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说霸道:赛蟹黄、黄芪、西瓜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5:49:44
常吃咸鸭蛋,养阴降虚火——端午的咸鸭蛋赛蟹黄

在北京,生的咸鸭蛋不容易买到。市场上卖的,几乎都是煮熟的。卖的人说,煮熟是为了大量运输方便,不容易破损。不过世界上什么事都难不倒我爸。他在市场上找了卖自家产的鸭蛋的农民,预付一点定金,跟他预定新鲜的生咸鸭蛋。农民有了固定的买主,我们也买到了生蛋,皆大欢喜。

  每年一到端午,手机短信从早上开始,就接二连三不断,都是朋友们发来的过节祝福。五花八门的祝福语,离不开一个主题:吃粽子。

  端午节似乎成了粽子节。其实,粽子不应该是端午节的唯一主角。还有一样同样重要的端午节美食,就是咸鸭蛋。

  粽子有清热解暑的功效,可惜比较黏腻,多吃不易消化,尤其是小孩不宜多吃。而传统民俗中,咸鸭蛋,却是小孩过端午必吃之物。

  端午节吃的咸鸭蛋,一般是用清明前后的鸭蛋腌制的。开春以后,鸭子吃的活食多。民谚说,清明螺,肥如鹅。鸭子吃了这些营养丰富的活食,产的蛋最饱满,气室特别小,营养最好。

  新鲜的鸭蛋有些腥味,经过盐腌制,腥味去除了,而且营养更容易吸收。

  鸭蛋性寒凉,能清肺火。而盐是至阴之物,经过盐腌的鸭蛋,清火的效果更好。咸味入肾,能充分发挥鸭蛋滋养肾阴的功效。

  吃点咸鸭蛋,对小孩积食、咳嗽和湿疹都有调理作用。

  对于大人来说,如果是阴虚火旺体质,比如说平时怕热,爱口渴,睡觉爱出汗的人,也适宜常吃咸鸭蛋,能养阴,降虚火。

  一般体质的人,尤其是脾胃有些虚寒的人,可以换一种吃法,吃“赛蟹黄”。我最喜欢这么吃咸鸭蛋。赛蟹黄有几种做法。我的做法是这样的:

  两只鲜鸡蛋,一只生的咸鸭蛋,打散搅匀,放两到三勺姜末。然后用普通炒鸡蛋的方法炒熟,最后浇上一勺醋,翻炒几下起锅。这道菜颜色有黄有白,香味浓郁,吃起来味道酷似蟹肉和蟹黄,在我家很受欢迎。

  这道菜中,鸭蛋和鸡蛋寒热平衡,姜和醋相得益彰,是一道适合夏天吃的美食。

  市场上买的咸鸭蛋往往过咸,不适宜老年人或小孩吃。如果买得到新鲜的鸭蛋,可以在家自己做。一般制作咸鸭蛋是用盐水泡,或是裹泥。这两种方法适合大量生产,家庭采用比较麻烦。我从一位洞庭湖畔的村妇那里学了一个传统的土方法,十分简单好操作,做多少都可以,而且便于储存,推荐给大家:

  取新鲜的鸭蛋,不要用水洗,准备一小碗白酒,一碟盐。先将鸭蛋放进酒里蘸湿,然后把蛋的两头沾上盐就成了。用干净的容器或者塑料袋盛装,放在阴凉的地方保存。两周以后就可以食用了。如果放置的时间长一些,咸味会更重一点。

  注意这个方法的要点是鸭蛋不能沾水,否则容易坏。如果蛋壳太脏可以用白酒轻轻擦一下再做。

  立夏开始喝姜茶,三伏就喝黄芪粥

  如果你像我一样,从立夏开始就坚持喝姜茶。那完全可以放心地在三伏天喝黄芪粥。因为,在前两个月通过姜的发散作用,体内的病邪应该都散得差不多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此时浊气已去,正有利于培养正气。正气一足,外邪自然不易入侵了。

 

                       一夏无病三分虚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最难过的一个月,可也是防病养生的上佳时机。

  现在越来越多的朋友懂得了“冬病夏治”的道理,这几年在三伏天贴敷穴位颇为流行。每年入伏的时候,各个中医院挤满了人,全是贴“三伏贴”的。

  除了贴穴位、拔罐等外治法,三伏天养生更需要注意的是适当进补。夏天本来就是生长的季节,人体新陈代谢最为旺盛,营养消耗量很大,需要好好补养。正所谓“春夏养阳”,以利于“秋收”和“冬藏”。

