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生理治疗机价格:方志敏之女还原真实父亲:他怎样壮烈就义?(组图) - 新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20:41:16
-

坐在四方桌前讲述父亲方志敏旧事的方梅老人

  清贫着,追寻父亲的足迹

  ―――踏雪访方志敏烈士之女方梅

  方志敏会陪蒋介石下象棋?

  他的妻子曾在狱中生子?

  临刑,烈士究竟怎样壮烈死去?

  因为不满影视剧的编造和歪曲,只读过4年书的方梅,决心为父亲写一部全传;

  20年过去,她得到的,不仅是几百万字的笔记,还有历史中真实的父亲、母亲……

  我曾接触过方志敏一些史料,发表过一点见解。因为这份机缘,前不久,我受江西省方志敏研究会邀请,出席了该研究会会议,并专程拜望了方志敏烈士的女儿方梅女士。

  方梅1932年出生在江西弋阳。出生时,正碰上白军围剿,母亲缪敏情急之下,掐断脐带,被红军游击队抬上担架迅速转移。后来,因为残酷的战争环境,她被寄养在赣东北苏区一个害了病的红军排长家里。父亲方志敏牺牲的时候,方梅还不满三周岁。

  按约定找到滕王阁附近的集体宿舍楼,问过一位老者,确认方梅就住在这栋楼。雪中的南昌很冷,我不经意地看了看周围的环境:这是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那种没有电梯的老楼,显得破旧不堪,凌乱穿越的电线悬挂着从楼上丢下来的垃圾袋―――方梅老人,真的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

  电话里方老告诉我,楼下铁门有个破洞,伸手进去就可以开门。几分钟后,我上到7楼,满头银发的方梅老人已在门口迎候。

  我之前已得知方梅的家庭情况,但一进门还是吃惊不小:两居室的一套房子,客厅很小,光线暗淡,墙壁随处可见斑驳的暗迹,要不是挂在墙壁上的几幅方志敏烈士遗像,我无论如何都不能相信,这就是方志敏烈士女儿的家!

  客厅正中,两个旧沙发中间的茶几上,母亲缪敏的一幅瓷板画像端端正正摆在中间;挨着窗户而立的书柜,摆满了书籍和大大小小的药瓶子;一张堆满笔记本、稿纸和资料的四方桌紧靠着窗户。这张四方桌,开饭时是餐桌,平时是书桌。

  这让我想起方志敏在《清贫》中写下的名句:“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已近耄耋之年的方梅老人,谈起父亲方志敏,思路清晰又敏捷。

  1影视作品编造历史,这很可怕

  问:您写《方志敏全传》之前,已经有不少关于方志敏的研究书籍和文章,您为什么还要写这样一部全传?

  方梅:你提的这个问题很好。1980年,有一部电影,主要讲我父亲在狱中斗争的故事。为了表现方志敏坚贞不屈的形象,花了很大的篇幅描写他在监狱中与妻子缪敏见面的情形,还说缪敏在狱中生下一个男婴;敌人先是严刑拷打缪敏,让方志敏当面看,说你夫人正怀着身孕;孩子出生后,蒋介石和宋美龄专门到南昌劝降;在一个公园里,蒋介石要方志敏陪他下象棋,宋美龄则在一边做缪敏工作。

  这些都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我父亲不会下象棋,更不会和蒋介石下象棋。他在狱中的文稿《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里有一段话:“刘、王两人经常下棋,我对棋是门外汉,看也无心去看,只是看书与写文字。”这书,我读烂了三本,年轻的时候,能一字不差地全文背诵。这里的“刘”,就是刘畴西;“王”,是王如痴。都是红十军团被俘的高级将领。当时还有一个曹仰山,他们四个人关在一间屋里。

  方志敏想不想见妻子缪敏一面?当然想,但是敌人的条件是要方志敏写一个“倾向于他们”的文告,也就是要方志敏投降。方志敏严词拒绝了敌人的威逼利诱,至死都未能与缪敏相见。再说生孩子。缪敏是1935年6月被敌人从山上抓到的,之前,孩子已经生下来,因为害怕孩子的哭声暴露躲山的乡亲和游击队的行踪,她狠了狠心,亲手将刚出生的孩子捂死。她被敌人关进南昌女子监狱,此时的缪敏,身体已经无比虚弱,哪里还有孩子?

