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化工:全球汇战 中国外储40天或损失900亿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23:22:36
    在众多武侠小说中,练功之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杀人于无形。如今,被誉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正在干着这样一档子“杀人”的事儿。
  10月23日,二十国集团(G20)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韩国庆州闭幕。全球关注的“汇率大战”在这一天似乎出现了峰回路转,二十国集团承诺避免货币战争。这场因奥巴马政府通过对美元主动贬值而引爆的汇率大战,是否会因为G20会议的召开就偃旗息鼓了呢?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可不这么认为。她说,美国人这次对美元贬值绝非一时的心血来潮,如果其国内经济形势得不到预想中的好转,汇率大战难以消停。
  成都商报记者昨日获悉,从9月15日汇率战争全面爆发40天来,中国外汇储备已损失了约900亿元人民币!
  多国出手 汇率战争不断蔓延
  9月15日,日本央行突然向市场抛售约2万亿日元,以阻止日元对美元的大幅升值,这也是6年以来日本政府首次对汇市进行公开干预。
  9月29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允许美国政府对所谓低估本币汇率的国家征收特别关税,矛头直指人民币。
  9月底巴西财长吉多·曼特加公开宣称,“我们正处在一场国际汇率战争当中。”
  10月4日,巴西政府宣布将外国投资者在其境内固定收益投资的金融操作税税率,从2%提高到4%,并授权财政部提前购买上百亿美元外汇以阻止本币升值。
  10月5日,日本央行意外地将银行间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从0.1%下调到零至0.1%,时隔4年后重启零利率政策。
  在南亚,印度也加入到干预大军之中,主动购入近4亿美元外汇,防止卢比进一步升值。此前,卢比在一个月内已升值5.2%。
  这期间,泰国、韩国、秘鲁等国也纷纷表态,即将或实施了对本币升值的干预行动。
  10月1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卡恩不得不站出来警告说,如果世界主要经济体继续纠缠于汇率纷争,那么全球经济复苏将处于危险之中。
  人民币“被升值” 外汇资产缩水
  财政高赤字、高失业率、经济复苏乏力,从今年6月起,奥巴马政府冒天下之大不韪,毅然启动了一项弱势美元政策,对全球非美货币主动贬值。
  几个月来,欧元、日元、澳大利亚元、韩元、人民币、巴西雷亚尔等无一幸免,纷纷被迫对美元升值。
  期间,中国政府在不同场合一再表明坚定立场,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但人民币如果在短期内大幅升值将给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带来巨大冲击。
  美国政府仍不甘心。就在G20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召开前,美国财长盖特纳还暗示,人民币要升值。
  其实,从今年6月19日央行宣布重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升值约3%。9月份汇率大战爆发40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则已升值0.8%。
  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是国人财富的直接缩水。成都商报记者获悉,截至今年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26483亿美元。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全球外汇储备比重结构比重约为美元65%、欧元26%、英镑5%、日元3%,中国基本与之接近。
  若以此标准计算,在我国现有的外汇储备中,仅美元资产就占到约1.72万亿。成都商报记者昨日获悉,人民币对美元升值0.8%,意味着外汇储备在这段时间白白损失了约900亿元人民币!成都商报记者 杨斌
  专家观点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亚玲:
  目前因汇率大战引发的货币战争,其核心特征就是美国货币宽松量化政策下的美元主动贬值。这对各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压力,尤其是对美元具有挑战的经济体,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抑制。
  货币本身是要反映国家利益,因此各国采取措施应对美元贬值的行为很正常。不过,这种纠缠应尽快停止下来。
  人大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向松祚:
  当前的汇率动荡和争端至少有两个原因。一是当前的全球货币体系中,美元和欧元占主导地位,它们的动荡必然带来全球各国汇率的动荡;二是国际投机资金量越来越大,这些钱在大宗商品、新兴经济体等全球市场上的肆意流动,必然造成汇率动荡。
  这两大原因迫使主权国家不得不进行干预,汇率大战也就难以避免。
  但是,从历史上的货币竞相贬值可得出教训,与邻为壑的汇率政策只会带来贸易争端和资本市场管制,对经济的增长和复苏有百害而无一利,玩弄汇率终将恶化国际关系,走出衰退要靠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稳定的汇率政策,只有鼓励创新、鼓励私人投资、减免税赋等才能真正实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巴曙松:
  在全球经常账户失衡的再平衡框架下,美国采取了美元趋势性贬值政策,来转嫁其压力,力图实现平衡,中国、日本、德国等主要贸易顺差国正在承接这种压力。
  中国是全球化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中国经济健康平稳发展惠及世界经济,若是汇率波动过大,则会威胁到金融体系,从而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杨斌综合整理(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