加一岁.记得某年父亲刚过冬就念叨着:过了立春,我就算是七十岁的人了.

春天,我在心里想的是要父亲老当益壮,正像陆游写的四句诗:"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旛判醉倒.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每一年,随着寒冬远去,每个人都添了一岁,也添了更多的人生智慧.

春天来了,春气主升,万物生长,人的情绪也应该随之高涨起来.尽管年龄和各种压力同增,但日子总是要过,饭总是要吃.高兴也是一天,不高兴也是一天.不如多想想高兴的事儿,把每天的饭都吃得有滋有味.

人生的每一天都不可复制.过去已经覆水难收,将来尚不可知,何必让过去的不良情绪影响到现在呢?

人之所以比别的动物高级,也许就在于对着同一碗饭,可以吃出不同的味道.心情,是比什么都有效的调料.外在的事物不是我们想改变就能变,但是内在的心情可以调整.春天升发的阳气正好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

立春该吃什么呢?萝卜、韭菜、芹菜,还有春饼……人生大部分的快乐,也许就来自于这些日常的琐事,一点点小小的讲究和用心更能使它加倍.

如果你现在正在南方,那就更有口福了.去市场买点新生的野菜吧,去野外采更好.

如果你和我一样,住在北方,那就找找萝卜,看看上面是不是长着新鲜的萝卜缨,这也是"秉冬气得春阳而生"的好东西,千万别把它当废物给扔了.把它掰下来,切碎,用盐腌一下,再加干辣椒和花椒炝炒,立春那天的早餐就多了一样下粥的小菜,吃了它,你一定会感到神清气爽.

其实立春可以吃的东西还有很多,我可以开一个长长的单子.但这并不重要.即使你没有准备这些,也不必遗憾.只要你带上了最好的心情,吃什么不是补药呢?  第2节 天赐荠菜,寒热通杀

暮春三月,在山清水秀之地,踏青赏花,吸取天地之灵气,再采摘一些荠菜烹调而食,既可祛春寒,防春季流行病,又可降胃肠之火,利湿健脾,通小便.在明媚的春光里,吃天赐美食,快和家人好好享受一下这惬意而健康的生活吧.

吃的荠菜,只采嫩芽.入药用的荠菜,就得用全株,一定要连根一起采摘,因为根部的药性更强.整株采回家晾干,就可以用一整年了.放一些在厨房的灶台上,还可以避蚂蚁.需要调理身体的时候,取几株,用开水煮七八分钟,就可以喝汤了.或者用干品来泡茶喝,也是可以的.

北方的春天来得晚,不知不觉就要到农历三月初三.

时间永远跑在我们的前面,感觉春天才刚开了个头,其实时令已开始进入暮春.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种时候我最怀念的是南方,遥念千里之外的家人和朋友,这几天,想必他们都在某个山清水秀处踏青赏花吧,也许顺便还会采些荠菜带回家.

三月三吃荠菜,这个风俗古已有之.这一天在古代是上巳节,人们会去水边洗浴、春游,还有男女相会、对歌,很生活化的节日.当然也离不了吃.吃什么呢?吃上巳菜.如今,上巳节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但很多地方的人还是会在这一天吃上巳菜,也就是荠菜.

荠菜可能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种野菜了.上海著名的菜肉馄饨,那里边放的就是荠菜.就算没吃过荠菜的人,也会记得辛弃疾那两句词: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记得我妈妈年轻时候借用这个典故,写过一首谜语诗:

寻药踏青采嫩芽,能蔬可牧利农家.

溪头翠叶春花白,羡煞城中桃李花.

开头第一句说寻药,没错,荠菜不仅是一种野菜,也是一味草药.

三月三吃荠菜,预防春季流行病

荠菜入药,最大的作用是祛陈寒的功效特别强,而药性又十分平和.三月三吃荠菜,就是为了祛除冬天积存的寒气.

《黄帝内经》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冬天受了冻,如果没有及时化解,寒气会深入体内潜伏下来.到了春天,阳气升发,这些潜伏的寒气发作起来,寒极生热,就会引起流感发烧,这也是春天特别容易产生各种流行病的原因.

因此,为了防止冬季的伏寒郁积化热,在春天不能用大辛大热的药物,而是要用荠菜来预防春天的"温病".

荠菜是平性的.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既能祛陈寒,又能祛血热,使得伏寒无法化为内火,维持人体的寒热平衡.

产妇喝荠菜水,预防月子病

荠菜祛陈寒的特殊功效,对于产妇尤其有用.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产妇在月子里如果发烧了,是很麻烦的事情,不仅影响到给孩子的哺乳,而且特别不利于产后恢复,稍有点不注意就会落下月子病,长期受罪.

一位读者朋友给我讲的亲身经历就是一个典型的病例.她原本是个体质健壮的人,生完孩子家里老人不在身边,照顾她的人没有经验,致使她发了四次烧.他们还给她盖上两床大棉被捂,想以出汗来退烧.产后本来身子就虚,再出几身大汗,一折腾就更弱了.从那以后,她的身体就变差了,开始发胖,得了脂肪肝,还落下了一身毛病.后背发凉,到冬天必须用个棉垫背在后背上.最严重的是膝盖,一年四季总是凉得像冰块一样,夏天都要穿厚裤子.多少年来,她四处求医问药也治不好,十分痛苦.

产妇的身体比较弱,起居饮食稍有不慎,体内的陈寒就容易发作,化为内火,在局部产生炎症,甚至使人发起烧来.这位朋友连续发烧就是由于这个原因诱发的.

照顾她的人用对付普通风寒感冒的方法,给她盖被子捂汗,这真是一个绝大的错误.中医讲"汗血同源",汗就是血啊.产妇本来就失血过多,再出几身大汗,身体再壮的人也受不了.

如果在生完孩子后及时清除体内的陈寒,就可以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了.

怎么做呢?喝一次荠菜水就可以了.

用妈妈的话说,这样可以"搜陈寒",也就是把潜伏在体内经年日久的寒湿"搜"出来并把它们排出体外,这样就能预防月子病,帮助身体恢复.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在坐月子的时候,用荠菜煎水喝,连菜一起吃掉.要用全株的荠菜,就是带着根的那种.如果是新鲜的差不多用一斤,晒干的二三两就够.锅里水烧开,整株放下去煮,新鲜的煮两分钟,干品煮七八分钟就好了.连汤带菜一起吃下去效果最好.

这个方法适合于所有的产妇.在月子里喝过荠菜水,就不容易发烧了,还可以预防得月子病.

记住只要吃一次就好,不要多吃.凡事过则不宜.

养生荠菜汤

荠菜的一大好处就是它的药性非常平和,是维持人体寒热平衡的好帮手.它既不偏寒也不过热,能祛寒,却又不会引起内火;能祛热,却又不会导致寒凉伤身.可谓寒热通杀.