  很多观众可能不会读到这一段历史,看了这个电影,里面的情节就会被他们以“历史”的形式固定下来,这很可怕。历史就是历史,历史是不能随意歪曲的。

  这件事狠狠地刺激了我。所以,我就下定决心,要写一部关于父亲的全传,尽量还原历史的真实。

打开这扇简陋的防盗门,里面便是方志敏女儿方梅老人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家

  2父亲是顶天立地、情感丰富的人

  问:您的童年是怎么样过来的?

  方梅:讲到童年,要先讲一件事,那就是我父亲方志敏和妈妈缪敏一共去看过我两次。

  我刚出生不久,因为父母要行军打仗,上山打游击,带着个孩子不方便,便托人把我送到了一个江西老家里寄养。开始,到处找人,找有奶水的妇女,最后,好不容易找到我后来的养父母家。我的养父是一位红军排长,叫吴西河,成天跟着我父亲打仗行军,曾多次保护我父亲。后来他得了病,不得不离开红军队伍。我的养母也是一位共产党员,苏区妇女干部。是他们把我从小带大的。

  敌人搜山围剿失败后,父亲和母亲一道去看我,当时,我非常瘦弱,哭声又细又小,像小猫叫,母亲说我可能养不大了,但是父亲说不。我生下来时,他就给我起名叫“方梅”。他对母亲说,梅花能傲雪斗霜,梅花的生命力是无比顽强的,梅儿一定会像梅花一样坚强地成长起来的。母亲在一旁含泪点头。

  我父亲曾经拟过一副对联:“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五物,松柏翠竹白梅兰”。我们兄弟姐妹几个,他是用“松柏竹梅兰”给起的名儿。

  第二次来看我,也是在一次战役结束后。当时农村卫生条件不好,环境恶劣,我生了一种什么病,类似于褥疮吧,屁股下的尿布揭下来的时候,带下来一片血糊糊的肉。父亲看到这一幕后,心疼极了,他默默无语,一句话都没说,只是把头扭向一边,偷偷地掉眼泪。这是乡亲们后来对我回忆说起来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到,父亲是爱我的。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人。

方梅母亲缪敏将自己的照片与方志敏狱中照合成,以作珍藏(袁征/摄)

  3苦难童年,我想要一只发卡

  问:生长在农村,您必然干过农活。

  方梅:除了不让女人干的重活,几乎所有的农活我都干过。像砍柴、煮饭、下田拔草、耘禾、上山打竹笋,还有放牛、喂猪、打猪草、摸螺(捡田螺)啦,数不过来。八九岁的时候,我懂一点事了,也想要好看了,就很想要一个发卡。大人说,想要一个发卡呀,行,但你得摸一箩筐螺回来。螺,人可以吃,也可以喂鸭子。我就去小河沟里摸螺,真就摸了一大箩筐回来。

  有次放牛,我不小心把牛鼻子给拉豁了,牛就跑去吃禾苗。穷人家的禾苗可吃不得呀,我拼命在后面追,急得大哭,后来大人都过来帮忙,才把牛捉住。

  大概10岁的时候,一天,国民党一个部队被日本人打败了,退到山里,在我们村庄,有好多伤兵抬过来,许多老百姓都去看,我也跟着去了。伤病员中有不少人得了痢疾,我不小心被感染上了,拉了几天几夜。什么药物也没有。我已经躺在床上起不来,眼看就不行了,我的养父养母急得眼泪汪汪。

  我奶爹(养父)一直守在我床边,但他也没有办法。后来,许多红军老战士听说后,都来了。这些人都曾经是我父亲的老部下,红十军团北上抗日失败后,他们九死一生,隐姓埋名藏起来。他们说不能让方志敏的女儿就这样死掉,烈士的后人我们一定要抚养成人。他们找来一个懂点中医的人,说山上有一种草药,如果用一担药根熬成一碗水喝下去,这个病就能好。我奶爹第二天天不亮就起床,带上柴刀就进了山。后半夜,他果真挑回来一担草药根,赶紧洗干净,放到一大锅水里头煮,最后熬成两碗药汤要我喝下去。