  然而夏天又是特别难调养的季节。天热,人吃不好,睡不好,容易伤身。三伏天更是暑热难耐。

  中医认为暑热最能耗伤人的正气。气温高,人体大量出汗,体内的正气也随着汗水往外走。汗就是津液啊,出汗太多就会造成气津两虚。伏天雨水也多,湿气影响脾胃运化,导致脾气虚,消化功能减弱。此外,夏季心火旺又会克肺。所以说,一夏无病三分虚。就是这个道理。

  虚者补之,要匡扶人体的正气,就一定要在三伏天进补。

  黄芪补气数第一

  论补气良药,黄芪当属第一。中气不足的人,身体比较虚弱,一动就出汗,肺活量比较小,甚至内脏下垂,最适宜用黄芪进补。黄芪又称小人参,它的作用与人参相似,都是补气的。但人参是大补元气,作用十分迅猛,一般的人不可轻易使用。而黄芪是补中气,相对温和,效果却不逊色,而且比人参固表的作用更强,所以成为最常用的补气药。

  中医讲黄芪性温,味甘,入脾、肺二经,因此它提升脾肺之气的功效是最强的。脾肺之气增强,就是增强人体的运化功能,因此黄芪可以强健三焦、补益五脏,可以解脾湿、升肺气、强心、益肾气、补肝虚。

  黄芪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又能降血压,老年人吃黄芪,可以防治中风和高血压。年轻人吃黄芪,可以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

  黄芪还有利尿消肿和托毒生肌的作用,不仅适合肾炎、水肿病人做食疗,对于虚胖的人,还有减肥的作用。

  皮肤长疮或有溃疡的人,吃黄芪能使脓毒排出,促进伤口愈合。

  金代著名的医家张元素,对黄芪的药效总结得最好。他说,黄芪甘温纯阳,其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去肌热,四也;排脓止痛,活血生血,内托阴疽,为疮家圣药,五也。

  黄芪有如此强大的功效,所以中医治疗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炎等,以及对于大病初愈的调养、促进手术后伤口的愈合,都会用到黄芪。

 

                        伏天宜喝黄芪粥

吃黄芪,宜用清淡之方。最简便的办法,就是喝黄芪粥。

  黄芪粥,古已有之。在苏轼的诗中,就曾提到过他在大病初愈时喝黄芪粥的事情。那年他三十九岁,谪居密州。当时“斋居卧病禁烟前,辜负名花已一年”,故用“黄耆煮粥荐春盘”。这是用黄芪粥来补养病后虚弱的身体。

  白居易也有一首《斋居》诗写道:“香火多相对,荤腥久不尝。黄耆数匙粥,赤箭一瓯汤。”

  诗中的黄耆就是黄芪,而赤箭是指中药天麻。黄芪、天麻之类在今人看来纯为药材,而在古人看来却可列入日常食谱。从白居易到苏轼,自唐至宋,文人们的餐桌上竟少不了这一道黄芪粥,病后喝,吃素时也喝。古代儒医不分,乐天、东坡之辈想必也深谙药食同源之理吧。

  做黄芪粥,要注意黄芪本身是不能吃下去的。要把黄芪通过中药的“三煎三煮”方法熬成药汁。用这个药汁加大米煮粥。具体的做法如下:

  第一步,取大约30克黄芪,加10倍的清水浸泡半小时,连水一起烧开,中火煮30分钟,将药汁滗出备用。

  第二步,再加等量的清水烧开后煮15分钟,再次滗出药汁。

  第三步,重复第二步的动作。

  第四步,将煮过的黄芪药渣捞出扔掉。将三次煮的药汁放在一起,放入约100克的大米,煮成稀粥即成。

  黄芪粥提气作用很强,最适宜早上喝,喝完之后,一整天都会精神十足。

  这个粥方中,黄芪的用量不多,配上大米,很平和,属于平补,在暑湿重的季节大部分人都可以吃一点。气弱体虚的朋友,在三伏期间坚持每天喝黄芪粥,能够提升中气,增强免疫力,到了秋冬就不容易生病了。

  三伏天暑湿伤气,用黄芪进补正当其时。伏天太热,常使人感觉懒洋洋的,不想多说多动,有的人身体发重、头脑昏沉、出汗多、手脚发热,还有的人双腿浮肿、便秘等等,这些症状正需要黄芪的药力来化解。

  注意:黄芪粥是补虚的,实证不宜。体虚、中气不足、中老年人、大病初愈、手术后、放化疗后的病人可以多吃。阴虚阳亢者、有表邪者则不宜。比如如果你今天受凉了,感受了风寒,那就是有表邪,那么这两天就不要喝黄芪粥。

 

                           减肥何须饿肚子

说到这里,要给大家澄清一个误区。许多人常常搞不清楚自己应不应该吃补药,该补的没有补,不该补的瞎补。有的人比较瘦,就认为自己应该多进补,有的人比较肥胖,就认为自己应该多吃排毒药,不能补,害怕越补越胖。

  就拿黄芪做例子,它大补中气,与人参同功,是典型的补药吧?可是它却有减肥的作用,你相信吗?