前面说过了祛寒,再介绍一下荠菜祛热的功效.荠菜入胃经,可以降胃火,又不苦寒伤胃;它入小肠经,可以清小肠火,治疗小便不利;它入脾经,可以利湿健脾.

荠菜还能止血,对各种出血症都有一定的效果.爱流鼻血的,或是经常牙龈出血的人,平时就可以多吃点荠菜.

荠菜的药性平和到连不满周岁的小婴儿也可以用.婴儿如果积食了,用带籽的老荠菜煮水喝就能调好,而且长大以后还不容易得胃病.

老年人吃荠菜也很好,可以降血压,通利小便,还能预防白内障.

对于普通人来说,春天吃点荠菜是最好的,可以预防各种流行病,还可以缓解春天容易出现的过敏症状.

荠菜是最好吃的野菜之一,没有一般野菜的苦涩味,怎么做都可以.凉拌也行,清炒也行,做成馄饨、包子更香.

妈妈推荐了一个最简单的做法,就是用荠菜烧汤.

把荠菜切成两厘米左右小段,烧一锅开水,水里放一点油和盐,水开后放入荠菜煮一分钟就好了.

荠菜本身就很鲜,白水煮能充分领略它的清香味.它是"菜中之甘草",所以也可以随意地跟各种汤菜搭配,你想往汤里放点别的什么都可以,不管是菜还是肉都没问题.最好是配鸡蛋和紫菜,紫、黄、绿搭配好看又好吃.记得不要放酱油,否则夺去了荠菜的鲜味,汤色也不好看.

为什么要在三月三采摘荠菜

荠菜在南方四季都有.如果做菜吃,不论什么时候采摘都可以.但是入药的话,就属农历三月初生长的荠菜药性最好.

采药采药,采的就是天地之灵气,所以不管哪一种草药,都讲究采摘时间.不是合适的时间采来的,药效就会大打折扣.三月初的荠菜,开春发出来的第一批嫩苗刚刚成熟,储存了整个冬季的能量,而且初春天气还比较寒冷,生长慢,所以药用价值最高.以后再发出来的就长得快了,药用价值也就下降了.

荠菜是哪里都能长的.就算在北京,你去花园里或是田间地头仔细找找,也一定会有收获的.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的朋友,春光明媚的时候,好好享受这天赐的美食吧. 
 
第3节 马齿苋--肠道健康的保护神

上天赐予我们好东西,但是我们却不珍惜.比如马齿苋,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可真正知道它保健作用的人却不多.春天去郊外踏青,采上一大把拌凉菜吃,既可以降肝火、清心火,又可以清肠热,解毒,调理便秘,驱除宿便,把他们做给爸爸妈妈吃,让他们肠道通畅胃口好,爸爸妈妈该多开心呀?

五行俱全的"长寿菜"

小时候春天去郊外踏青,最高兴的事是可以采一些野菜回来尝鲜.荠菜、香艾、马齿苋都是记忆中的美味.其中,吃得最多的是马齿苋,因为它到处都是,一采就是一大把.

后来我发现,马齿苋在全国各地到处都有,不论南方北方,随便找个花园或者田间地头都能采到.它长得不高,也就是三十公分左右,而且大部分是趴在地上的.》叶子小而圆,茎是红色圆圆的,肉质肥厚,夏天开黄色的小花,很好认.新鲜马齿苋的口感脆嫩,吃起来象苋菜一样滑滑的,略有些酸.

作为蔬菜来说,马齿苋的味道不算特别好,但是它的保健价值却相当的高.

历代的本草书中对马齿苋是这么描述的:"马齿苋,又名五行草,以其叶青,梗赤,花黄,根白,子黑也."马齿苋能得造化之青眼,把五行都占全了,它的作用自然不可小看.

马齿苋性寒凉,能够清除心、肝、肺和大肠之热.

马齿苋可明目、降血脂、使白发转青

马齿苋入肝经,可以凉血、降肝火.有的人熬夜后眼睛会发红,这是肝火上炎的表现,吃点马齿苋就可以好转.有些年纪轻轻就长白头发的人,不要怀疑自己肾虚或是未老先衰,这种白发是血热,是由于你的肝火太盛,上冲头顶引起的.对付少白头,你吃补肾药的疗效还不如多吃马齿苋来得直接.

马齿苋又有别名叫长寿菜,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它的保肝作用.前些年美国人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他们发现,在所有的植物中,马齿苋的欧米茄3脂肪酸含量最高,可以与海鱼相媲美.欧米茄3脂肪酸是对于人体非常重要的脂肪酸,它可以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脂,防治心血管疾病.从中医角度来说,这些作用实际上就是促进肝脏的功能,使脂肪得到正常的分解代谢.

马齿苋可治皮肤病

马齿苋入心经,可以清心火.入肺经,可以散肺热.《黄帝内经》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而肺主皮毛.就是说各种痈肿、溃疡、湿癣,都跟心火和肺热有关.马齿苋既清心火,又散肺热,它的排毒功效既走血分,又走皮肤,内外兼治,所以对于上面所说的皮肤问题都有疗效.调理皮肤病,可以内服和外敷双管齐下,把新鲜的马齿苋捣烂敷在患处,或者用干品煮水来泡澡,都是很不错的方法.

马齿苋是肠道的清洁剂,是各种肠道病的首选良药

马齿苋最大的功效,是治疗大肠经的疾病.它既能解毒,又能消炎,还能祛热,对于肠道病属于热证的基本上可以通治.哪些肠道病属于热证呢?像痔疮出血、细菌性痢疾、肠道息肉、实热便秘这些都是.简单地说,大部分的肠道病都属于这个范畴,受寒引起的腹泻和脾虚引起的长期大便稀溏除外.

马齿苋对于急性的肠道病效果更是显著,尤其是调理细菌性肠炎和细菌性痢疾(拉血泡的那种)的效果非常好.

这里,我告诉大家一个简易的食疗方:

锅中水烧开,把新鲜的马齿苋入锅焯两分钟,捞出来过一下凉水,拌一点蒜泥和香油当凉菜吃.然后把焯过的水加适量白糖喝下就可以了.要注意一点:只能放白糖,不要放红糖.

在这个食疗方中,马齿苋的作用是杀菌,促进肠道蠕动,把毒排出来.因此吃过后拉肚子的症状会暂时加重,不用担心.注意:如果是单纯受凉造成的一般性腹泻不要误食.

为什么放白糖呢?因为白糖也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同时中医讲究"酸甘化阴",酸味的马齿苋加上甜味的白糖可以起到滋生体液的作用,可以缓解拉肚子造成的脱水症状.

为什么不用红糖?因为红糖是温性的,与治疗的方向背道而驰.

别看这个食疗方很简单,在缺乏抗生素的年代,我的外曾祖父就靠这个简单的食疗方治好过很多患痢疾的病人呢.那个时候卫生条件差,越是穷人家越容易得痢疾,而当时得痢疾可是能要人命的事情.外曾祖父用这个几乎不用花钱的方法活人无数,真是功德无量了.

