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头闸生产商 台塑料:在家菩萨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3:56:38
我们学佛都有各自的目的,福也好,慧也好,具体起来还有各种各样的愿望。但是这些目的怎样实现?靠什么实现?要靠戒。要摄心为戒。学佛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习这个。你用什么样的方式,那是个人的因缘,也绝对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念佛?持咒?念那本经典?这都是方法,而且也不能概括摄心为戒的含义,因为我们普通人,在现在这个社会中少有机会24小时去念佛、持咒。更不会每天都闭关打坐。这都是帮助的方法。摄心为戒是要我们把自己修正到一个正常的状态,把自己维护好,远离恶业痛苦。我们学佛的基础、基石就是这一条。没有这一条,用什么样的方法也不可能有所成就。哪怕是一点点人天的福报也难以获得。

 居士菩萨戒
六重
1、杀戒  2、盗戒  3、大妄语戒 4 、邪淫戒   5、酤酒戒   6、说四众过戒
二十八轻
1、不供养父母师长戒   2、耽乐饮酒   3、不瞻病苦戒   4、见乞不与戒  5、不承迎礼拜尊长戒   

6、见他毁戒心生憍慢戒    7、不持六斋戒   8、不往听法戒     9、受僧用物戒   10、饮有虫水戒   11、险难独行戒

12、独宿尼寺戒    13、为财打人戒   14、以残食施四众戒      15、畜猫狸戒     16、畜兽不净施戒  17、不畜三衣钵杖戒  

18、作田不求净水陆种处戒   19、贩卖斗秤不平戒     20、非处非时行欲戒    21、偷官税戒   22、犯国制戒   

 23、得新食不先供三宝戒  24、僧不听辄自说法戒  25、在五众前行戒    26、僧食不公分戒   27、养蚕戒   

 28、行路见病舍去戒

在家菩萨戒重点释义

第一不杀生

善男子,优婆塞戒虽为生命乃至蟻子悉不应杀,若受戒已若口教受若身自杀。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优婆塞旃陀罗优婆塞,垢优婆塞结优婆塞是名初重。

制意:生命平等无差别,慈心不杀害一切众生,大到人小到蚂蚁,纵使杀害自己的生命,也不要去用口教授别人杀害他们,何况自己亲自去杀,这样才可成为优婆塞戒居士。

 

释义:善男子,善是好的意思,要想做世间的大好人是不容易的,只有受持优婆塞戒才能成为大好人,称为善男子;优婆塞翻译为近事男{是男居士},优婆夷译为近事女[是女居士];众生的生命是宝贵的,平等的。发心受菩萨戒的居士,即使杀生能延续自己的生命大到人小到蚂蚁都不应该去杀害的,蚂蚁虽小我们也要爱护不杀,比蚂蚁大的众生又怎能杀害呢,杀生有伤害我们的慈悲心,菩萨观一切众生都是自己的过去父母未来的诸佛,怎能去杀去害呢?《涅槃经》云:杀生食肉,断大慈种。《首楞言经》云:人死为羊,羊死为人,十生之类,互相杀相吞,轮回相续;若受戒已若口教受若身自杀,是人即失优婆塞戒。受完菩萨戒的居士,如果用口教别人杀生或自己去杀,他就失去了优婆塞菩萨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暖法是内凡位的四善根之一,从四念处观发得相似智慧。得善有漏五阴伏见思惑,如钻木取火先觉暖相故名暖位。依于净戒而修四念处。由四正勤修如意足方得暖法乃至世第一法而皆无漏。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优婆塞旃陀罗优婆塞,垢优婆塞结优婆塞是名初重。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这一段意思是:须陀洹{译为预流,预圣流而反凡夫流}是上座部佛教阿罗汉的初果,,斯陀含{译为一来,再来欲界轮回一次}是阿罗汉第二果,阿那含{译为不来,既是再也不来欲界受生死轮回。}是阿罗汉第三果【同前】。如果暖位都获得不到,阿罗汉的三个果位都更得不到。这样做也是破戒的行为,也失去了戒体。臭优婆塞,旃陀罗优婆塞,垢优婆塞结优婆塞是名初重。这几句意思是比喻,本来持戒的人就像香一样,得已普闻,熏无不遍,破戒之后就像臭的东西一样,厌恶污秽,令人远离,不可接近。旃陀罗是当时印度所分四种阶级最下等是屠夫。破戒的优婆塞不但是臭使人远离,垢,是垢秽不堪,脏乱。结是系缚的意思。破戒的优婆塞就像被捆绑的人一样,不得自由。如果犯杀生的罪是重戒,失去优婆塞的资格。

 

问。倘能无覆藏心诚恳发露通忏悔否。若通忏悔用什麽方法来忏悔?

