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皮香蕉不用面包糠:产业聚集:引领蓝色经济崛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3:18:36

 

产业融合 优势凸显
  2010年10月7日,山东海洋投资有限公司、山东海运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在济南揭牌,前者定位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投融资平台,后者志在把海运发展成为山东的支柱产业。
  此后不到两个月,山东海洋投资、山东海运先后牵手日照、青岛,大力进军海洋运输物流、海洋装备制造、海洋工程建筑、海洋能源矿产、海洋文化旅游等九个领域。
  两个公司的一系列大动作只是山东半岛蓝色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按照突出重点、凸显特色,接长短板、拉长链条,提升素质、拓展空间的原则,山东正在着力培植壮大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现代海洋产业,抢占海洋产业发展制高点,打造蓝色经济发展的产业优势。统计显示,全省海洋经济总产值从“十五”末的3679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6040亿元,年均增长17.5%,2010年预计突破7000亿元,海洋经济总产值5年翻了一番。
  目前,无论是养殖捕捞、远洋渔业、海洋食品等海洋经济第一产业,还是海洋装备制造、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海洋工程建筑、海洋化工等海洋经济第二产业,还是海洋旅游、物流、海洋信息服务等海洋经济第三产业,山东海洋经济总体实力得以显著提升,较为完备的海洋产业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在青岛市,2010年,拥有世界先进深海钻井技术的青岛武船麦克德莫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及中海油、中石油等海洋工程陆续建成或开工,亚洲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海洋工程制造基地基本在此形成,将形成年造船468万吨、修船220余艘的生产能力;在日照,以海洋运输业、临港工业、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为主的海洋产业体系,钢铁、石油化工、汽车、船舶、浆纸、粮油加工等临港工业迅速崛起,目前蓝色产业增加值已经占到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40%以上。
海陆联动 优势迭加
  不同于传统的海洋经济,山东的蓝色经济思路更加宽阔、眼界更加高远,在蓝色经济的产业体系布局谋篇上更显功力。
  发展蓝色经济,山东以海洋产业为重点,坚持海陆统筹,把海洋和陆地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把海洋产业与临海产业、涉海产业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推进,统筹海域、海岸带、内陆腹地开发建设,实行海陆产业统筹规划、资源要素统筹配置、基础设施统筹建设、生态环境统筹整治,通过海洋经济的大发展,带动内陆腹地的大开发、大开放。
  以3000多公里海岸线为主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突出做大做强海洋经济这一主线,坚持交通同网、市场同体、环境同治、产业联动、信息共享,将7市51个县市区设定为主体区,其他市县区组成联动区,互促互动,联动发展,从而实现15万平方公里陆域与近16万平方公里海域的统一大布局。同样借势海洋,半岛7市在产业布局上各有特色:日照打造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和钢铁精品基地,潍坊致力创新与高端产业,烟台定位蓝色通道门户,威海深化船舶制造、进军海洋生物,青岛更成为海洋科技的聚集区……
  蓝色经济是开放型经济,以产业为依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正在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当前,山东半岛开放环境明显优化,海洋生物医药、海洋食品加工、海洋装备制造、港口物流等产业国际合作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区内实现进出口总额达到1104.2亿美元,利用外资实际到账50.7亿美元。
先行先试 半岛再出发
  2010年7月,山东成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以试点为契机,山东蓝色经济再次整装出发,在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方向上迈出更大一步。
  按照试点要求,我省以开展海洋经济发展试点为抓手,以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目标,坚持创新驱动、改革推动、开放带动、海陆联动,率先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到2015年,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
  立足山东半岛在海洋资源、海洋产业、海洋科技、改革开放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突出优势,结合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沿海空间布局等方面的战略要求,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正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先行者。
  以高端技术、高端产品、高端产业为引领,强化港口、园区、城市和品牌的带动作用,加快发展海洋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海洋优势产业集群,山东半岛正成为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完善海洋产业政策体系,推进实施海洋综合管理,着力构建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化海洋经济技术国际合作,建设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试验区,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国际物流中心、国家重要的大宗原材料交易及价格形成中心,构筑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平台。山东半岛正大步迈向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