怎么预防肠道传染病?用马齿苋当菜吃就行了.可以用上面的方法焯熟后,凉拌吃,也可以炒着吃,嫩芽还可以生拌着吃.

从保健的角度讲,春天、夏天采些马齿苋回家当凉菜吃,是很有好处的.马齿苋是肠道的清洁剂.它可以清肠热,解毒,能调理便秘,驱除宿便,是我家餐桌上的常客.

提醒朋友们一下:马齿苋性寒凉滑利.刚开始吃一定要少量,逐渐适应了才能多吃.

有三种人要避免吃马齿苋:

一、腹部受寒引起腹泻的人;

二、孕妇.马齿苋是滑利的,有滑胎的作用;

三、如果你在吃中药,药方里有鳖甲,要注意马齿苋与鳖甲相克,不要同服.
 

 
第4节 天然消炎药:鱼腥草

饮食是一种习惯,一种东西一开始你没兴趣,但是当你吃完之后,感受到它的好,就再也不能自拔了.鱼腥草就是这样,多少人因其味道望而止步,但又有多少人,因其功效而离不开它.总之,为了身体尝尝鱼腥草,总比吃药给自己身体添负担好吧.

十九年间胆厌尝,

盘馐野味当含香.

春风又长新芽甲,

好撷青青荐越王.

这是王十朋的一首《咏蕺》诗.诗中咏的蕺菜,就是中药里的鱼腥草,南方一些地区把它叫做折耳根.凉拌折耳根,脆嫩鲜香,一到夏天,我就开始怀念起这道风味独特的美食了.

鱼腥草,是中药名,它原来是一种野菜.历史上,有一个人吃鱼腥草吃出了一个千古流传的故事.这个人就是鼎鼎大名的越王勾践,他带领越国人打败吴王夫差的故事一直为后人所称道.在这个故事中,勾践发奋图强的一系列事迹,除了卧薪、尝胆之外,还包括采蕺食蕺.

至今在越国的古都绍兴,还有一座蕺山,就是当年勾践采蕺菜的所在.上面王十朋的诗,咏的正是这个典故.

看南宋人写的诗,还提到越女采蕺到市场上贩卖,且"论价不止金与玉",可见当时江浙一带的人还很热衷于吃蕺菜.可惜这个传统好像没有在那边保留下来,现在反而是西南地区的人吃得比较多,而且广泛种植,由野菜演变成餐桌上常见的一道蔬菜了.

在北京,偶尔也能在超市或菜市见到鱼腥草.由于南方人爱吃,供不应求,价格还颇为昂贵呢.

它确实是好东西.夏季餐桌上常备一盘凉拌折耳根,开胃解暑,还能保健祛病,真是一举两得.

植物抗生素,各种炎症都能消

作为中药的鱼腥草,更为人所熟知.鱼腥草是天然而又安全的抗生素,能够清热、消炎、抗病毒.

鱼腥草作为植物抗生素,最难得的是它的药性可以通达人体的上中下三焦.上至咽炎、肺炎,下至尿道炎、*炎、肾炎,外至皮肤上的炎症和疱疹,都可以通治.

有时候,炎症发生在体内人可能意识不到,如果到医院做血液检查,有白血球升高现象,那就是发炎了.这时候,即使搞不清楚是哪里发炎,马上用鱼腥草来调理,保证很快就能见效.

对于各种细菌、病毒引起的感染,如风热感冒、流感、泌尿系统感染、生殖系统感染等等,鱼腥草都是它们的克星.

炎症就中医来说,是身体湿热程度比较严重的表现.因此,不一定要等到血液发生指标变化,只要你感觉体内有湿热,马上吃点鱼腥草就可以帮助你祛除.

鱼腥草消炎抗感染的作用到底有多神奇呢?举几个小例子吧.

鱼腥草汤调理黄疸型肝炎

每天用三斤新鲜的鱼腥草煎成浓浓的汤,代茶频饮,可以调理黄疸型肝炎.

各种肝炎都可能引起黄疸.黄疸是身体有严重湿热的表现.鱼腥草可以消炎,彻底祛除身体的湿热.肝炎病毒没有了赖以滋生的土壤,自然就不能作怪了.

早在二十多年前,我的小姨调理好的一个病人,到现在还没有复发过.那是一位青年男子,得了黄疸型肝炎,当时,小姨给他的调理方就是一味:鱼腥草.这个人每天坚持在家用鱼腥草煮汤喝,过了一段时间,病就缓解了.

烟民一定要每天喝鱼腥草茶

如果你明知吸烟的危害但就是戒不了烟,那么你至少可以为自己的健康做一件事:多喝鱼腥草茶.

鱼腥草是特别适合烟民的食物,它能清肺热,解烟毒.

准备一些晒干的鱼腥草,每天取一点来泡水喝,能减轻抽烟对你的损害,预防慢性咽炎、气管炎甚至肺癌.

不要嫌麻烦,这个小小的习惯会为你将来的健康带来莫大的好处.

鱼腥草还有帮助戒烟的作用.想戒烟的人,每天喝点浓浓的鱼腥草茶,就会不那么想抽烟了.

鱼腥草水退烧

鱼腥草可以调理上呼吸道感染,能退烧,又能止咳.

风热感冒和流感就属于上呼吸道感染,典型症状是发烧和嗓子疼,甚至引起肺炎和水肿.有的人还会持续咳嗽两三个星期.

在风热感冒初起的时候,马上喝一些鱼腥草水消炎,就可以起到退烧的作用.这一招对于老人和小孩特别实用.因为一般的退烧药和抗生素药,对于老人和小孩来说副作用比较大.而鱼腥草是食物,性质平和,非常安全.

一位七十多岁的男性老人,夏天吃过晚饭后突然发烧,三十八度多.他并没有什么别的症状,只是嗓子有些难受,这是单纯的热伤风.让他用鱼腥草煮水,只喝了一次,当晚就退烧了,第二天起来就没事了.

老年人是轻易不发烧的,一发烧可不是小事,不好好处理是会引起并发症的.像上面这个例子,如果不是及时用鱼腥草消炎,即使没有引起并发症,过几天烧退了,也不免要咳上个一两星期.

鱼腥草水调理感冒后遗症有奇效

不仅是老年人,年轻人得了上感,往往也拖上好长一段时间不能断根,咳嗽不止,很难过.这是身体内的湿热余毒没有清除的关系,也就是炎症未消.

一对年轻人,春节回南方老家过年,双双发烧感冒,打了好几天点滴.回北京半个月,男孩仍然咳嗽不止,而女孩咳嗽的症状虽然轻些,却总没有胃口,有时还胃痛.

