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官方商城官网:立场意识、问题意识与开放意识//重要的是独立提出问题的能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23:04
社会责任、学术担当、学者信心,这三个词确实切中了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当下的某种境况。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为许多学者所忧虑的现象和问题,最主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术性与现实性之间的紧张关系:现实性的诉求变成对一些概念的简单注解、对现实的贴标签;而出于对这种粗浅学风的反思,学术性的诉求又演变成远离现实和思想的“玄妙的自我深化”、纯粹的书斋里的学问。无论哪种做法,给人们带来的只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疏远,这种疏远又给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带来了某种不自信。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坚守马克思主义的学术传统和理论品格,无疑是破解这一怪圈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其中,人民大众的立场意识、问题意识、开放意识尤为重要。
马克思始终对人民大众有着深厚的情感。梅林在《马克思传》中说道:“卡尔·马克思对最高认识的不倦的追求,是发源于他内心的最深厚的情感的。”马克思也曾经说:“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少数精英的学说,不是价值中立的抽象观念,而是自觉地、坚定地站在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代表着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是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变革社会实践、实现人类解放的精神武器。
在社会利益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今天,坚持人民大众的立场意识对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尤为重要。毫无疑问,从少数的“有钱阶级”、“有闲阶级”出发与从最广大人民群众出发所遇到的问题是很不相同的;对问题的看法、态度和结论也是有非常大差别的。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去研究马克思主义,就要关心人民疾苦、倾听人民呼声、总结人民经验,研究与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长远利益攸关的问题;就要按照人民利益的标准去思考和回答问题,为人民群众的不断解放和全面发展寻找现实的道路;就要把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思想里,并用人民群众懂得的语言使马克思主义转化为人民群众的生活智慧,成为人民群众认识社会、历史和人生的有效思想武器,成为人民群众改造外部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有效思想武器。这样,就不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变成用玄妙、晦涩的语言去构造抽象、神秘的体系而孤芳自赏,也不会把它变成纯粹学术沙龙中的自由闲谈和窃窃私语。
马克思主义以其直面问题的智慧而获得人们的敬意。理论要研究问题,就必须和实际、和自己的时代相结合,因为问题是时代的格言。马克思、恩格斯正是敏锐地抓住了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现实的人的解放何以可能,从而把握了资本主义现实所呈现的矛盾,最终从繁芜复杂的意识形态、动机和偶然性所层层包裹的历史表象走进了历史深处,创立了“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发展的科学”。我们只有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中心,才能破除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破除经院哲学和繁琐哲学,破除脱离实际的抽象思辨、无的放矢的现象。
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大的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其他问题可以说都是从这个问题派生出来的。世界历史背景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包含着大量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问题,比如说科学发展的问题、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问题、文化价值秩序的问题等,它们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大量丰富生动的具体材料和事实。如果脱离这种丰富鲜活、生机盎然的实践领域和问题场,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一定会被实践和历史所抛弃。因此,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要善于捕捉这些新的问题,善于将实践中提出的现实问题提升为哲学的问题,提升为具有理论高度的问题,并善于对这些问题作出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水平的回答。
