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微博:名校情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0:56:16

名校的身影,曾牵动着多少学子最深情的目光;名校的光环,曾照亮了多少学子最执着的渴望;踽踽独行的求学路上,举头望名校,多苦多累也不以为然;考上名校,成了一辈子的光荣;与名校擦身而过,凝成心中永远的隐痛。爱恨交织的“名校情结”真是让人欲说还休:“我想/有些事情/是可以遗忘的/有些事情/是可以纪念的/有些事情/能够心甘情愿/有些事情/一直无能为力/我爱你/这是/我的劫难。”眼下的青春、未来的人生,牵着一个不肯罢休的梦想,你在奋斗的路上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蓬勃的心跳,可是,这个社会的心跳,你孜孜以求名校的心跳,你听见了吗?[说说你的新年梦想]

高三家长写给儿子的一封信:一定要读名校
我宁愿我的儿子步入名校的殿堂,我宁愿我的儿子展翅高飞,其实你也心中惴惴,看得出来你的紧张不亚于我和你的爸爸。但是我还是要向你施加压力,妈妈相信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过年的时候,爸爸特意带你参加了那么多饭局,那些经理高管和处长科长,哪个不是重点大学出来的。用你刘哥的话来讲,他们学校放出来的狗都比H大的狗有人文气质。你要是相信“好专业比学校重要”之类的话自欺欺人,你就是个二百五。你别无选择,你必须要进名校。【详细】


为上清华北大放弃录取

帐篷哥夜宿清华
为上清华北大放弃录取 选择赌博式复读
沙区某重点中学的黄乔成绩很好,他的梦想是上清华北大,但今年裸分考了650分,与清华北大擦肩而过。小黄本是北大清华的苗子,结果理综和语文都考差了。由于他在全市的考生中,属于高分保护的对象之一,市招办与他联系,征求是否愿意调配到四川大学,但他拒绝了。接下来有机会二次填报志愿,他原本也可报考同济大学,但他还是放弃了。“我非常想上清华,那是我小时候的梦想。”小黄说,平时比自己成绩差一点的考上了,觉得很不服气。如果不能上,将是一辈子的遗憾,如果再努力一次也不能上,自己也心甘了。【详细】
帐篷哥夜宿清华、旁听北大 只为名校求学
出生于1990年的赵铭,去年参加了高考,并顺利考入山东一所理工类高校。一个学期后,他主动退学来京。赵铭说,为了熟悉环境,也为了给自己赚足生活费,上半年他在北大校园内一家超市里卖水果,闲暇时也在北大课堂旁听。目前,为了省钱,他每晚都在清华大学青年公寓楼道中搭起帐篷过夜。很快赵铭已将帐篷撑好。随后,他翻开另一个包裹,掏出被子和枕头放进去。“太冷,只能和衣而睡,滋味肯定是不好受啊。”赵铭说,但为了将来,这些苦他都能忍受。至于未来,他表示暂未考虑太久,“视情况而定吧。”昨天凌晨零点30分,赵铭钻进了他的帐篷,“明天一早,还得去听课哪。”【详细】
参与凤凰网教育调查


报考名校不是我的选择 而是我的信仰
李文是天津某高校大四学生,今年报考北京大学同专业的研究生。李文来自中部省份某小城,父亲是当地中学著名的高级教师。李文高中时期的成绩出类拔萃,模拟考试次次都是全年级第一,一直被当作考取清华、北大的重点对象来培养。高考前夕,李文压力特别大,失眠、情绪暴躁,最后高考成绩和原来期望值相差很远。李文父亲失望加生气,最后住院了。“我从来没想过除了北大,我还会去什么学校。从某种意义上,这不是我的选择,而是我的信仰。”付晓动情地说。【详细】


