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蛋白水解物粉针剂:雪域高原感悟(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1:15:35
      

7月4日来到西藏,以后的16天中,我们以拉萨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游林芝,过山南,翻越海拔5560米卡若拉冰川,穿江孜,入住日喀则,又掉头北上,走当雄,望那曲,惊叹羊八井,心醉纳木错。丰田开路,面包跟随,历经半个月,行程五六千。在大山中上下翻越,在峡谷底迂回前进。过了一山又是一山,翻越一岭又有一岭。举目是山,着地是山。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呀拉索,这就是青藏高原。

那些山,除了个别生有低级高寒苔衣外,几乎所有的山是光秃秃的,山体暴露无遗,凹凸轮廓分明。山上不是砾石就是沙泥。像样的悬崖峭壁几乎没有。表现出西藏山系特有的简陋,粗旷,豪迈,硬朗。还带有隐隐的苍桑!!!夕阳西下时,无边无际的群山,染成一片橘红色。想不到,大山也有暂短的温柔。还有那些远处的雪山,白雪皑皑覆盖在山顶上,密布的乌云笼罩整个山巅,由于气流的催动,乱云飞渡,山体时隐时现。偶尔露出峥嵘。在阳光照耀下闪耀着迷人的光芒。

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叫“特提斯”海,以古希腊神话中海洋之神俄刻阿诺斯女儿名字命名的。由于冈瓦纳古陆地板块与欧亚板块撞击,挤压把海底的沙泥,卵石,迅速隆起,形成了二百多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世界上所有的山,高耸挺拔的,圆润光滑的,雄伟壮阔的,连绵蜿蜒的,嶙峋峻峭的都出现在这片土地上。尤其在西藏,西面是帕米尔群山,北面是唐古拉山,南面是喜玛拉雅山,东面是念青唐古拉山,和冈底斯山。平均高度都在海拔6000米以上。其中7000米以上高峰有50多座,8000米以上高峰有11座。这些山像高大的围墙,密封地把西藏整个12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团团围住。而里面还有很多很多山又把这块土地分割成更小的范围。这一座座高耸大山挡住了印度洋吹来温暖潮湿的气流,却留住了西伯利亚送来寒冷干燥的空气。又由于高海拔,空气特别稀薄,含氧量仅是正常值的百分之六十五左右。气压只有700帕斯卡。而藏族先民们,就在这样恶劣生存环境中,抗争了上千年!!!      去林芝,要经过米拉山,在山口看见一个路标写着“米拉山口,5013米”,标牌下面有很多很多红红绿绿的经幡,在温度只有十来度的冷风中飒飒作响。一些游人中信仰者在不高的玛尼堆上放上显示自己心愿的石块,叫一声“呀拉索”,表示请这座大山的山神保佑自己平安。第一次到海拔5000米的高山上的我,感觉有点飘飘然,向远山望去,过来的公路像一条细细的丝带飘落在山野上,一辆小汽车象蚂蚁一样在爬行。环视四周,高峻连绵的大山与我诚心地检起路边的石头,恭敬地放在玛尼堆上,安然地离开了。

              沿着尼洋河,我们到了工布达江县,在公路旁四川人开的巴松湖饭店里用了中餐,吃到了有名的,确实美味可口的巴松鲤鱼。错高湖是林芝地区著名的旅游景点。在雪巴沟,是西藏较大的淡水堰塞湖。她如一颗明珠撒落在尘埃,藏匿在深山老林之中,四面环山,一弯亮蓝的湖水静静地躺在松林密布的山间。忽然一只黑灰色的水鸟,像箭一样俯冲向水面,在湖面留下一个闪光的亮点,瞬间,像幽灵般消失得无影无踪。向远处望去,湖面如镜。蓝天白云,淡淡的群山与浓密的水杉倒影在粼粼水波中荡漾,一幅艳丽的山水风光油画豁然展示在我们眼前。湖中有一座小岛,两条用很大很大树木做成的浮桥,构成进出小岛的通道。湖心岛上有一座方形的小庙,里外三层,寺内偏殿的廊道外供着与平原一带寺庙中不一样的四大天王的神像,最奇特的是庙外供着雕有男女生殖器的塑像。听说摸了男性生殖器,是男的,身体会更健壮,女的,会得子或者下世变成男的。由于游人摸多了,那男性的生殖器变得黑黑的。         

出于好奇,我了解到这座寺叫错宗寺也称太平寺,是属于宁玛派,喇嘛戴红帽子的又称红教。是密教分支,它继承了印度教中性力派的思想和实践,寻找解脱,不求来世。尤其在这大山包围的恶劣生存环境,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的情况下,增加人口是他们适应生产,生活的迫切需要。他们特别重视性能量和性信仰,认为性是最大的创造性能源。通过性交可以使人类灵魂与肉体中的能量激发出来,与宇宙灵魂大能量合流,达到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我想这种境界也只能在西藏去体会,不然的话,这种寺庙肯定在扫黄打非之例。

