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游戏斗地主下载:英国汽车工业兴衰对中国的启示 - Martin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0:46:52

英国汽车工业兴衰对中国的启示 

默认分类 2011-01-10 14:27:46 阅读5514 评论9   字号: 订阅

 

有这样一个国家,在二十世纪中叶的时候,它是世界汽车工业的猛虎雄狮,生产的乘用车、卡车和巴士出口到全球几乎每一个国家,其品牌以卓越的科技举世闻名,各地顾客趋之若鹜。有这样一个国家,还是所谓的发达国家,如今其自有汽车品牌的制造业务蜕变成全球规模最小的集群之一,甚至可以说几乎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但在汽车设计领域,它仍然独领风骚。我想你我都会不约而同地脱口而出,这就是英国。

英国曾为世人带来许多标志性品牌,包括劳斯莱斯、捷豹、宾利等等,不一而足,但眼下一些观察家则视英国为一艘泊于欧洲大陆岸旁的航空母舰,成为一个组装基地,专门为日本、美国还有如今的印度汽车厂商提供业务发展的甲板。

那么,英国自有汽车品牌的崛起和急剧的衰落能否对目前中国蓬勃发展而且显然无可匹敌的汽车产业有所启迪呢?这就是笔者本文要试图阐释的问题。我曾供职于英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亲身经历其最为艰难的时光,故此笔者可与读者分享一些业界内幕。

1950年英国称霸于全球汽车市场。英国制造的车辆中,四分之三的乘用车和60%的商用车出口海外,而此前不到十五年,出口仅为生产量的15%。当时英国出口的车辆占世界出口总量的52%。之所以会出现这一辉煌而短暂的增长现象,其原因颇为复杂,但主要与二战(1939-45)对西方各国不同程度的影响有关。即便如此,这仍然是非凡的成就。可惜的是,英国汽车业的壮观场面昙花一现。到了上个世纪60和70年代,主要国家在全球的实力对比发生转变,英国汽车制造业开始走下坡路,逐渐解体,导致产量大幅下滑,失业人数遽升,企业大批破产。

英国汽车工业短暂的兴盛和最终的势弱,最好的代表就是著名的英国利兰集团。该集团由利兰公司(Leyland)和英国汽车公司(BMC)这两家似乎不太可能共处同一屋檐下的企业合并而成,前者是经营成功并效益良好的世界知名卡车制造商,而后者的管理乏善可陈,由多个汽车品牌匆匆忙忙地拼凑而成。该集团成为战后英国整个工业界流弊的象征。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答案众说纷纭。许多才具远胜于我的人士就此争论了数十年。不过,各方对利兰集团衰落的主要原因还是形成了较为清晰的共识。这些因素包括:集团未能认识到竞争对手实力的快速增长,管理松懈薄弱,工会势力膨胀,成本居高不下,产品质量差强人意,品牌价值被完全忽略。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因素,那就是集团解体前夕政府干预的冥冥之手。这一点在中国恐怕还是颇受争议。

本文无意全面深入地剖析上述诸多原因,不过笔者愿借此机会对其进行一些简要分析,并比较一下二十一世纪头十年的中国汽车产业和当时的英国汽车工业状况。

二战结束以后,英国汽车厂商依然严重依赖在大英帝国前殖民地的销售。在二十世纪上半叶,这些地区还是属于英国的势力范围。笔者所指的主要是非洲和印度,当然也包括其它国家和地区,比如香港。这些市场为英国商品敞开大门,都具有两大特征:其一是没有本土竞争对手,其二是消费群体要求不高。它们的结合意味着重病在身的英国厂商仍然可以轻易地在当地销售二流的车辆,不用担心低劣的质量和糟糕的服务。不过,英国企业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疾病缠身,但投资的缺乏和竞争压力的加大表明它们确实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显而易见的是,中国汽车产业目前的状况极其相似。相较于巨大的总产出,中国汽车的出口数量还是非常小。而且,出口大多集中于产品标准不高的市场,比如智利、乌克兰、非洲等国家和地区。这些市场没有对最新技术的渴求,尚未施行最新立法标准,尤其是在排放和安全领域。

从本质上来讲,英国汽车厂商的管理层软弱而自闭。高管缺乏决心来处理根深蒂固的劳工问题,完全未能察觉竞争对手实力的迅猛增长。英国车企的对手起初源自德国,而后其挑战又来自日本和韩国。

