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筹资的优缺点:中國的稱號 - 維基百科-60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6:45:40
中國的稱號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此條目或章節可能包含原創研究未查證內容
請協助添加參考資料以改善這篇條目。詳細情況請參見討論頁中國的名字」重定向至此。關於中國的人名,詳見「中國人名」。正體中文「中國」二字的寫法。

中國一詞是對位於亞洲東部,自古以來自然形成的一個多民族共同體的通稱。中國一詞的用法多種多樣,持不同語言、政治觀點或意識形態的人可能對中國的地理範圍和歷史上各政權正統性及彼此之間的關係有不同的理解。而「中國」一詞本身的含義也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

古時「中國」含義不一:或指京師為「中國」。《詩·大雅·民勞》:「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毛傳:「中國,京師也。」《史記·五帝本紀》:「夫而後之中國,踐天子位焉。」《集解》:「劉熙曰;『帝王所都為中,故曰中國』。」或指華夏族、漢族地區為中國(以其在四夷之中)。《詩·小雅·六月序》:「《小雅》盡廢,則四夷交侵,中國微矣。」又《禮記·中庸》:「是以聲名洋溢乎中國,施及蠻貊。」而華夏族、漢族多建都於黃河南、北,因稱其地為「中國」,與「中土」、「中原」、「中州」、「中夏」、「中華」含義相同,初時本指今河南省及其附近地區,後來華夏族、漢族活動範圍擴大,黃河中下游一帶,也被稱為「中國」。或指統轄中原之國,《晉書·宣帝紀》:「盂達於是連吳固蜀,潛圖中國。」,《晉書·載記第十四》苻堅對其弟苻融言「劉禪可非漢之遺祚;然終為中國之所並」。(「中國」指立國於黃河中下游的魏國)。甚至把所統轄的地區,包括不屬於黃河流域的地方,也全部稱為「中國」。《史記·天官書》:「其後秦遂以兵滅六國,並中國。」

目錄

[隱藏]
  • 1 歷代演變
  • 2 詞義爭議
  • 3 觀念
  • 4 別稱
    • 4.1 華夏
    • 4.2 中華
    • 4.3 九州
    • 4.4 赤縣神州
    • 4.5 其他別稱
  • 5 外語稱呼
  • 6 參見
  • 7 參考文獻

歷代演變

秦代疆域

迄今所見的商代甲骨卜辭,未見有「中國」一詞[1]。目前所知「中國」一詞最早出現在公元前11世紀西周早期成王時代的青銅器何尊銘文中,其銘文記載了成王繼承武王遺志並營建東都成周的史實,其涉及「中國」部分銘文為「隹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余其宅茲中或(國),自茲乂民。」這篇銘文把「中國」指為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2][1]。在上古文獻《尚書·梓材》中也有:「皇天既付中國民,越厥疆土,於先王肆。」是指當時周朝統治下的全國而言。自此,「中國」一詞被人們普遍使用。但是此時「中國」的含義僅僅是周朝人對自己居住的地域的稱謂,他們認為自己位於大地的中央,而四周的民族則分別被他們稱為。到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則自稱「中國」,其中「國」就是各諸侯的封地,國字在古代有兩種含義,一是指國家,一是指都邑。後來中國作為京師的含義漸漸不用,而作為全國的含義卻通行起來。《孟子》記載了一次齊王的談話「我欲中國而授孟子室」,此「中國」為都城之意。

戰國時期以來約兩千年間,「中國」在地理上指的是黃河中下游地區,其他地區未包含。由於中國地區的王朝建立之時間最早,經濟、技術和文化水準較高,為外夷效仿的典範,是有所謂禮儀之邦;戰國策(趙二)描述「中國」為:「中國者,聰明叡知之所居也,萬物財用之所聚也,賢聖之所教也,仁義之所施也,詩書禮樂之所用也,異敏技藝之試也,遠方之所觀赴也,蠻楚之所義行也。」孔子春秋大義為:「夷狄用諸夏禮則諸夏之」。隨著華夏文明的發展,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地區的不斷融合,中國涵蓋的地域和文化內涵也逐漸闊大。

漢朝時則將其統治的中原地區稱為「中國」,如《史記·武帝本紀》中的「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蠻夷,五在中國」。漢朝以後,少數民族一旦入主中原,便以中國自居。「中國」一詞逐漸演變稱為正統的朝代的標誌。南北朝時期,鮮卑人建立的北魏自稱中國,將南朝叫作島夷;同時漢族建立的南朝雖然遷離了中原,仍以中國自居,稱北朝為索虜、北魏為魏虜,兩方均有非我族類的意思。「中國」一詞的政治意義在遼宋和金宋對峙時期更顯突出:北宋南宋都曾自稱中國,且一度互不承認對方是中國。這裡的中國一詞,是和王朝的正統性緊密相連的。

