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盘突出是什么科:人民日报-人民网 “捏泥巴”中的知识革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2:06:26
“捏泥巴”中的知识革命
王舒怀
《 人民日报 》( 2011年01月11日   14 版)

 
21世纪的头一个十年,人类社会出现了这样的奇特景观:成千上万的公众仅仅出于兴趣自发地聚集在屏幕前,不计报酬、不辞辛劳敲击键盘,对他们所感兴趣的词条进行编撰、讨论、修改
再过4天,世界上最大的维基类网站“维基百科”就要迎来它的十周岁生日。从2001年1月15日上线到今天,这个号称“人人可编辑的自由百科全书”,已经拥有276种语言的独立运作版本,总条目突破1700万,登记用户也超越2650万人,而总编辑次数更是超越10亿次。
这些数字不仅超越了人类历史上任何一部手工编撰的百科全书,也使得维基百科跻身全球点击量前五大网站之一。在国内,一批包括互动百科、百度知道在内的维基类网站也在不断壮大。有西方媒体评价,维基类网站已经成为“互联网出现以来最好的表现”。
什么是“维基”?这个词源于夏威夷语单词“Wiki”,原意是“快”。也有人将其解释为英语“What I know it”,即“据我所知”。后面这种解释未必符合创始者的本意,却很好地解释了“维基”的精神:即:人人参与创作,共建共享知识。
世界上第一个维基类网站诞生于1995年,美国工程师沃德·坎宁安搭建了一个允许访问者自己修改网页,讨论程序开发的“Wikiwikiweb”,其初衷是建立一个能够让人们自由交流经验的平台。在他看来,人类生来拥有一种喜爱讲话和表达的天性,而在维基类网站上,开放的编辑,自由的讨论,正满足了普通人参与创造和表达的欲望。
于是,在21世纪的头一个十年,人类社会出现了这样的奇特景观:成千上万的公众仅仅出于兴趣自发地聚集在屏幕前,不计报酬、不辞辛劳地敲击键盘,对他们所感兴趣的词条进行编撰、讨论、修改。传统的经济学理论甚至无法解释这种行为的动机。或许只有维基创始人的比方最能描述“维客”行为的驱动力:共同编辑词条的过程,如同人们幼年时期集体参与的“捏泥巴”游戏,充满创造性、游戏性的快感,驱使着“志愿者”们永不停息。
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知识创作与分享的盛宴。在维基类网站上,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兴趣,参与任何一个词条的编撰。这些词条可能是诸如“希腊哲学”、“基本粒子”这样严肃而枯燥的科学名词,也可能仅仅是“迈克尔·乔丹”、“让子弹飞”这样的娱乐信息。这里,没有权威,没有条条框框,只要你的写作符合规则,为多数人认可,你的词条就是真理,你的写作就是历史。正是这样千千万万、五花八门的词条组合在一起,建构了知识,记录了历史,承载了文明。
这也是一场人类知识建构与生产模式的革命。传统社会中,知识历来为权力与精英所垄断,知识的创作更是少数“知识分子”不容置疑的话语权威。维基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它使创造知识的特权,第一次从“少数人”的手中,让渡给“多数人”。普罗大众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成为知识的创造者。这其间释放的,是人类前所未有的知识创造力和创造热情。
250多年前,法国人德尼·狄德罗呕心沥血20余年,终于编撰完成28卷《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这部邀请到孟德斯鸠、魁奈、杜尔哥、伏尔泰、卢梭、布丰等大批声名显赫作者的皇皇巨著,几乎代表了整个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精髓。狄德罗称,这部书将“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两个半世纪之后,维基的出现,使人类文明迎来了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启蒙。诚然,维基不可能代替传统如科学研究这样的知识生产,但它第一次告诉人们:个体的认知,星星点点的智慧,只要遵循合理的构建机制,也可以点燃人类文明的熊熊之火。
伴随维基而生的,是对这种开放模式下所产生知识的严谨性、权威性的担心。质疑者认为,这种无组织、开放的、“乌合之众”式的写作方式,既不能保证内容的正确与严谨,更不能防范别有用心者,包括政治和商业力量的破坏——谁来为我们的知识保驾护航?
“每一个用户都可以编辑”,这听起来似乎是一个必然导致混乱的神话。然而,维基类网站却在争议声中,以这种近乎“不可能”的模式茁壮成长起来。有研究表明,尽管维基百科不断受到破坏,但绝大多数错误总能在五分钟内被修复。这得益于无数网民近乎不间断的修订和维护。正是这种自我修复的机制,使得维基百科保持了绝大多数词条的相对客观、全面与正确。2005年,美国《自然》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根据随机抽取的若干词条进行比较,维基百科的错误率与传统《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错误率相差无几。今天,越来越多的科研、教学甚至司法实践,开始引用和参考维基类网站的词条。亿万普通网民的智慧结晶,已然勾勒出人类知识的宏大网络。
(作者为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