诚然,中国的经理人勿须挂念类似的劳工问题,但他们需要非常仔细地跟踪观察海外竞争者的所作所为。在许多情况下,境外企业的劳工政策都源于各地立法标准,而中国车企才刚刚在海内外市场逐步接纳并适应这些法规。中国新近出现的薪金上涨和劳资纠纷现象,固然影响不大,但恐怕会成为令人顾虑的趋势。

英国工会运动的历史几乎等同于英国利兰集团的沉浮。工会追求认定的劳工权利,致力于工资的提高和环境的改善。当时在利兰集团,而且应该说,同样在其它英国企业,工人罢工和劳资纠纷已然成为业界固有现象。在某种意义上,这导致生产无法正常持续地进行,并最终导致英国从制造业大国转型为服务业经济体。对社会上的许多人来讲,其后果是灾难性的。

在中国,上述问题似乎不可思议。长期来看,职业道德和社会传统上的自律意味着这些问题不太可能发生。不过,如前文所述,有一些苗头逐渐引人注目,使得业界领袖开始关注劳动力成本的攀升和劳工的忠诚度。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利兰集团,劳动力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和过多的车型系列使企业无法降低制造成本。英国产品的单位成本超过其日本、欧洲和美国对手。这是基本的经济现实的困境,即使最优秀的经理人也无力克服。同时,利兰集团的产品质量糟糕透顶,以至于消费者不惜一切代价避免购买英国制造。

当然,就此而言,中国似乎不太有必要从中吸取什么经验教训。中国的生产成本在全世界属最低之列,这也是中国制造在全球制造类产品中占据高比例的原因。其它一些亚洲国家正在挑战中国的低成本地位,但是中国的劳动力数量惊人地庞大,这些对手恐怕永远无法成功。不过,在产品质量方面,中国企业需要不断警醒,因为它们与业内领军企业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在鼎盛时期,利兰集团拥有一些全球汽车业内最著名的标志性品牌,包括奥斯丁(Austin)、莫里斯(Morris)、名爵(MG)、莱利(Riley)、霍斯利(Wolseley)、凯旋(Triumph)、捷豹、戴姆勒等等。这些品牌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坐拥忠实的顾客。遗憾的是,这些巨额资产大多被轻率行事的管理层白白浪费了,因为他们未能认识到这些品牌蕴含的超级力量。当你得知捷豹公司曾被短期更名为‘第二大型汽车制造厂’时,你就会明白当时利兰集团高管队伍管理品牌的能力是如何的低下。不过幸好这一运动性能优异的世界顶级汽车品牌如今又恢复了原名。

我认为,正是在这一点上中国车企可有所借鉴。尽管中国民众热爱名牌(在中国任何购物大街上,西方品牌都是满目充斥,遍布大大小小的店铺),他们对本土汽车品牌似乎令人惊讶地冷淡。中国车企尚未努力在海外受众中传播自己的品牌,包括比亚迪、长安、力帆等等,虽然它们都声称拥有雄心勃勃的出口战略。在全球范围内打造品牌需要多年的时间,耗资以百万和千万计。这一进程本来现在就该走上正轨了。

在英国政府控制利兰集团之后,各方并不愉快,最后集团陷于崩溃。在六十年代后期,面临绝望的政客们将利兰事实上国有化,孤注一掷,以图保全该集团。我作为新鲜血液于1975年加盟利兰。此时,英国政府刚刚向利兰注入相当于100亿元人民币的巨额资金,意在藉此开发出大量新车型。然而不幸的是,政客们的举措来得太迟,而且力度远远不够。

当然,许多中国车企都完全由国家控制,深受其战略方向的影响。这是中国的国情。迄今为止,恐怕无人会说此一模式的效果都是负面的。然而,政界人士不理解像品牌管理之类的事务,也不理解像产品规格和构成此类让某车型大受欢迎而让另一车型销售平平的要素。只有世界一流的职业经理人才能胜任这些工作。为强化中国汽车产业的实力,中国政界领袖眼前就可做到的要务之一,就是培养和吸引更多此类人才,并放手让他们大刀阔斧地工作,拓展公司业务。