我跟他们讲,南方湿气重,你们在那边感受了湿气,这是外湿.过年你们肯定没少大吃大喝,胃里有积食,这是内湿.内外湿气一夹攻,哪能不生病.虽然用抗生素勉强把烧给退了,病因并没有祛除.时间一长,湿气又转化为湿热,引起炎症.男孩身体好些,炎症主要表现在呼吸系统,所以总咳.而女孩身体弱些,不仅呼吸系统有问题,消化系统也出现了炎症,所以胃不舒服.而且,也许你自己没意识到,那个湿气很可能已经侵入你的下焦了.

经我一提醒,女孩马上想起,刚得感冒时觉得腰部下方的八髎穴发紧,非常难过,用热水泡脚泡到全身发热后,突然感觉一股热气上冲,把这个穴位冲开了,这才感觉松快了.

我说,湿气侵入人体往往是跟寒气一块,你及时泡脚把寒气祛散了这很好,但湿气没有清除.现在我告诉你的根治你们俩感冒的方法,也能顺便帮你祛除下焦的湿气.这个湿气对你的脾和肾都有影响.我相信你现在有些便秘,但是呢排出来的大便却并不干,而是有些稀软.

女孩连连点头,说正是如此.

问她:你们是南方人,吃得惯鱼腥草吗?她给了一个夸张的惊恐表情,笑答:这个我们可实在吃不了.

我说,那就用干品煮水吧,那个没有什么味道的,便让她去药店买些干的鱼腥草,回来以后煮水当茶喝.喝两三天后如果咳嗽好了,胃也舒服了,不要停,继续喝上两个星期,彻底清除体内的湿热,尤其是下焦的湿热,一些妇科的小炎症也会消失不见的.

第二天,女孩兴奋地给我打电话,说我要好好地谢谢你啊!我们喝了鱼腥草水效果真好.喝完以后一开始肚子胀胀的,去了几次厕所,感觉身体真的*.

两周后,再次见到这位女孩,她的气色跟第一次见面完全不同了!上次那种暗黄的脸色消失了,露出了姣好白皙的本来面目.这说明她体内的湿气都清除掉了.
 

第5节 鱼腥草的食疗方法

女孩向我请教:我买了新鲜的鱼腥草,应该怎么做菜吃?我笑问:你不是说吃不惯吗?她认真地回答:为了身体啊!吃这个总比吃药好!

这样的心态值得赞赏,当我们可以用饮食解决问题,又何必用药片来增加身体的负担呢.

鱼腥草的食疗方法

鱼腥草消炎抗感染的作用,现代医学界也早就认识到了,还开发了一个大名鼎鼎的鱼腥草注*,曾经作为中药的抗生素被广泛使用.遗憾的是,这种鱼腥草注*质量不太稳定,常见过敏的案例.但这并非鱼腥草本身之过.研究制药技术的家人告诉我,这是制药过程中,提纯技术不过关造成的.鱼腥草完全是无辜的.

对于崇尚自然的我来说,大自然创造了鱼腥草这道药食同源的佳菜,并没想到我们非要用现代的方法去改造它,变成冷冰冰的药水,用痛苦的方式注入到人体的血管中.我们还是顺应自然,尽可能的用食疗的方式吧,在料理各种症状的同时又能品尝美味,不辜负自然的恩赐.

鱼腥草茶

吃鱼腥草,最简单的方法是用它煎水代茶喝.吃不惯新鲜鱼腥草的人,或者是没有鲜品只能用干品的情况下,也可以这样用.

注意:不要像熬其他的中药那样长时间地去煮鱼腥草.干品鱼腥草久煮,抗炎成分就挥发掉了.怎么煮呢?抓一把鱼腥草,放半锅冷水,稍稍淹没鱼腥草就可以,大火煮开以后,等两分钟,马上关火,把药汤滗出来就可以喝了.煮过的鱼腥草不要倒掉,下次喝的时候还可以加水,用同样的方法再煮一次,再喝.一共可以煮三次,正好够一天的量.

你也可以连续煮三次,把三次的药汤混合在一起,效果更好.

实在没有条件煮水,比如在上班的时候,也可以直接拿干品鱼腥草泡茶喝.多用一点鱼腥草,冲入沸水,多泡一会,也能有作用.

鱼腥草美食

如果你能接受新鲜鱼腥草的气味,那就最好用鲜品.新鲜的鱼腥草含有的有效成分是最多的,比干品要好.而且鱼腥草的食疗方法很简单.

调理各种细菌、病毒感染,如风热感冒、疱疹、泌尿系统感染等,一定要生吃,凉拌就可以.

预防风热感冒,炒着吃就行了.这种吃法较为温和,也适合体弱的人日常食用.

产妇在月子里第一次吃鸡的时候,一定要放些鱼腥草,可以预防产后风.

顺便提一下,鱼腥草也可以外用治疗疔疮.当疔疮熟透但没破,脓出不来向内扩散的时候,将鲜鱼腥草捣碎外敷在周围,留出中间疮口.鱼腥草有追毒的作用,很快会把脓给逼出来.

正常人平时把鱼腥草当蔬菜食用保健也很好.最常见的吃法是凉拌吃,这种吃法适合大多数人.鱼腥草性寒凉,老人和体弱的人,可以用炖鸡的方法.放点香油,还有润心的作用.对于缓解夏季心神烦躁很有帮助.

好多人吃鱼腥草只吃白色的根,其实鱼腥草的嫩茎和叶都可以吃,味道也很不不错.

作为蔬菜的鱼腥草是相对比较小众的,有点类似于蔬菜中的"臭豆腐".它的气味浓郁,常吃它的人感觉到一种独特的药香,而没吃过它的人则认为是腥味无法下咽.

没吃过鱼腥草的人,一开始都接受不了鱼腥草的味道.其实,饮食是一种习惯,可以培养的.尝试吃几次,体验到它的好处,你会离不开它.可以试试先吃鱼腥草茎和叶,比根的气味要稍淡一些.生吃不习惯的人,也可以先炒或炖汤.凡是经我推荐亲身体验过鱼腥草功效的人,没有不爱上它的.有的人一开始连闻着味都受不了,现在可是吃得上瘾了呢.

第6节 人生有邪,可求艾蒿
 

闷热的五月,采些艾蒿挂屋里,在满屋弥散的轻烟中,过一个有艾陪伴的端午节,接下来的夏天你会过得更舒服.

端午节,好多朋友都会去山里或野外玩,如果见到了艾蒿,一定别忘了采点回来.

端午节采艾是中国传统的民俗.把采回来的艾蒿和菖蒲挂在门口,民间说法认为能避邪.其实,是因为端午时快要进入炎夏了,各种蚊虫、细菌和病毒开始肆虐,这时候把药草挂在门口,借助它们所发出的芳香之气,使蚊虫和病邪避而远之.而且,五月初的艾已经长成了,正是采摘的好季节,挂起来晾干以后就可以做药.