卡定瀑布景区位于318国道沿线,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林间小道,弯曲幽深。是一个休闲纳凉的好去处。最为壮观的是落差近200米的天佛瀑布。导游是个藏族青年,他很认真地讲解,执意地要我们顺着他手指方向,看那瀑布中有一尊面目慈祥的佛像,左右还有男女护法,庄严而神圣。说得神乎其神。也许我的视力不好,也许是我佛缘浅薄,我怎么也想象不起佛在哪里?在我的眼中,只看到确实是一处飞流直下,雪堆珠溅的瀑布。     夜住林芝。宾馆整洁舒适,俩人标准房160元一夜,正值旅游旺季,不算贵。林芝是高原上江南,这里海拔只有三千米左右,地处尼洋河与雅鲁藏布江交汇地方,空气比较潮湿,云层丰厚,山上植被翠绿茂密。远处的雨云像天幕一样悬挂着,雾气腾腾地形成白茫茫一片。七月正是油菜花盛开季节,一片广阔的江河平原黄灿灿的,显示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不高的山坡上,茂密的绿树中,几间用红,蓝色彩钢板做屋顶的藏式民居,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沿着川藏公路向东北方向,从林芝到波密一带有一片原始森林,这是林芝地区最美丽的地方,被西方游客称为“东方瑞士”,放眼眺望,远处群山连绵莽莽,山巅上淡淡白雪闪闪发光,山顶部长有冷杉,水杉,红松形成一望无际的林海,山腰间象红腰带一样杜鹃花争红斗艳,山下还有一片茂密的桦树林。植被层次分明的垂直分布,显示出喜马拉雅山系特有的山地景色。
   
    

  原汁原味的空气,多新鲜啊!深深地吸一口,觉得心旷神怡。好一派山巅晶莹,山体墨绿,山腰嫣红,山林多变,林间烟云飘渺的水墨风光!!这样纯清的美丽谁也会留恋忘返。既然景不留人,那就人留景吧。我们去租几件藏服打扮一下,拍几张照片。哟!也真的像藏民呢,就是白嫩点。          如果说林芝地区是自然景观的欣赏地的话,那么山南地区就是人文景观欣赏的首选。我建议要了解西藏历史,你必须要到山南的琼结县泽当。      大约公元前三世纪,,曾经生活着一个古老的雅砻部落,出了西藏历史上著名的第一代藏王叫聂赤赞普。他征服了周边的小诸候,建立了部落奴隶制。以后的以后,人们传说他是天神的儿子,从天上来到人间。落地的地方就是雅拉香波山,这座山就成了历代藏王的生命之山,并且在雅砻河流东岸的这座小山冈上,兴建了名为雍布拉康的西藏第一座宫殿。这座位宫殿不大,兴建在70米高的山冈顶峰上,由于采用西藏特有的碉房风格,结构上又是梯状建筑,四周围墙涂有白色的涂料,以暗绿色群山为背景,从远处望去格外显眼突兀。我们骑着马在崎岖弯曲山道上迂回上山,走了十几分,下马后又沿着很陡的阶梯上去,来到一个不大的用石卵铺成的院子,仰望这座毁于文革又按原状重建于1991年的王宫。感到藏族先民的强立的性格和智慧的光辉。宫殿外耸立一根二十来米高的木柱,上面系着很多彩色的经幡。进口处,宫里唯一的管理员兼解说员,要我们付十元钱,去买用线连接好的几块上面印有密密麻麻藏文和佛像的彩色经幡。并且一定要在白色的经幡上,写上自己要想祝福的亲人名字与地点。然后,也要系在外面的木柱上。佛祖会保佑他们的。我明知这效果甚微,但入乡随俗,也只能这样做了。

  