由於「中國」主要是地理、文化和政治概念,所以和民族的關係甚小,古代中國人也沒有近代西方式的民族概念。歷史上三代無不出自「蠻夷戎狄」,華夏族便是夷夏不斷融和的產物。五代吳越錢鏐臨終時要子孫「善事中國」,此「中國」是指沙陀族在中原建立的後唐。五代有三代(後唐後晉後漢)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新舊《五代史》都把他們視為正統,而把南方漢人政權放在次要地位,只稱梁、唐、晉、漢、周為中國,卻不稱南方立國的各漢族政權為中國,北宋歐陽修在《新五代史·十國世家年譜》言「十國皆非中國之有也」。南宋時,女真族控制中原地區,《宋史·儒林六》陳亮在上孝宗書中說,不能「置中國於度外」要經營荊襄「爭衡於中國」(其中的「中國」,前者指中原地區,後者指佔據中原的金國)。因此,在很多古人眼裡,中國不僅是漢族人的中國,還是個包含不同民族生活的國度。韓愈有言:「中國而夷狄也,則夷狄之;夷狄而中國也,則中國之。」滿清雍正皇帝在其著作《大義覺迷錄》中宣稱:「自古中國一統之世,幅員不能廣遠,其中有不向化者,則斥之為夷狄。如三代以上之有、荊楚、,即今湖南湖北山西之地也。在今日而目為夷狄可乎?至於漢、唐、宋全盛之時,北狄西戎世為邊患,從未能臣服而有其地。是以有此疆彼界之分。自我朝入主中土,君臨天下,並蒙古極邊諸部落,俱歸版圖,是中國之疆土開拓廣遠,乃中國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華夷中外之分論哉!」

清朝後期,「中國」一詞已經有著超過三千年的使用歷史,一直只是作為一種泛指的詞彙來使用,不曾將「中國」兩字明確作為其政體的直接名稱。清廷與西方國家交流時,雖然往往按照傳統的觀點以世界中心自居而使用「中國」這個名稱來稱呼自己,但在多數官方正式文書上還是把「大清」作為國號,與「中國」混合使用。直至辛亥革命之後,中華民國成立,「中國」這一稱謂首次具有了法律上的意義,是為中華民國的簡稱。在實際的語言操作中,「中國」一詞依然具有地域、文化和政治的多重意味。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自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聯合國的席位以來,在國際上的主流認知中,「中國」逐漸等同於中華人民共和國。

詞義爭議

但在使用中,仍有很多人把中國作為民族概念來使用,而不承認外族統治下的朝代為中國,並認為即使外族政權自稱為中國,也不是真正的中國,如鮮卑北魏北周沙陀後唐後晉後漢女真滿洲等,因為近代以前的政權所自稱的「中國」通常指地理概念上的「中原」而不是國家意義上的「中國」。亦有觀點認為,即使歷史上的某個政權自稱中國政權,也未必代表它就真的是中國政權。

滿清入關,大儒顧炎武在《日知錄·正始》提出了「亡國」與「亡天下」之辨。他說:「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有人認為,這裡的「亡國」是現代意義上的政權消亡,這裡的「亡天下」則是現代意義上的民族國家的淪亡。但有些學者提出了不同看法,認為顧炎武所說的「亡天下」並非指民族國家的滅亡,而是指綱常倫理的淪喪,顧炎武原文所舉例子的也是之人好老莊而棄儒學乃是「亡天下」。[3]歷史學家顧誠先生在《南明史》第一章第一節寫道:「在漢族官紳看來,大順政權取代明朝只是「易姓改號」,朱明王朝的掙扎圖存是宗室、皇親國戚、世襲勳臣之類「肉食者」的事,同一般官紳士民沒有多大關係;而滿洲貴族的入主中原則是「披髮左衽」(剃頭改制),「亡天下」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都應當奮起反抗。」根據這種觀點,明朝已有民眾把滿清入關與以前的改朝換代嚴格區分開來,認為以前的改朝換代只是國家內部的政權更換,而視滿清入關為外侵。若將「天下」理解為「中國」,明亡於滿清,則視為中國亡國。