端午前后采的艾蒿,药性最好.采回来以后,不要马上用,新鲜的艾是有一点微毒的.把它晾干,收藏起来隔年再用.可以直接把艾挂在厨房里晾干,让艾的香气自然挥发,顺便起到植物香薰的作用,还能驱虫蝇和净化空气.

真是很怀念新鲜艾叶的香气.从前我妈妈年年都会采艾蒿的,那时候这东西很多.这些年越来越少见了.在北京我就没怎么见到过野生的艾蒿,只有一次在妙峰山采到过.可能因为市场的需要,不加节制地采摘艾蒿,才使得它现在芳踪难觅了.

如果实在采不到艾蒿,就去药店买点艾条回来.点燃了,在屋子里到处熏一熏,杀杀病菌,顺便驱赶一下躲在角落里的蚊虫.别嫌艾条的烟气呛人,它能帮你祛病气.

艾灸是引气血下行的捷径

艾蒿是中医传统的灸法所用的艾条和艾炷的原料.做艾灸要用好几年的陈艾才好,新鲜的艾火气太大,是不能用的.

为什么中医选择艾蒿作为传统灸法的原料呢?因为艾性温热,遇火之后热性倍增,能通十二经络.艾的热性可以直达血脉,促使气血流动起来,打通经络的淤阻,特别是可以把人体的气血往下引,温暖下焦.

人在年轻的时候下焦的气血是很充足的,所以小孩子光着脚也不怕冷.年纪大了就不行了,气血下不去,不能滋养下焦.下焦气血不足,在体表表现为脚冷、膝盖发凉、后腰冷痛,在体内则表现为二便不利、月经不调以及生殖功能衰退等等现象,一言以蔽之,就是肾虚了.

人体下焦为肾所主,下焦气血充足,才可以滋养肾系统.肾为人之本,如果肾系统可以开足马力工作,什么病都能迎刃而解.这就是艾灸保健治病的原理.

艾灸的作用太多了.按古人的说法,是"无一症不可治".调理疾病、保健身体,都可以用到艾灸.如果要把艾灸的作用详细列举,恐怕好几本书都装不下.

对于一般人来说,你不需要记那么多.你只要记住三点原则就好:

一、灸下不灸上.艾灸是引气血下行的,所以做保健的时候,一般灸下半身的穴位.头部、面部一般是不灸的.

二、灸老不灸少.小孩下焦气血旺,而且往往火力壮,没事别灸.老年人就可以经常做艾灸.

三、灸寒不灸热.阴虚火旺的人不要做艾灸,否则越灸越上火.

艾蒿泡澡祛除下焦湿寒

有的人觉得在家里做艾灸不太方便,那你可以试试用艾蒿泡澡,同样可以温暖气血,特别是对于祛除下焦的湿寒很有效果.

艾是纯阳之药,它的药性专入人体的足三阴,即肝经、脾经和肾经,这三条经络都走人体的下肢.艾的药性可以祛除足三阴经的一切湿寒.

《黄帝内经》说:"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湿就是水,水往低处流.所以湿气常常蕴积在人体的下半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是管人体生殖和排泄的.凡是在这两方面有长期的慢性病的人,大多数都有湿气存在.湿气是一种很顽固的病邪,许多疑难杂症都是因它而起.

比如说,皮肤反复发作湿疹、慢性肾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病、女性输卵管堵塞导致不孕等,有这些症状的人下焦一定有湿气.

如果体内有寒,寒和湿一结合,对下焦的伤害更大,尤其伤肾.女性生子后得产后风,关节痛,就是下焦有寒湿的典型表现.

有以上这些症状的人,经常用艾蒿泡澡作为辅助治疗,对于治病会很有帮助的.

方法非常简单:取一大把晾干的陈艾,冲洗干净,加水煮,水开后再煮五分钟.趁热把水倒出来,待温度适中时泡澡.只要腰以下部位泡到就可以了,水位最高不要超过心脏的位置.最好是用一个大木桶来泡,这样可以在泡澡的同时进行熏蒸,效果更明显.

记住:如果泡的时候出汗比较多,泡过后一定要多喝些温水.

如果没有条件泡澡,用艾蒿水泡脚也有一定效果.身体没有明显病痛,但是手脚冰冷、膝盖发凉的人,没事用艾蒿水泡泡脚,就会感觉好得多.

求子心切?艾叶汤可以帮你

也许有的人不知道,艾不只可以外用,也可以内服.

艾的药性主要作用于人体的血脉.艾灸能引气血下行,而用艾叶内服则能引气血上行,因此艾叶入药,既能暖血,又能止血.

女性以血为本.艾是女性的好朋友.

艾叶能暖宫促孕.女性子宫虚寒很容易导致怀孕困难.求子心切的女性,平时在饮食里加些艾叶,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用半两艾叶,加水煮开后,再煮五分钟,然后用这个水来煮粥,放些红糖,对于子宫虚寒的人会很有帮助.

艾叶能止血安胎.孕妇有先兆流产迹象,或是有胎动不安现象的,可以用艾叶和阿胶煮汤来安胎.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用陈艾叶一两,阿胶六钱.先把艾叶加水煮,水开后再煮十分钟左右,滗出药汁.然后把阿胶捣碎,放入药汁里煮化,起锅后加一点红糖就可以喝了.这是一天的量,可以分两三次喝完.连续喝一段时间,直到胎象平稳为止.

这个汤既能止血又能补血,是很好的安胎补品.艾叶补阳,阿胶补阴,艾叶行气,阿胶养血,阴阳气血都补到了,准妈妈就可以安心地度过孕期了.

 

第7节 专祛湿热两邪的苦蒿

苦蒿煎水的味道十分苦涩,一般人很难喝得下去.但我也知道,许多人为了减肥,其毅力是十分惊人的,别说味道苦不苦,就算损害身体健康也在所不惜.若是苦蒿因为这样的原因而出了名,进而被不加节制地采摘,是好事,还是坏事呢?为了不误人,也为了给后世的子孙留下些许踏青寻药的乐趣,想想还是让苦蒿继续寂寞下去吧.

现在的很多朋友可能不太熟悉苦蒿.它是一种随处可见的野草.听说现在市场上还有人拿它当作艾蒿卖,这可太误人了.苦蒿和艾蒿的作用区别很大.

妈妈告诉我区别艾蒿和苦蒿的方法:艾蒿比较矮小,长满白色的绒毛,叶子直接长在主茎上,不分叉.苦蒿是深绿色的,比较高大,能长到一米多高.两者从外观上还是很容易分辨的.

苦蒿也是药.但是它的性质与艾蒿不太一样.艾蒿是热性的,苦蒿是寒性的.艾蒿可以散寒,而苦蒿是清热的.

南方有些地方,端午节习惯用艾蒿来泡澡,说是洗了夏天不长痱和疹子.其实,还有一种更好的选择,就是苦蒿.