马克思一生勤奋好学,广泛阅读,充分地吸取人类文化的优秀遗产。他的理论研究从来没有预先设定一个固定不变的专业领域,而是早已超出学科之间严格的分界线。在他那里,总是以问题为中心,需要涉足什么领域就去研究那个领域。他的哲学研究从来就没有脱离过经济学、历史学、法学、政治学、人类学等等的研究。正是这种开放意识使得马克思的学说具有一种内涵的丰富性和思想的穿透力,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我们今天研究马克思主义,同样需要坚守这种开放意识。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相互开放性。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哲学、经济学、社会主义理论这些不同组成部分之间不是简单相加的关系,而是有着内在的贯通性,是有机联系、互相渗透的一块整钢。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就不会获得当代高度;不去研究当代经济理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会缺乏现实的内容,流于空洞和抽象。其次,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开放性。要敢于善于学习和继承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除了要充分吸收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外,我们尤其不能离开对以中国哲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和创造性转换,不能离开对以西方哲学为核心的现当代西方文化的批判性吸纳。
坚持人民大众的立场意识,就要坚持问题意识,因为问题是实践中的矛盾,也是人民的要求。而坚持问题意识,就要坚持开放意识。因为在这个存在着普遍联系的当代世界历史里,任何幽静孤寂、闭关自守的理论都无法和无力面对及解答当代社会波澜壮阔的改革运动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所提出的时代课题。
(作者:吴向东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经常有这样一种情况出现:每当有一位思想家特别是西方思想家提出某个问题,或者社会生活中某个问题凸显出来,就会有人说:这个问题马克思早就说过了,甚至认为马克思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从马克思的文本中找出片言只语作为依据,然后就以为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
我们并不否认马克思思想的超越性,目前谈论的许多话题,在马克思文本中都能找到,诸如世界历史、全球化,我们随时可以从中找出自己需要的话语。问题在于,在一些研究者眼里,从马克思文本中找到依据,似乎等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传统拥有了发明权、专利权,从而自己也就拥有了这一领域的裁决权。这未免太简单化了。而且,马克思对一些问题的论述,有其特定的语境,例如,马克思批评欧洲中心论和现在解构欧洲中心论有着微妙的区别。
在其他理论学说提出某个问题之后,急急忙忙地从马克思的著作中寻找出相关论述,然后在这些问题的探讨中打上马克思主义的标签,从表面上看,是在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实际上,则可能使马克思主义研究亦步亦趋,而不是独立地提出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来说,应区分开两个不同的问题:一是马克思在自己所处时代思考的问题;二是当代生活中凸显的问题。无论二者间具有必然还是偶然的关联,对我们今天的研究来说,马克思对相关问题的论述也只能是提供一种参照。马克思的伟大不能成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法宝,相反,马克思的伟大印证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贫乏。我们应当自问的是:为什么不是我们自己首先提出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马克思提出了问题,并不等于今天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提出了问题。马克思提供的思路,也不能算做今天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思路。事实上,当代思想都在汲取马克思的思想资源,与此同时,也在汲取其他思想资源,但这些都只是提供一种资源,而非完全彻底地解决问题。对今天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来说,重要的是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关注我们目前置身的生活世界,直面当下的生存困境,具备特立独行的问题意识,对当代社会的现状做出自己的体认。
在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不乏具有聪明才智的人,不乏充满灵气的人,但缺乏大家,或者说大师,这当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没有提出自己独特的概念框架。大家惯于认为,马克思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概念框架,我们只需运用它,就可以了。而隐藏在这种思路背后的,当然还是这样一种看法,即尽管当代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但究其实质,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此,马克思在百余年前所作的分析依然是完美无缺的,无需新的补充和发展。由此我们看到,对当前的全球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界惯于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来阐释,而没有提出新的思维框架。
面对社会生活的发展,如果没有自己的概念框架,就不可能具有新的问题意识,而只能是一种意见、一种想法而已。马克思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创造了一些观念,重新诠释了一些概念,从而促使人们直面资本主义社会的本真。在当代世界的发展中,不断出现新的现象,对这些新的现象,既有的理论概念和框架的阐释效应是有限的;当代中国的实践中,也积累了诸多经验,对于这些新的现象,既有的理论概念和框架的阐释效应同样有限。我们必须始终不断地提出新的概念框架,以及时有效地阐释现实生活。可以是新的语词,也可以是赋予既有语汇以新的含义,只有不断生成新的概念和概念框架,思考才能避免僵化,并同时避免空泛的见解、议论或闲谈。
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必须贴近生活,这种贴近,不是停留于生活的表层或者说表面的生活,更不是屈身俯就其他思想所塑造的“现实”,而是介入,积极有力的介入。譬如,提供一种具有充分阐释力度的思维方式,一种思想的、观念上的美好视界,一套切实可用的方针策略,等等。由此,马克思主义才能有效地帮助人们体认生活。当人们普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来透视生活时,时代也就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
(作者:张立波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