根據史料,日本也曾自稱「華夏」、「中華」。例如《大日本史》卷117,載奈良時代藤原廣嗣在西元740年(大唐開元二十八年)上表日主:「北狄蝦夷,西戎隼俗,狼性易亂,野心難馴。往古已來,中國有聖則後服,朝堂有變則先叛」。二戰結束,日本天皇在《終戰詔書》中還把日本稱為「神州」,但是日本和中國顯然是兩國。有說法認為,判斷歷史上一個政權是否是中國政權,主要看它與前一個中國政權的關係,是以國內政權更換的形式取代前一個中國政權,還是以外來征服者的姿態取代前一個中國政權。

一種觀點認為,中國不是一個單純的地理概念,更是一個民族與文化的概念。中國是華夏漢族建立並以華夏漢族為主體的國家。從霍去病的「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到岳飛的「精忠報國」等名將都有著國家為先的思想;在每一次遭受外侵,古代中國人都奮起抵抗。孔子論語中評價管仲說:「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矣!」,意思是,有了管仲,華夏沒有亡於外族。「披髮左衽」的反義詞是「束髮右衽」,也就是華夏漢族的髮型服裝,是華夏漢族和華夏漢文化的代表。所謂的「入中國,則中國之」,這裡的「夷狄入中國」指的是歸化、內附中國,不是以外來征服者的姿態征服中國。

觀念

主條目:世界觀中國民族主義中國中心主義小中華思想中國觀古代東亞朝貢制度

古代中國人認為,世界天圓地方的,中華民族則是位於該世界中心地區的民族群體,其所在地稱為中原中原以外的地區是「化外之地」,居住在化外之地的周邊民族是「蠻族」,並有「東夷」(泛指日本朝鮮琉球)、「南蠻」(泛指山越百越族人所在地,包括現代中國的浙江福建廣東廣西雲南地區和越南緬甸等)、「西戎」(泛指現代中國的西藏新疆等少數民族聚居地和四川羌族聚居地)、「北狄」(泛指位於蒙古大漠內蒙古草原東北地區的犬戎中山東胡烏丸夫余靺鞨匈奴回紇契丹突厥蒙古韃靼等北方游牧民族)之稱謂。古代中國認為天子位於世界(天下)的中心,外為諸侯庶民,然後便是「朝貢國」,即「蠻族」或「化外人」,必須向天子朝貢;並對外族有貶低之稱謂(例如日本韃虜韃子指入主中原建立清朝滿族等)。這些觀念在某種程度上鞏固了中國古代長達兩千多年的君王統治制度,促成了中華文化圈的形成和發展,並對20世紀新的中國民族精神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中國人自唐朝以來,便一直認為這個宇宙天圓地方的,整個地是平坦的,空中物體圍繞大地,中國位於正中,因而得名;而化外之地則是蠻夷的居住地,必須朝貢於天子諸侯。當然,因為後來科學技術的實證,這種中國式世界觀念自然就被打消了。

別稱

在地域上,中華、華夏、(諸)華、(諸)夏、中夏、區夏、方夏、函夏、海內、禹域、禹跡、禹甸、九州、九牧、九區、九域、八州、九囿、九土、九野,赤縣神州(或者赤縣、神州)等都是指「中國」。最初指河南省及其附近地區,後隨華夏族以及之後的漢族活動地區的擴大,以及民族融合的加深,對其統治地區一概稱之為「中國」[1]

華夏

說文》:「夏,中國之人也。」圖為甲骨文中的「夏」字,為「中國之人」的象形[1]

中國上古時期,「華」和「夏」是兩個氏族的名字[1]。據《史記·五帝本紀》載,五帝中的首位是黃帝,後來的人稱黃帝為華夏族的始祖。禹係夏後氏部落之領袖,姒姓,又稱夏禹、大禹。夏大禹治水有功,繼位於舜當了中原各部落之共主,成為中國的第一個王朝。

夏朝在上古為中央大國[4]。在周朝時,凡遵周禮、守禮義之族人,稱為華人、華族、夏人、夏族,通稱為諸華諸夏。周人自稱為夏人後裔,因而把分封的諸侯也稱為「夏」(即有夏)。原商朝朝歌地區則稱為「東夏[1]。這樣由夏商周三個古民族加上入居中原的其他民族形成了一個民族共同體的雛形,稱為「夏」[1]。《說文》將此「夏人」解釋為「中國之人」,「華夏」即為中國的代名詞[5]

目前中國可信文獻中,最早出現華夏二字並稱的,是《尚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偽孔傳將其解釋為「冕服采裝曰華,大國曰夏」。《左傳·定公十年》「裔不謀夏,夷不亂華」,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意即因中國是禮儀之邦,故稱「夏」,「夏」有高雅的意思;中國人的服飾很美,故作「華」[6]

