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液体喷砂机:12、圣人只会对全人类、对万物的存在表示出他的仁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2:40:45

12、圣人只会对全人类、对万物的存在表示出他的仁爱

【原文】或曰:桓公不知仁义。夫仁义者,忧天下之害,趋一国之患,不避卑辱谓之仁义。故伊尹以中国为乱,道为宰于汤;百里奚以秦为乱,道虏于穆公。皆忧天下之害,趋一国之患,不辞卑辱,故谓之仁义。今桓公以万乘之势,下匹夫之士,将欲忧齐国,而小臣不行,见小臣之忘民也。忘民不可谓仁义。仁义者,不失人臣之礼,不败君臣之位者也。是故四封之内,执会1而朝名曰 “臣”,臣吏分职受事名曰“萌2”。今小臣在民萌之众,而逆君上之欲,故不可谓仁义。仁义不在焉,桓公又从而礼之。使小臣有智能而遁桓公,是隐也,宜刑;若无智能而虚骄矜桓公,是诬也,宜戮。小臣之行,非刑则戮。桓公不能领臣主之理而礼刑戮之人,是桓公以轻上侮君之俗教于齐国也,非所以为治也。故曰:桓公不知仁义。

【译文】有人说:齐桓公不懂得仁义。那所谓的仁义,就是担忧天下的祸害,奔赴全国的患难,不躲避卑贱及屈辱才叫做仁义。所以伊尹认为中国混乱,就通过做厨师的途径来求得商汤的任用;百里奚认为秦国混乱,就通过当奴隶的途径来求得秦穆公的任用。他们都担忧天下的祸害,奔赴全国的患难,不辞卑贱屈辱,所以称之为仁义。如今齐桓公以万乘大国的权势,谦卑地去尊重一个平民百姓,要和他一起忧患齐国,但小臣稷却不愿意出来做官,这就是小臣稷忘记了民众。忘记了民众的是不可以称为仁义的。所谓的仁义,就是不失去做臣民的礼节,不败坏君臣之间的等级名位。因此在四面国境之内,拿着计算的帐簿作为礼物朝见君主的名叫“臣”,臣的下属差役按不同职业进行分管的叫做“萌”。如今小臣稷是处在民萌地位的无业民众,却违背君主的意愿,所以不可以称之为仁义。仁义不存在于他的身上,齐桓公却还去跟从并礼拜他。假使小臣稷有智慧才能而回避齐桓公,那是隐居,应当处以刑罚;如果他没有智慧才能而虚伪地在齐桓公面前骄傲自大,那就是欺骗君主,应当处死。小臣稷的行为,不是该用刑就是该杀戮。齐桓公不能整治君臣之间的伦理而去敬重该受刑该杀戮的人,这是齐桓公用轻视君王侮慢君主的习俗来教化齐国,这决不是治理国家的办法。所以说:齐桓公不懂得仁义。

【说明】韩非的这段评议很精辟,爱好仁义的确不是去屈尊拜访某一个平民百姓,某个平民百姓如果有智慧才能,他就应该响应统治者的号召,站出来为国家服务为人民服务。如果不愿意出来为国家为人民为奸臣服务,那么他就应该避得远远地隐居,根本不会让人找到,也不会宣扬自己的名声。如果他是一个没有智慧才能的人,而虚妄地宣扬自己有智慧才能,那么他的确应该受刑罚。而统治者的责任是保护自己统辖下的全体人民的安居乐业,并不是去尊重某一个人,讨好某一个人,他应该尊重、讨好的是全体人民。只有他统辖下的全体人民生活得好了,才能说明他有仁义。仁爱,并不单指与某人的关系,而是一种大慈悲心,慈悲的是更多的人。所以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五章》)。”圣人的仁爱不会表现在对某个人的出生和死亡上,他们对待百姓就象人们祭祀时对待刍狗一样。因为他知道这个宇宙的这一切,洞察并能理解这一切,知道万物生命的全过程,所以他不会对某个具体的人表示出仁爱。此生彼死,彼生此死,生生死死,生死流转,皆是人类的必然,因而圣人只会对全人类、对万物的存在表示出他的仁爱。

——————————————————

【注释】1.会:(kuài快)《周礼·小宰》:“听出入以要会。”《周礼·天官》:“岁终,则会,唯王及后之服不会。”《管子·大匡》:“君会其君臣父子,则可以加政矣。”《韩非子·解老》:“其智深,则其会远。”《说文》:“会,合也。”《玉篇》:“会,岁计也。”这里用为计算、算账之意。

2.萌:通“民”、“氓”。《墨子·尚贤上》:“四鄙之萌人闻之。”《管子·山国轨》:“轨谓高田之萌曰。”《韩非子·和氏》:“官行法,则浮萌趋于耕农。”《史记·三王世家》:“奸巧边萌。”这里用为无业游民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