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高低:知识与智慧 灵感的通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8:51:39
知识和智慧是两种不同的概念,知识是一种经验积累用语言或文字构成的一种存蓄形式,是一种人类基础积累的符号构架,也是意识的基础,后人通过前人的知识基础再发展这种积累。智慧却是一种对事物内涵及本质的洞察力,可以通过知识符号来表述,可以扩展和还原知识在转变成符号的过程中所丢失的那一部份内涵。人类获得知识的层面是多维的,从实相层面所获得的称为知识,而从灵性层面获得的就可以称为智慧。
            人们往往忽视一个事实,认为我们获得的一切知识都仅是通过物质世界的各种途径积累而来,从各种物质性的资讯里获得。我们生活在物质空间,虽然大脑对符号的存蓄能力大得惊人,但我们能从记忆库中准确提取的却非常的有限,总是会遗忘掉很多的东西,因为存在我们大脑里的多数还仅仅是一些符号,这些我们称为知识的符号并不能成为我们的一部分,只是一些未经消化的东西,所以我们在对号入座的时候总是不容易轻而易举的找到它们,而且这样的未经消化的知识符号积累得再多,也并不一定能带给我们智慧,因为时代的发展如此的快,那些符号不能在新的时空领域中得到智慧的诠释,就不会产生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智慧也是一种素质,可以这样打个比喻,我们的大脑就象一个大仓库,那些知识符号被我们蓄存在这个大仓库里,而智慧就好比是这个仓库的管理员,这个管理员的智慧越高能力越强,它提取符号的速度就越快,我们对世界的反应能力也越快,这个反应的过程就是通过对蓄存知识的提取再经过智慧的诠释从而丰富了我们意识的构架而扩展智慧的过程,知识符号转换成一种意识成为我们的觉知;而如果这个管理员的能力很低,它就会常常找不到对应的符号,让我们对很多的外部信息失去反应能力,不能得到即时的诠释而转换到我们的意识觉知里来。
            这个仓库管理员的能力并不完全依赖记忆仓库的内容,也可以说这些大脑仓库里的符号积累全都是经由这个仓库管理员而收录进去的,它的能力也本身影响到收录进去的能力,因为这个我们称之为仓库管理员的角色仅仅是我们有意识觉知里的一个角色,在生命体这个复杂多维的存在之中,它仅仅是一个小角色,但我们却只有通过这个小角色而去认知我们所能认知的世界。
            很多时候我们提取知识的地方并非就只是我们所知道的记忆仓库里,它来自于更大的空间层面,是以另一种视角去获得信息,就好比我们所称之为灵感的东西吧,它就是超越我们的知识的一种存在,是一种新的符号的组合,可以说灵感是智慧超越空间层面的多维度提取知识所综合成的一种合成品,因为它来自更高的空间层面,所以它也是超越我们的有意识的知识积累的。
            那么智慧是经由什么样的通道而获得自身的拓展的呢?智慧有时看似来源于思维,但它却又是超越思维的,人有时会有一些直觉的反应,这些反应的速度快到根本无法去思维过程,但却有一个很准确的结果,而那个过程中的道理可能会在结果出来之后才明白过来。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但也有很多人并不相信这样的直觉,而只相信由一个由“道理”的分析中经过一定过程所产生的结果,因为这样的理性分析是思维性的,思维却是语言性的,语言是由符号组合而成的,所以就产生一个过程,也就停留在时间的架构里。
            曾有一个具有通灵特质的朋友,有时几个朋友在一块的时候,他就会当一个接收者,口头转述一些很有智慧与洞见的思想信息,据他说会听到声音然后转述出来。于是就总是想要听到声音才是接收到来自高层空间的灵性信息。
            后来发现自己在写东西的时候,虽然并没有听到什么声音,但有时一些思想会突然的出现在自己的意识中,甚至是一些平时根本没有见过的词汇组合,也清楚的跃到意识层面来,形成语言文字符号,于是就写下来。但这样的有灵感的时候并不多,有时出现了自己也会想法避开,因为一当进入的时候,可能很久都不容易出来,一段一段的脑子里全是那些东西,甚至除了想写都不想做别的事。
            有时内部的图象信息符号也特别多,如想设计什么的时候,可能会先浏览一下别人的作品(这其实是一个增加符号信息的方式),然后静坐,这时脑子里会有很多的图片信息出来,就象还在浏览别人的作品,只是那些组合却又是不同的,有的甚至非常棒,就象看电影一样。
            其实我们接受高层信息的能力也是具有多种形式,每个人都会是一个接收者,只是在通过我们的翻译系统的时候,显示成的符号有区别罢了,有的可能会集中在图象上,象那些图形方面的设计师,就容易以内部图象信息来显示,而作曲家可能接收到的灵感就是内部的声音符号信息,而诗人和文章的写作就是语言的内部信息形式显现。             在打这些字的时候,感觉打出的这些东西并不完全是我自己的知识结构里的东西,因为平时真的很少去想这些,看的书也很少,但想到这些的时候就自然的感觉是这样的道理。
            文字打出来的仅仅是很少的一部份,智慧的碎片象飞花过眼一样飘过来,又沉在心灵的海洋里,如果智慧是一种素质,那么这种素质自身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它只是一种意焦调向之后的收获,而所提取的,有时已经超越了小我意识蓄存,可能是从更高层面的集体意识中去提取了。
            其实每个人都有比自己所认为的多得多的能力,包括对很多问题的解答,但人们往往容易用所学的知识结构来限制了自己去从其它层面获得答案的能力,也就限制了意识和智慧的扩展,如果你认为自己的智慧获取可以超越实相里的知识结构时,你就可以具备这样的能力去开启智慧。去思索一个问题,然后用认为自己知道答案的方式去思索,你就等于是给自己启开了一条通道,这个通道就是向更多意识层面开启的通道,那个答案也会随着那个层面的视角而诠释出来。
            拥有智慧,我们才能用拥有的知识去获得更多的组合与创造。智慧和聪明不同的地方就是,智慧是一种站在更高更广的角度去接近实质从而获得的反应,而聪明却是对浅表物象的反应能力,“小我”角度的聪明却不是智慧,也不和智慧成正比,甚至会因为“小我”的小聪明而限制了大智慧的开启,因为小我的“聪明”总是容易把“小我”小心的与大众隔离开来,以避开伤害,而不去从更大的空间获得融合,体会更广义的存在实相,也就远离了集体智慧的激发与共融,不能渗入到发展的主流,去进入到更大的集体意识空间,获得智慧的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