  那个药好苦啊,我不想喝,但奶爹守在我床边哄着我喝下。说起来也真神奇,喝了这两碗药,我的痢疾就好了,第二天就可以下床走路,蹦蹦跳跳了。那时候的苦啊,唉……说不尽(老人停顿了一下,目光朝窗外凝视着)。

1949年,方志敏的母亲(右二)、岳母(左二)、妻子缪敏(右)、女儿方梅的合影

  4一支笔,一个笔记本,追寻父亲足迹

  问:后来,为了写作,您也吃尽了苦头?

  方梅:对。我别的本事没有,就是不怕吃苦。我花了20年时间,前10年,是收集资料,后10年是写作。我跑遍了父亲生前生活和战斗过的每一个地方,采访了上千人,大部分都是老红军,光座谈会就开了上百次。每到一个地方,人们听说我是方志敏的女儿,都热情地接待我。

  我到葛源去(闽浙赣革命根据地领导机关所在地),许多老红军一早就听说我要来,他们有的在战争中被锯掉了腿,一瘸一拐拄着拐杖赶来;有的已经走不得路,由后人背着搀着赶过来。见了我,放声大哭,说今天终于看到方志敏的后人了。他们把对方志敏的感情都寄托在我身上。我感动得不得了,泪流满面。乡亲们也都来了,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当地的乡镇领导也专门安排了接待,搞了伙食。吃饭的时候,有两大桌老红军。乡里还特地派了一个秘书来记录,我自己也做笔记,但我文化水平低,记得乱七八糟的,只好回去又整理。

  上海市委搞“可爱的中国”大型文艺晚会,请我去。我提出要求:将给我买飞机票的钱直接发给我,我坐火车去。我很想去浙江金华采访,因为当年我父亲被关进南昌军法处看守所的时候,有个代理所长叫凌凤梧,冒着风险为方志敏换了较轻的脚镣,还给了很多其他方面的照顾。我很想去看望他,还有他的亲属。但是因为经济不宽裕,一直都未成行。参加完上海的活动后,我就直接去了浙江,了却了一桩心愿,也得到了很多一手资料。

  还有九江,包括彭泽、湖口、德安、永修等地,只要是父亲去过的地方,我都要去,查找当年的档案,找当地的老人、老红军、老游击队员了解情况,反复核对历史细节。每次去,都得到当地政府和民政部门的支持与帮助。有时,回到旅社整理笔记,忽然发现某个问题没有搞清楚,又连夜跑去敲人家的门。

  最伤心的是有一回坐车,笔记本被人偷了。我难过极了,就像弄丢自己的孩子一样,饭也吃不下。我只好重新去采访。不像你们现在,有录音笔、摄像机,我那时候,就靠一支笔、一本笔记本。前前后后,一共写了几百万字的采访笔记。

  问:您完全可以就采访的这些经历,再写一本书。

  方梅:(笑)我现在正在做这件事,你看看桌上堆的这些资料。

 

方志敏和红十军团主要领导人被捕遗照,左一为红十军团军团长刘畴西,右一为19师师长王如痴

  5父亲狱中遗著影响了我一生

  问:那么,在写作上,您是怎样克服文化方面的困难的?