苦蒿和艾蒿一样含有挥发油,二者都能够清洁皮肤,祛除湿毒,杀虫止痒,可以治疗皮肤病,比如湿疹、疥癣、疮疡.但新鲜艾叶有刺激性,而新鲜苦蒿更平和,给小孩用效果更好.

艾蒿和苦蒿祛湿气的作用都很强,但寒热截然相反.一定要分清楚.艾蒿祛湿寒,而苦蒿祛湿热.

热盛为毒,苦蒿不仅仅是祛除一般的热,而是可以热解毒.而且它既能入里,又能出表,不论热毒是蕴积在皮肤,还是已经深入血脉骨髓,苦蒿都可以将之逐出.

因此,苦蒿调理小儿湿疹、过敏和长痱子的效果很好.小孩是阳性体质,皮肤有病往往是湿热化毒所致,最适合用苦蒿.用法也很简单,采一大把新鲜的苦蒿,加一锅水煮,水开后煮五到十分钟,然后连水带叶子一起放入澡盆里泡浴.泡的时候,用煮过的苦蒿叶子在患处擦洗.泡好后,不要用清水冲洗,直接用毛巾擦干,让药性充分吸收最好.

苦蒿煎水可以减肥,但也得看是否适合各人的体质.

前几天,一位朋友来问:别人给我推荐一个现在流行的减肥偏方,用苦蒿煎水喝,据说一个月能减好几斤体重,我可以用吗?我说:苦蒿是清热毒的,如果不是内火非常重的人,每天喝这样的寒凉药,马上就会伤胃.胃一伤,消化变差,短时间内人是可能会瘦的,但那不是健康的减肥,而是营养不良.

苦蒿的确可以少量煎水当药喝,有很强的降火和解毒作用,能缓解传染病后期低烧不退、夜晚浑身燥热等病症.但苦蒿内服,药性剧烈,没有咨询医生最好不要轻易使用.
 

第8节 常吃咸鸭蛋,养阴降虚火
 

在北京,生的咸鸭蛋不容易买到.市场上卖的,几乎都是煮熟的.卖的人说,煮熟是为了大量运输方便,不容易破损.不过世界上什么事都难不倒我爸.他在市场上找了卖自家产的鸭蛋的农民,预付一点定金,跟他预定新鲜的生咸鸭蛋.农民有了固定的买主,我们也买到了生蛋,皆大欢喜.

每年一到端午,手机短信从早上开始,就接二连三不断,都是朋友们发来的过节祝福.五花八门的祝福语,离不开一个主题:吃粽子.

端午节似乎成了粽子节.其实,粽子不应该是端午节的唯一主角.还有一样同样重要的端午节美食,就是咸鸭蛋.

粽子有清热解暑的功效,可惜比较黏腻,多吃不易消化,尤其是小孩不宜多吃.而传统民俗中,咸鸭蛋,却是小孩过端午必吃之物.

端午节吃的咸鸭蛋,一般是用清明前后的鸭蛋腌制的.开春以后,鸭子吃的活食多.民谚说,清明螺,肥如鹅.鸭子吃了这些营养丰富的活食,产的蛋最饱满,气室特别小,营养最好.

新鲜的鸭蛋有些腥味,经过盐腌制,腥味去除了,而且营养更容易吸收.

鸭蛋性寒凉,能清肺火.而盐是至阴之物,经过盐腌的鸭蛋,清火的效果更好.咸味入肾,能充分发挥鸭蛋滋养肾阴的功效.

吃点咸鸭蛋,对小孩积食、咳嗽和湿疹都有调理作用.

对于大人来说,如果是阴虚火旺体质,比如说平时怕热,爱口渴,睡觉爱出汗的人,也适宜常吃咸鸭蛋,能养阴,降虚火.

一般体质的人,尤其是脾胃有些虚寒的人,可以换一种吃法,吃"赛蟹黄".我最喜欢这么吃咸鸭蛋.赛蟹黄有几种做法.我的做法是这样的:

两只鲜鸡蛋,一只生的咸鸭蛋,打散搅匀,放两到三勺姜末.然后用普通炒鸡蛋的方法炒熟,最后浇上一勺醋,翻炒几下起锅.这道菜颜色有黄有白,香味浓郁,吃起来味道酷似蟹肉和蟹黄,在我家很受欢迎.

这道菜中,鸭蛋和鸡蛋寒热平衡,姜和醋相得益彰,是一道适合夏天吃的美食.

市场上买的咸鸭蛋往往过咸,不适宜老年人或小孩吃.如果买得到新鲜的鸭蛋,可以在家自己做.一般制作咸鸭蛋是用盐水泡,或是裹泥.这两种方法适合大量生产,家庭采用比较麻烦.我从一位洞庭湖畔的村妇那里学了一个传统的土方法,十分简单好操作,做多少都可以,而且便于储存,推荐给大家:

取新鲜的鸭蛋,不要用水洗,准备一小碗白酒,一碟盐.先将鸭蛋放进酒里蘸湿,然后把蛋的两头沾上盐就成了.用干净的容器或者塑料袋盛装,放在阴凉的地方保存.两周以后就可以食用了.如果放置的时间长一些,咸味会更重一点.

注意这个方法的要点是鸭蛋不能沾水,否则容易坏.如果蛋壳太脏可以用白酒轻轻擦一下再做.

 
第9节 立夏开始喝姜茶,三伏就喝黄芪粥

如果你像我一样,从立夏开始就坚持喝姜茶.那完全可以放心地在三伏天喝黄芪粥.因为,在前两个月通过姜的发散作用,体内的病邪应该都散得差不多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此时浊气已去,正有利于培养正气.正气一足,外邪自然不易入侵了.

一夏无病三分虚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最难过的一个月,可也是防病养生的上佳时机.

现在越来越多的朋友懂得了"冬病夏治"的道理,这几年在三伏天贴敷穴位颇为流行.每年入伏的时候,各个中医院挤满了人,全是贴"三伏贴"的.

除了贴穴位、拔罐等外治法,三伏天养生更需要注意的是适当进补.夏天本来就是生长的季节,人体新陈代谢最为旺盛,营养消耗量很大,需要好好补养.正所谓"春夏养阳",以利于"秋收"和"冬藏".

然而夏天又是特别难调养的季节.天热,人吃不好,睡不好,容易伤身.三伏天更是暑热难耐.

中医认为暑热最能耗伤人的正气.气温高,人体大量出汗,体内的正气也随着汗水往外走.汗就是津液啊,出汗太多就会造成气津两虚.伏天雨水也多,湿气影响脾胃运化,导致脾气虚,消化功能减弱.此外,夏季心火旺又会克肺.所以说,一夏无病三分虚.就是这个道理.

虚者补之,要匡扶人体的正气,就一定要在三伏天进补.

