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美二手房:新中国第一任驻印尼大使为何任期未到就被罢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17:09:41
新中国第一任驻印尼大使为何任期未到就被罢官?

2011年04月02日 08:45
来源:凤凰网历史 作者:程远行

字号:T|T
19人参与4条评论打印转发

核心提示:外交部上上下下虽然也纷纷有所议论,但却没有那么多的不同看法。总的说来,国内如何对待和处理此事,大家都听中央的。而中央有关领导对此事,也认为“王的行为举止影响了中国人的形象”。

文章摘自《中国涉外事件秘闻》 作者:程远行 出版:作家出版社

外交部建部初期,干部来自五湖四海。这些干部都是经过革命考验和有过外事锻炼的优秀人才。他们大多是听从分配、忠心耿耿、埋头苦干、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精英。

外界对外交部的反映是,搞外交的这帮人是一代人的幸运儿。外交部是周恩来亲自领导的单位。外交干部也将是在周恩来的关怀和指导下,成长壮大。这一点比政务院其他部门要优越得多。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周恩来就到外交部,和全体干部一起开了一个外交部成立大会,并作了一个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就如何做好外交工作,提出了许多忠告。这些忠告记录,有的干部一直保存了五十多年,也不肯丢掉。当外交工作走上轨道之后,外交部的人又经常被周恩来找去开会,研究国际形势、研究重大办案,并在周的要求下,建立了一套三结合(老、中、青)的调研制度,为外交部的调研和办案工作,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这一点确确实实是外交部干部得天独厚之处,也确实是我们这一代干部能在事业上有所提高的有利条件。外交部干部可以出国,这又是一大优越性。国家一成立,只有外交部和外贸部的干部可以走出国门,到驻外各使领馆工作,其他各单位没有或很少有这个机会。这一点确也值得人家羡慕。

但是,在建部初期乃至五六十年代,干外交的这帮人有些什么苦衷和教训,外界不一定了解。尽管这些苦衷和教训和国家大事相比,微不足道,但有些苦衷和教训却大大地启发和教育了一代人。

现在介绍一个被贬、被迫害,而又无处诉冤的大使。

1950年初,外交部通过中央调来了一批部队出身的兵团干部和一批长期从事地方领导工作的干部,准备派到各建交国当大使。

以上两种人当中,还有二至三名文化人,其中一位是撰有不少著作的名作家,他叫王任叔。

1950年8月,王任叔带上几位外交官,去印度尼西亚,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印尼全权大使。但王到任仅仅一年,就被下令调回。

王任叔是浙江省奉化人,又是1924年入党的老革命。在王入党的前一年,中共第三次代表大会曾通过一个国共合作的方针。于是王的工作也就在党的领导下,自然地进入了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

于1926年,在巩固了广州革命根据地之后,开始了著名的北伐战争,以实现孙中山的遗愿,打倒帝国主义扶植的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封建军阀势力。

王任叔由于和蒋介石是同乡,便被调到蒋介石领导核心部门,从事机要工作。于1926年,王在广州出任北伐军总司令部秘书处秘书。

北伐战争是各个党派、各个阶层在统一战线的基础上进行一场反军阀的战争。因此,参加北伐战争的各派政治势力,都有各自不同的政治目的。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的目的是,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的目的是,利用北伐战争,扩大与发展个人势力。因而,在北伐战争中,国共两党之间、以及各军队派系之间,都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这也就预示着,北伐战争中的统一战线,必然是短命的。

战争没打多久,仅在北伐的第二年,蒋介石便背叛孙中山的国共合作和反帝反封建政策,他联合汪精卫,勾结帝国主义,向革命人民举起了屠刀。精明强干的王任叔发现蒋要背叛革命,便立即偷偷地离开了北伐军总司令部。

王任叔以为秘密脱离虎口,远走高飞,不会被人重视,却没想到,蒋介石的特务随即布下了天罗地网追捕他。

在白色恐怖、大屠杀的年月里,王任叔想侥幸逃脱追捕,谈何容易。

当时,中共处于幼稚时期,再加上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领导,使一大批参加北伐的革命人士、中共党员遭到蒋某残酷镇压,追捕的追捕,杀头的杀头。没有多久,王任叔在宁波被捕。

王任叔出狱后,隐姓埋名,在中学当了一名教员,并寻找机会和组织取得联系。

在一时没有和组织取得联系的情况下,王任叔只能以教员为掩护,拿起笔、写文章,以宣传革命为宗旨,在人民群众中继续开展活动。但苦于一个人在白色恐怖下孤军作战,也很难作出任何有起色的作为。

1 2 3 4 5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