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空肿痛:脊柱医学专家梁全龙杂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4:01:25
标签:

脊柱医学专家

梁全龙杂文

武医养生

刘合斌

健康

分类: 中医绝学

脊柱医学专家梁全龙杂文

 

   扁鹊有言,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汤剂之所及也。针、灸、药三者得兼,而后可与言医。


   从小在家里听到最多的唠叨就是这一句话:学中医要明理,以方明证。


   时方歌括背完了,要看时方妙用,医学三字经背完了在背内经,所背有那些条文......莫望着我给你讲,不懂的可以问。方剂(汤头歌括)必须死背,背熟!而药性可以不背,或者少背,你把药物书翻开看,白芍的功能是柔肝止痛,养血敛阴,平抑肝阳。一你在用芍药甘草汤的时候,不是在柔肝止痛吗?你在用四物汤之时,不是在养血敛阴吗?你在用羚羊钩藤汤时,就成了平肝抑阳。你用桂枝汤,它又成了调和营卫,而药物学又没说,所有药物学在论药性之时,都是以方剂使用的效果来说的,所以你可以站在方剂的角度,去理解药性,一旦掌握了方剂,就基本掌握药性了,还有白芍的药量,书上一至六钱,怎么用?我们又只能站在方剂的角度看看。

 

如桂枝汤:


头痛项强汗憎风,桂芍生姜三两同,
枣十二枚甘二两,解肌还借粥之功。


    知道在用于表证之时,它与桂枝生姜用量相同,那么在用其他药物治疗表证时,也应考虑药量不宜过重,太重入里的道理,再看小健中汤白芍的用量:


小健中汤芍药多,桂姜甘草大枣和,
更加饴糖补中脏,虚痨腹冷服之瘥,
或感风寒不能表,阳虚体痛黄芪和。


    另有一歌括的头两句是,健中汤既桂枝汤,倍芍加饴绝妙方,你看这解表的桂枝汤,加倍用了白芍的用量,以饴糖为引,所治之病完全变了,这才是真正的药性!还有石膏的用量,木防己汤中那句,“膏枚两个如鸡子”。两个鸡蛋大的石膏,就有四五两重(那时一斤等于十六两)白虎汤中的石膏会少于这分量吗?清代王清任用黄芪就是四两,石膏质重,为何反而不敢象黄芪那样用呢?现代药物学作怪!毫无根据的药量,还拿来考学生?


     那王清任的几个逐淤汤不错,你一个也不能少背,他对气血理论和淤血理解得透,有独到之处,例如:他以人体“气”的重要作用,创立了补阳还五汤。他根据《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并说:“人行坐动转,全仗元气......”


     治疗半身不遂,历代诸家各自立论不同。或主风,主火,主痰,主气虚感受风邪等,王氏认为:半身不遂,亏损元气的新见地,故于活血祛瘀药中重用补气药黄芪数两,以“气为血帅”,气行则通行之理发挥特效。又根据瘀不去,新难生而大胆创制祛瘀生新治法,如通窍活血汤之治心胸疾病,膈下逐瘀汤治疗肝区疾病(现在多用治疗肝硬化等,)少腹逐瘀汤治疗小腹疾病(多用于妇科盆腔内肿瘤)身痛逐瘀汤用于全身跌打扭伤,气血痹阻之病。
            

          补阳还五汤


补阳还五赤芍芎,    归尾通经佐地龙,
四两黄芪为主药,    血中瘀滞用桃红。
            
           通窍活血汤


通窍全凭好麝香,    桃红大枣老葱姜,
当归黄酒赤芍药,    表里通经第一方。

            血府逐瘀汤


血府逐瘀归地桃,    红花枳壳芍草饶,
柴胡芎桔牛膝等,    血下化行不作痨。

           膈下逐瘀汤


膈下逐瘀桃牡丹,    台乌赤芍玄胡甘,
芎归灵脂红花壳,    香附开郁血亦安。

           少腹逐瘀汤  


少腹逐瘀芎炮姜,    玄胡灵脂芍茴香,

蒲黄肉桂归没药,    调经止痛是良方。

           身痛逐瘀汤


身痛逐瘀用桃红,    当归灵脂与川芎,
香附羌活兼甘草,    秦艽牛膝没地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