那么,笔者要从中得出什么结论呢?在表面上看来,中国正开始称雄于全球汽车制造业。中国拥有诸多实力强大,设备精良的车企,而他们正快速地获取高新技术和优秀人才,从而参与国际竞争。中国车企有崭新的工厂,有受过良好教育和培训,渴望成功的员工。中国车企还极大地受益于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内市场。

然而事实上,中国汽车产业并非如此强盛。笔者通过本文想指出的是,在产品进入世界上最苛刻的汽车市场并参与竞争取得成功之前,中国汽车不会真正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些市场包括北美、欧洲和日本。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汽车品牌仍明显缺席这些国家和地区。

中国汽车业界对打造品牌所需要素缺乏认知。它需要高额的投入、连贯的运作、对品牌价值的真实理解,以及毫无疑问的是,将品牌价值传播给大量受众的切实手段。看看那些全球知名的强势品牌,包括可口可乐、麦当劳、IBM等等;或者,看看那些优秀的汽车品牌,比如奔驰、宝马和福特等,我们就会明白打造品牌的内在含义。

这些公司都一心一意专注于其品牌,在每一个市场都竭尽全力地保护、培育和推广这些品牌。在中国本土汽车品牌中,我们见到过这样的举措吗?很遗憾的是,答案是否定的。

前不久,我有机会与一家中国知名车企的高管进行交流。该公司正计划在近期打入欧洲市场。这些高管告诉我,他们将品牌管理,以及渠道开发、销售和其它所有一切,都‘分包’给其欧洲独家代理经销商。我瞠目结舌,觉得不可思议!我们无法想象奔驰、宝马或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做出同样的举动。它们诚然坚持与中方伙伴的合作,但绝对管控自己的品牌,连细枝末节都要过问。

这才是通向成功的道路。如我此前所言,在竞争激烈的主要成熟市场塑造和推出新的品牌,其过程相当漫长。自知名但持怀疑态度的自由媒体赢得正面的报道,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艰巨任务。我领导的公司一直在努力协助中国品牌与这些媒体建立良好关系。不过,迄今为止,我们的进展较为缓慢。此种状况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会打击中国车企海外销售的增长。

因此,笔者以为,中国当代汽车产业的成就值得大书特书,但误区不少,当引起高度重视。

与此同时,英国虽已不再是世界汽车制造业的主力,但并非失去一切。比如说,全球80%的赛车由英国生产,大量一级方程式车队植根于英国,英国培训的许多设计师在全球各主要汽车设计团队掌舵。英国在创新和技术研发领域仍保有卓越声誉。英国仍然拥有一些顶级品牌和世界级营销人才,这绝非偶然。

数十年之前,韩国车企开始重点突击西方市场,他们主要聘用英国专才来管理并推动其业务,这也不令人感到意外。或许,将来英国对华的出口将是人才和技能服务,而非看得见摸得着的汽车?如然若此,长远看来,对英国利兰集团遗产的评价也将不会如此负面。

英国汽车工业兴衰对中国的启示 - Martin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英国汽车工业兴衰对中国的启示 汽车工业从踩油门直接转成踩刹车 - 陈季冰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试论成熟英国对转型中国的启示 狼的启示 - 闲散人也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井中驴的人生启示 - 一统江山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港府“吃喝账单”的启示 - 付瑞生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英国下午茶的由来 - wlpzpp71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英国性感赛车宝贝 - 色郎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英国统治:“世界百年和平”,英国绘画与建筑精品 - 仰望星空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英国统治:“世界百年和平”,英国绘画与建筑精品 - 仰望星空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民族汽车工业的出路! 对玛雅人兴衰的思索 美国对中国可能存在的阴谋 - 靳颉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中国资料 - 笙盈泓旸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全民炒房”现象的启示 - 闲云野鹤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不要抱怨!也许会给你一些启示...... - 悠远的天空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 《化解人类末日灾难的启示》(第六章) - 知性女人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 《化解人类末日灾难的启示》(第五章) - 知性女人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 《三字经》全文解释及带给我们的启示 - 自我于陶醉中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从境外护士短缺得到什么启示 - 廖新波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谭长华:对“意识”的认识 - 廖广翏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英国宪政史的启示 题诗:中国古人的博客 - 清风明月的日志 - 网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