名校读研是鲤鱼再一次跳龙门

名校研究生毕业证是社会资本
三本学生如何考上名校研究生
爸爸一下站起来,“你一个三本学校的学生去考研?还考中财经?你知不知道你在干嘛?你有多少时间能这么挥霍啊?这最好的找工作的时间你在这说什么考研,你们学校前几天给推荐的单位呢?你就不去了?你都这么大了怎么就不知道让我们省心啊!”爸爸大声地跟我嚷起来。当我把录取通知书拿回家的那天,爸爸仔细地看着那张纸。看得出来,他的手在微微发抖。他什么也没有说,默默地把录取通知书放在桌上。【详细】
名校读研,鲤鱼再一次跳龙门
考研,是第二次高考,是再一次鲤鱼跳龙门的机会,这是很多学生的共识。“我觉得,考研就是给我们这些高考考得不怎么样的学生一个机会。虽然说,社会上一直流传着一考定终身的说法,但如果去名校读了研究生,总能好一些。”王林说。王林是北京二流学校大四学生,大学4年,他走遍了北京的著名高校。每去一个,内心就坚定了考研的愿望。【详细】
名校研究生毕业证是社会资本
“考研是回炉重造的机会,既然我们不能改变它,那我们就得坚持。”林里说。林里本科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之后,考入北京大学,现在在某省级政府机构工作。虽然不是“双北”出身,但双名校出身给林里带来了不少便利。“在中国拥有名校毕业证,就代表进入社会时你有了更好的资本。”林里说。林里坦言,领导经常会把一些出国学习的机会给他,在看重他的能力的同时,希望他能发挥就读于名校的资源优势,引进更多人才。【详细】

解不开的名校情结 难道只有清华北大没辜负你青春?
怀着对名校的无限崇拜,许多人不再是理想的主人,而沦为了“名校”的奴隶。他们心中的名牌大学,也不再是一所学校本身,而升华成了“成功”的代名词。他们现实而无奈地匍匐在这个图腾的光环之下。中国人太渴望有自己的“世界一流大学”了。为了这一目标,上世纪90年代,著名的“211工程”启动。政府希望这100所高校能够跻身“世界一流大学”。“211工程”的原意是让中国的高校更具实力,但事实上却拉大了名校和非名校的差距。【详细】


名校其实就是一堆历史

胡适如少些应酬会有更多学术成果
名校之否证主义
什么是名校,它其实并不是一个可以定性定量的概念,这个概念是从属于个人和心理的,一千个人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名校的样子。不过却存在一个普遍的心理趋向,那就是人们通常夸大了名校的好处,甚至把它神圣化、完美化了。更残酷的现实在于,即使考入名校,有的考研人也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学校出身。【详细】
名校之历史主义
名校其实就是一堆历史,一堆值得骄傲的历史,正因为她有历史积淀的资本,才最终确立了自己的声名和威信,于是社会的各种资源逐渐被吸引到她身边,为她排忧解难,形成了众星拱月的名校效应。名校之于学生,如同肥沃的土地之于农民,要想庄稼有好收成,就要首先在养料丰富的土壤上耕作。【详细】
名校之反对方法
千万不要以为进了名校,跟了名师,读了名专业,以后就会很厉害。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这么说,目前中国缺乏真正的大师,并不是因为中国人脑子不行,而是另有原因,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精力投入不够。李敖看了胡适的日记后说,他如果不是花那么多时间应酬的话,他的学术成果会大不一样。【详细】

名牌大学毕业生们的日子其实过得挺滋润的
在我们这些普通人眼里,名牌大学毕业生们的日子其实过得挺滋润的,哪有一点不好过的样子。目前名牌大学本科毕业生初职平均月薪就能达到城镇就业人员的平均月薪水平,比起要养家活口,承受着巨大生活压力的城镇普通职工,只需要养活自己的“985高校”毕业生们拿着同样的工资,好意思说日子不好过吗?更何况这只是初职月薪,起点本来就比一般人高的名牌大学毕业生升职加薪的机会自然更多,日子应该越来越好过才是。【详细】


