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铸兵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02:06:29
雪域高原铸兵心

  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藏北高原阿里军分区,官兵们一提起司令员许孔明,都能讲出他爱基层、爱部属、爱士兵的一连串故事。在官兵们的印象中,他特别爱往基层跑,特别爱管部属的事,特别乐意为基层官兵办实事解难题。

  许孔明在阿里任司令员以来,几乎每年都要跑几遍分布在31万多平方公里雪域高原上的分区大小40多个单位,足迹踏遍千里边防线上的每一个连队、哨所、巡逻点位,为基层、为部属解决大到守防、训练,小到生活、家庭等方面的难题,为基层办实事、好事,用对党对官兵的满腔热情和模范行动自觉践行 “三个代表”,被官兵们亲切地称为“贴心司令”。

  难题在反复中被破解

  许孔明入伍三十多年,长期在边防工作,从边防基层干部、边防团长、到边防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一步步成长起来 ,对边防和基层不仅特别了解,而且有着特殊的感情。他在党委班子和机关干部中,常讲的一句话就是“大家只要把基层当作自己家来建,就没有为基层办不好办不到的事”。分区下属的十几个边防连队和执勤点,大部分在平均海拔4300米以上的高山上,官兵吃水全靠拉水、背水或吃河水,冬季只能破冰取水。2002年6月他到普兰边防连蹲点,了解到连队官兵长年累月从山下孔雀河里用水车拉水,冬天只能破冰取水,甚至背冰块化水,洗脸用过的水舍不得倒掉,再循环使用。看到这些,他十分难过,发誓“我这个司令再难,也要让战士吃上水”。回到分区后,他立即召集后勤人员针对高原地区地质构造的点,研究为官兵打井引水问题,亲自带领技术人员反复论证试验,经过不懈地努力,终于在高原上为4个连队打出了水井。水井打好后,他又利用休假机会专门到山下厂家定做了适应高原地区的水泵,从根本上解决了边防连队官兵吃水难的问题。

  难题在深入中被解决

  在去年分区基层干部集训开训动员讲话中,许司令员讲了这样一句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话:“作为领导干部,要做到关爱部属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什布奇是距分区机关最远的边防连,距分区机关610公里,途经几个海拔5000米以上的达坂,42条河流。自1999年象泉河洪水冲断去什布奇的道路以后,由于道路不通,很少有领导到过什布奇连队。他心里时刻惦记着边防连的官兵。冬季大雪封山后,官兵巡逻、执勤怎样,工作、生活怎样,他多次在闲谈中提及此事。去年八一前夕,他决定前往什布奇,去了解官兵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其他常委劝说他,那里路险水急,安全系数低,等军区组织的施工部队疏通道路后,再去也不迟。但他执意要去,他说:“8至9月是洪水高发期,在洪峰到来之前,什布奇官兵的物资筹措到底如何,我们心中没数。”随后驱车前往。在距连队8公里时,滔滔的象泉河斩断了通往什布奇的道路,摆在面前的是坡度达80度、高约200米的流沙达坂 。同行的同志劝他返回,说这里太危险,稍有不慎有可能掉进象泉河。他一言未发地向达坂顶峰爬去,爬三步退二步,一个多小时才爬了200米。接近顶峰时,流沙中露出一块石头,他伸手去抓石头想稳住身体,谁知还未等他抓牢,石头一下子松动了,连人加石头突然向山下滚去,情况十分危急。这时,山坡底下的驾驶员吴发宏猛地从车里跳出来,跑过去将他拦腰挡住,同行的3人都惊了一身冷汗。休息片刻后,他又折身向上爬去,终于翻过达坂到达什布奇。这趟什布奇之行,虽然让他吃了 苦,甚至差点丢了命,但他当亲眼看到了什布奇边防连的官兵,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他现场给连队解决了17个连队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许多官兵眼里噙满泪水对他说:“司令员,你冒着生命危险来看望我们,见到你就像见到了父母,你就是不解决一个问题我们也高兴!”

  难题在务实中被化解

  去年七月,普兰县委反映距分区480公里的普兰边防连极个别同志有违反群众纪律的问题。当时个别干部认为这个连一直不错,批评教育、赔礼道歉私下处理就行了,不要影响部队形象。许司令严肃批评了这种想法,“部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他立即派司令部、政治部有关人员组成联合工作组,到普兰县调查了解情况,查清了问题的根源在干部,是干部的自身形象差造成的。找准根源,才好对症下药。他亲自住进连队,以一名老兵的身份逐个和干部谈心谈话,阐明“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道理,从干部的个人成长进步讲到部队建设发展的需要,循循善诱,入脑入心,使连队干部从内心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安排政治部对普兰边防连的干部队伍进行专题整顿,强化了干部的责任意识,端正了干部在战士中的形象,扭转了连队建设的被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