;优婆塞戒经无忏悔法,如想忏悔应该依《梵网经》或依《方等经》及《观虚空藏菩萨经》和《佛说占察善恶业报经》诸大乘法随用一法必须殷重心和长远心,虔诚去忏悔,不可草率,下面五条戒也是用同一种忏悔法。

菩萨为救度很多人而悲悯心杀一人,不犯杀戒,而生多功德,但杀人的果报成熟必须要受报。

杀生所得果报。《华严经》二地品云:杀生之罪,能令众生生于地狱,畜生恶鬼之中,生于人中得两种果报,1多病,2短命。

 

第二条,不偷盗

优婆塞戒虽为生命不得偷盗乃至一钱。若破是戒是人既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

 

制意:金钱是每一位生活在世间的人类仰赖依靠的支柱,人都能不缺少,爱惜贪求。作为受菩萨戒的菩萨修学者,不但不能过份贪求金钱和物,还要布施金钱和物。怎能去偷盗呢?

释义:优婆塞戒虽为生命不得偷盗乃至一钱。若破是戒是人既失优婆塞戒。这一段意思是受菩萨戒的优婆塞即使为自己的生命也不得去偷盗他人的钱或物,乃至一钱【及少的钱】。这样做就失去优婆塞所受持的这一条戒。下一段同上。

盗戒戒相繁复,不易受持,用心去持{开遮持犯参考本人写的五戒中此戒的解释。

犯盗戒所得的果报.依《华严经》二地品云:偷盗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两种果报,1贫穷,2共财不得自在。

 

第三条不虚说

优婆塞戒虽为生命不得虚说我得不净观至阿那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是名三重。

制意:说真实语不欺诳骗人,是世间的善人。菩萨行者要真实语来对待一切人和事物。不以虚假语来对他人,即使为了生命也不欺骗他人,方能称为菩萨乘修学者。

释义:受持优婆塞戒的居士虽然为自己的生命也不得妄语来欺骗人,说过人法得不净观,【是三十七道品上座部所修的五停心观里面一种,观察我们身体的种种不净,让我们去除淫欲心】乃至阿那含{{阿罗汉第三果}。如果这样说妄语来欺骗人就破了这条戒。

 

如果为利益众生而说方便妄语不犯。

妄语所得的果报。《华严经》二地品云:妄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中,若生人中得两种果报。1多被诽谤,2为他所诳。

 

第四条不邪淫

优婆塞虽为生命不得邪淫若破是戒是人既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是名四重。

制意:邪淫伤身败德,于社会家庭个人所不许,世间善人都不去做此罪恶行为,作为佛弟子怎能去做呢。

释义:淫欲是轮回生死苦海的根株, 断除淫欲方能解脱生死轮回,而得涅槃的大乐。在家优婆塞居士受持在家菩萨戒纵使危害自己的生命也不要犯邪淫,如犯邪淫就失去这条优婆塞戒。

 

学佛的朋友这一点一定要注意。

学佛第一步不是去琢磨着怎样得定,怎样得神通感应。因为福报也好,智慧也罢无不是由戒产生的。经常见到有的同修一学佛就把目标定在“一心不乱”上、定在往生上、定在实现什么愿望上。但是什么是戒,不知道,什么是善恶业?不知道。什么话都敢说,什么样的事都敢做。这个样子学再长的时间也没有用。为什么?福报是从善业来的,不修善哪里有福报,哪里能实现我们的愿望?

 

一心不乱是定,定是怎么来的?是由戒生定。

如果身口意的恶业不断,想得到一心,简直是缘木求鱼。

相反只要我们把摄心为戒这一步做好了,那么一切都好说。不需要特别的方法,自然得定。能够没有贪欲、嗔恚、嫉妒、邪见的人自然在定中,我们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都能轻松得益,顺利成就。

 

没有摄心为戒我们不可能得定,不可能有智慧,有也是小聪明,而小聪明是最容易惹祸的。

《遗教经》

中谈到: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喻也。譬如有人,手执蜜器,动转轻躁,但观于蜜,不见深坑。譬如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腾跃踔踯,难可禁制。当急挫之,无令放逸。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办。

就是说:

我们的心十分可怕,甚至毒蛇猛兽、强匪冤家、水火之灾都不能比喻其可怕。如同有人手中拿着蜜罐玩弄,却没有看到路上有很深的坑一样;如同疯狂的大象失去了束缚,矫捷的猿猴进入了树林,辗转腾跃无法禁止。一定要及时控制我们的心,不要放逸,放纵自己的心会败坏人的善业。如果能够制心一处,那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到了

 

学佛没有按照因戒生定,因定发慧的原则来。

总是想速成,想走捷径。结果是捷径走多了,反而原地踏步。

释迦牟尼佛在经典中把这个因戒生定,因定发慧的原则称为三无漏学,没有缺憾、缺陷的、圆满的佛法。学佛无不是通过戒定慧这个阶梯而成就。我们这个时代更加应该踏踏实实按照这个原则来修学佛法,也唯有如此才会得到真实的佛法利益,获得安乐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