中華

參見:大中華地區

「中華「作為地域概念,等同於中國,是「中國」與「華夏」兩詞結合而成,最早始於魏晉時期[1]:10,亦稱「中夏[1]:11。雖然目前「中華」一詞早已演化為對中國文化地理民族飲食等方面的泛稱,但直到20世紀中國才開始出現該詞彙的現代意義——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才正式將「中華」納入國名;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則在1949年10月1日成立後把「中華」納入國家名稱,有時也作簡稱使用。曾存在的中華共和國中華帝國等的政權亦以此為名。

古代漢族最初多建都於中國河南省及其附近區域,以其位居四方之中,文化美盛,故稱其地為「中華」。後各朝疆土漸廣,凡所轄地,皆稱為「中華」。 《晉書》 桓溫請還都洛陽疏:「彊胡陵暴,中華蕩覆,狼狽失據。」。《《北齊書》》˙卷二十一˙高乾傳:「於時,鮮卑共輕中華朝士,唯憚服於昂。」[7]

在日本,常以「中華」表示源自中國,泛指中華民國實質治理的臺灣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地區香港澳門等的地,例如中華料理、中華民族。

以華人為主的臺灣中國大陸香港澳門,而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屬於華人較多且曾受中華文化影響的地區通常稱為大中華地區。許多商業機構和跨國企業都採用「大中華地區」或「大中華區」一詞於自身的商務運作當中,而以此為名所設立的公司業務部門則主要負責處理臺灣及中國大陸、香港、澳門等兩岸三地之間業務來往的管理事項,偶爾也兼有負責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之間的「新馬」(舊稱「星馬」)業務。

九州

主條目:九州
禹貢九州圖(圖上方指向西方)

九州是中國古代典籍中所記載的夏、商、周時代的地域區劃,後成為中國的代稱。但這九州所反映的,可能是春秋戰國時期人們的地域觀念,而把「」當作實際的行政區劃,則是在東漢後期才實行的[8]

赤縣神州

赤縣神州神州赤縣是中國人自古以來對中國的泛稱[1]。這個稱呼最早出自戰國時的鄒衍[9][1]。後逐漸簡化為「赤縣」或「神州」來稱呼中國[1]

在中國神話及道教里,相傳上古時,炎帝以火德王,炎帝統轄的土地叫赤縣;黃帝以土德王,黃帝統轄的土地叫神州。黃帝打敗了炎帝後,統一起來就稱作「赤縣神州」。《古今通論》:「崑崙東南方五千里謂之神州,州中有和羹鄉方三千里,五嶽之域,帝王之宅,聖人所生也」;《混元聖紀》:「昔在神州,以神仙之道教化天下,上自三皇,次及五帝,修之皆得神仙」;《太清金液神丹經》:「但古聖人以中國神州,以九州配八卦,上當辰極,下正地心,故九州在此耳」。

神州俗稱「神州大地」。中土為神州,黃帝中央天神黃帝以土德王,相傳黃帝統轄的土地稱為神州,赤帝統轄的土地稱為赤縣,赤縣和神州合稱「神州赤縣」或「赤縣神州」。

其他別稱

古時中國人認為自己地處東南西北四方的中央,故稱「中土」,有時地處中原的王朝也稱「中朝」[1]

古代中國人最初認為自己生活的地方是天下惟一的地方,因此稱「天下」,後逐漸演變成對中國的別稱,政權的更替也稱之為「得天下」或「失天下」。與「天下」並稱的是「四海」,用以表示帝王所能統治的最大限度範圍;其他相同含義的詞還有「海內」和「海宇」。[1]

外語稱呼

相當多的西方語言稱中國為China英語或者德語)、Chine法語)、Kina瑞典語)、Cina(讀作chi'na,馬來語)、Sina(現代拉丁語)或其變體。這個名稱的由來有多種說法,其中最常見的說法是「」、「契丹」、「」、「赤那」等,以往也被認為是「」和「昌南」。

有歷史學家考證後認為,ChinaChineKinaSina等詞彙來自「」的音譯。這裡的不僅指秦朝,而且也指西周東周時期的秦國。在絲綢之路出現之前,秦人通過當時的玉石之路來與西方人進行貿易往來。