黄芪补气数第一

论补气良药,黄芪当属第一.中气不足的人,身体比较虚弱,一动就出汗,肺活量比较小,甚至内脏下垂,最适宜用黄芪进补.黄芪又称小人参,它的作用与人参相似,都是补气的.但人参是大补元气,作用十分迅猛,一般的人不可轻易使用.而黄芪是补中气,相对温和,效果却不逊色,而且比人参固表的作用更强,所以成为最常用的补气药.

中医讲黄芪性温,味甘,入脾、肺二经,因此它提升脾肺之气的功效是最强的.脾肺之气增强,就是增强人体的运化功能,因此黄芪可以强健三焦、补益五脏,可以解脾湿、升肺气、强心、益肾气、补肝虚.

黄芪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又能降血压,老年人吃黄芪,可以防治中风和高血压.年轻人吃黄芪,可以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

黄芪还有利尿消肿和托毒生肌的作用,不仅适合肾炎、水肿病人做食疗,对于虚胖的人,还有减肥的作用.

皮肤长疮或有溃疡的人,吃黄芪能使脓毒排出,促进伤口愈合.

金代著名的医家张元素,对黄芪的药效总结得最好.他说,黄芪甘温纯阳,其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去肌热,四也;排脓止痛,活血生血,内托阴疽,为疮家圣药,五也.

黄芪有如此强大的功效,所以中医治疗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炎等,以及对于大病初愈的调养、促进手术后伤口的愈合,都会用到黄芪.

伏天宜喝黄芪粥

吃黄芪,宜用清淡之方.最简便的办法,就是喝黄芪粥.

黄芪粥,古已有之.在苏轼的诗中,就曾提到过他在大病初愈时喝黄芪粥的事情.那年他三十九岁,谪居密州.当时"斋居卧病禁烟前,辜负名花已一年",故用"黄耆煮粥荐春盘".这是用黄芪粥来补养病后虚弱的身体.

白居易也有一首《斋居》诗写道:"香火多相对,荤腥久不尝.黄耆数匙粥,赤箭一瓯汤."

诗中的黄耆就是黄芪,而赤箭是指中药天麻.黄芪、天麻之类在今人看来纯为药材,而在古人看来却可列入日常食谱.从白居易到苏轼,自唐至宋,文人们的餐桌上竟少不了这一道黄芪粥,病后喝,吃素时也喝.古代儒医不分,乐天、东坡之辈想必也深谙药食同源之理吧.

做黄芪粥,要注意黄芪本身是不能吃下去的.要把黄芪通过中药的"三煎三煮"方法熬成药汁.用这个药汁加大米煮粥.具体的做法如下:

第一步,取大约30克黄芪,加10倍的清水浸泡半小时,连水一起烧开,中火煮30分钟,将药汁滗出备用.

第二步,再加等量的清水烧开后煮15分钟,再次滗出药汁.

第三步,重复第二步的动作.

第四步,将煮过的黄芪药渣捞出扔掉.将三次煮的药汁放在一起,放入约100克的大米,煮成稀粥即成.

黄芪粥提气作用很强,最适宜早上喝,喝完之后,一整天都会精神十足.

这个粥方中,黄芪的用量不多,配上大米,很平和,属于平补,在暑湿重的季节大部分人都可以吃一点.气弱体虚的朋友,在三伏期间坚持每天喝黄芪粥,能够提升中气,增强免疫力,到了秋冬就不容易生病了.

三伏天暑湿伤气,用黄芪进补正当其时.伏天太热,常使人感觉懒洋洋的,不想多说多动,有的人身体发重、头脑昏沉、出汗多、手脚发热,还有的人双腿浮肿、便秘等等,这些症状正需要黄芪的药力来化解.

注意:黄芪粥是补虚的,实证不宜.体虚、中气不足、中老年人、大病初愈、手术后、放化疗后的病人可以多吃.阴虚阳亢者、有表邪者则不宜.比如如果你今天受凉了,感受了风寒,那就是有表邪,那么这两天就不要喝黄芪粥.

减肥何须饿肚子

说到这里,要给大家澄清一个误区.许多人常常搞不清楚自己应不应该吃补药,该补的没有补,不该补的瞎补.有的人比较瘦,就认为自己应该多进补,有的人比较肥胖,就认为自己应该多吃排毒药,不能补,害怕越补越胖.

就拿黄芪做例子,它大补中气,与人参同功,是典型的补药吧?可是它却有减肥的作用,你相信吗?

一位女性朋友,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她留着很男性化的短寸头.整个身体完全看不到腰线.面如满月,后脖子上都是赘肉.她说,她前前后后吃了不知道多少种减肥药,有的当时见效了,过后却反弹得更厉害.

仔细观察她的身体状况,我发现她虽然胖,但是肉很松软,还时常拿出纸巾擦汗,就问她:你年轻的时候并不胖吧?后来是不是用过激素药?

她惊讶地说,对对.我以前得过一种很顽固的皮肤病,到处求医问药,好不容易才治好,以后就越来越胖了.

我说,你想瘦下来吗?那你从现在开始,停止吃一切减肥药,改为进补.

她立刻摇头:我不能再补了,再补就胖得没法看了.

我告诉她,她吃过的那些治皮肤病的药很伤身,使她变成了气虚的体质.由于气虚,身体的运化功能减弱,体内的代谢废物排不出去,久而久之就变成赘肉堆积起来了.这种肉都是松松软软的,是典型的虚胖,要想减下去,就得首先匡扶身体的正气,也就是给身体充电,使它的能量充足,加强新陈代谢的功能,才能打好减肥的基础.

我建议她先喝一段时间的黄芪粥,把身体补起来.

过了几个月,有一天参加一个活动,一位女士热情地跟我打招呼,我看着她,有点面熟,可是好像不认识.她看着我茫然的样子,兴奋地说:我是某某呀,你是不是认不出我了.我仔细一看,真的是她!眼前的她,身形小了一圈,一身黑色的漂亮裙装,长长的褐色卷发,与从前那个男性化的形象判若两人.

她说,那天聊过以后,她买了好多黄芪回家,有时间就熬黄芪粥,没时间就用黄芪水当茶喝.两周以后,效果就出来了.原来特别怕热,一动就出汗.渐渐地出汗减少了,爬楼梯也不那么气喘吁吁了.至于减肥方面,一开始她有点失望.因为她每天称体重,可是体重减得并不多.但有一天,她买衣服的时候,习惯性地要了加大号来试穿,结果穿起来有点大,要穿小一号的衣服才合适.回家量了量身体的尺寸,她才发现自己的腰围还有其他的部位都变小了.原来是身上的肉变得更结实了,所以体重变化不明显,而身材早就不知不觉地变苗条了.

肥人多虚.大多数肥胖的人,都有气虚的表现.对于这些体虚而又肥胖的朋友来说,喝黄芪粥补气再好不过了.身体的赘肉都是代谢不掉的废物堆积而成.喝了黄芪粥,人体的运化功能增强,赘肉自然没有存身之地了.

