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柳彬:中华文化和文明之四:“古代贵族四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5:35:22

中华文化和文明之四:“古代贵族四术”

 

所谓“古代贵族四术”是指诗、书、礼、乐,也就是《诗经》、《尚书》、《礼记》、《乐记》。

《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原本叫《》,共有诗歌305首,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因此又称“诗三百”。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正式使用《诗经》,应该起于南宋初年-屈万里)。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山西和甘肃东部,北到河北省西南,东至山东,南及江汉流域。

关于《诗经》中诗的分类,有“四始六义”之说。“四始”指《风》、《大雅》、《小雅》、《颂》的四篇列首位的诗。“六义”则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尚书》

《尚书》又称《书》、《书经》,为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一般认为《今文尚书》中《周书》的《牧誓》到《吕刑》十六篇是西周真实史料,《文侯之命》、《费誓》和《秦誓》为春秋史料,所述内容较早的《尧典》、《皋陶谟》、《禹贡》反而是战国编写的古史资料。今本《古文尚书》总体认为是晋代梅赜伪造,但也存在争议。“尚书”一词的本义是指中国上古皇家档案文件的汇编。“尚”意为“(把卷着的、包着的、摞着的东西)摊开、展平”;“书”即文字、文字记录、文档;“尚书”即“解密的王家文档”、“向社会公开的皇室卷宗”。

《礼记》

 

《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哲学思想

《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系中国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本。西汉宣帝在位时,戴德、戴圣各自辑录有一个选本,分别被后人称为《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后者一般也简称《礼记》。《大戴礼记》现存最早的注本是北周卢辩注。《小戴礼记》的主要注本有东汉郑玄的《礼记注》,唐孔颖达的《礼记正义》、清朱彬的《礼记训纂》和孙希旦的《礼记集解》等。
    《乐记》

《乐记》中国儒家音乐理论专著。西汉成帝时,戴圣所辑《礼记》第十九篇的篇名。全文由《乐本篇》、《乐论篇》、《乐礼篇》、《乐施篇》、《乐言篇》、《乐象篇》、《乐情篇》、《乐化篇》、《魏文侯篇》、《宾牟贾篇》、《师乙篇》等11篇构成。内容涉及音乐的许多方面,指出对音乐的形成是物动心感 ,即认为音乐是主观受到客观影响的结果 。并说“唯乐不可以为伪”,即音乐是真情的流露。对音乐的作用,认为是社会教育的工具,不同的对象对音乐的接受能力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它竭力提倡雅颂之声(雅乐),竭力反对郑卫之音(俗乐)。《乐记》所反映的音乐思想,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日臻成熟相适应的。《乐记》的作者,后世尚有汉武帝时的河间献王刘德与战国中期的公孙尼子等不同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