  一位女性朋友,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她留着很男性化的短寸头。整个身体完全看不到腰线。面如满月,后脖子上都是赘肉。她说,她前前后后吃了不知道多少种减肥药,有的当时见效了,过后却反弹得更厉害。

  仔细观察她的身体状况,我发现她虽然胖,但是肉很松软,还时常拿出纸巾擦汗,就问她:你年轻的时候并不胖吧?后来是不是用过激素药?

  她惊讶地说,对对。我以前得过一种很顽固的皮肤病,到处求医问药,好不容易才治好,以后就越来越胖了。

  我说,你想瘦下来吗?那你从现在开始,停止吃一切减肥药,改为进补。

  她立刻摇头:我不能再补了,再补就胖得没法看了。

  我告诉她,她吃过的那些治皮肤病的药很伤身,使她变成了气虚的体质。由于气虚,身体的运化功能减弱,体内的代谢废物排不出去,久而久之就变成赘肉堆积起来了。这种肉都是松松软软的,是典型的虚胖,要想减下去,就得首先匡扶身体的正气,也就是给身体充电,使它的能量充足,加强新陈代谢的功能,才能打好减肥的基础。

  我建议她先喝一段时间的黄芪粥,把身体补起来。

  过了几个月,有一天参加一个活动,一位女士热情地跟我打招呼,我看着她,有点面熟,可是好像不认识。她看着我茫然的样子,兴奋地说:我是某某呀,你是不是认不出我了。我仔细一看,真的是她!眼前的她,身形小了一圈,一身黑色的漂亮裙装,长长的褐色卷发,与从前那个男性化的形象判若两人。

  她说,那天聊过以后,她买了好多黄芪回家,有时间就熬黄芪粥,没时间就用黄芪水当茶喝。两周以后,效果就出来了。原来特别怕热,一动就出汗。渐渐地出汗减少了,爬楼梯也不那么气喘吁吁了。至于减肥方面,一开始她有点失望。因为她每天称体重,可是体重减得并不多。但有一天,她买衣服的时候,习惯性地要了加大号来试穿,结果穿起来有点大,要穿小一号的衣服才合适。回家量了量身体的尺寸,她才发现自己的腰围还有其他的部位都变小了。原来是身上的肉变得更结实了,所以体重变化不明显,而身材早就不知不觉地变苗条了。

  肥人多虚。大多数肥胖的人,都有气虚的表现。对于这些体虚而又肥胖的朋友来说,喝黄芪粥补气再好不过了。身体的赘肉都是代谢不掉的废物堆积而成。喝了黄芪粥,人体的运化功能增强,赘肉自然没有存身之地了。

 

                    哪些人适合吃黄芪

作为补药的黄芪,不仅对减肥有帮助,还能治疗气虚型便秘,神奇吧?有的人经常便秘,但大便出来又不成形,软软的。这种人千万不要去喝市面上的排毒通便茶一类的东西,而是要吃补气的药。因为这种情况往往是肺气不足,造成肠道蠕动缓慢。这样的人,喝些黄芪粥就有通便的效果。

  对于一般的人来说,如果你分不清自己是否可以吃黄芪也没关系。告诉你一个简单的办法:摸一摸自己的腹部。有的人肚子老是胀胀的,一摸有点硬,这种人就不能吃黄芪。而有的人肚子看起来鼓鼓的,但是一按就陷下去,很松软,这样的人就是气虚,就很适合吃黄芪。

  从体质上来说,黄芪最适合气虚脾湿型的人,这种人往往身体虚胖,肌肉松软,尤其是腹部肌肉松软。而身体十分干瘦结实的人则不宜。

  从身体状况来说,感冒、经期都不要吃黄芪。从季节来说,普通人春天不宜吃黄芪。

  为什么感冒不能喝黄芪粥呢?因为黄芪是固表的,它帮助身体关闭大门,不让外邪入侵。可是当身体已经感受外邪的时候,就会变成闭门留寇,把病邪关在体内,无从宣泄了。同理,春天是生发的季节,人体需要宣发,吃黄芪就不太适宜了。

  我母亲给家里人吃黄芪之前,必定摸下脉,看看有无浮脉,也就是有没有表邪,再决定是否能吃。不会把脉的朋友,也不用着急,只要看看自己有没有感冒的症状就好了。没有感冒症状,就可以喝。

  实在搞不清楚自己身体状况的朋友,可以去超市买一点荠菜或鱼腥草,吃一两顿,搜搜陈寒。第二天就可以喝黄芪粥了。

  要达到最好的效果,可以从头伏的第一天开始,坚持每天早上喝一碗黄芪粥,喝到三伏结束为止。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你会感觉到这个夏天比较好过,闷热的天气不再让你那么难受了。到了秋天的时候,以前爱感冒的人,就会发现自己的抵抗力明显增强了。

