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vs砒霜吧gl:“小农意识”与“小民意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7:55:57

“小农意识”与“小民意识”

肖川

  所谓“小农意识”就是目光短浅,过分在意蝇头小利,缺乏全局意识和公共意识。小农意识与平均主义、皇权至上、无政府主义、掠夺式占有欲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曾几何时,与令人不齿的“小农意识”相对的是“无产阶级意识”。“无产阶级意识”曾经是一个“红极一时”的词,神圣而美好,“无产阶级”代表着“先进”、“集体主义”和“大公无私”,显然这是一个被意识形态涂抹的词汇。“无产阶级意识”里很少张扬个人的权利意识和民主参与意识。

  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对“小农意识”的批判,曾经是那样的理直气壮。的确,小农意识是一种落后意识。这种意识产生的根源在于落后的生产方式和落后的文化与教育。

  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就是被马克思所称之为的 “亚细亚生产方式”,即“依靠小农业与家庭工业相结合而存在的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德裔美籍学者魏特夫(K.A.Wittfogel,1896-1988)是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专家。在所有20世纪对中国问题的研究中,魏特夫的影响最为深远,没有其他任何人可以与之比美。魏特夫研究的出发点是,中国由于自然原因,大部分地区在农业需要水时缺水,跟地球的其他地区相比,建立大面积控制水利网络对中国来讲异常重要。鉴于中国地域广阔,这种对水的大规模需求只有依靠中央集权制的组织,才能得以实现。由此形成了一种监管供水网络的庞大的农业官僚,并造成政治权力的集中和专制。魏特夫称中国的这种特殊形态为“水利社会”。魏特夫进一步认为,在“水利社会”中只存在两种工作的组织形式,亦即:由农业官僚组织的集体工作以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个自给自足的工作方式,也就是亚洲式的工作方式,是以一种特殊的统治形式——“东方专制主义”来进行的。君主专制政府对国家在经济上实行垄断,正是由于这种垄断使得东方社会只有君主意志而没有法律。

  由于君主专制对于人们自由权利的漠视和践踏,也由于在漫长的年月里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极低,劳动收益也极低,“农民”作为一个卑贱的职业和低贱的身份,总是与“贫穷”、“愚昧”相联系的(这一点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兴起以后,变得尤为明显)。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得各家各户之间缺乏利益上的关联,因而无法形成统一的意志和共识,专制统治者对于农民的盘剥和压榨也正是建立在“农民”这个群体的“一盘散沙”之上的。

  “小农意识”与“小民意识”有共同之处,也有差别。“小民意识”与“贱民意识”、“草民意识”、“蚁民意识”是同义词,相对的是“公民意识”。“小民意识”中缺乏权利意识,缺乏社会主人翁的意识,缺乏民主参与意识,往往是抱残守缺,自轻自贱,逆来顺受,忍气吞声。当“小民”承受来自强权的欺压达到极限时,就很容易转化为“暴民”和“刁民”。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几乎都是“苛政猛于虎”的官逼民反。

  今天我们的国家正处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每年都有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随着城市的扩张,城市周边的地区农民也在逐渐成为市民,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自然而然地会屏弃掉“小农意识”和“小民意识”。公民教育不仅应该渗透在大中小学的教育内容和学校文化建设之中,整个社会也需要成为公民教育的大课堂。在营造公民教育的社会氛围这一点上,政府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