王宫分三层,一二两层是佛殿,第三层是回廊,后面还有一座像烟囱般直立的碉楼。王宫是碉堡式建筑,窗户开得又少又小,里面只有不多的酥油灯亮着,昏黑黑的,楼梯很窄很陡,前面人的脚跟几乎会碰到后面人的鼻子。我们跟着解说员上上下下,走马观花地转了一圈,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头顶上有观世音菩萨佛像的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像。 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从雅砻出发,降服了苏毗,征服了羊同。在这里建立起吐蕃王朝。当时这里成了西藏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藏族先民的发祥地。然后,他又迁都拉萨。他执政期间,制定法律,划分管理,兴修水利,推广农业,崇扬佛教,修桥补路。他还派吞弥,桑布扎等十六人去印度学习梵文,并且创造了三十六个字母和四个韵母,编出了文法三十颂和语言学。从此有了藏文字。并且统一了青藏高原,威镇甘肃南部。进入了吐蕃王朝鼎盛时期。他还向唐朝求婚,公元641年唐太宗答应了他的要求,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了他,并且以释迦牟尼佛像,360卷经书另外有关营造和工技著作60种医书,医疗器械多种,还有大批绸缎,衣服,农具,种子等作为嫁奁,带到西藏。这对当时吐蕃经济,文化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俗语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什么样的自然环境会孕育出什么样的文明。所以历史上会出现河流文明(开放曲线型),平原文明(扇型),海洋文明(折线型)等等。而西藏,由大山孕育出的就是高原文明,它应该是封闭曲线型。松赞干布就是冲破这封闭曲线,打开缺口让外来文明融合的第一人。他丰富了西藏文明,促进了西藏进步。受到所有藏民的尊敬与爱戴。后来,他就被人们神化为救苦救难观音菩萨的化身。所以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几乎在各大寺院中都有,供藏民朝拜,在这座王宫中,他们俩的金像就奉供在最高位置。
  参观完了,走出王宫,外面阳光灿烂,再次回头仰望这座长满苔藓的古老建筑,温暖而结实,隐隐地感到历史跳动的脉搏。站在雅拉香波浪山上,放眼远望,一片片绿油油的小麦与黄灿灿的油菜花。构成一幅舒心快意的田园风光。      相传是金城公主嫁到吐蕃时带来麦子,蔬菜种子在这块土地上试种,结果成功了。这块土地就成了西藏历史上第一块农田。在我们看来不起眼的农田,却是西藏历史上单纯刀耕火种时代结束的标志。从今以后,就有了西藏的农业,与农业不断地扩大,发展,形成了以后著名的河谷农业。因此每当开耕时节,住在雍布拉康的赞普(藏王)们必须亲躬开耕第一犁。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凌空凝望,思潮彭湃,从对面雅砻河吹来的风,带有高原特有的凉爽,我感到这风,它漫长地在吹,吹走了一代代藏王创造的历史,吹绿了雅砻河谷,吹醒了这片沉睡几千年的土地。也吹美了藏族先民曾经居住过的村庄!    这次到西藏,使我感到最大的自豪是我登上了海拔5560米的卡诺拉山,非洲最高的马乞扎罗山也只有5800米。这对我来说是一次严峻的生命挑战。当我打开车门连忙拿起相机去拍从来没见过的冰川时,当时我穿着羊毛衫,唯一感到有点寒冷。整个空气像凝固似的,厚厚的冰雪覆盖着宽大的山顶,连绵不断的雪山一片银装素裹。天空笼罩着飞渡的乌云,白皑皑的积雪在阳光照耀下放出刺眼的光芒。不远处的冰山,都露出原来的面目,这就明显告诫人们;由于地球温室效应,冰川不断地在萎缩。冰雪周围许多处在溶解,在滴水!!似乎是人类哭泣的眼泪。     

雪山不高,下面有一处很小的寺庙,旁边建有一座小白塔,周边彩色的经幡在寒冷风中猎猎作响。几辆小轿车停靠在公路旁边,好几个内地过来旅游的小姑娘,打扮时髦,不讲温度,只讲风度在雪山下拍照留影。

几处人家,销售着旅游纪念品。这里,除去旅游因素,剩下来的就是连草木都不生的荒凉!

   