俄語稱中國為Китай,這是源於「契丹」一名;由於遼朝西遼9世紀13世紀長期是中亞的霸主,所以在此期間興起的斯拉夫語族突厥語族諸民族均以契丹為遼朝及其以南的宋朝等中原政權的代名詞。現在仍有十幾個國家將中國稱為「契丹」:斯拉夫語國家(俄羅斯烏克蘭保加利亞等)稱中國為「kitai」;突厥語國家(中亞各國)稱中國為「Kaitay」、「Kathay」、「Hatay」、「Katay」;西亞國家(伊朗阿富汗伊拉克等)稱中國為「Katay」、「Khatay」。

另有看法認為China等名稱是來源於「契丹」這個名字,因為宋朝時的歐洲與中國的貿易都是通過中國北方的契丹民族而轉手,歐洲人因此而把「契丹」和契丹人所經營的貨物的來源地相混同;但China一詞的出現遠早於宋朝拉丁語詞彙「Cathay」則來自奧斯曼土耳其語的「Kathay」一詞。

據說,中國在古印度梵文是cina、chinas,在希臘語是Sinai、Serica,在古拉丁語是Sinae。但古印度人和希臘羅馬人的「cina」等詞究竟何指,目前沒有定論。古印度典籍最早提到「cina」是公元前10世紀(有的學者提出是公元前5世紀和公元前15世紀)的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有學者認為「cina」是指西周秦國,(衛匡國 Martini.Martin,1614-1655),但也有學者認為指古蒙古部落戎狄,sino為赤那之地的音譯(意思是狼)。「cina」更可能為古印度人對東方國家的稱呼而不是特指中國。

古代中國在中亞另有一別名「桃花石」Tabgach,據研究,可能出自長期統治中國的鮮卑拓拔部的名字。

還有觀點認為「China」是來自瓷器china,而瓷器一名又是得自「昌南」,即中國古代瓷器的主要產地之一。但事實是,「China」首先指代的是一個東方國家,用「china」來指代瓷器則是晚近的用法。

「China」一詞在今日西方人的日常使用中通常泛指中國地區,不一定特指中國大陸、香港或澳門,對某些人來說可能還不包括西藏台灣

在日語中,原來很少稱中國為「中國」而直呼各朝代名。從10世紀開始,日本本州西部山陽、山陰地區也叫做「中國地方」,當時日本分為「近國」、「中國」和「遠國」。日本自明治維新起,借用佛教經典中的稱呼「支那(Sina)」來指稱中國。這種稱呼逐漸帶有貶義。二戰結束後,日本外務省自頒布通知書禁止使用「支那」一詞稱呼中國,而「支那海」等在現在的日本已經演變稱日文名詞,改用片假名拼寫。不過因為同樣使用漢字,一部分日本人認為「中國」或「中華」這些稱呼是在刻意讚美。

此外,自古有些文化優秀的民族,每視其本國為世界之中心,故自稱「中國」,對他國則稱「邊國」。在印度,Madhya-de?a音譯是末睇提捨,意譯即中國,原本是指位於恆河中游的地帶,古稱為拘羅國土,此地即是婆羅門文明之中心地,婆羅門教於此地區建立其堅固之基礎,又稱為婆羅門國、雅利安邦。及至佛陀時代,中國則大抵指以摩揭陀、憍薩羅為中心的區域,佛陀即以此一地區為行化重心,當時此地在政治、文化等任何方面皆成為印度新興勢力之中心,為了有別於婆羅門教之「舊中國」,故也稱其為「新中國」。另據賢愚經卷七記載,「中國」又指羅悅祇、舍衛、王舍城等地,其數眾多,不能具說。故在佛教與佛典中的「中國」,指的是有正信佛法弘化的國家與區域。於是而有中國難生,如來難遇等等的說法。

參見

  • 中國朝代

參考文獻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徐俊. 中國古代王朝和政權名號探源. 湖北武昌: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0年11月:  2-35. ISBN 7-5622-2277-0
  2. ^ 中國一詞最早起源於西周初年青銅器銘文,星島日報,2009-09-22
  3. ^ 蔡仲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辨,詳見[1]
  4. ^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疏:『夏,大也。故大國曰夏。 華夏謂中國也。』」
  5. ^說文·文部》:「華,榮」。 「夏,中國之人」。唐孔穎達疏:「華夏為中國也」。
  6. ^ 中國為什麼叫做「華夏、神州」?,全福健身網 (簡體中文)
  7. ^ 中華. 中華民國教育部. 1994年 [2010-12-23查閱] (正體中文)
  8. ^ 「中國」名稱和中國歷代疆域的演變
  9. ^ 《史記·孟子旬卿列傳》附鄒衍云:「中國名曰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自有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