  西瓜一盅消酷暑,风景旧曾谙

  犹记得九岁那年,奶奶教给我这道菜。事隔经年,当时那一种滋味,那一个人,如今都只能于记忆中去寻觅了,思之令人怅然。

  夏天消暑吃什么呢?首选自然是西瓜

  据说在所有的水果中,西瓜含的果汁最丰富,达到90%以上。西瓜在英语中叫watermelon,直接翻译过来是“水瓜”,大概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吧。夏天人体水分大量流失,能量消耗也多,吃西瓜正好可以生津止渴,又能补充营养素。

  盛夏的气温很高,热气很重。“热盛为毒”,这种热毒很容易造成血热,使人心中烦躁、口渴、手脚心发热或发烧。如果血过热,就可能不走血脉的正道,而是乱走,产生血溢的现象,比如皮肤出小红疹、流鼻血,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脑溢血。

  西瓜正是调理夏季这些常见症状的良药。它能入上焦的心经、肺经,能入中焦的肝经、胃经,还能入下焦的膀胱经,可以说是三焦通吃,所以西瓜对于上中下三焦之热都可以祛除。人到夏季心火旺,西瓜能把心火往下引到膀胱经,再通过小便排出去,清解暑热。心为血之府,心火平了,血也就不会过热了,因此西瓜能凉血,对一切血热、血溢症状都有缓解作用。

 

                         糖尿病患者要吃西瓜内皮

 然而西瓜性寒凉,脾胃虚寒的人不能多吃。西瓜含的糖分较高,好多糖尿病患者也不敢食用。这类朋友如果想吃该怎么解决呢?可以吃西瓜内皮。

  西瓜内皮,就是西瓜皮去掉最外层的青皮(也就是西瓜翠衣)以后剩下的白色部分。它的营养与瓜瓤相同,只是含糖量要低得多,有糖尿病的朋友也可以放心吃。用西瓜内皮做菜,经过烹煮之后,西瓜的寒性减弱,就不易伤及脾胃了。

  西瓜内皮的做法很多:可以凉拌、做沙拉、腌制酱菜,也可以用它煲汤,其滋味仿佛冬瓜,却更加脆嫩;可以炒着吃,清淡爽口;也可以切块加肉和酱油红烧,十分入味。

  如何给家人做西瓜盅

  我最喜欢的一种做法,也是最具有食补功效的,就是西瓜盅。其做法如下:

  将西瓜顶部大约六分之一的部分切下,挖去红瓤。把童子鸡洗净切块,放进西瓜中。再加入拍扁的老姜一块、适量的盐、黄酒或料酒。把切下的部分当作盖子盖在西瓜盅上,上蒸锅用中火蒸一小时左右即成。

  注意千万不要加水,因为蒸的时候西瓜皮会出很多水。

  做西瓜盅,用圆圆的瓜来做比较好看。而且直接放在蒸锅里就能立得住。如果是椭圆形的长瓜,一般的锅很难放得下,也不容易固定。

  初次尝试的朋友,最好用厚皮瓜。因为皮厚一点容易掌握火候,不至于把瓜皮给蒸得过软而弄破了。里边的红瓤,刮得越干净越好,否则蒸出来的汤汁会偏甜,而且颜色不好看。

  西瓜盅的主料为什么要用鸡肉呢?夏季人体的阳气都浮于表面,加上多食生冷,容易胃寒,暑湿又能耗气伤脾。鸡肉正好入脾胃二经,可以健脾暖胃,改善夏季常见的脾胃虚弱、胃口不佳、疲倦乏力等症状。鸡肉性温,加上老姜和黄酒,正好与西瓜的寒性相互平衡。西瓜滑肠,吃多了容易拉肚子,而鸡肉正好可以止泻。西瓜有生寒助湿之弊,而姜和黄酒是散寒的,正好解之。

  这道菜口感清淡,多热的天吃也不会感到油腻。从功效上来说,也很适合于伏天养生。它属于清补,既能消暑解热,又能补益中气,不但正常体质的朋友可以吃,对阴虚内热、有高血压、急性肾炎和膀胱炎的朋友还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蒸好的西瓜盅是夏天餐桌上的一道风景。单是欣赏它碧绿圆润的外形就让人感觉清凉了,讲究一点的话,还可以在瓜皮上刻上花纹。吃的时候,轻轻打开瓜盖,记得首先把里边的汤盛出一小碗来品尝。这是完全由西瓜渗出的汁液煮成的鸡汤,瓜的清香衬托出肉的鲜美,清淡平和,然而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