哪些人适合吃黄芪

作为补药的黄芪,不仅对减肥有帮助,还能治疗气虚型便秘,神奇吧?有的人经常便秘,但大便出来又不成形,软软的.这种人千万不要去喝市面上的排毒通便茶一类的东西,而是要吃补气的药.因为这种情况往往是肺气不足,造成肠道蠕动缓慢.这样的人,喝些黄芪粥就有通便的效果.

对于一般的人来说,如果你分不清自己是否可以吃黄芪也没关系.告诉你一个简单的办法:摸一摸自己的腹部.有的人肚子老是胀胀的,一摸有点硬,这种人就不能吃黄芪.而有的人肚子看起来鼓鼓的,但是一按就陷下去,很松软,这样的人就是气虚,就很适合吃黄芪.

从体质上来说,黄芪最适合气虚脾湿型的人,这种人往往身体虚胖,肌肉松软,尤其是腹部肌肉松软.而身体十分干瘦结实的人则不宜.

从身体状况来说,感冒、经期都不要吃黄芪.从季节来说,普通人春天不宜吃黄芪.

为什么感冒不能喝黄芪粥呢?因为黄芪是固表的,它帮助身体关闭大门,不让外邪入侵.可是当身体已经感受外邪的时候,就会变成闭门留寇,把病邪关在体内,无从宣泄了.同理,春天是生发的季节,人体需要宣发,吃黄芪就不太适宜了.

我母亲给家里人吃黄芪之前,必定摸下脉,看看有无浮脉,也就是有没有表邪,再决定是否能吃.不会把脉的朋友,也不用着急,只要看看自己有没有感冒的症状就好了.没有感冒症状,就可以喝.

实在搞不清楚自己身体状况的朋友,可以去超市买一点荠菜或鱼腥草,吃一两顿,搜搜陈寒.第二天就可以喝黄芪粥了.

要达到最好的效果,可以从头伏的第一天开始,坚持每天早上喝一碗黄芪粥,喝到三伏结束为止.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你会感觉到这个夏天比较好过,闷热的天气不再让你那么难受了.到了秋天的时候,以前爱感冒的人,就会发现自己的抵抗力明显增强了.

西瓜一盅消酷暑,风景旧曾谙(1)

    西瓜一盅消酷暑,风景旧曾谙
    犹记得九岁那年,奶奶教给我这道菜。事隔经年,当时那一种滋味,那一个人,如今都只能于记忆中去寻觅了,思之令人怅然。
    夏天消暑吃什么呢?首选自然是西瓜
    据说在所有的水果中,西瓜含的果汁最丰富,达到90%以上。西瓜在英语中叫watermelon,直接翻译过来是“水瓜”,大概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吧。夏天人体水分大量流失,?量消耗也多,吃西瓜正好可以生津止渴,又能补充营养素。
    盛夏的气温很高,热气很重。“热盛为毒”,这种热毒很容易造成血热,使人心中烦躁、口渴、手脚心发热或发烧。如果血过热,就可能不走血脉的正道,而是乱走,产生血溢的现象,比如皮肤出小红疹、流鼻血,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脑溢血。
    西瓜正是调理夏季这些常见症状的良药。它能入上焦的心经、肺经,能入中焦的肝经、胃经,还能入下焦的膀胱经,可以说是三焦通吃,所以西瓜对于上中下三焦之热都可以祛除。人到夏季心火旺,西瓜能把?火往下引到膀胱经,再通过小便排出去,清解暑热。心为血之府,心火平了,血也就不会过热了,因此西瓜能凉血,对一切血热、血溢症状都有缓解作用。
    糖尿病患者要吃西瓜内皮
    然而西瓜性寒凉,脾胃虚寒的人不能多吃。西瓜含的糖分较高,好多糖尿病患者也不敢食用。这类朋友如果想吃该怎么解决呢?可以吃西瓜内皮。
    西瓜内皮,就是西瓜皮去掉最外层的青皮(也就是西瓜翠衣)以后剩下的白色部分。它的营养与瓜瓤相同,只是含糖量要低得多,有糖尿病的朋友也可?放心吃。用西瓜内皮做菜,经过烹煮之后,西瓜的寒性减弱,就不易伤及脾胃了。
    西瓜内皮的做法很多:可以凉拌、做沙拉、腌制酱菜,也可以用它煲汤,其滋味仿佛冬瓜,却更加脆嫩;可以炒着吃,清淡爽口;也可以切块加肉和酱油红烧,十分入味。

西瓜一盅消酷暑,风景旧曾谙(2)

    如何给家人做西瓜盅
    我最喜欢的一种做法,也是最具有食补功效的,就是西瓜盅。其做法如下:
    将西瓜顶部大约六分之一的部分切下,挖去红瓤。把童子鸡洗净切块,放进西瓜中。再加入拍扁的老姜一块、适量的盐、黄酒或料酒。把切下的部分当作盖子盖在西瓜盅上,上蒸锅用中火蒸一小时左右即成。
    注意千万不要加水,因为蒸的时候西瓜皮会出很多水。
    做西瓜盅,用圆圆的瓜来做比较好看。而且直接放在蒸锅里就能立得住。如果是椭圆形的长瓜,一般的锅很难放得下,也不容易固定。
    初次尝试的朋友,最好用厚皮瓜。因为皮厚一点容易掌握火候,不至于把瓜皮给蒸得过软而弄破了。里边的红瓤,刮得越干净越好,否则蒸出来的汤汁会偏甜,而且颜色不好看。
    西瓜盅的主料为什么要用鸡肉呢?夏季人体的阳气都浮于表面,加上多食生冷,容易胃寒,暑湿又能耗气伤脾。鸡肉正好入脾胃二经,可以健脾暖胃,改善夏季常见的脾胃虚弱、胃口不佳、疲倦乏力等症状。鸡肉性温,加上老姜和黄酒,正好与西瓜的寒性相互平衡。西瓜滑肠,吃多了容易拉肚子,而鸡肉正好可以止泻。西瓜有生寒助湿之弊,而姜和黄酒是散寒的,正好解之。
    这道菜口感清淡,多热的天吃也不会感到油腻。从功效上来说,也很适合于伏天养生。它属于清补,既能消暑解热,又能补益中气,不但正常体质的朋友可以吃,对阴虚内热、有高血压、急性肾炎和膀胱炎的朋友还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蒸好的西瓜盅是夏天餐桌上的一道风景。单是欣赏它碧绿圆润的外形就让人感觉清凉了,讲究一点的话,还可以在瓜皮上刻上花纹。吃的时候,轻轻打开瓜盖,记得首先把里边的汤盛出一小碗来品尝。这是完全由西瓜渗出的汁液煮成的鸡汤,瓜的清香衬托出肉的鲜美,清淡平和,然而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