这时来了一位藏族姑娘,头包着一块红绿相交,方格的头巾,上身穿深绿色的衣服,下面黑色的裙子配有西藏妇女特有的带有避邪的彩色围巾。抱着大约周岁的孩子。要我替她拍照。我从镜头中看到她那张过早成熟的脸上,两只不算小的眼睛不时透射出对生活的无奈。脸颊两处高原红,还能显示出少女的风韵,而额头上隐隐发出绿松石幽光,证明她的青春不再。营养明显不足的孩子搭拉着脑袋,脸色上粘满了点点泥黑。照好相还得付给她十元。也许她就是靠此糊口的。又来了一位藏族姑娘,身穿长长的,厚厚的棉衣也系着一条有藏族风格的围裙。显得有点臃肿,虽然一点也没有时尚女郎的坦露,但怎么也挡不住她并发出来的青春气息。抱着一头毛茸茸的小狗,那是她取暖的工具。一米六几的身材腰板挺直,彰显出大山女儿健康的自然美丽。圆圆的脸由于受到紫外线长期照射,有点红得发紫,两眼睛炯炯发光,端庄宁静,像一尊雪山女神地站立,更张扬了藏民强大的生命力和与极其恶劣环境作抗争的坚强不屈的性格!回到车上,同行们给我西藏之行的表现评为优秀,我欣然接受。但这冰川日益萎缩和藏民极其贫困生活景象,却给我留有更多的思考空间!!记得有一句广告语“感受黄山,天下无山”,真是小儿之见。这几天大山之行,感到西藏是蓝天高张,山地苍茫,于雪山高耸之中央,处江河奔流之源头,具有大自然赋予独有的大气!霸气!这才是真正的山!!!然而,这些茫茫群山总是成年累月地紧跟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使他们永远无法摆脱。藏族先民们,每天都能感到大山沉重的力量,几千年的抗争,几千年的呼唤,几千年的无奈!漫长的尘封的日子,人与自然力量悬殊太大了,他们只有对大山以山神的认定,对水以水神认定,对它们充满敬意与畏惧。神,神的力量深深地扎根在每一个藏民心中。久而久之,神,神的故事日益丰富,广泛流传。西藏就成了神话的故乡,出现了人与神共存的独特的高原文明。  

   去江孜县要翻过4000米高的康巴山,新建的公路像非洲热带雨林中巨大蟒蛇一样蜿蜒地游走在荒凉的山岭中。使公路很多地方转弯处为180度。司机是个藏族青年,我们都叫他小巴桑,健壮的身体黑黑的脸。娴熟的驾驶技术,使我们的“面包”在弯曲山道上,上下自如。

 大约走了个半小时,我们来到了羊卓雍湖边。这是一条堰塞湖,湖水纯清碧蓝。晶莹如玉。湖面狭长,有四十多公里,湖水最后注入雅鲁藏布江。

   

水量充足,下游建有西藏著名的羊卓雍发电站。站在湖边的山冈上向远处眺望,群山连绵,蜿蜒苍莽。正午的阳光被厚厚的云层挡住,显示得有点苍白。湖对岸一小块绿地处,隐隐露出几处藏民居住的村落。羊卓雍湖水静静地淌着,万籁无声。唯有空旷的风,带有不远处卡诺拉冰川的寒冷,扑面吹来。心里顿时涌起无名的苍凉。离开羊卓雍湖,沿湖而下。经过有个叫曼曲地方时,发现离公路不远的山坡上,有几个用藏文书写的大字。      

  黑地白字,特别醒目。我好奇地问巴桑,他告诉我说;“这是六字真言”。

我惊奇地说;“什么!六字真言!”。

巴桑边认真开车,眼睛注视着前方边郑重其事地回答;“对!是观音菩萨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哞意思就是跟你们南无阿弥陀佛一样,保佑平安!”.

我似懂非懂地重复他的发音,在心中默默地念了几遍.似乎我心底踏实了许多.对此也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我在藏传佛教中找到了答案;原来藏传佛教认为;生命的躯体随时可亡,而灵魂永远不死,往来轮回转世.又认为世界分三层次;即天界,(佛,神居住地方),人界,(人,其他动植物生存的地方).非天界.(鬼怪,精灵活动的地方).而人界中又分六道,即天道,人道,鬼道,畜生道,地狱道,阿修罗道.人的一生,行善或作恶都有因果报应.观音菩萨的六字真言每个音节都表示一个祈祷,念(唵)可以出天道,念(嘛)可以出阿修罗道,念(呢)可以出做人为奴道,念(叭)可以出畜生道,念(咪)可以出鬼道,念(哞)可以出地狱道.人们反反复复念着这六字真言,可以免除六道轮回之苦.祈祷来生.做一个自由幸福的人.因此人们把这六字真言刻在岩石上,山坡上,草原上或者把字写在经幡上,挂得高高的,难怪我们沿路看到几乎所有藏民房屋或新或旧,屋脊两端,围墙四周都插上写有六字真言的经幡在空中飘扬,他们这样做,就是让大自然的风霜雨雪代替人们无穷无尽的祈祷.表达人们内心的期盼。我们还看到八廓街上,大昭寺旁,白居寺内,……不管男女老少或者拿着转经筒在不停地转动,或者手握着念珠不停地一个又一个地拨,口中伴随着念念有词,虔诚地念着六字真言。商店里,宾馆中,每家藏民的房子里,几乎都设有神坛。里面放上沙子与豆,插上用颜料染成的青稞,再挂上写有六字真言的彩幡等等,这一切的一切表明人们对菩萨教诫的真诚,同时也足以诠释了被大山尘封的藏民如此善良,如此渴望来生的自由与平安.今世与来生。在藏民心中有着同样重要地位。这是大山孕育的高原文明另一个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