  方梅:江西解放的时候,我17岁了,一天书也没有读过。我母亲缪敏派人直接把我接到弋阳县城。我第一次见到她时,她正在一个群众大会上讲话,她一身军装,腰上挎了把盒子枪,很英武。我知道她就是我的妈妈后,不顾一切冲到台上,抱住她就喊妈妈、大哭,她也抱住我大哭。台下那么多人看着,我们母女二人都哭得不成样子。

  后来平静下来,她详细地询问我的情况,决定送我到烈士子弟学校去读书。我当时已经成年了,哪里还读得进去书!母亲反复教育我,说新中国的建设不能没有文化。她强逼着我学习。我逃了几次学,每次又都被她抓回来苦口婆心教育,也有鼓励。

  1953年,我识得一点字后,母亲送我的第一本书,就是父亲在狱中的遗著《可爱的中国》。这也是我读到的第一本课外书。母亲在书的扉页上特别写下一段话,大致意思是说,这本书是你父亲在狱中用鲜血和生命写成的,你一定要精读、细读、反复读,深刻领会书中的含义,继承父亲的遗志。

  读到父亲的著作后,我的学习态度开始发生变化,觉得父亲每天都在看着我,关心着我。我前后一共只读了4年书,参加工作后,我已经能自觉地在业余时间坚持学习文化了。但对于写作来说,这些都还不够。所以,我讲我是一个没什么文化的人,这不是谦虚,是真话。后来写那本全传的时候,我吃尽了苦头,先后写了十几二十稿,反复修改。改了还不行,但又找不出是哪里不行,反正感觉就是不对。又逼自己看一些电视剧和电影,看文学作品,学习人家的表现手法,同时,还向有经验的专家请教,也得到过不少人的帮助。

  当年拍的那部电影,我提出有些地方与事实不符。有位大领导听到后,很不高兴,对别人说,不要听她的,她只是一个家庭妇女,能懂什么。我听到这样的话后,很生气,但我没办法跟他们争辩。这更坚定了我要为父亲写一部全传的决心。

  为了核对某些史实,北京的一些档案馆我差不多都跑遍了。就这样,我掌握了许多第一手资料,有些资料,当时就连搞方志敏研究的一些专家都很难找到。

 

  6父亲留下的最珍贵遗产

  问:说到核对史实,我正好有一个问题要当面请教。《方志敏全传》写道,1935年8月6日黎明前夕,方志敏被敌人秘密带到南昌市下沙窝杀害。有两个细节:一是方志敏临刑前,嘴里塞了毛巾;二是子弹从他的后脑穿过。这两个细节是不是您想象出来的?

  方梅:这不是我想象出来的。我父亲牺牲的时候,敌人在南昌城找来一个照相馆的师傅给他拍照。这个照相师傅当时就在刑场。解放后,中央要求江西方面一定要设法找到我父亲的遗骨,为此,省里特地派人找到了这个照相师傅。他说敌人怕方志敏喊口号,闹出动静,从牢房里带出来的时候就给他嘴里塞了毛巾,他亲眼看到刽子手从后脑那里开枪的。

  问:1999年8月1日,《方志敏全传》出版发行,这是一个女儿献给父亲的最好礼物?

  方梅:是的。1999年8月20日,在父亲百年诞辰前一日,中共中央隆重举行纪念活动,胡锦涛同志代表党和国家出席纪念大会,并在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了我们这些烈士亲属。党和国家、人民没有忘记方志敏。

  问:能讲讲方志敏的清贫吗?

  方梅:他经手的钱财数以百万计,当我祖母从很远的地方颠着小脚找到他,想向他讨一点“花边”(当地人说的官饷)回去买盐巴的时候,他非常难过。他难过自己长年在外行军打仗,却不得片刻空闲侍奉双亲;他难过兄弟二人都在部队,家里田地缺耕少种,爹娘衣食无着,早已一片赤贫;他难过现在母亲找上门来,自己却不能动用分毫的经费补贴家用。他只好含泪告诉母亲,他当的是穷人的主席,莫说花边没有,就是有,也都给了比家里更穷的穷人。

  我祖母也是个深明大义之人,她告诉儿子说,你做得对,是娘想错了,娘不该来给你添烦忧。像许许多多英雄的母亲一样,这是位了不起的妇女,为革命献出了仅有的两个儿子,也献出了她的一切。

  清贫,大爱,奉献,牺牲,这是父亲方志敏留给我的最珍贵的遗产。许多年来,我读父亲的遗著,每一个字里头,我都能读到他的大爱,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爱。方志敏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他不光属于我们子女,他更属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