身边的同学更为优秀

名牌院校就像学生的“身份标签”
身边的同学更为优秀是普通学校没法比的
如果可以再选择一次的话,我更愿意到名校念数学这样一些相对冷门的基础学科,而不是到二流大学学经济。名校师资强,讲座多,有学术氛围,身边的同学又相对更为优秀,这些都是一般院校没法比的。况且,一些冷门专业是基础,比如学好了数学,再学计算机或者经济都很容易。本科是通才教育,最重要的还是打基础,以暂时牺牲热门专业为代价来受。【详细】
名牌院校就像是学生的“身份标签”一样
谁都有名校情结。名牌院校就像是学生的“身份标签”一样,在中国这个十分重视学校品牌的社会,从某种程度上说,学校就是学生步入社会某一层次的“通行证”。不同的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平台不一样,学校地位可能决定一个人以后的活动舞台和生活空间,在这方面名校有普通院校无法比拟的资源优势。【详细】
为了进名校 我可以服从调剂
当初为了进名校,我选择了服从调剂。看到录取通知书上“包装工程”这个前所未闻的专业,我还是丝毫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一个专业不为人所知并不说明这个专业不好。而且,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专业的冷与热是变化着的。等待毕业名校生可以挑单位,这也算是名校的特别优待吧。【详细】
徐小平:我也有名校情结 但更相信个人价值
我可以说出一万个非名校出身伟人的故事,你也可以告诉我一万个名校出身伟人的故事。但有一个紧迫的事实在提醒人们:在人生的战场上,大学只是一场战斗,而你的一生,则是一场永无止息的战争。为失去名校而郁闷的学生,千万不要左顾右盼,再次失去你赢得大战的人生机会啊!我承认,我也有名校情结!面对北大、清华、哈佛、耶鲁、牛津、剑桥,是个文明人谁不高山仰止啊!但我也承认,我更相信个人价值!在那些尽管未能进入名校,但通过自我奋斗战胜恶劣环境,超越心理局限获得人生成功的自信、自尊、自强的朋友面前,是个社会人谁不肃然起敬啊!【详细】

熊丙奇:人才观落后才爱名校

“目前社会上存在的名校情结很不正常。”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说,1999年高校开始大扩招之后,名校情结愈演愈烈。这几年还形成了新的“独木桥”:从幼儿园开始就惟“名”是从,名幼儿园、名小学、名中学,直到名牌大学。【详细】
袁岳:考上名校的七大好处

名校毕业生容易找工作。已有数据显示,虽有人看不惯名校生的态度能力比,但名校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很多好企业只在名校做招聘。此外名校还可以吸引到更多一般学校的学有所成的学者到这里来,因此听到各方面观点的可能性也大。【详细】
顾海兵:名校情结是暂时的

我国目前既不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又不是计划经济,而是处于二者的转轨之中。现在很多家长身上带有很深的计划经济烙印,对市场经济有着本能的恐惧,也有一种自己没能读名校的补偿心理,认为读名校就会有好的出路,某种类似出身的因素能决定人的命运。【详细】
相关专题
研究生竞争力排行

“武大版”2010年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出炉,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位列前3名,武汉地区的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均进入前10名。【详细】
成功不在学历

曾几何时,大学是多少人改变命运的唯一通道。在信息革命的今天,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加多样化,除了读大学,我们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在专题中,我们选取了几名没读过大学的成功人士,讲述他们读书、创业的故事,或许对那些落榜者有所启发。【详细】

这个专题做得很艰难,改起来也很痛苦,让我不禁有点困惑,毕竟这是一个很熟悉的话题。后来我才明白,原来在我试图劝说后来人理性对待名校情结这把双刃剑的同时,自己内心深处本不强烈的名校情结却在潜滋暗长,只是此名校已非彼名校——随着对国内高校领头羊们“哀其不变怒其不争”的失望,我是多么渴望去高等教育相对成熟的国度亲身体验那动人心魄的纯粹的学术精神啊!可能正是这样的心理纠结,令这篇要求客观分析和引导的文章嗷嗷难产,也更令人对名校情结这份饱含着莘莘学子爱恨情愁的感情有了更深刻的体悟。也许只要名校存在一天,关于名校的话题与争议就会永远地流转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