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不好的征兆:“收官”新世纪头十年 中国表现堪称优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40:25
收官”新世纪头十年 中国表现堪称优秀
  • http://www.huanqiu.com
  • 2011-01-01 09:13
  • 新华网
  • 我要评论
  • 分享
字号:T|T
  • 人民日报:未来十年作为关系现代化战略成败

  新华网北京12月31日电(记者陈雍容 张正富 徐兴堂)2000年夏天,很多通过电视收看悉尼奥运会开幕式的北京居民内心不免为没能举办那届奥运会而感到一丝遗憾。十年后,接待过全球各地运动员的奥运场馆和奥林匹克公园已经成为这座古老城市中被世界所熟知的全新地标。


  2000年,汽车还是中国普通家庭的奢侈品,自行车和公共汽车是人们最为倚赖的交通工具。十年后,尽管规划中的地铁已经延伸至郊县,汽车保有量将超过470万辆的首都北京已不得不启动专门讨论来缓解交通拥堵。


  这些变化只是中国在新世纪头十年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这个十年,中国不仅见证了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奥运世博精彩落幕、载人航天圆满完成等历史事件,也经受了非典、汶川地震、全球金融危机等重大考验。这个已经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发展中国家正计划在其广袤的领土上铺设更多的高速铁路,为进入新一轮的增长注入动力。


  从全景来看,用数字来描述也许更为直观。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刚刚走出亚洲金融危机的中国便提出,要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然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2009年就已经达到34万亿元,比2000年的8.9万亿元翻了近两番。据世界银行最新一期的《中国经济季报》预测,中国今年全年GDP的增速将达到10%。


  2000年,中国在绘制二十年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确定了到2020年人均GDP达到3000多美元的“宏大目标”。2003年,这个人口第一大国的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2008年,3000美元的目标已经实现。


  进入这个十年时,亚洲金融危机余波未平;十年结束之际,国际金融危机阴霾未散。然而,中国依然在2003年到2007年间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经济增长,并通过果断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率先走出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并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动力。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前的2001年至2008年间,中国在20国集团国家中不仅经济增长率最高,而且经济波动系数最低。2009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成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最大的“稳定器”。


  毫无疑问,稳定的经济增长也为中国自身的结构调整留出了充足的施展余地。


  这个十年,面对高速工业化和城镇化,中国政府不仅废止了有2600年历史的农业税,还推动了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诸多领域的改革,推广了普惠式养老。扩大内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植、收入分配改革等战略的号角也已吹响。


  这个十年,中国在积极走出去的同时也向外部世界敞开怀抱。


  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始,中国对外开放的领域不断扩大。商务部预测中国今年的进出口总额将达到2.9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而在2000年,这一数字仅为4743亿美元。当中国市场巨大的商机使中国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时,中国的投资者也开始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


  这个十年,中国在国际舞台以自己的方式积极地接触并影响世界。


  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这个十年,中国同非洲国家的贸易从106亿美元跃升至今年的1100多亿美元,年增长率超30%。目前,中国是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非洲是中国第四大海外投资目的地,中国对非洲国家的债务减免和经济援助也帮助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对非洲经济增长贡献率已超20%。


  这个十年,中国在处理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体现了积极履行国际义务的诚意。从积极投入索马里、亚丁湾护航,到努力推动哥本哈根和坎昆气候变化大会取得积极成果,中国无不彰显了其负责任国家的形象。


  然而,中国当局也清醒地看到,在这个十年,中国经济总量大大提升的同时,人均国民收入还不到一些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然任重道远。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今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


  中国当局正依照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共产党在2003年就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并“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众多海内外经济学家或分析人士均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抱有坚定信心。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高级副总裁汤姆·拜纳曾对新华社记者表示,这种信心来自三个方面:中国政府拥有强劲的财政状况;中国有能力保持宏观经济和社会的长期稳定;中国在机制和管理方面拥有优势,而且这种优势将不断得到加强。


  “中国管理层时刻保持警惕,总是能够在问题出现之前采取‘先发制人’、有预见性的调控政策,而不是等待问题的恶化。”他说。


  而对中国政府来说,新的问题会层出不穷,又一个十年意味着全新的起点和挑战。在给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圆满画上句号的瞬间也是写下新篇章的开始。中国将走向哪里?将会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大幕已经徐徐拉开。