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彦斌的歌曲我是歌手:13、全体异口同声这种现象不是正常现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5:24:42

13、全体异口同声这种现象不是正常现象

【原文】张仪1欲以秦、韩与魏之势伐齐、荆,而惠施2欲以齐、荆偃3兵。二人争之。群臣左右皆为张子言,而以攻齐、荆为利,而莫为惠子言。王果听张子,而以惠子言为不可。攻齐、荆事已定,惠子入见。王言曰:“先生毋言矣。攻齐、荆之事果利矣,一国尽以为然。”惠子因说:“不可不察也。夫齐、荆之事也诚利,一国尽以为利,是何智者之众也?攻齐、荆之事诚不可利,一国尽以为利,何愚者之众也?凡谋者,疑也。疑也者,诚疑:以为可者半,以为不可者半。今一国尽以为可,是王亡半也。劫主者固亡其半者也。”

【译文】张仪想利用秦国、韩国和魏国的联合势力去攻伐齐国、楚国,而惠施想与齐国、楚国罢兵不战,两人为此而争执。群臣百官都赞同张仪的意见,认为攻打齐国、楚国为有利,而没有一人赞同惠施的意见。魏王结果听从张仪的意见,而认为惠施的意见不可取。攻打齐国、楚国的事就这样定了,惠施就进宫见魏王。魏王说:“先生不要再说了,攻打齐国、楚国的事果然是很有利的,全国人都认为是这样。”惠施因此说:“不可以不明察呀。那攻打齐国、楚国的事诚然有利,一国人也认为有利,为何有智慧的人这么多?如果攻打齐国、楚国的事确实不利,而一国人都认为有利,为何愚蠢的人这么多?凡是谋划之事,是因为有怀疑。所谓的怀疑,是确实有疑;认为可以的占一半,认为不可以的占一半。如今一国人都认为可以,是大王失去了另一半。劫持君主的人就是使大王失去了另一半。”

【说明】本节故事还是为说明“不从多方面来参照情况”而举的例子,确实,全体异口同声这种现象不是正常现象,某一件事在计划谋划阶段,总会有人持不同意见,因为每一个人所站的角度不同,看事情的发展也就不一样。如果全体异口同声,那只能说明那另一半人迫于各种原因而改变自己的意见。这种不正常现象不能使事情朝正常的方向发展,只能使事情失败。

——————————————————

【注释】1.张仪:(?~前310)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张仪为魏人,于魏惠王时入秦。秦惠文君以为客卿。惠文君十年(前 328),秦使张仪、公子华伐魏,魏割上郡(今陕西东部)于秦。当年,张仪为秦相。惠文君于十三年称王,并改次年为更元元年。更元二年,张仪与齐、楚、魏之执政大臣在□桑相会,随即免相。次年,张仪相于魏,更元八年,又相于秦。十二年,张仪相于楚,后又归秦。惠文王卒武王立,武王素与张仪有隙,仪于武王元年(魏襄王九年,前 310)离秦去魏。据《竹书纪年》,张仪于此年五月卒于魏。《汉书·艺文志》纵横家类有《张子》十篇,汇集了张仪的作品或和他有关的材料。此书汉以后已亡佚。在传世的战国铜兵器中,有一铜戈之上刻有“十三年相邦仪之造”和“咸阳工师”之类的铭文,当是秦惠王十三年张仪任相邦时所作。《孟子·滕文公下》:“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韩非子·十过》:“岂如因张仪为和于秦哉?”《韩非子·说林上》:“魏两用犀首、张仪而西河之外亡。”

2.惠施:战国时期宋国人。《荀子•不苟》:“是说之难持者也,而惠施、邓析能之。”《荀子•非十二子》:“足以欺惑愚众,是惠施、邓析也。”《韩非子·内储说上》:“与惠子之言‘亡其半’也。”

3.偃:《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诗·小雅·北山》:“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管子·小匡》:“定三革,偃五兵。”《荀子·非相》:“与时迁徙,与世偃仰。”《荀子·王制》:“偃然案兵不动。”这里用为停止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