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和黄晓明身高对比:港澳为什么不堵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4:35:52
自费去了一趟香港澳门,回来很多人问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不假思索回答,香港澳门不堵车。
  港澳为什么不堵车?这事复杂,也很专业,不是我等外行站在街头发一会呆就能弄明白的。不过,走马观花,傻子过年,似乎也琢磨出了一些港澳不堵车的道道,进一步认识到,管理得法就可以尽量做到不堵车。
  香港分为三大块,香港、九龙和新界;澳门更小,两座岛,三座桥。那里的人口密度很大,车流量也大。可就在这弹丸之地,那里不仅做到不堵车,而且街道上额车速很快,基本在40到60码的时速。更重要的是,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城市,在基本没有大拆大建的基础上,能做到这一点,确实难得。粗略看来,有如下一些可以借鉴的地方:
  其一,不堵车主干道很重要,岔路辅路更重要。在那里打车,司机常常走街串巷,哪里堵了,就立刻避开哪里。那里也有交通广播,不断用粤语告知路况。所以,即使有地方堵车了,后面就会自动避开。城市如人,主血管是生命线,毛细血管也是生命线。港澳的大街小巷虽然不宽,可凡是能走车的都是畅通的。那里开车的都是本地人,熟门熟路,不一定非要走一条路。
  回望海口,我们只有两条主干道,但交警却想方设法打栅栏,把汽车往这两条本来就拥挤的主干道上逼。不是每一辆车都往一个地方的,我们为什么不放开辅路岔路,让每一条路都动起来呢?
  其二,不堵车安全很重要,车速也重要。在澳门,看着朋友开车,到岔路口看到前面有车要进来,他也没有减速迹象。我问“不担心碰上么?”得到的回答是,按规定对方得避让我,如果碰上了,他负全责。负全责一次,一辆车基本也就没了。所以,港澳开车都少见限速标志,能开多快就开多快。
  回望我们,尽量礼让三先,尽量减速慢行。车速慢了,马路的通过能力就差了。不分青红皂白地一味慢速,其实也是浪费有限的道路资源的、
  其三,不堵车规矩重要,驾驶员和行人的素质更重要。在港澳期间,打的很少见到野蛮插队的,行人过街少见大模大样的。我问司机,他们出事后需不需要找关系,得到的回答是“不需要”,因为找了也没用,该谁负责就谁负责,警察要是非要不该负责的人担责了,那警察就得下岗。严师出高徒,严管出素质。
  回望我们,中国特色的交通事故,是出了事故都抢先打电话,交警得看谁的关系硬,尽量等你们找关系。交规有了弹性,人们就有了侥幸。交规因人而异,这样的交规还有权威吗?
  其四,不堵车修路重要,利用好已有的路更重要。港澳街上,少见栅栏。栅栏能堵住汽车随意穿行,可也侵占了有效的路面。降低了汽车通过率。我看到那里也由路边停车,可那大都是停在小街小巷里,而且严格停到位的。有时候因为不好停车,人们宁愿打车。
  回望海口,为了体现不堵车,马路上都是栅栏,而且栅栏特别长;为了开车人方便,为了方便城管收费,我们的一些本来不宽的马路,都划上了收费停车的框框。
  当然,港澳的公交发达,而且不弯弯绕;开车出行成本很高,能不开车就尽量不开车;澳门以第三产业为支柱,没有上下班高峰;两地都没有特权车,几天没看到呼啸开道的警车护送要人,没有特权车;这都是港澳不堵车的表象。港澳归来,深切感到,堵车其实纯属技术问题,与社会制度没有关系。
  有人担心,我们的交警看了本文会找机会公款港澳游。如果能取回来真经,复制港澳不堵车的经验,这点学费花得也是值得的。怕就怕去了回来,堵车依旧,交了学费也没进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粗浅表象,能给我们的交管部门一点启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