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带品牌:误尽语文是折腾——课改和语文教材大变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8 22:12:43

误尽语文是折腾       

          ——课改和语文教材大变脸

文/涂国文

 

对第八次语文课程改革,我有这样一个基本评价:它最大的功绩,就是加强了语文教师之间的交流——之前中国中小学语文教师之间的交流从未如此活跃过;此外,就是它催生了一大批教学“名师”——这些教育新贵们藉此获取了赖于晋身的教育资本、政治资本乃至真金白银的经济收益。中国语文教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繁荣”过、热闹过。中国当代的语文教育教学,迎来了一个亘古未有的“名师”如云的时代。

 

然而,尽管各种教学研讨活动风起云涌、此消彼涨,各种“名师”如雨后春笋、哔剥拔节,中国语文教育教学却并未发生任何质的改观,面貌依然故我:广大青少年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没有获得多大提高,人文精神并没有获得多少强化,他们对母语的兴趣还在继续丧失。学生到底从这次课改中得到了什么?我想完全可以借用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中的一句话来形容,“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

 

第八次语文课程改革无疑是轰轰烈烈的。这是当代中国语文教育界的又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国人的“运动”情结早已深入骨髓,连语文教育教学改革这种最需要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地进行的事业,也要来一场暴风骤雨式的运动。犹记课改刚刚启动的时候,不少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在各种会议上放言“课程改革,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忘”,俨然手中握有了一把对教师进行生杀予夺的“尚方宝剑”。然而,“顶峰论”的破产不是某副统帅的专利。正剧可以改编为喜剧,却最终难逃闹剧一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八次语文课程改革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第一线的中小学语文教师们最有发言权。只要我们问问他们,第八次语文课改推行后,他们的教学负担到底是减轻了还是加重了,不断忙于准备公开课或者赶观摩课秀场动给他们带来的究竟是心灵的愉悦还是精神的折磨,语文课堂除了变热闹了之外还发生了什么实质性的变化,等等,就不难得出结论。

 

第八次语文课改,与中国的体改、医改、房改等“改革”一样,无疑都是一场折腾。它们的共同点是:少数人获益,多数人遭殃。所不同的是,如今体改偃旗、医改破产、房改夭折,而课改尽管骑虎难下,却依然在继续折腾。这次全国多个地区新版语文教材的大变脸,就是中国语文教育当权者继续折腾和折磨广大师生的一个明证。

 

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说实话,我对中小学语文教材的调整并没有多大关注的兴趣。鲁迅也好、朱自清也好,并不是非得选入语文教材的。金庸、余华们凭什么就不能进入语文教材?更何况,鲁迅、朱自清从必修教材中删去了,完全可以出现在选修教材中啊;即使从选修教材中删去了,也可以出现在推荐阅读书目中啊;即使推荐阅读书目中没有列入,图书馆和书店里也有他们的著作啊。只要学生肯读,哪里找不到?这些都不是问题的实质。

 

问题的实质是:中国语文教育当权者们的民主意识严重缺失,并且超喜欢折腾老师和学生——瞎折腾。在他们的心目中,大概从来就没有改版教材要事先征求征求教材的使用者——教师,和教材的接受者——学生的意见这么一说(当然,“专家”除外)。他们闭门造车,以自己的好恶和自身的知识结构,来妄断广大中小学师生的教学需求,对教材的编定这样事关塑造民族未来的大事,轻率地进行处置,事先连一个“听证会”也不举行。如此,怎能不教材每有变化都引发出一场轩然大波?——当然,或许这正是他们想要的效果。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新版语文教材大变脸这一事件的背后,站立着一种粗暴的教育威权和行政意志——而这种教育威权和行政意志,正是阻遏当代中国的语文教育真正迈向民主、迈向现代化的最大障碍。不认清这一点,认为把鲁迅、朱自清逐出了语文教材,就会造成一代人的精神沦丧,或是认为保留了鲁迅、朱自清,我们民族的未来就高枕无忧,都是一种幼稚可笑的想法。

 

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热衷于语文教材大变脸的背后,缘于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教材是一部高效率的印钞机,教材变脸利益作祟,教材腐败触目惊心,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此处不必赘言。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各地热衷于语文教材大变脸,其实质是地方教育割据势力借教材多样化建设之名,对中央教育集权势力发起的一场白热化的利益争夺战。第八次语文课改实施后,地方教育势力与中央教育势力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利益搏弈。所谓的语文课材百花争艳,其实质就是地方教育势力与中央教育势力之间经济利益的讨价还价和重新分配。

 

第八次语文课程改革,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各种新课程培训班、研修班的举办和教学观摩交流活动的开展,不同版本教材和配套资料用书的编辑出版,极大地拉动了内需,极大地刺激了教育消费,使语文课程改革演变成了一条巨大的经济利益链。然而,金钱的繁荣掩盖不了改革失败的真相。中国的教育体制不变,无论语文教育的当权者们怎样折腾,中国当代语文教育教学的面貌都不可能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这是当代中国语文教育教学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